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硝酸裝置設計院

硝酸裝置設計院

發布時間:2022-05-29 04:08:52

① 化工硝酸裝置設備有幾種類型

發生故障可能導致危抄險的泵,應有備用。對事故後果嚴重的生產過程,應按冗餘原則,設計備用裝置或備用系統,並能保證在出現危險時能自動轉換到備用裝置或備用系統。常見的是泵,還有備用風機,安全閥等,另外就是容易跳閘引起的設備等備用發電機

② 人類使用硝酸的歷史

沿革 早在17世紀中葉,德國人J.R.格勞貝爾用硝石和濃硫酸作用製得硝酸,反應式為:
NaNO+HSO[698-1]HNO+NaHSO1895年,英國人J.W.S.瑞利將空氣通過電弧,使氮和氧在高溫下直接化合成一氧化氮,再進一步加工成硝酸1903年,挪威建成世界第一座電弧法生產硝酸的工廠(1905年投產)。此法生產過程簡單,原料取之不盡,但耗電過多,每噸硝酸能耗為50.4GJ。1939年,美國威斯康星大學採用熱法固定空氣中的氮,也因能耗大而未工業化。1908年,德國建成以氨為原料的日產3t硝酸的工廠。1913年,合成氨法誕生,氨產量迅速增大。由於從氨制硝酸成本低,氨成為硝酸生產的主要原料(見)。
稀硝酸生產 稀硝酸是以氨為原料進行生產的。
生產步驟 分為氨的接觸氧化和氧化氮吸收兩步。
①氨的接觸氧化 在催化劑存在和一定溫度下氨與空氣中的氧作用生成一氧化氮,反應式為:
4NH+5O[698-1]4NO+6HO+226kJ此反應十分迅速。催化劑有以鉑為主體的鉑銠網(見)和以鐵鈷的氧化物為主體的非鉑催化劑(見),工業上廣泛採用的是鉑銠網。反應溫度為800~900C,氨氧化率可達95%~98%,混合氣中氨含量為9.5%~12%(體積),若氨含量達到爆炸極限(16%~25%體積)將引起爆炸。
②氧化氮的吸收 先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反應式為:
2NO+O[698-1]2NO+57kJ此反應與通常的化學反應不同,溫度越高,反應速度越慢。然後用水吸收二氧化氮生成硝酸,反應式為:
[698-03]反應中放出的一氧化氮返回吸收過程,再氧化成二氧化氮。這是體積縮小、放熱的可逆反應,故增加壓力和降低溫度對反應有利。由於該反應受化學平衡限制,在通常的氧化氮氣體濃度時,只能獲得稀硝酸。常壓吸收下的濃度不超過50%HNO,加壓吸收下的濃度不超過70%HNO。
吸收後的氣體中還殘留有氧化氮,含量多少取決於操作壓力和溫度。為了防止污染環境,有些國家規定氧化氮排放濃度為200~300ppm。80年代,工業生產上有兩種尾氣處理方法。①溶液吸收法:採用較早,以碳酸鈉、氫氧化鈉等鹼性物質或硫酸亞鐵等鹽類的水溶液作吸收劑,流程簡單,易於操作,但難以將氧化氮含量降到200ppm以下,故僅適用於尾氣中氧化氮含量較高的常壓吸收流程。②催化還原法:有催化劑存在時利用氨、甲烷等使氧化氮還原為氮和水,此法不能回收氧化氮,但裝置緊湊,操作方便,可以將尾氣中氧化氮含量降到200ppm以下。
生產流程 根據氨氧化和氧化氮吸收兩部分的壓力不同,稀硝酸生產流程分為三種類型: ①常壓法,全部過程在常壓下操作。特點是:氨氧化率高,鉑催化劑損失較低,設備結構簡單;但吸收塔容積大,成品硝酸濃度較低,尾氣中氧化氮排放濃度較高。②全壓法,全部過程在加壓下操作,因採用壓力不同分為中壓(250~500kPa)和高壓(710~1420kPa)兩種流程。特點是:氧化氮吸收率高、成品硝酸濃度高、吸收塔容積小、能量回收率高;但加壓下氨氧化率稍低、鉑催化劑損失較多。③綜合法,氨氧化和氧化氮吸收分別在常壓和壓力下操作,具有常壓法和全壓法的優點。近年來,新建的大型硝酸生產裝置大多採用雙加壓硝酸流程(見圖[雙加壓法硝酸生產流程])這種流程氨氧化在360~560kPa(絕對壓力)下操作,氧化氮吸收在850~1550kPa(絕對壓力)下操作。氨氣、空氣分別經過濾處理,在混合器中均勻混合,於800C左右氧化溫度下從上而下通過氨氧化器(俗稱氧化爐,(見彩圖[雙加壓法制硝酸的氧化爐])的鉑網進行反應。出氨氧化器的高溫氧化氮氣體經回收熱能和冷卻,由氧化氮壓縮機加壓到吸收壓力,冷卻後進入吸收塔,被水吸收製得稀硝酸。因酸中有氧化氮溶解,故在漂白塔中用空氣將氧化氮吹出,即得成品硝酸。吸收塔出口的尾氣經過透平膨脹機回收能量後放空。合成氨裝置的大型化和高濃度復合肥料的迅速增長,促進了稀硝酸生產技術的發展,其方向是提高操作壓力、提高成品硝酸濃度、降低尾氣中氧化氮濃度、充分回收能量,以求自給以及擴大生產規模。80年代中期最大的單系列硝酸裝置為日產1500t(以100%HNO計)。
濃硝酸生產 硝酸與水混合,在硝酸濃度為68.4%時形成共沸混合物(稱共沸酸),故濃硝酸不能由稀硝酸簡單蒸餾製得。工業上生產濃硝酸有三種方法:①間接濃縮法,利用脫水劑萃取蒸餾稀硝酸,此法基於脫水劑與水的結合力大於硝酸與水結合力的原理,當硝酸-水-脫水劑三元混合物沸騰時,液面上的蒸汽分壓降低,硝酸蒸氣分壓增加,從而製得濃硝酸。常用的脫水劑有硝酸鎂、濃硫酸。②直接合成法,於1932年開發,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液態四氧化二氮和氧氣、水直接反應。反應式為:
2NO+2HO+O[698-1]4HNO+59kJ此法包括氨的氧化、氧化氮氧化產物的冷凝和硝酸合成三個步驟。與製取稀硝酸一樣,都是以氨為原料,但有兩點主要區別:一是除去多餘的水,由生成硝酸的總反應式可知:
NH+2O[698-1]HNO+HO只需將氨氧化反應生成水的 2/3除去,即可製得濃硝酸;二是需要制備液態四氧化二氮,先利用氧化氮氣體中的氧將一氧化氮氧化成二氧化氮,殘余的再用濃硝酸氧化,
反應式為:
2HNO+NO[698-1]3NO+HO然後在 -10C下二氧化氮疊合並被冷凝成四氧化二氮。③超共沸酸的蒸餾,此法包括氨的氧化、超共沸酸的製取和直接蒸餾等步驟。
用途 硝酸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酸類生產中產量僅次於硫酸,1981年世界硝酸產量達30Mt(以100%HNO計)。硝酸主要消耗部門為化肥和火炸葯工業,也用於染料、制葯、塑料等的生產。稀硝酸大部分用於製造硝酸銨、硝酸磷肥和各種硝酸鹽。濃硝酸分別將、和硝化製成、、等烈性炸葯。濃硝酸也用於製造硝化甘油、和等。生產濃硝酸的中間物液體四氧化二氮是發射火箭、導彈的高能燃料。此外,在冶金等工業中也使用硝酸。
貯存和運輸 貯存稀硝酸通常採用立式不銹鋼制貯槽,濃硝酸貯槽多為卧式鋁制容器。貯槽設置在室內或車間附近的露天場所,但要防止日光曝曬,以免引起濃硝酸分解,影響成品等級。硝酸通常利用公路、鐵路運輸,容量少的用玻璃瓶裝好,再裝在木箱或金屬罐內,外面需有危險品標記。
陳五平

③ CD3MN是什麼材質

CD3MN是鑄造用雙相不銹鋼的一種。

雙相不銹鋼是一類集優良的耐腐蝕、高強度和易於加工製造等諸多優異性能於一身的鋼種。它們的物理性能介於奧氏體不銹鋼和鐵素體不銹鋼之間,但更接近於鐵素體不銹鋼和碳鋼。

雙相不銹鋼的耐氯化物孔蝕和縫隙腐蝕能力與鉻、鉬和氮含量有關,其耐孔蝕和縫隙腐蝕能力可以類似於316不銹鋼,或者接近於海水用不銹鋼如6%Mo奧氏體不銹鋼。

所有的雙相不銹鋼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斷裂的能力均明顯強於300系列奧氏體不銹鋼,而且其強度也大大高於奧氏體不銹鋼,同時表現出良好的塑性和韌性。

(3)硝酸裝置設計院擴展閱讀

雙相不銹鋼從20世紀40年代在美國誕生以來,已經發展到第三代。它的主要特點是屈服強度可達400-550MPa,是普通不銹鋼的2倍,因此可以節約用材,降低設備製造成本。

在抗腐蝕方面,特別是介質環境比較惡劣(如海水,氯離子含量較高)的條件下,雙相不銹鋼的抗點蝕、縫隙腐蝕、應力腐蝕及腐蝕疲勞性能明顯優於普通的奧氏體不銹鋼,可以與高合金奧氏體不銹鋼媲美。

含鉬雙相不銹鋼在低應力下有良好的耐氯化物應力腐蝕性能。一般18-8型奧氏體不銹鋼在60°C以上中性氯化物溶液中容易發生應力腐蝕斷裂,在微量氯化物及硫化氫工業介質中用這類不銹鋼製造的熱交換器、蒸發器等設備都存在著產生應力腐蝕斷裂的傾向,而雙相不銹鋼卻有良好的抵抗能力。

④ 項延灶為什麼買芭田股份

項延灶持有公司股份0股,占公司總股本0%。本次權益變動後,項延灶持有公司股份45,510,010股,占公司總股本5.13%,成為公司持股5%以上股東。
對於本次受讓股份,項延灶表示因自己投資需求,看好公司在復合肥業務領域的發展前景,對公司發展戰略高度認可,希望藉助自身的資源優勢,幫助公司做大做強,進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拓展資料:芭田股份-磷礦放量+硝酸價格暴漲+某龍頭磷酸鐵鋰原材料供應商+年化PE2.11
1、 磷礦資源大幅被低估。公司2020年5月獲得貴州省甕安縣小高寨磷礦采礦權,儲量約7000萬噸,設計產能200萬噸,預計明年6月投產。相比其他磷化工企業,公司磷元素價值顯著被低估。
2、 硝酸價格創近10年新高,有望復制磷酸行情。芭田股份擁有27萬噸硝酸(折百)裝置,用的是國際最新雙加壓工藝,是國產化第一套直接能夠生產濃度68%的稀硝酸裝置。硝酸價格已經創十年來新高。目前98%濃硝酸的單噸凈利約1000元,假設全部外銷,當前價格年化凈利為2.7億。
3、 公司成為某龍頭磷酸鐵鋰企業的硝酸供應商,意義重大。公司硝酸裝置為國內最大的單套制備硝酸裝置,由於設備先進,成本較高,故制備出來的硝酸質量較高。據反饋,公司高質量硝酸已經具備給龍頭磷酸鐵鋰企業供應的能力,目前下游某龍頭等企業已開始采購,未來有望放量。由於對硝酸質量分數有一定的要求標准,該意義不亞於磷礦石對磷酸鐵的價值。
4、 業績:硝酸年化2.7個億,明年投產200萬噸磷礦石噸凈利不低於的200元則對應不低於4個億凈利潤,復合肥未來兩年大幅擴張後利潤有望達到3億元,硝酸銨鈣價格近期暴漲年化利潤1個億,合計年化利潤超過10個億,對應估值不到4倍,彈性巨大。

⑤ 化工部下屬設計院有哪些

由於化工部撤銷,原化工部下屬九大設計院陸續從化工部分離出去,各設計院擅長的領域和工藝也各有側重。

1、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天津(化工部第一設計院)

中國天辰工程有限公司前身為化工部第一設計院,始建於一九五三年,是化工系統最早的國家級設計單位。可承接所有21個行業的設計和工程總承包業務,包括:化工、石油化工等各行業工程建設項目的規劃、可行性研究、工程設計、設備材料采購、施工管理和工程監理,可向用戶提供符合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法規、滿足用戶要求以及安全和環境准則的項目實施全過程的服務。

2、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太原(化工部第二設計院)

賽鼎工程有限公司(原化學工業第二設計院)專業設置齊全,主要有化工工藝、化工設備、機運、管道、安裝、自動控制、電氣、通訊、土建、熱能工程、給排水、暖通、總圖、消防、概算、技術經濟、環境保護等專業,可為社會各行業提供優質服務。

3、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合肥(化工部第三設計院)

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化學工業部第三設計院,原系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現為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設計板塊的旗下公司。公司各擁有化工、石油化工、醫葯、市政、建築等十多項甲級設計資質以及工程總承包甲級資質,具有對外工程總承包權和進出口經營權。

4、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 武漢(化工部第四設計院)

中國五環工程有限公司前身是創建於1958年的化學工業部第四設計院,現為國務院國資委直接管理的中國化學工程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和化學工業領域重點骨幹科技型企業。公司擁有工程設計綜合甲級資質和工程咨詢、工程監理、工程造價咨詢、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等多項甲級資質,並享有對外工程咨詢、工程設計及工程承包經營權,是首批獲得全國AAA級信用企業資格的工程公司。

作為化學工業諸多領域的領跑者,中國五環在煤化工、碳一化工、化肥、磷化工和新型合成材料等工程科技領域始終占據行業發展戰略制高點,處於市場主導和技術領先地位,建設了一大批具有重大產業示範意義的高端項目,樹立了國內知名的一流品牌。

5、中國石化集團寧波工程有限公司,寧波(原化工部第五設計院)

中石化寧波工程有限公司是2003年10月29日經中國石化集團公司批准,由中國石化集團蘭州設計院(簡稱蘭州設計院)和中國石化集團第三建設公司(簡稱三建公司)重組設立的。

公司以技術為先導,設計為基礎,工程項目承包和工程項目管理為主體,集科研開發、工程設計、設備製造、裝置施工和檢維修服務於一體,擁有專利、專有技術,面向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在能源、環保、石油化工和熱能工程等領域提供咨詢、設計、工程總承包、製造及專業施工總承包工程服務和管理服務的全能型工程公司。

6、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西安(化工部第六設計院)

華陸工程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是國務院國資委下屬的中國化學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創立於1965年,前身是化工部第六設計院。華陸一直專注服務於石油和天然氣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材料能源、基礎設施等業務領域。通過整合全球資源,先後完成了包括40多項總承包在內的1200餘項大中型建設項目,設計產品200多種,新工藝、新技術開發100多項,擁有專有技術和專利技術80多項,先後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獎勵300餘項。

7、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南京(化工部第七設計院)

中石化南京工程有限公司(簡稱SNEI)是中石化煉化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直屬企業。是以設計為先導,專利、專有技術、工藝包開發為核心,工程總承包和項目管理、專業施工為主體、面向國內外市場提供技術和管理服務的綜合性、一體化的國際工程公司。

南京工程公司專業門類齊全,技術力量雄厚,設置有工藝系統、管道工程、環境工程、設備機械、電氣自控、熱能工程、粉體工程等25個設計專業,基本包括了所有的工科門類。專業領域涉及現代煤化工、天然氣化工、煤電一體化、碳一化工及延伸產品、石油化工、環境工程、清潔能源、硫磷和催化劑等無機化工、工業民用建築等。

8、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成都(化工部第八設計院)

中國成達工程有限公司座落在我國西南文化名城──成都,前身為化工部第八設計院。公司始建於五十年代,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奮斗,現已成為以設計為主體實行工程總承包的國際型工程公司。

目前是全國首批試行以設計為主體的工程總承包單位。先後承擔過國內純鹼、氯鹼、合成氨、尿素、炭黑、甲醇、聚苯乙烯、丁苯膠乳等項目的工程總承包,並向巴基斯坦、印尼、烏茲別克、蘇丹、越南、香港等國家和地區出口成套設備以及承擔工程設計、設備材料采購、施工管理和試車指導。

9、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吉林(原化工部第九設計院)

中國石油集團東北煉化工程有限公司吉林設計院,前身為化工部第九設計院。始建於五八年,經過五十多年的奮斗,逐步從單一的工程設計向工程總承包模式過度,現已成為以設計為主體實行工程總承包的大型工程公司。該院以雄厚的技術力量和精良的裝備,為我國的石油化工、天然氣化工、煤化工、精細化工、醫葯、電力、建築、市政、環境等領域的基本建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5)硝酸裝置設計院擴展閱讀:

1、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於1956年5月成立。1970年6月煤炭工業部、石油工業部和化學工業部合並,成立燃料化學工業部。1975年2月,撤銷燃料化學工業部,成立石油化學工業部。1978年3月第五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撤銷石油化學工業部,恢復化學工業部。

中華人民共和國化學工業部在1988年、1993年兩次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均予以保留。在199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中,化學工業部與中石油、中石化承擔的政府職能合並,組建國家石油和化學工業局,為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管理的主管石油、化工行業的行政機構。

2、歷任部長

彭濤(1959年5月—1962年7月)、梁膺庸(代部長)、高揚(1962年7月—1970年6月)、蘭文兆(軍管會主任)、孫敬文(1978年3月—1982年3月)、秦仲達(1982年3月—1989年7月)、顧秀蓮(1989年7月—1998年)

⑥ 木頭和硝酸一起有反應嗎

木頭和硝酸一起有反應。

木炭與濃硝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4HNO3(濃)=CO2↑+4NO2↑+2H2O。濃硝酸和C、S、P這些非金屬反應時,非金屬會被氧化成最高價氧化物或其對應的含氧酸,除此之外,濃硝酸還可以和絕大部分金屬反應。

中國硝酸工業的發展

1935年,在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領導下,中國建成了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永利寧廠(現南京化學工業公司)。

1937年2月,永利寧廠第一次生產出優質的硝酸。

1951年5月,大連化學廠的煉焦、合成氨、硝酸和硫酸等車間的生產得到了全面的恢復,產出了硝酸產品。

1952~1958年之間,中國先後在吉林、蘭州、太原等地建成了綜合法硝酸裝置,其中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濃硝酸在1997年之前的幾十年裡一直蟬聯著中國最大裝置的桂冠。

1980年起,中國國內硝酸產業的發展開始加速,總產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特別是90年代後期,中國的硝酸工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總產量年增速達到了15%~20%。

但這個時期中國硝酸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早期的常壓法、綜合法工藝裝置多為淘汰型生產線,高壓法裝置全部靠進口國外的二手設備。不久,山西化肥廠(現天脊集團)從國外引進了中國第一套雙加壓硝酸裝置,從此中國的硝酸工業開始向國際先進行列邁進。

⑦ 砷化氫-硝酸銀光度法

方法原理

在弱酸性條件下,砷(Ⅴ)經抗壞血酸預還原成砷(Ⅲ),然後用硼氫化鉀還原砷(Ⅲ)為砷化氫,經硝酸銀-聚乙烯醇吸收液吸收。銀離子被砷化氫還原成黃色膠體銀,在特徵吸收波長406nm處測量吸光度。

本法適用於各類海水及地面水中砷的測定。檢出限為0.4μg/L。

儀器和裝置

分光光度計。

壓片機400MPa,壓片直徑1.3cm。

砷化氫發生-吸收裝置(圖78.9)。

試劑

硫酸。

圖78.9 砷化氫發生-吸收裝置

硝酸。

無水乙醇。

硝酸-硝酸銀溶液稱取4.07gAgNO3於100mL燒杯中,用60mL水溶解後,全量移入500mL容量瓶,加10mLHNO3,加水稀釋至標線,混勻。

聚乙烯醇溶液(2.5g/L) 稱取0.5g聚乙烯醇(PVA-200)於300mL燒杯中,加入200mL水,攪拌並加熱至沸。待完全溶解後,蓋上表面皿保溫5~10min,冷卻後轉入廣口瓶中,貯存於冰箱。可使用一周。

吸收液 將硝酸-硝酸銀溶液、2.5g/L聚乙烯醇溶液和無水乙醇以(1+1+25)體積比混合(先將HNO3-AgNO3和PVA溶液混勻後,再加入乙醇),當日配製。

N、N'-二甲基甲醯胺(DMF)溶液45mLDMF(化學純)和5.0mL乙醇胺(化學純)混合,貯存於60mL棕色滴瓶,可保存約一個月。

乙酸鉛棉花 稱取10g乙酸鉛[Pb(Ac)2·3H2O]溶於100mLc(CH3COOH)=1mol/L乙酸溶液中,將8~10g脫脂棉在上述溶液中浸泡1h,取出晾乾備用。

氫氧化鈉溶液 (100g/L)。

抗壞血酸溶液 (100g/L) 貯存於棕色試劑瓶中。

硼氫化鉀片劑稱取在瑪瑙研缽中研細的硼氫化鉀(KBH4),在壓片機上壓製成片,每片1.0g。

砷標准儲備溶液ρ(As)=1.00mg/mL稱取0.1320gAs2O3(注意劇毒!經105℃烘乾2h,置於乾燥器中保存)於25mL燒杯中,用10mLc(NaOH)=1mol/LNaOH溶液(優級純)溶解後,加入10mLc(H2SO4)=1mol/LH2SO4,全量移入10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釋至標線,混勻。

砷標准溶液ρ(As)=1.00μg/mL用水逐級稀釋砷標准儲備溶液配製。

中性紅指示液(1g/L)稱取0.05g中性紅指示劑溶於50mL水中,貯存於試劑瓶中。

校準曲線

在6個250mL錐形瓶中,各加入200mL純水後分別加入0.00mL、0.50mL、1.00mL、1.50mL、2.00mL、2.50mL砷標准溶液。各加入2.5mL(100g/L)抗壞血酸溶液和2.5mLH2SO4,混勻。放置約2h。

吸收管內加入5.0mL吸收液如圖78.9接好反應裝置。加入1粒KBH4片劑,立即塞緊塞子,待反應完全(約需20~30min)。拆下導氣管,插入4mol/LHNO3洗液浸泡。

用1cm比色皿,以吸收液作參比,於406nm處測量吸光度Ai

以吸光度Ai-A0(標准空白)為縱坐標,相應的砷量(μg)為橫坐標,繪制校準曲線。

分析步驟

量取200mL海水樣於250mL錐形瓶中,滴加幾滴中性紅指示液,用100g/LNaOH溶液或H2SO4調至剛好變紅。

各加入2.5mL抗壞血酸溶液和2.5mLc(H2SO4)=3mol/LH2SO4,混勻。放置約2h。以下按校準曲線步驟測量吸光度Aw。同時測定分析空白吸光度Ab。由Aw-Ab值從校準曲線上查得水樣砷量,海水樣中砷濃度的計算參見式(78.30)。

注意事項

1)N,N'-二甲基甲醯胺(DMF)裝填時,先在導管中裝入脫脂棉(不要過緊),約滴入0.25mLDMF溶液。DMF棉明顯變紅時就應調換。

2)吸收管和導氣管用前烘乾。

3)室溫高時,易造成吸收不完全,反應溫度最好控制在28℃以下,吸收溫度最好低於20℃。夏天應將吸收管置於水中控溫(15~20℃),可將幾支吸收管插入試管架,然後將試管架放入冷水中,再按圖78.9裝好反應裝置。

4)導氣管出口離開吸收管底部的距離約0.5mm左右。一批水樣測定時,該距離應盡量保持一致,以免影響測定精度。

5)吸收液高度對測定結果有影響,應選用內徑一致的10mL比色管作吸收管。

6)投入KBH4片劑後,迅即塞緊塞子,可在塞子邊緣採用水封法檢漏。反應過程中應不時搖動反應瓶,使反應完全。

7)試樣制備。海水樣品用玻璃或塑料采樣器採集,水樣應及時經0.45μm濾膜(濾膜應預先在0.5mol/LHCl中浸泡12h,用純水沖洗至中性,密封待用)過濾,並用H2SO4酸化至pH<2,貯存於聚乙烯塑料瓶或硬質玻璃瓶中,再以聚乙烯薄膜包封樣品瓶。

8)水樣體積的校正在量取測定水樣之前向水樣加入的試劑溶液超過1%體積時,按式(78.31)進行體積校正。

⑧ 硝酸生產的低壓反應水冷器、高壓反應水冷器進口溫度是多少

據我所知:低壓反應水冷器是在氧化氮壓縮機前,使氧化氮壓縮機入口溫度降低到40-50度(有些裝置冷卻效果不好,已可能在50-60度)高壓反應水冷器是設計在氧化氮壓縮機出口,吸收塔之前,為確保吸收塔入口的氧化氮氣體溫度冷卻到40-50度左右。 查看原帖>>

⑨ 高塔硝基系列復合肥的特點

(一)產品特點
貴州開磷集團在挪威工藝上突破創新,到達世界高端水平的自主創新工藝製造,目前,「開磷」牌系列高塔硝硫基復合肥料有:「開磷」牌35%(15-5-15)、45%(15-15-15)、45%(20-5-20)、45%(16-8-21)、46%(16-8-22)、48%(16-16-16)、51%(17-17-17)等硝硫基復合肥料,質量上乘,包裝靚麗,產品顆粒光滑通透、強度高,易溶解,不結塊。具有以下特性:
1、由於雙塔高達到117米,產品顆粒在熔融狀態下結晶,使得每一肥粒養分全面均衡,且肥粒表面有小孔,水分吸收快,養分釋放更均勻。
2、氮是以銨根(NH+4)和硝酸根(NO-3)的形式存在,硝態氮含量高,以上對應配方的硝態氮含量分別為:≥7%、7%、9%、7%、7%、6%、6%,合理調配銨態氮,易溶於水,溶解度大,具有速溶性和速效性,保證作物前期長得快、後期不脫肥,肥料利用率高,農產品品質優良。
3、磷素完全採用開磷集團開磷礦區的優質磷礦,磷礦石具有品位高,有害雜質低,重金屬元素含量低的特點,是我國不經選礦就可直接用於生產高濃度磷復肥的優質原料。磷素能促進作物的生長發育與代謝過程,能增強作物的抗旱能力和抗寒性。
4、鉀素來源於優質的硫酸鉀,能增強作物的抗逆性(抗旱、抗寒、抗倒伏),可提高作物的品質,在作物穩產中發揮重要作用。特別適用於忌氯作物及高檔經濟作物(如煙草、甘蔗、西瓜、葡萄、柑橘、蘋果、茶葉、蔬菜、果樹等作物)。
5、經過有機螯合的鈣、鎂、硫、硅等有益中微量元素,可提高作物抗病蟲害、抗寒、抗旱能力,改善農產品品質,肥效勝過不含中微量元素的其它肥料。
(二)施肥建議:
1、「開磷」牌xx%(xx-xx-xx)高塔硝硫基復合肥料,硝態氮含量分別為:≥7%、7%、9%、7%、7%、6%、6%;由於本品經濟價值高,主要宜於旱地和旱作物經濟作物,並以追肥為佳,對煙草、棉花、果樹、蔬菜、柑橘、西瓜、草莓、葡萄、甘蔗、茶葉、生薑、大蒜、蔬菜、龍眼、荔枝等經濟作物尤其適用。
2、施肥用量為大田作物45~65公斤/畝,經濟作物為45~80公斤/畝,花卉類為25~40公斤/畝;
3、施用時提倡溝施或穴施後覆土;果樹施肥方法常用放射狀或環狀溝施,掛果後溝施,一般用量為0.5~1.0千克/株。
(三)注意事項:
1、硝態氮肥不宜作基肥和種肥,作追肥時應避免在水田施用,施肥點一般應距種子或作物下側方7~10厘米,避免與種子或根系接觸,以免燒種或灼傷作物;
2、本推薦施肥方法和用量僅供參考,各地土壤及施肥習慣不同,用戶應根據實際施用情況調節用量和施用方法;
3、未使用完的產品應扎緊口袋以防受潮。
一、 我國硝基復合肥發展的歷史與現狀
(一)我國硝基復合肥發展的歷史
我國硝基復合肥的起步較晚,2000年以前,全球硝基復合肥產量的90%集中於西歐、美國、前蘇聯及東歐等較發達的國家,其他國家和地區只能生產很小一部分硝基復合肥。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主要是遠東和中東)尿素生產有了很大的提高,尿素一直占據著亞洲氮肥的主要市場。回顧我國從1960年至2012年近半個世紀的氮肥、硝基復合肥的發展歷史,大致經歷了如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60年至1987年8月——以碳銨為主的發展時期
在我國,直到上世紀90年代以前,主要的氮肥為碳銨(碳酸氫銨),尿素和硝銨作為氮肥所佔的比例並不高。硝酸硝銨生產方面,由於我國的金屬材料硝酸機組製造技術等不過關,加上我國的硝酸生產中的鉑催化劑產量很小,以及西方國家和前蘇聯、東歐國家對我國的經濟封鎖,造成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硝酸的生產能力較小,主要用於軍工和民爆行業,只有少量硝酸銨作為化肥使用。
第二階段:1987年9月至2002年9月——尿素硝銨快速發展時期
進入上世紀90年代,我國的硝酸硝銨和尿素行業均獲得了極大的發展,但尿素的增長更快。天脊集團(原山西化肥廠)引進我國第一套以煤為原料的90萬噸硝酸磷肥裝置,填補了國內硝基復合肥的空白。1997年天脊集團引進法國KT技術,自籌資金上馬一套20萬噸多孔硝銨裝置。當時硝酸銨主要以單質氮肥形式出現,這種單質氮肥有易結塊、吸濕等問題,與尿素相比,使用起來極為不便。因此,硝酸銨只是在水果、蔬菜、煙草等經濟作物上使用。
第三階段:2002年10月至2005年8月——硝基復合肥發展的萌芽期
2001年美國9.11事件發生之後,世界各國都加強了對民用爆炸物品的管制。由於硝酸銨的可爆性和2002年石家莊發生的一起惡性爆炸事件,當年9月國務院即下發了〔2002〕52號文件,禁止把硝酸銨當作農用化肥單獨銷售。硝酸銨退出農用市場後,由於市場需求的驅動,國內生產硝酸銨的企業在硝酸銨的改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安全性逐步提高。如在硝酸銨中添加防爆劑,作為農用硝基復合肥銷售。硝銨磷、硝銨鉀、硝酸銨鈣等硝基復合肥品種也應運而生。由於從2003年5月至2005年8月,作為炸葯生產原材料的硝酸銨需求增幅較大,硝基復合肥的發展再次受到硝酸銨產量的限制。
第四階段:2005年9月至2008年10月——硝基復合肥發展的起步期
2005年8月以後,隨著一批新建和擴建硝酸銨裝置的投產,工業硝酸銨產能出現過剩,部分富餘產能又開始轉向生產硝基復合肥。但隨著我國硝酸工業的快速發展,硝酸銨的產量也有了快速的增長,一批新建裝置或者改擴能裝置在2005年下半年紛紛投產,如晉開的30萬噸裝置、四川金象的20萬噸裝置、興化的20萬噸裝置、天脊新增產能5萬噸等等。截止到2006年底,我國硝酸銨的產能已達到450萬噸/年,同比增加近40%。
第五階段:2008年11月至今——硝基復合肥發展的成長期
由於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工業硝酸銨的市場受到極大的沖擊,而硝基復合肥由於有成本低、肥效高、效益好、市場空間較大等優勢,再次被硝酸硝銨生產企業所青睞,硝基復合肥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市場上出現了各種改性硝銨,其中主要是以硝酸銨添加各種其他元素如磷酸一銨、鉀肥形成的硝銨磷、硝銨鉀肥和硝酸銨鈣。而且,硝酸銨生產能力得以快速增長。預計到2012年底,我國硝酸銨的總產能將達到866萬噸/年,僅2012年新增產能就有214萬噸/年。除340萬噸/年用於國內民爆炸葯原材料,35萬噸/年用於出口外,近500萬噸/年產能需轉化為硝基復合肥。
(二)我國硝基復合肥發展的現狀
現在,我國的氮肥市場仍然以尿素為主,硝基復合肥所佔的比例不足3.2%。根據其他發達國家氮肥使用的情況,硝基復合肥應占氮肥使用總量的近1/3。若按照硝基復合肥占氮肥施用量的1/6計算,還需要643萬噸(折純產量),以含量為36%的實物量計算,還需要1780萬噸/年的硝基復合肥生產能力。目前國內硝基復合肥生產企業較少,年總產量在300萬噸左右。為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我國每年還從國外進口硝基復合肥100多萬噸,因此,硝基復合肥的市場潛力巨大。據了解,河北、河南、山西、貴州、四川、新疆等地區的一些復合肥企業正在抓緊布局硝基復合肥的生產項目,且多家年產量均超過30萬噸。比如山西天脊集團的25萬噸硝酸銨鈣項目,山西陽煤集團豐喜肥業的10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一期32萬噸),四川新都化工6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貴州開磷集團年產4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雙高塔),河北冀衡集團年產5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河南晉開控股集團6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四川金象化工在新疆沙雅的6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等等。預計總規劃產能在800萬噸/年以上。上述幾家企業都十分重視硝基復合肥的項目建設和市場推廣應用工作。其中河北冀衡集團年產5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一期已於2010年3月投產;四川金象化工在新疆沙雅的6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一期於2011年3月投產;河南晉開控股集團60萬噸硝基復合肥項目,預計於2012年12月投產,
二、硝基復合肥的特點及優勢
(一)速溶性和速效性
顧名思義,硝基復合肥就是含有硝態氮的復合肥料,這類復合肥料主要是指硝酸磷、硝酸鉀系列復合肥以及採用硝酸磷或硝酸銨作為硝基氮源製造的復合肥料。這些硝基復合肥中既含有較多的硝態氮又含有一定量的銨態氮,而且還含有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磷鉀等其他營養元素,與傳統復合肥相比,具有速溶速效的特點。而且由於傳統肥料在氮元素的轉化環節中,會以氨氣形式揮發和流失,氮養分浪費至少50%以上,而硝態氮可以被作物直接吸收。因此硝基復合肥還能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二)不同植物對硝態氮和銨態氮的「喜好」不同
在pH值較高的石灰性土壤上生長的喜鈣植物應優先利用硝態氮,如玉米和多數蔬菜,棉花、煙草、果樹等也是偏好硝態氮的經濟作物。而在酸性土壤生長的嫌鈣植物和在低氧化還原性土壤條件下生長的植物嗜好銨態氮。
(三)恰當的銨、硝比為植物生長、高產奠定基礎
銨、硝態氮都是植物和微生物的良好氮源,但植物在吸收和代謝兩種形態的氮素上存在不同。
同時施用銨態氮和硝態氮肥,往往能使作物獲得較高的生長速率和產量。同時施用兩種形態氮,植物更易調節細胞內的pH值和通過消耗少量能量來貯存一部分氮。兩者合適的比例取決於施用的總濃度,濃度低時,不同比例對植物生長的影響不大;濃度高時,硝態氮作為主要氮源顯示出其優越性
( 四 )硝基復合肥的施用可促進植物吸收中微量元素
施用銨態氮或者硝態氮,植物組織中礦質離子含量有很大差別。施用硝態氮,植物K+、Ca2+、Mg2+等陽離子含量明顯較高,且對Cl-、SO42-的吸收有明顯的抑製作用。施用銨態氮,植物含有更多的Cl-、SO42-和H2PO4-等陰離子,往往會抑制K+、Ca2+的吸收,並帶來氨害。所以硝態氮有利於植物生長的重要原因就是硝態氮條件下植物吸收了大量的陽離子,這些陽離子增加了細胞的滲透性,從而有利於細胞的伸長和植株的生長。
另外,不同氮素供應形態還顯著影響植物組織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例如,隨著營養液中硝態氮比例的增加,萵苣根、莖、葉的鋅濃度增高,根中鐵含量也增高。
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利必有弊,硝硫基復合肥料也如此,一是易溶於水,溶解度大,吸濕性強,吸濕後能化為液體。二是硝酸根為陰離子,難以被帶負電的土壤膠體所吸附,在土壤剖面中的移動性較大。因此,在灌溉的情況下易引起硝態氮肥向下層土壤淋失,不利於發揮其肥效。三是在通氣不良或強還條件下,硝酸根(NO3-)可經反硝化作用形成,N2O和N2g氣體,引起氮的損失。四是大多數硝態氮肥在受熱(高溫)下能分解釋放出氧氣,易燃易爆。故在貯運過程中應注意安全。
三、硝基復合肥的發展前景
我國是人口大國,也是糧食消費大國,我國糧食總產量自2007年突破1萬億斤後,2011年達到11424億斤,自2004年以來,已連續8年實現大豐收。近年來,隨著種植結構的多元化,蔬菜、瓜果、茶葉等經濟作物種植面積所佔比重提高。適當提高硝基復合肥的施用量符合科學施肥的發展方向。但是,歷史的教訓告訴我們,任何一個產業的健康發展,都需要進行科學論證,有序發展,一定切忌盲目上馬、重復建設、一哄而上。要在認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市場容量,原料來源,產品的運輸物流條件,運輸物流成本等,再考慮項目建設。
硝基復合肥的發展一定要與硝酸、硝銨的生產裝置能力相匹配、相適應。要與民爆市場所需要的硝銨量相補充、相平衡、相銜接。2011年4月以後,由於民爆生產企業所需硝酸銨量價齊升,造成去年硝基復合肥的缺口較大,這主要是作為原料的硝酸銨短缺造成的。近3年硝基復合肥平均產量為220萬噸,而去年僅為150萬噸,比前年同期下降31.82%。預計到「十二五」末,硝酸裝置能力將達到1500萬噸/年,硝酸銨的總產能將突破1100萬噸/年,硝基復合肥的產能將達到800萬噸/年以上。

⑩ 1+10硝酸如何配置

硝酸(英文名:Nitric acid),是一種具有強氧化性、腐蝕性的一元無機強酸,是六大無機強酸之一,也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化學式為HNO3,分子量為63.01,其水溶液俗稱硝鏹水或氨氮水。在工業上可用於制化肥、農葯、炸葯、染料等;在有機化學中,濃硝酸與濃硫酸的混合液是重要的硝化試劑。所屬的危險符號是O(Oxidizing agent氧化劑)與C(Corrosive 腐蝕品)[1]。硝酸的酸酐是五氧化二氮(N2O5)。
被列入《易制爆危險化學品名錄》[9],並按照《易制爆危險化學品治安管理辦法》管控[10]。
中文名
硝酸
外文名
Nitric acid
化學式
HNO3
分子量
63.01
CAS登錄號
7697-37-2
相關視頻
7918播放|07:08
做個有趣的小實驗,製造硝酸-完整指南
4.5萬播放|01:08
將食鹽和硝酸混合究竟會怎樣?難道真能製成黃金?結果令人意外!
1.8萬播放|01:09
同物體放入硝酸里會發生什麼,場面驚呆了,所有物質瞬間變成廢墟
1.1萬播放|01:07
硝酸化學式、相對分子質量
1.1萬播放|01:16
為檢測黃金的真假,老外將硝酸倒在金條上,網友:這得損失多少
1.7萬播放|01:16
「小胖說危化品」一個硝酸君的自我介紹,易制爆的它要說什麼?
6951播放|00:56
快速了解詞語「硝酸」的讀音、釋義等知識點
5542播放|01:08
用食鹽混合硝酸後就能製作金子嗎?牛人親測,結果發財了!
6460播放|01:21
硝酸的腐蝕性到底有多強?牛人把鎖放進裡面,結果令人不可思議!
6724播放|01:06
金屬釹的磁性到底有多強?釹磁鐵遇到硝酸後,有趣的一幕出現了!
查看更多
快速
導航
理化性質應用領域分布情況安全措施安全信息毒理資料儲存運輸
研究簡史
公元八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干餾硝石的時候發現並製得了硝酸,這是人類關於硝酸最早的記錄[8]。
賈比爾·伊本·哈揚
1905年,挪威出現了電弧法生產硝酸的工廠,這是歷史上最早的硝酸工業化嘗試[8]。
1908年,德國建成了以鉑網為催化劑的日產能力3噸的硝酸廠[8]。
1913年,合成氨問世,氨氧化法生產硝酸開始進入工業化階段,這種方法一百多年後依然是世界上生產硝酸的主要方法[8]。
中國硝酸工業的發展
1935年,在中國化學家侯德榜的領導下,中國建成了第一座兼產合成氨、硝酸、硫酸和硫酸銨的聯合企業——永利寧廠(現南京化學工業公司)[8]。
1937年2月,永利寧廠第一次生產出優質的硝酸[8]。
1951年5月,大連化學廠的煉焦、合成氨、硝酸和硫酸等車間的生產得到了全面的恢復,產出了硝酸產品。
1952~1958年之間,中國先後在吉林、蘭州、太原等地建成了綜合法硝酸裝置,其中蘭州化學工業公司的濃硝酸在1997年之前的幾十年裡一直蟬聯著中國最大裝置的桂冠[8]。
1980年起,中國國內硝酸產業的發展開始加速,總產量每年以10%~15%的速度增長。特別是90年代後期,中國的硝酸工業進入蓬勃發展時期,總產量年增速達到了15%~20%。但這個時期中國硝酸生產技術仍然比較落後,早期的常壓法、綜合法工藝裝置多為淘汰型生產線,高壓法裝置全部靠進口國外的二手設備。不久,山西化肥廠(現天脊集團)從國外引進了中國第一套雙加壓硝酸裝置,從此中國的硝酸工業開始向國際先進行列邁進[8]。
1999年,西安陝鼓動力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研製出中國第一套「四合一」機組,並應用於雲南雲峰化學工業公司,從此加快了中國硝酸雙加壓工藝國產裝備向國際先進水平進軍的步伐。雲南雲峰化學工業公司作為第一個使用國產化「四合一」機組的硝酸生產企業,堅定了中國國內硝酸生產企業選擇國產裝備的信心[8]。
2000年後,中國的硝酸工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年總產量以高於18%的速度快速增長,擁有各種種類、規模不等的生產廠家約60多家[8]。
2007年11月,中國第一套在滿負荷生產條件下實現副產蒸汽自足、還能富餘外供蒸汽的國產化雙加壓法硝酸裝置在新鄉市永昌化工有限責任公司誕生,標志著中國自己研製的國產硝酸裝置完全能夠替代進口,中國國內硝酸工業擺脫了對進口裝備的依賴[8]。

閱讀全文

與硝酸裝置設計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眾途昂儀表盤怎麼看油耗 瀏覽:874
泄露檢測裝置 瀏覽:328
馬達軸承線存在什麼問題 瀏覽:989
機械台班費用如何計算 瀏覽:423
三輪車前輪軸承蓋眼大怎麼辦 瀏覽:81
永康廣博電動工具廠 瀏覽:307
水製冷是什麼意思 瀏覽:504
熱水器紅藍閥門怎麼開圖 瀏覽:261
修理閥門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963
全自動氰化物蒸餾裝置報價 瀏覽:459
pvc管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478
盧瑟福做的是什麼實驗實驗裝置有哪些 瀏覽:565
閥門閥頭指什麼 瀏覽:819
預作用報警裝置控制器接線圖 瀏覽:424
什麼是機械手錶 瀏覽:515
蹲便器感應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44
實驗室迴流冷凝器裝置圖6 瀏覽:553
電熱水器紅色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icloud怎麼退出舊設備 瀏覽:892
燃氣灶空氣閥門圖片大全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