1. 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怎麼區別,將詳細,要原因
向上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上排出。
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氧氣
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大,所以比較重,沉在集氣瓶下方,於是空氣從上方被趕出
向下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下排出。
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氨氣
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小,所以比較輕,飄在集氣瓶上方,於是空氣從下方被趕出
第四個圖是排水法,原理跟右邊相同。
2. 初中化學中的排水法 向上排空氣法 向下排空氣法 的實驗原理
排水法:除部分可溶於水的氣體(如
二氧化碳
氨氣等)外大多數氣體不溶或者說難溶於水並且不與該氣體反應
向上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因為自身重力過大的緣故會沉在集氣瓶中空氣的下面,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越來越多,體積增大,將空氣擠出集氣瓶
向下排空氣法: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因為自身重力過小且體積大收到的空氣浮力大的緣故會漂浮甚至向上飛,所以在集氣瓶上方,空氣因為密度大受到的重力較反應得到的氣體大,沉在反應得到得到的氣體下面,隨著反應的進行,氣體越來越多,體積增大,將空氣擠出集氣瓶
3. 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怎麼區別
向上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上排出。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氧氣。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大,所以比較重,沉在集氣瓶下方,於是空氣從上方被趕出。
適用氣體:O2、CO2、SO2、Cl2等(密度大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
向下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下排出。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氨氣。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小,所以比較輕,飄在集氣瓶上方,於是空氣從下方被趕出。
適用氣體:H2、NH3、CH4等(密度小於空氣且不與空氣反應)。
區別方法:看你所製取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誰大誰小即可。
4. 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怎麼區別,將詳細,要原因 謝
區別方法:看你所製取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誰大誰小即可,看氣體的密度,凡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可用向上排空氣法,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可用向下排空氣法,當然,還需要該氣體不與空氣中的成份反應。
需要儀器:集氣瓶,蓋玻片,導氣管,驗滿的一些儀器和葯品
操作方法:將集氣瓶放在實驗台上,導氣管倒插入集氣瓶,收集氣體,一開始的氣體不是純氧,需要稍等一會才能 收集,當檢驗集氣瓶已經收集滿後,拿出導氣管,平移推動玻璃片,直至蓋上集氣瓶口。
注意事項:用排空氣法收集氨氣、氯氣、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時,一般在通風櫥中操作,並且添加尾氣處理裝置,防止有毒氣體進入空氣,污染環境。
5. 向上排氣法和向下排氣法及排空氣法實驗是怎樣進行的
向上排空氣法是用來收集密度大於空氣的氣體,如氧氣,二氧化碳等。實驗裝置是將管子伸內入正放容的集氣瓶的底部(不要碰到集氣瓶底)
向下排空氣法是用來收集密度小於空氣的氣體,如氫氣,氦氣等。實驗裝置是將管子稍微伸入倒置集氣瓶。
6. 怎樣理解化學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向上和向下排空氣法
向上排空氣法既是將收集氧氣的廣口瓶的瓶口朝下;而向下排空氣法則是將瓶口朝下.因為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故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氧氣會在廣口瓶的下部,不斷地將上部的空氣排空.若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比空氣的小(如氫氣),則採用向下排空氣法.另外收集氧氣的方法還有排水法,氣囊收集法等.
7. 化學實驗中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選擇應如何判斷
氣體制備裝置一般分四大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一、氣體的發生裝置
一)固+固(加熱):適用於制O2、NH3、(CH4課本沒有)
二)固+液體(不加熱):適用於制CO2、H2 、H2S(SO2、NO2、NO課本沒有製法)
三)固+液或液+液(加熱):適用於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餾(HCl課本沒有)
根據氣體溶解性(分子極性)和密度(相對分子量,與29比較)不同,把氣體的收集方法分為排液法(常為排水法)和排氣法(常為排空氣法)。裝置圖見下:
一)排液法:難溶或微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例如:H2、O2、CO、CH4、NO(只能用排液法收集)、CH2=CH2、CH≡CH等。註: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O2可以用排飽和NaHCO3收集。注意導管只能伸入集氣瓶內少許。
二)排氣法:不與空氣反應且密度與空氣相差較大的氣體;又可分為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一定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把空氣盡量排出。為了減少空氣擴散,集氣瓶口可蓋上毛玻璃片;試管口輕輕塞上一小團疏鬆的棉花
(1)向上排空氣法:式量大於29的氣體。如O2、CO2、SO2、H2S、Cl2、NO2(只用排空氣)、HCl等;。
(2)向下排空氣法:式量小於29的氣體。如H2、CH4、NH3等;
8. 誰能具體告訴我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排水法到底是怎麼回事怎麼去決定他們以及實驗裝置
向上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上排出。 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氧氣 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大,所以比較重,沉在集氣瓶下方,於是空氣從上方被趕出 向下排空氣法:顧名思義就是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下排出。 使用時機:製取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時使用。比如氨氣 原因:製取氣體密度小,所以比較輕,飄在集氣瓶上方,於是空氣從下方被趕出 區別方法:做題的時候看看你所製取氣體的密度與空氣的密度誰大誰小即可。
9. 怎麼區分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
1、排氣方式不同
向上排空氣法:通入氣體後將空氣向上排出;
2、製取氣體密度不同
向上排空氣法:製取氣體密度大於空氣密度,比較重,如O₂、CO₂、SO₂、Cl₂等;
向下排空氣法:製取氣體密度小於空氣密度,比較輕,如H₂、NH₃、CH₄等。
3、導氣管的進出長度不同
向上排空氣法:導氣管應伸進瓶底,導氣管是長進短出;
向下排空氣法:導氣管短進長出。
10. 收集方法有:排水法、向上排空氣法、向下排空氣法選擇收集裝置的依據
密度大於空氣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較乾燥氣體用向下排空氣法,不易溶於水用排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