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測定方法
阿伏加德羅常數
阿伏加德羅常數
0.012kg12C中所含的原子數目叫做阿伏加德羅常數。阿伏加德羅常數的符號為NA。阿伏加德羅常的近似值為:6.02×10^23/mol。
符號:NA
含義:1mol 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數均為阿伏加德羅常數個
〈化〉指摩爾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所含的微粒的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一般取值為6.02×10^23/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之一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定義值是指12g12C中所含的原子數,6.02×1023這個數值是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近似值,兩者是有區別的.阿伏加德羅常數的符號為NA,不是純數,其單位為mol-1.阿伏加德羅常數可用多種實驗方法測得,到目前為止,測得比較精確的數據是6.0221367×1023mol-1,這個數值還會隨測定技術的發展而改變.把每摩爾物質含有的微粒定為阿伏加德羅常數而不是說含有6.02×1023,在定義中引用實驗測得的數據是不妥當的,不要在概念中簡單地以"6.02×1023"來代替"阿伏加德羅常數".
阿伏加德羅常數之二
12.000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數目,因義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而得名,具體數值是6.0221367×1023.包含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的物質的量是1mol.例如1mol鐵原子,質量為55.847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鐵原子;1mol水分子的質量為18.010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水分子;1mol鈉離子含6.0221367×1023個鈉離子; 1mol電子含6.0221367×1023個電子.
這個常數可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測定,例如電化當量法,布朗運動法,油滴法,X射線衍射法,黑體輻射法,光散射法等.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據各不相同,但結果卻幾乎一樣,差異都在實驗方法誤差范圍之內.這說明阿伏加德羅數是客觀存在的重要數據.現在公認的數值就是取多種方法測定的平均值.由於實驗值的不斷更新,這個數值歷年略有變化,在20世紀50年代公認的數值是6.023×1023,1986年修訂為6.0221367×1023.
❷ 測定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實驗方案
取一定量的氣體,比如氫氣,然後測量質量,體積(標准狀況下),可以知道它的物質的量,再由質量及每個氫原子質量為【12C一個原子絕對質量×1/12=1.993×10-26
kg×1/6=3.32×10-27
kg】就可以知道氣體中的原子數目。用後者取除以前者就可得出。
還可以測量在溶液中析出1mol物質所需的電量,根據每個電子的電荷是1.60217733×10-19C即可求出阿伏伽德羅常數。
❸ 阿伏加德羅常數是怎麼測定的
阿伏伽德羅常數指摩爾微粒(可以是分子、原子、離子、電子等)所含的微粒的數目.阿伏加德羅常數一般取值為6.023×10^23/mol.12.000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數目,因義大利化學家阿伏加德羅而得名具體數值是6.0221367×10^23.包含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的物質的量是1mol.例如1mol鐵原子,質量為55.847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鐵原子;1mol水分子的質量為18.010g,其中含6.0221367×10^23個水分子;1mol鈉離子含6.0221367×10^23個鈉離子;1mol電子含6.0221367×10^23個電子.
這個常數可用很多種不同的方法進行測定例如電化當量法,布朗運動法油滴法,X射線衍射法,黑體輻射法光散射法等.這些方法的理論根據各不相同,但結果卻幾乎一樣差異都在實驗方法誤差范圍之內.這說明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客觀存在的重要數據.
❹ 請問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如何測定的
阿伏加德羅常數的符號是NA,單位是每摩(mol-1),數值是
NA = (6.0221376±0.0000036)×1023 /mol
阿伏加德羅常數由實驗測定。它的測定精確度隨著實驗技術的發展而不斷提高。測定方法有電化學當量法、布朗運動法、油滴法、X射線衍射法、黑體輻射法、光散射法等。這些方法的理論依據不同,但測定結果幾乎一樣,可見阿伏加德羅常數是客觀存在的重要常數。
❺ 阿伏伽德羅常量的測定原理
本實驗是用電解的方法進行測定阿伏伽德羅常數。
如果用兩塊已知質量的銅片分別作為陰極和陽極,以CuSO₄溶液作電解液進行電解,則在陰極上Cu²⁺ 獲得電子後析出金屬銅,沉積在銅片上,使得其質量增加;在陽極上等量得金屬銅溶解,生成Cu²⁺ 進入溶液,因而銅片的質量減少。發生在陰極和陽極上的反應:
陰極反應:Cu²⁺ +2e═(電解)Cu ;陽極反應:Cu═(電解)Cu²⁺ +2e
陰極反應:二價銅離子得兩個電子生成銅(金屬單質態);陽極反應:銅(金屬單質態)被電解生成銅離子和兩個電子。
從理論上講,陰極上Cu²⁺離子得到的電子數和陽極上Cu失去的電子數應該相等。因此在無副反應的情況下,陰極增加的質量應該等於陽極減少的質量。但往往因銅片不純,從陽極失去的重量要比陰極增加得質量偏高,所以從陽極失重算的得結果有一定誤差,一般從陰極增重的結果較為准確。
需要測量的量包括:電流強度I,通電時間t,陰極增重的質量m.
由於Cu的相對原子質量為64,而摩爾是由¹²C的原子個數來定義的,故Cu的摩爾質量為64g/mol,由實驗步驟,可知陰極增重1mol即64g銅時,電量應為2mol。
根據上述分析,可以得到阿伏伽德羅常數的估計值約為32It/me,其中e為單個電子的電量。
❻ 如圖是可用於測量阿伏加德羅常數的裝置示意圖,其中A是純銅片、B是石墨,插在100mLCuSO 4 稀溶液中,銅片
(1)正。 (2)0.5;0.8 (3)2.8I×10 22 |
❼ 實驗室可用單分子膜法測定阿伏伽德羅常數
量筒分度值為0.1無法精確測量,且硬脂酸的苯溶液所需量很少,油膜不能重疊
❽ 求設計一個關於阿伏伽德羅常數的實驗。謝謝啊
單分子油膜法測定阿伏伽德羅常數
實驗用品
膠頭滴管,量筒,圓形水槽,直尺硬脂酸的苯溶液。
實驗步驟
1.測定從交投滴管滴出的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的體積。
取一尖嘴拉的較細的膠頭滴管,吸入硬脂酸的苯溶液,往量筒中滴入1mL,然後幾下滴數,計算1滴的體積。
2.測定水槽中水的表面積
用直尺量其內徑。
3.硬脂酸單分子膜的形成
用膠頭滴管吸取硬脂酸的苯溶液,在距水面約5厘米處,垂直往水面滴一滴,待笨完全揮發,硬脂酸全部擴散至看不到油珠時,再滴第二滴。直至油脂酸不擴散,呈透明鏡狀,記下滴數。重復三次,求平均值。
4.計算
(1)如稱取硬脂酸質量為m,配成硬脂酸的苯溶液的體積為V,每滴硬脂酸的苯溶液體積V1,形成單分子膜滴入溶液滴數(d-1),那麼形成單分子膜需要的硬脂酸質量為: V1(d-1)m/v
(2)水槽表面積S,每個硬脂酸分子截面積A=2.2*10-15平方厘米,分子個數S/A,則每個硬脂酸分子質量:AV1m(d-1)/(sV)
(3)1mol硬脂酸分子的質量284g,所以阿伏伽德羅常數NA為
NA=MSV/(AV1m(d-1))
❾ 阿伏伽德羅常數的三種測定方法
1、電量分析
最早能准確地測量出阿伏伽德羅常量的方法,是基於電量分析(又稱庫侖法)理論。原理是測量法拉第常數F,即一摩爾電子所帶的電荷,然後將它除以基本電荷e,可得阿伏伽德羅常量NA=F/e。
2、電子質量測量
科學技術數據委員會(CODATA)負責發表國際用的物理常數數值。它在計量阿伏伽德羅常量時,用到電子的摩爾質量Ar(e)Mu,與電子質量me間的比值:
(9)阿伏加德羅常數測定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阿伏加德羅常數是有量綱的,就是那麼一堆東西,那麼多粒子就叫1mol。
摩爾就是「一堆」古希臘叫做「堆量」。那麼一堆數量就叫一摩爾,它是物質的量的單位,說白了就是粒子「堆」數的單位。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是1,當摩爾質量以克每摩爾為單位時,兩者數值上相等。
阿伏伽德羅常量是一個比例因子,聯系自然中宏觀與微觀(原子尺度)的觀測。它本身就為其他常數及性質提供了關系式。例如,它確立了氣體常數R與玻耳茲曼常數kB間的關系式,
以及法拉第常數F與基本電荷e的關系式,同時,阿伏伽德羅常量是原子質量單位(u)定義的一部份,其中Mu為摩爾質量常數(即國際單位制下的1g/mol)。
❿ 某學生用電解法根據電極上析出物質的質量來驗證阿伏加德羅常數值,裝置如圖所示.(1)A和B為兩石墨電極
(1)由於U形管右側有一處理氣體的支管,所以可斷定B電極為有Cl2生成的一極,即為陽極,和電源的正極連接;
故答案為:正;
(2)電解CuCl2,陰、陽兩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陰極:Cu2++2e=Cu;陽極:2Cl--2e=Cl2↑
生成的Cl2通入G試管,與KI反應,置換出I2,Cl2+2I-═I2+2Cl-;I2可使澱粉溶液呈現藍色;
故答案為:2Cl--2e-═Cl2↑;變藍色;Cl2+2I-═I2+2Cl-;
(3)需要准確稱量生成銅的質量,銅電極前後質量之差為生成的Cu的質量,Cu電解表面會附著離子,應清洗除去,由於銅與氧氣發生反應,在空氣存在情況下,應低溫烘乾,稱量兩次之差小於天平的精確度,說明烘乾,故需要進行①③④⑥操作,電極上刮下析出銅稱量的方法會造成誤差較大,不需要進行②⑤操作;
故答案為:①③④⑥
(4)電解時,當電流強度為IA,通電時間為ts鍾內,通過的總電量為:Q=ItC,通過的電子的物質的量=
| ||
NA |
m |
64 |
| ||
NA |
m |
64 |
64It |
2m×1.6×10?19 |
64It |
2m×1.6×1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