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哪幾部分組成各組成部分有什麼功能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被控對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變送器:作用是檢測工藝參數並將測量值以特定的信號形式傳送出去,以便進行顯示、調節。在自動檢測和調節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變換成統一標准信號,再傳送到調節器和指示記錄儀中,進行調節、指示和記錄。
(1)自動系統的真空加力裝置分為擴展閱讀
系統分類
一、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1、開環控制系統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二、按給定信號分類,自動控制系統可分為恆值控制系統、隨動控制系統和程序控制系統。
1、恆值控制系統
給定值不變,要求系統輸出量以一定的精度接近給定希望值的系統。如生產過程中的溫度、壓力、流量、液位高度、電動機轉速等自動控制系統屬於恆值系統。
2、隨動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未知時間函數變化,要求輸出跟隨給定值的變化。如跟隨衛星的雷達天線系統。
3、程序控制系統
給定值按一定時間函數變化。如程式控制機床。
②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和組成是什麼
1分類
自動控制系統按其控制對象的不同分為兩大類。一類具有運動性質,需由電動機拖動來實現,稱為運動控制系統(或稱傳動控制系統),而將運動控制系統的工作過程稱為運動控制;另一類的控制對象是如溫度、壓力、流量、物料、成分、液位和酸鹼度等工業生產過程中的量,比如精餾塔中化工產品的生產控制、鍋爐中的蒸汽溫度的控制等,控制這類對象的自動控制系統稱為過程式控制制系統,而將過程式控制制系統的工作過程稱為過程式控制制。一般,過程式控制制中常常伴有物體的流動和能量的流動,控制好物量流和能量流的大小,可以達到過程式控制制目標的要求。運動控制的執行元件是電動機,過程式控制制的執行元件是調節閥。無論是運動控制還是過程式控制制,它們均適用於相同的自動控制理論。
但是,由於被控對象不相同的特點,兩類控制系統在響應特性上也呈現出不同的特徵。例如,運動控制系統的調節時間短、響應速度快;而過程式控制制系統中常常含有大慣性環節、大延時環節等,調節時間長,響應速度慢。在應用控制理論解決具體控制問題時,會存在一定的差異。在這兩大類控制系統中,根據控制對象的具體要求、輸入信號的特徵、信號傳輸過程是否連續、參數是否時變、系統中是否含有非線性元件等,還可將控制系統作進一步的分類。
2組成
為了描述自動控制系統的組成,常將系統中完成不同功能的部分用所謂的「環節」一詞來描述。一般的控制系統包括的環節如圖4-14所示。
1)給定環節
給定輸入量通過給定環節作用於系統。例如,有的控制系統用給定電位器將電壓信號作用於控制系統,為了減小給定電位器在開關閉合瞬間將一個恆值的電壓信號突然作用於控制系統而對控制系統造成較大的沖擊,有時給定環節還利用積分器逐漸增加作用信號。
圖4-14自動控制系統組成框圖
2)比較環節
比較環節完成將給定量與反饋量相比較的功能。完成給定量減反饋量運算的,須將反饋量與給定量接成相反的極性,使反饋量的作用削弱給定量,稱為負反饋比較。反之,若完成給定量加反饋量運算的,反饋量的極性須與給定量的極性相同,即反饋量的作用增大了給定量,則是正反饋比較。在多閉環控制系統中,為了得到好的響應性能,有時將某個內環接成正反饋,而外環則都接成負反饋。
3)放大環節
閉環控制系統是靠給定量與反饋量的差值信號實現對輸出量控制的。由於差值信號很小(無差系統為0),直接加在控制設備上不足以使系統工作,須經放大環節將信號放大。
4)執行環節
執行環節又稱執行機構,由它的動作使被控量得到控制,是控制系統的末端環節。運動控制系統中的執行元件常常是各類電動機,由電動機的旋轉或直線運動來拖動負載,過程式控制制系統中的執行元件一般是調節閥,自動調節閥門的開度能夠控制管道中流體的流量或壓力,實現對被控對象的控制。
5)控制環節
控制環節有時又稱校正環節或控制器、調節器等,是人為設置的環節。設置該環節的目的是為了取得好的控制效果。好的控制效果是指輸出量跟隨輸入量變化得更快、更穩、更精確。
6)被控對象
被控對象也稱控制對象,是指受系統控制的物理量。被控對象常被選為輸出量。例如,速度控制系統的被控對象應選為電動機的運行速度,溫度控制系統的控制對象應選為被控制的溫度。
7)反饋環節
反饋環節將檢測到的被控量反饋傳輸到輸入端,與給定量進行比較以實現閉環控制。有的系統將被測量直接接入比較環節,稱為單位反饋。
8)擾動環節
自動控制系統在運行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受到環境、設備自身等各種因素的影響、擾動。
③ 真空增壓器由幾部分組成
汽車真空增壓器由真空系統和液壓系統兩大部分組成,是液壓制動系統的增壓裝置。
④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有那些主要部件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⑤ 自動控制系統有幾種分類方法
有多種分類方法
自動控制系統的主要分類方法就是這些了。
⑥ 自動裝置有哪些類型,它們的作用是什麼
電網中主要的安全自動裝置種類和作用?
(1)低頻、低壓解列裝置:地區功率不平衡且缺額較大時,應考慮在適當地點安裝低頻低壓解列裝置,以保證該地區與系統解列後,不因頻率或電壓崩潰造成全停事故,同時也能保證重要用戶供電。
(2)振盪(失步)解列裝置:經過穩定計算,在可能失去穩定的聯絡線上安裝振盪解列裝置,一旦穩定破壞,該裝置自動跳開聯絡線,將失去穩定的系統與主系統解列,以平息振盪。
(3)切負荷裝置:為了解決與系統聯系薄弱地區的正常受電問題,在主要變電站安裝切負荷裝置,當受電地區與主系統失去聯系時,該裝置動作切除部分負荷,以保證該區域發供電的平衡,也可以保證當一回聯絡線掉閘時,其它聯絡線不過負荷。
(4)自動低頻、低壓減負荷裝置:是電力系統重要的安全自動裝置之一,它在電力系統發生事故出現功率缺額使電網頻率、電壓急劇下降時,自動切除部分負荷,防止系統頻率、電壓崩潰,使系統恢復正常,保證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和對重要用戶的連續供電。
(5)大小電流聯切裝置:主要控制聯絡線正向反向過負荷而設置。
(6)切機裝置:其作用是保證故障載流元件不嚴重過負荷;使解列後的電廠或局部地區電網頻率不會過高,功率基本平衡,以防止鍋爐滅火擴大事故;可提高穩定極限。
⑦ 氣壓增壓式液力制動傳動裝置的組成
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油氣復合式) 一、目的 氣壓制動的長處是小的踏板力和小的踏板行程,能產生大的促動力。液壓制動之長是滯後時間短,摩擦件少,性能穩定,非懸架支承件少,行駛平順性好,適用多種高性能制動器,可用雙輪缸,更合理的布置雙管路系統。 為了兼取氣壓制動和液壓制動兩者的優點,不少重型汽車採用了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它和真空加力裝置的原理一樣,只是以壓縮空氣作為動力源。由於壓縮空氣的工作壓力較大,多為(0.45~0.6)mpa,而真空式所具有的最大壓力差,只能略等於大氣壓力。故加力氣室小巧緊湊,安裝位置不受限制,系統布局合理。 二、控制型式 這種制動傳動裝置,由於控制閥的安裝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分為兩種控制型式: (1)直接控制式--利用氣壓控制閥同時直接控制兩個單腔的增壓器或一個雙腔的增壓器(又稱氣頂油式)。 (2)間接控制式--利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同時控制兩個帶有氣壓控制閥的增壓器(又稱油控氣、氣頂油式)。 三、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一)組成和構造特點 圖20-67所示為雙管路油控氣、氣頂油制動系統的組成。它由空氣壓縮機1、調壓器2、貯氣筒3、4組成加力氣源。各管路分別裝有2各自的空氣增壓器,用一個單腔液壓主缸34控制。 圖20-67 間接控制式的空氣液壓制動傳動裝置 1-空氣壓縮機;2-調壓器;3、4-貯氣筒,5、7-輪缸;6、9-空氣增壓器;8-制動主缸;10-氣壓表(二)空氣增壓器 1、空氣增壓器的組成 從圖20-68看出:空氣增壓器是由加力氣室17、輔助缸12和控制閥三部分組成。是氣壓和液壓制動結構的變型體,故省略結構內容。 圖20-68 間接控制的空氣增壓器簡圖 1-加力氣室活塞;2-回位彈簧;3-控制閥活塞;4-放氣螺釘;5-膜片芯管;6-空氣濾清器;7-膜片;
8-排氣閥;9-進氣閥;10-放氣螺釘;11-復合式單向閥;12-輔助缸;13-球閥;14-輔助缸活塞;
15-片狀推叉;16-加力氣室推桿;17-加力氣室;18-保養孔 2.空氣增壓器的工作情況 (1)不制動時–––控制閥活塞3左側c室無控制油壓,控制閥的膜片7和活塞3在其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被推到左側極端位6置,進氣閥9關閉,壓縮空氣不能進入d室。排氣閥8開啟,使d和e室與大氣相通。加力氣室的a室、b室也與大氣相通, 活塞1被推到左側極端位置。輔助缸活塞14與推桿16用銷連接,也處在左側極端位置。此時,片狀推叉15球端將球閥13推開,使輔助缸左右兩腔連通,增壓器處於不工作狀態,制動主缸和輔助缸油壓與大氣壓力相等。 (2)制動時–––制動主缸的控制油液進入輔助缸活塞14的左側,通過活塞14的中心孔,球閥13、出油閥11進入各自輪缸而制動。另一部分油液經節流小孔進入c室,推動活塞3和膜片7及芯管5右移。先消除排氣閥間隙使排氣閥8關閉,切斷d室和e室的通道,再將進氣閥9推開。貯氣筒的壓縮空氣進入d室,並經空氣管進入a室,推動活塞1、推桿16和活塞14右移。b室中的空氣經e室排出,並產生較小的噓聲。此時,由於輔助缸活塞14離開了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對球閥13的推力消失,球閥立即關閉,活塞14右腔的油壓升高。此時,作用在活塞14上的壓力,等於增壓推力和控制油壓推力之和。但前者比後者更大,因而減輕了操縱力。 (3)維持制動時–––若踏板停止不動時,隨著輔助缸活塞的右移,控制閥活塞左側的油壓趨於下降,膜片總成左移,進氣閥9關閉,控制閥即處於「雙閥關閉」的平衡狀態。此時,控制活塞左側的控制油壓推力與右側膜片上的氣壓推力平衡。輔助缸活塞左側的推力也與右側的總阻抗力平衡。 可見,制動主缸輸出的控制油壓,決定了控制閥隨動輸入的氣壓。當加力氣室的氣壓達到一定值時(0.6mpa),輔助缸輸出的油壓達13mpa。制動踏板再繼續踩下時,增壓器即進入定值加力段。 (4)放鬆制動時–––制動主缸的輸出油壓撤消,作用在控制閥活塞3和輔助缸活塞14左側的油壓即撤消回位。排氣閥8開啟,a室的壓縮空氣經空氣管返回d室,並經排氣間隙、芯管和e室帶著較大的噓聲排入大氣。活塞1、活塞3、活塞14都返回左側的極端位置。片狀推叉15又頂開球閥13,各輪缸油管的油液推開復合式單向閥11返回輔助缸和主缸,制動即解除。當閥門11外側油壓達到殘余壓力值時即關閉,使輔助缸輸出管路和各輪缸間保持一定的殘壓,制動主缸內無復合式單向閥,它和輔助缸間無殘壓存在。 (5)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 由於輔助缸活塞有中心孔和球閥13,在增壓器失效時和無壓縮空氣時,能進行應急制動。但制動力顯著降低,且踏板沉重。因此項應急功能必須存在,輔助缸只能是單活塞式,雙管路系統只能是並裝兩個空氣增壓器。 另外,從工作過程得知:在踩下制動踏板和放鬆制動踏板時,空氣濾清器6處會有一小、一大的排氣噓聲,這是人工檢驗空氣增壓器好壞的表徵。
⑧ 請問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 ),( ),( ),( )四大部分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1、控制器
是指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由程序計數器、指令寄存器、指令解碼器、時序產生器和操作控制器組成,它是發布命令的「決策機構」,即完成協調和指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操作。
2、控制對象
又稱被控對象。在自動控制系統中,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3、執行機構
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基本的執行機構用於把閥門驅動至全開或全關的位置。用與控制閥的執行機構能夠精確的使閥門走到任何位置。
4、變送器
變送器是從感測器發展而來的,凡是能輸出標准信號的感測器。標准信號是指物理量的形式和數量范圍都符合國際標準的信號。
(8)自動系統的真空加力裝置分為擴展閱讀
按控制原理的不同,自動控制系統分為開環控制系統和閉環控制系統。
1、開環控制系統
在開環控制系統中,系統輸出只受輸入的控制,控制精度和抑制干擾的特性都比較差。開環控制系統中,基於按時序進行邏輯控制的稱為順序控制系統;由順序控制裝置、檢測元件、執行機構和被控工業對象所組成。主要應用於機械、化工、物料裝卸運輸等過程的控制以及機械手和生產自動線。
2、閉環控制系統
閉環控制系統是建立在反饋原理基礎之上的,利用輸出量同期望值的偏差對系統進行控制,可獲得比較好的控制性能。閉環控制系統又稱反饋控制系統。
⑨ 一個自動控制系統有哪幾部分組成
自動控制系統主要由:控制器,被控對象,執行機構和變送器四個環節組成。
控制器:可按照預定順序改變主電路或控制電路的接線和改變電路中電阻值來控制電動機的啟動、調速、制動和反向的主令裝置。
被控對象:一般指被控制的設備或過程為對象,如反應器、精餾設備的控制,或傳熱過程、燃燒過程的控制等。從定量分析和設計角度,控制對象只是被控設備或過程中影響對象輸入、輸出參數的部分因素,並不是設備的全部。
執行機構:使用液體、氣體、電力或其它能源並通過電機、氣缸或其它裝置將其轉化成驅動作用。
變送器:作用是檢測工藝參數並將測量值以特定的信號形式傳送出去,以便進行顯示、調節。在自動檢測和調節系統中的作用是將各種工藝參數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成分等物理量變換成統一標准信號,再傳送到調節器和指示記錄儀中,進行調節、指示和記錄。
(9)自動系統的真空加力裝置分為擴展閱讀
自動控制系統的三大發展方向
1、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
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FCS)是連接現場智能設備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的雙向串列、數字式、多節點通信網路。它也被稱為現場底層設備控制網路。
目前,以現場匯流排為基礎的FCS發展很快,但FCS發展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如統一標准、儀表智能化等。可以確定的是,結合DCS、工業乙太網、先進控制等新技術的FCS將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2、工業PC控制系統
由於PC機的開放性,具有豐富的硬體資源、軟體資源和人力資源,並且具有成本低的特點,基於PC(包括嵌入式PC)的工業控制系統,正以每年20%以上的速率增長,基於PC的工業控制技術成為本世紀初的主流技術之一。
3、智能管控一體化系統集成
隨著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和控制技術的發展,傳統的控制領域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變革,開始向網路化方向發展。對諸如圖像、語音信號等大數據量、高速率傳輸的要求,催生了當前在商業領域風靡的乙太網與控制網路的結合。
這股工業控制系統網路化浪潮又將諸如嵌入式技術、多標准工業控制網路互聯、無線技術等多種當今流行技術融合進來,從而拓展了工業控制領域的發展空間,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⑩ 增壓式和助力式液壓制動區別是什麼啊
在普通的液壓制動系統中,加裝真空加力裝置,可以減輕駕駛員施加於制動內踏板上的力,增容加車輪的制動力,達到操縱輕便、制動可靠的目的。
真空加力裝置可分為增壓式和助力式兩種。增壓式是通過增壓器將制動主缸的液壓進一步增加,增壓器裝在主缸之後;助力式是通過助力器來幫助制動踏板對制動主缸產生推力,助力器裝在踏板與主缸之間。
真空增壓器的作用是將發動機產生的真空度轉變為機械推力,使從制動主缸輸出的液力進行增壓後再輸入各輪缸,增大制動力。
b.控制閥
控制閥是控制伺服氣室起作用的隨動機構,由真空閥和空氣閥組成雙重閥門。不制動時,空氣閥在彈簧的作用下處於關閉狀態;真空閥在膜片回位彈簧的作用下處於開啟狀態。膜片座中央有孔道使氣室A和氣室B相通,因此不制動時四個氣室A、B、C、和D相通,且具有相等的真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