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高參數齒輪與傳動裝置

高參數齒輪與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2-05-28 16:21:05

⑴ 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什麼

與齒輪的主要參數有關啊,比如齒數比,,齒數模數,齒寬系數,還有載荷系數什麼的有關吧

⑵ 我國古代很早就發明了齒輪傳動和皮帶傳動的裝置.

機械傳動機械傳動機械傳動有很多形式,主要可分為兩大類:①依靠機械摩擦驅動器之間的摩擦,包括轉讓的力量和運動的皮帶傳動,繩傳動和摩擦四輪驅動系統。摩擦傳動容易實現無級變速器,其中大多數是可以適應的軸間距較大的驅動器的場合,也能起到緩沖的作用和保護齒輪過載單,但該驅動器是高功率的場合,但不保證准確的傳動比。 ②依靠活躍的成員和追隨者參與的中間件嚙合傳遞動力或運動的齒輪傳動裝置,齒輪,鏈傳動,螺旋傳動和諧波傳動裝置。嚙合傳動可用於高功率的情況下,傳動比准確,但一般要求較高的製造精度和安裝精度。
產品類別:減速機,制動器,離合器,聯軸器,無級變速機,螺桿,滑動

機械驅動機構,可以提供電源的方式,方向或速度的發展歷史運動將被改變,即,要使用的機械發送目的地。中國古代變速機構是許多類型的應用是非常廣泛的,除了上述的,像一個地震儀,鼓風機等,是產品的機械傳動。中國古代的傳動機構,主要齒輪傳動,繩傳動和鏈傳動。
1個齒輪。時報不遲引導車在西漢時期,西漢時期,記里鼓車,東漢張衡發明了液壓天文儀器,是非常復雜的齒輪傳動裝置。這些用來傳遞運動,強度要求不高的齒輪。至於生產中所用的齒輪,通過一個大的功率,它是必要的力通常是較大的,更高的強度要求。古代畜力,水力和風力提水,食品加工,如齒輪的應用。上翻車,例如,需要使用的齒輪傳動機構,定位和交付的運動去改變,去適應工作要求的翻車。
2,鏈傳動。鏈條,線束,在古老的中國商代早期,有銅鏈,也可在其他青銅器和玉器的裝飾鏈。秦銅車馬出土於西安,一個非常精緻的金屬鏈。但是,這不能被視為一個鏈驅動器。作為動力傳動鏈,出現在東漢。東漢時完成蘭發明了第一台翻車的轉移。根據其工作原理和運動的關系,可以看出,作為一個驅動鏈條。朝天上,下鏈輪,主動,從動的皮瓣周圍的四輪驅動鏈,傳動鏈滿足抬水件,因此,翻車是一個特殊的情況下,鏈傳動。平台到了宋代,蘇頌的渾天儀「階梯」實際上是一條鐵索,在水平軸驅動橫軸上通過的「階梯」,從而形成一個真正的鏈傳動。
3,盛帶驅動器。一種摩擦驅動模式。在西漢時期,四川產鹽在下沉,運水,牛帶動大滑輪,滑輪的繩索繞提高下沉工具,鹽水等。在西漢時期的手搖紡車,是一個典型的繩子驅動器。在西漢時期的石刻浮雕,手搖紡車圖件,你可以清楚地看到:大型機械傳動輪主動,用繩子主軸,大繩,手輪一轉,主軸旋轉數十個星期,非常高效率高。後出現的三,五,紡車,效率更高。元代游泳紡輪,繩驅動器。東漢末年,冶金工藝品的一項重要發明水排,爆炸。這根繩子驅動器的工作原理是:水電水平水車旋轉,和水車軸的配有一個大輪帶動小輪繩,小滑輪軸的上端的曲軸旋轉,通過連桿鼓風機鼓風驅動。這水是行爆炸有效性高價值數億馬爆炸。它的出現標志著東漢開發的機器已經出現在國內,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 <br傳輸類
機械驅動力傳輸來分,可分為:
1摩擦傳動。
鏈傳動。
3檔。
4皮帶傳動。
渦輪蝸桿傳動。
6的棘輪驅動器。
7曲軸,連桿驅動
8氣動驅動器。
9液壓傳動液壓刨
10萬向節傳動
11鋼絲繩驅動器(電梯是使用最廣泛的)
12耦合驅動器
13花鍵驅動。
傳輸模式詳解,
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中間靈活的成員驅動器的機械傳動較為常見,特別是與V型皮帶驅動器驅動器,廣泛的應用。

皮帶傳動皮帶驅動類型是作為一個中間傳遞運動或動力驅動器的柔性構件使用的頻帶。
傳輸原理,在帶驅動器中被分為摩擦型(平帶驅動器,V型帶驅動器)和相互嚙合的類別。
大多在機械設備摩擦皮帶傳動皮帶驅動應用下面的例子來介紹的皮帶傳動V帶傳動的基本知識。
其次,皮帶驅動
傳動帶套在驅動帶輪1和從動帶輪2,施加一定的張力帶正壓帶和帶輪的接觸面之間產生的;絞盤的基本原理轉動時,依靠皮帶和皮帶輪之間的摩擦驅動被驅動的輪子轉動。
皮帶傳動的基本原理是依靠皮帶與皮帶輪之間的摩擦力來傳遞運動和動力。
特點和傳動帶驅動器比
皮帶驅動器的功能
彈性和摩擦傳動,因此,它具有結構簡單,傳動平穩,噪音低,可緩沖減震過載的皮帶打滑皮帶輪和其他部分從過載施加到中心的距離大的傳輸的優點。
皮帶驅動器也具有很多的缺點是:不能保證的精度的傳動比,傳動效率低(約0.90至0.94),與壽命短,不能在高溫下,易燃,油和水的場合。
2,驅動皮帶驅動比
皮帶驅動,驅動輪被稱為速度和從動車輪速度比的傳動比,一個符號表示。
4兩種形式,共同的皮帶驅動器
皮帶驅動,平帶驅動器和V型皮帶傳動。
1,的
平帶傳動平矩形橫截面的,工作是環狀的內表面與滑輪接觸的外表面的。平帶驅動器的結構簡單,平皮帶更薄,彎曲和扭轉,並因此適合於高速傳輸,交叉傳染或交錯軸平行的軸線之間的半交叉傳動
2,V型皮帶傳動
截面是一個等腰梯形,帶輪槽,兩側的表面接觸放置在工作中,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傳輸能力。
5,皮帶驅動的張緊裝置
皮帶驅動,磁帶以獲得所需的張力,在兩個皮帶輪中心距離應該是能夠調整;皮帶的張力,在驅動器中很長一段時間綁定到塑性變形和鬆弛現象,其傳輸容量降低,因此應是一般性的皮帶驅動張緊裝置。張緊的帶驅動器的方法來調整的中心距離和2種張緊輪,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形式的張力和自動張緊定期使用。
6,安裝和維護
做傳輸安裝,維修和維護工作必須是正確的順序,以提高效率的V形皮帶驅動器「中的V形皮帶的使用壽命延長,並確保皮帶驅動器的正常操作。 /> 1,V形帶必須被正確地安裝在正受皮帶輪槽,一般與輪輞的外邊緣平齊。 /> 2,保持平行的軸線的兩個滑輪的V形皮帶驅動器,和兩個相應的平面對稱的V形槽應重合。
3,拆卸,安裝的V型皮帶應該強調的小的中心距的兩個滑輪,以避免硬撬損壞V型皮帶或設備。設置好帶,中心距調整到正確的位置,松緊帶,中度。
4,V型帶驅動器必須安裝一個保護蓋,以防止影響由於潤滑劑,切割或其他碎片飛濺到V型帶驅動器,以防止發生意外的損傷。
5,一組V帶,損傷一般組替換,與新老混合。
齒輪
齒輪傳動裝置被安裝在驅動軸和從動軸製成的相互嚙合的齒輪的齒輪。該齒輪是最廣泛使用的一種形式的傳輸。
首先,齒輪
1,在齒輪傳動裝置的范圍的功率和速度,幾百幾千千瓦功率的基本特徵,從非常小的圓周速度,從非常小的越百每秒米。齒輪尺寸小於1毫米,大於10m。
2,齒輪嚙合傳動的齒輪的齒廓的一個特定的曲線,瞬時傳動比恆定,傳動平穩和可靠的。
3,傳動效率高,使用壽命長。
4,各種各樣的齒輪,並能滿足各種形式的傳輸的需求。
5,高精度齒輪的製造和安裝。

齒輪在齒輪的分類很多不同的類型,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分類。
嚙合點,外齒輪傳動,內嚙合傳動齒輪。
不同點,齒輪直齒圓柱齒輪傳動,斜齒圓柱齒輪,人字齒圓柱齒輪,直齒錐齒輪的齒輪齒。
標準的直齒圓柱齒輪
直齒圓柱齒輪傳動齒輪是最基本的形式,它被廣泛地使用在機械傳動。的
稱為直齒圓柱齒輪的直齒圓柱齒輪的圓柱齒輪,被稱為直母線節圓的齒列。的
直齒圓柱齒輪參數
(1)的齒輪齒數z齒的總數稱為齒的數目。
(2)齒角一個
上的平坦的端部,橫向齒廓和節圓的徑向線的交叉處,在該點的切線的齒廓,銳角的多文件夾,名為牙形角。
標准要求的標准線齒輪的漸開線齒形角α= 20°。齒輪(3)的模數m
間距p除以圓周率π從供應商,稱為彈性模量,彈性模量的單位為mm,並且已經被標准化。常用的
齒輪
在除了正齒輪驅動器在其他類型的齒輪,斜齒圓柱齒輪,直齒錐齒輪和蝸桿傳動等。
1,斜齒圓柱齒輪
稱為螺旋圓柱齒輪,斜齒圓柱齒輪的齒輪線。
所述的斜齒圓柱齒輪的螺旋角的方向,分為2種L-齒輪和右旋齒輪,旋轉它的右手規則可用來確定。伸出右手,掌心朝上,四根手指點到齒輪的軸向方向,牙齒,以拇指方向一致相比,用右手,左手,反之亦然。
一對放置的圓柱形表面上的螺旋形的圓筒狀的齒輪齒螺旋,所以這兩個齒輪的齒面嚙合逐漸接觸遷出的對直齒圓柱齒輪2嚙合在牙齒上的齒面在同一接觸的整個長度,和購買而脫離的時間。斜齒圓柱齒輪穩定性,耐沖擊更加明顯,尤其是在高速重載。的
斜齒圓柱齒輪傳動之間的數據傳輸的兩個平行軸平穩要求適用於。
2,被稱為錐齒輪直齒錐齒輪
索引表面的圓錐表面的齒輪,它是一個齒分布在齒輪的錐形表面,當它的牙齒的分界線的圓錐形面直線發電機,稱為直齒錐齒輪。的
用於在空間中的錐齒輪傳動的兩個相交的軸之間的數據傳輸,並且更一般為兩軸垂直相交的角度為90°的場合。齒輪<br故障的
形式/>損壞齒輪的操作期間,由於某些原因,它失去了正常的工作能力的現象稱為失效。齒輪失效形式有很多種,常見的失效形式:
1,牙齒磨損
在傳輸過程中,牙齒之間的接觸面相對滑動的齒輪。的力的情況下,齒輪的齒面的磨損的齒面間的相對滑動發生。磨損會破壞牙齒表面的形狀,導致傳輸不流暢,戴牙齒變薄引起的齒側間隙增加,牙齒強度下降。牙齒磨損的主要失效模式的潤滑條件不好的開式齒輪(齒輪)暴露出來,打開蝸桿傳動的主要失效模式。
2,牙壞了
齒輪齒受力狀況相當於懸臂工作齒根的彎矩,應力集中。在接合過程中,齒根的彎曲力矩的遭受被交替地改變,因此,在該地區最有可能產生的疲勞裂紋,這種故障的齒斷齒形式的齒稱為疲勞斷裂。齒輪壞了,是另一個長期過載或過大的沖擊負荷突然被打破,所謂的過載打破。
3,齒塑性變形
,在牙齒表面暴露於低速重的工作條件下,由於這些力的影響很大的壓力和摩擦,該材料是相對較軟的部分齒輪齒表面可能會產生塑性流動,使齒面的凹部或凸錐,從而破壞的齒輪的齒廓形狀,使齒輪喪失工作能力。該齒輪故障表被稱為塑性變形的齒。

齒輪齒面工作時,點蝕,反復接觸擠壓,而當接觸表面,從而產生的壓力因過量或長期使用,牙齒表面會產生細微的疲勞裂紋。隨著連續的齒輪沿的工作表面,裂紋將繼續擴大,剝離一小塊金屬,形成在牙齒表面的點蝕和斑坑。這種故障的齒面的形式被稱為在牙齒表面的點蝕。牙齒表面嚴重點蝕會損壞,導致傳輸是不光滑的,產生雜訊,甚至喪失工作能力的齒輪的齒輪齒的表面。
牙齒表面點蝕的失效形式多在封閉的齒輪的潤滑條件。
5,齒面膠合
封閉的高速重載齒輪齒面的潤滑是比較困難的,產生局部加熱的配合面結合在重負載下,當齒輪運動撕下部分的金屬材料在一個相對較軟的齒面撕裂在牙齒表面的貼面,如粘附在牙齒表面和撕裂引起的故障稱為槽。齒面膠合現象,這將嚴重損害牙齒表面,並導致齒輪失效。封閉蝸桿傳動可以很容易地發生此故障。
鏈條傳動
鏈傳動由兩個特殊的齒輪和一個封閉的鏈的組合物,在工作時活躍的連接的一個鏈驅動了該書的鏈條相嚙合的齒輪嚙合的從動鏈輪驅動器。鏈驅動??器主要用於為尋求更准確,和兩軸的距離是鏈傳動的傳動比,並且不應該被用來放置齒輪。這是我們共同的自行車鏈輪鏈條傳動的原則。
鏈傳輸特性
1)可以確保更准確的比較)的傳動比(和皮帶驅動
2)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在兩個軸中心的距離更遠的力(與齒輪)

3)只可用於驅動
平行軸4)鏈條磨損,鏈變長,容易起飛鏈現象。
輥子鏈
滾子鏈結構
機械傳動,傳動鏈的滾子鏈(也被稱為套筒滾子鏈)。滾子鏈的鏈板外鏈板,內銷3,套管4和輥5。
滾子鏈的鏈板與套筒內,外鏈板和引腳的使用干擾的固定銷和套筒分別輥套之間的間隙配合;每個鏈路可以自由的彎曲和伸展,相對旋轉的輥和套筒。滾子鏈與鏈輪的嚙合,因為在輥的作用,直接與鏈輪齒的套筒的滑動摩擦接觸轉換成滾動摩擦,從而降低的鏈輪齒的磨損。
滾子鏈長會議。輕松連接鏈接數,應盡量選擇開口銷或彈簧夾鎖定鏈的兩端連接頭。當奇數鏈條頭需要使用的過渡段,過渡段不僅製造的復雜性和低的運輸能力,並因此,應該避免使用。
2,商標
滾子鏈滾子鏈標准件,標記號
標簽的例子:
鏈數 - 行數 - 總人數的鏈鏈接標准 /> 08A-1-88GB/T1243-1997說:鏈號08A(間距12.70毫米),單排滾子鏈,88。
3,使用
(1)的鏈傳動鏈驅動,以確保正常的工作,兩個鏈輪的軸應該是彼此平行的,並應位於兩個鏈輪,在相同的垂直平面上。
(2)為了提高鏈傳動的質量和使用壽命,應注意潤滑。鏈傳動可從時間來預壓
(3),和張緊輪的移動設備可以在必要時使用。
(4)應加裝帶有保護蓋的安全性和灰塵,鏈傳動。
蝸桿傳動
當一個齒輪有一個或多個螺旋齒和交錯軸傳動渦輪機(類似螺旋齒輪蝸輪蝸桿傳動)的參與,該驅動器稱為蝸桿傳動。蝸桿齒輪的兩個軸以90度角相交,但既不是彼此平行的,不交叉的情況下,通常在蝸輪傳動,蝸輪是一個活躍的部件,並且是一個被動部件的蝸輪。
(1)蝸桿傳動
單級傳動的特點是能夠得到很多的傳動,結構緊湊,傳動平穩,無噪音,低傳輸效率。
(2)蝸桿傳動渦輪機操縱判定
蝸桿傳動蝸輪蝸桿,渦輪機轉向取決於兩者之間,蝸輪旋轉,其旋轉方向的相對位置之間的關系。
判斷渦輪右旋(蠕蟲可以分為左,右旋轉和斜齒輪方向的判斷方法與判斷方法相同)的右手定則,蠕蟲左交給他的左手,而轉向與他左手或右手定則,蝸輪蝸桿是相對的統治。拇指的相反方向彎曲四個手指點蝸輪的旋轉方向(直箭頭表示的可視側的蝸桿的周向運動方向),是相對於渦輪機的運動方向的蝸桿。
絲桿傳動
絲桿傳動用螺絲和螺母絲桿副,主要表現為旋轉運動變為直線運動,同時傳遞運動和動力傳輸的要求。
螺桿驅動分類:
1)傳力螺旋的傳輸功率,扭矩較小,產生較大的軸向推力的工作,克服阻力。如提升或螺旋形的加壓裝置。這樣的傳力螺旋主要是承受較大的軸向力,一般簡稱的工作,每個工作很短的時間,運行速度不高。 [電子郵件= 7 _at_&X]×[/電子郵件]
2)傳導螺旋:,發送運動,有時也承受較大的軸向載荷。如機床的進給機構的螺旋。傳導螺旋主要工作持續了很長一段的時間,較高的操作速度,因此,需要更高的傳輸精度。
3)調整螺釘:為了調整的固定部分的相對位置。如機床,儀器儀表和測試設備的微調機構的螺旋。不頻繁的調節螺釘旋轉一般卸載的調整。
螺桿傳動的特點:傳動精度高,工作平穩,無噪音,易於自鎖,並能傳遞更大的功率。

工作機的重要性一般要依靠原動機提供某種形式的能量,但是,原動機和工作直接掛鉤,往往需要添加的運動或變化的電源狀態之間的傳輸齒輪:
(1)機器速度一般是不相符的最佳速度的主要推動者。 。
(2)大量的工作機的速度調整,根據生產要求,但依靠此目的的主要推動者的速度是不經濟的,這是不可能的。
(3)在某些情況下,這是必要的原動機驅動若干不同的工作機的操作速度。
(4)安全和維護方便,由於機器的外形尺寸有限,或因不能直接連接在一起的原始動機和工作機。設計概要

當設計傳輸的發送功率,傳動比和工作條件,如已設定時,不同類型的傳輸有其自己的優點和缺點。
1)的功率和效率
可以通過各種發射功率的傳輸原理,承載能力和負荷分配,速度製造精密機械效率,發熱情況及其他因素的影響。
效率是評估傳輸性能的重要指標之一。
2)
速度的傳輸速度的主要運動特性之一。提高傳輸速度的機器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3)的外形尺寸,質量,成本
驅動器以外的功率和速度的大小的尺寸和質量是密切相關的傳動部件的機械性能。
傳動比變速器的運動特性之一。
成本的重要經濟指標的驅動器類型的選擇。

⑶ 某一傳動裝置,試求這對齒輪的模數,大齒輪的齒數以及這對齒輪的傳動比。

jsdaijing你好!
回答你的問題:
齒輪的基本公式為d=mz
式中:
d——分度圓直徑
m——齒輪模版數
z——齒輪的齒數權
一、計算模數m,以及小齒輪的參數
根據齒輪的計算公式,有:
da1=m(z1+2)
由上式轉變後,其模數m=(da1)/(z1+2)=78/(24+2)=3
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da=mz1=3×24=72mm
二、計算大齒輪的參數
中心距L=(da/2)+(db/2)
式中:
L——兩齒輪的中心距
da——小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db——大齒輪的分度圓直徑
由上式轉換為db=2L-da
所以,db=2L-da=2×135-72=198mm
大齒輪的齒數z2=db/m=198/3=66
三、計算傳動比ι
ι=z2/z1=66/24=2.75
希望以上能對你有所幫助

⑷ 齒輪傳動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齒輪傳動的原理:即一對相同模數(齒的形體)的齒輪相來互嚙合將動力由甲軸版傳送給乙軸,以完成權動力傳遞。

齒輪傳動是指由齒輪副傳遞運動和動力的裝置,它是現代各種設備中應源用最廣泛的一種機械傳動方式。齒輪傳動是靠齒與齒的嚙合進行工作的,輪齒是齒輪直接參與工作的部分,所以齒輪的失效主要發生在輪齒上。百主要的失效形式有輪齒折斷、齒面點蝕、齒面磨損、齒面膠合以及塑性變形等。


(4)高參數齒輪與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齒輪傳動的特點

1、傳動精度高。度現代常用的漸開線齒輪的傳動比准確、恆定不變。這不但對精密機械與儀器是關鍵要求,也是高速重載下減輕動載荷、實現平穩傳動的重問要條件。

2、適用范圍寬。齒輪傳動傳遞的功率范圍極寬,可以從0.001W到60000kW;圓周速度可以很低,也可高達150m/s,帶傳動、鏈傳動均難以比擬。

3、可以實現平行軸、相交軸、交錯軸等空間任意兩軸間的傳動,這也是帶傳動、鏈傳動做不到的。

4、使用壽命長,傳動效率較高。

5、對環境條件要求較嚴,除少數低速答、低精度的情況以外,一般需要安置在箱罩中防塵防垢,還需要重視潤滑。

⑸ 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與哪些因素有關為什麼

與齒輪傳動裝置的效率有關的因素有:
1、齒輪的材料和熱處理狀態有關;專
2、齒輪副的制屬造加工精度有關;
3、齒輪及齒輪副定位裝置的運動進度有關;
4、傳動形式(開式或閉式)
5、潤滑形式
6、冷卻形式
7、環境狀態
能想到的就這些

⑹ 誰能幫我查一下關於齒輪傳動方面的知識,謝謝啦

第19章 齒輪傳動
第一節 齒輪傳動的特點和類型
一、齒輪傳動的特點
齒輪傳動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傳動形式,與其它傳動相比,具有傳遞的功率大、速度范圍廣、效率高、工作可靠、壽命長、結構緊湊、能保證恆定傳動比;缺點是製造及安裝精度要求高,成本高,不適於兩軸中心距過大的傳動。
二、齒輪傳動分類
1、按軸線相互位置:平面齒輪傳動和空間齒輪傳動。
平面齒輪傳動:按輪齒方向:直齒輪傳動,斜齒輪傳動和人字齒輪傳動;按嚙合方式:外嚙合、內嚙合和齒輪齒條傳動;
空間齒輪傳動:錐齒輪傳動、交錯軸斜齒輪傳動和蝸桿蝸輪傳動。
2、按齒輪是否封閉:開式和閉式齒輪傳動
三、齒輪傳動的基本要求
1、傳動准確平穩;
齒廓嚙合基本定律:為保證齒輪傳動的瞬時傳動比保持不變,則兩輪不論在何處接觸,過接觸點所作兩輪的公法線必須與兩輪的連心線交於一定點。定點C稱為節點,分別以O1、O2為圓心,過節點C所作的兩個相切的圓稱為節圓。根據齒廓曲線滿足齒廓嚙合基本定律制出的齒輪有漸開線齒輪、擺線齒輪和圓弧線齒輪。我們主要介紹漸開線齒輪。
漸開線的有關概念:1、發生線在基圓上滾過的長度等於基圓上相應被滾過的弧長;2、發生線即漸開線的法線,它始終與基圓相切,故也是基圓的切線;3、同一基圓上生成的任意兩條反向漸開線間的公法線長度處處相等,任意兩條同向漸開線間的法向距離處處相等;4、漸開線的形狀取決於基圓的大小。基圓越小,漸開線越彎曲;基圓越大,漸開線越平直;5、基圓內無漸開線。
2、承載能力高和較長的使用壽命。
第二節 漸開線齒輪的基本參數及幾何尺寸計算
一、各部分名稱
端平面:垂直於齒輪軸線的平面;
齒槽:相鄰兩輪之間的空間;
齒頂圓(da)、齒根圓(df)、齒槽寬(ek)、齒厚(sk)、齒頂高(ha)、齒根高(hf)、齒寬(p)、全齒高(h)
二、基本參數
1、模數m: ;2、壓力角:規定分度圓上的壓力角為標准壓力角 ;3、齒頂高系數: ;4、頂隙系數: ;5、齒數z: 。當m、α不變時,z越大,db越大,漸開線越平直,若當z→∞時,db→∞,漸開線變成直線,齒輪變成齒條。
標准齒輪:m、α、ha*、c*皆為標准值且e=s。
三、幾何尺寸計算
1、內齒輪與外齒輪比較:內齒輪的齒根即外齒輪的齒頂,內齒輪的齒頂即外齒輪的齒根;內齒輪的df>da>db;
2、齒條與齒輪比較:齒條的齒廓曲線為直線,齒輪的齒廓曲線為曲線(漸開線);對應的圓都變為直線,如分度線、齒頂線、齒根線;嚙合角等於壓力角,等於齒形角。齒條上所有輪齒的同側齒廓都互相平行,齒廓任意位置的齒距都等於分度線的齒距,即pk=p=πm。
3、幾何尺寸計算(見書表35-3)
例1、已知:m=7mm,z1=21、z2=37,α=20°,正常齒,求其幾何尺寸。
解:ha*=1,c*=0.25,

四、標准漸開線齒輪的公法線長度W
用游標卡尺的兩個卡腳跨越k個輪齒切於漸開線齒廓的A、B兩點,該兩點間的距離稱為被測齒輪跨k個齒的公法線長度,以W表示。
所跨齒數k對測量准確程度影響很大,跨齒數太多或太少,都會造成測量不準確。只有卡腳與齒廓在分度圓附近相切時,測出的公法線長度才准確。
標准齒輪公法線長度的一般計算公式:
跨齒數的計算公式:
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公法線長度和跨齒數也可查表35-4。
例:已知m=3mm,z=20,α=20°求其公法線長度和跨齒數。
解:1、查表法:得m=1mm,z=20時,k=3,W'=7.66042mm
故 W標=3×W'=22.98126mm,
2、計演算法:跨齒數:k=0.111z+0.5=2.72,取k=3
公法線長度:W=22.98075mm
第三節 漸開線標準直齒圓柱齒輪的嚙合傳動
漸開線齒廓能實現定傳動比這個結論,是指一對齒輪而言。實際齒輪傳動是靠多對齒輪依次嚙合來實現的。這多對齒輪必須滿足正確嚙合條件,才能保證傳動時,每對輪齒都能正確地嚙合。同時,這多對輪齒,還必須滿足連續傳動條件,才能保證一對輪齒將要脫離嚙合時,後一對輪齒能馬上進入嚙合以使齒輪能連續傳動。
1、正確嚙合條件: ;2、連續傳動條件:重合度ε≥1
重合度是齒輪傳動的重要指標之一。重合度越大,說明同時嚙合的輪齒對數越多,不僅傳動平穩,也提高了齒輪傳動的承載能力。
3、標准中心距
當一對齒輪傳動時,一個齒輪節圓上的齒槽寬與另一齒輪節圓上的齒厚之差,稱為齒側間隙(側隙)。側隙有利於齒面潤滑,可補償加工與裝配誤差、輪齒的熱變形等。由於側隙實際上很小,在計算幾何尺寸時都不考慮,可認為是無側隙嚙合。兩輪的分度圓相切,節圓與各自的分度圓重合。標准中心距即指標准安裝時的中心距
實際由於製造、安裝、磨損等原因,往往使實際中心距與標准中心距不一致。 ,節圓大於分度圓,嚙合角大於壓力角; ,節圓小於分度圓,嚙合角小於壓力角。
節圓與分度圓的區別:節圓、壓力角是一對齒輪嚙合時才存在的參數,分度圓無論齒輪傳動與否都存在,它是單個齒輪固有的幾何參數。
第四節 漸開線齒輪的切齒原理
漸開線齒輪最常用的切齒方法為范成法和仿形法。
仿形法在普通銑床上進行,常用的工具有盤形銑刀的指形銑刀。因為m、α一定,漸開線形狀取決於齒數z的多少,但不可能對每一種齒數配一把銑刀,既不經濟也不現實。目前只有八把銑刀。缺點是加工精度低,生產不能連續進行,生產效率低,不宜成批生產。
范成法是利用一對無側隙嚙合的齒輪作定傳動比傳動這一原理來加工齒輪的。齒輪加工機床所提供的定傳動比傳動稱為范成運動。常用的加工工具有齒輪插刀、齒條插刀及齒輪滾刀。
第五節 漸開線齒輪的根切、最少齒數及變位齒輪
當用范成法加工齒數較少的齒輪,當刀具的齒頂線與嚙合線的交點超過了嚙合極點N1時,會出現輪齒根部的漸開線齒廓被部分切除的現象。這種現象稱為根切。
嚴重的切齒干涉,不僅削弱輪齒的彎曲強度,也將減小齒輪傳動的重合度,應設法避免。為避免根切,應使所設計直齒輪的齒數大於17,在輪齒彎曲強度足夠的條件下,允許齒根部分有輕微根切時,最少齒數可取為14。
二、變位齒輪
1、標准齒輪傳動的缺點:結構不夠緊湊;難以配湊中心距;承載能力較低。
2、變位齒輪
變位修正法:將齒條刀具相對輪坯移動一段距離xm切制輪坯的方法。刀具向遠離輪坯的方向移動,稱為正變位;向靠近輪坯的方向移動,則稱為負變位。用變位修正法切制的齒輪稱為變位齒輪。
因為齒條刀具中與分度線平行的任一直線上的齒距,模數和壓力角都相等,又 ,所以如採用變位修正,變位齒輪的齒距、模數、壓力角及基圓參數不變。
變位齒輪的特點:
1)刀具正變位,s和sf增大,承載能力提高;負變位,s和sf減小,齒根變曲強度降低;
2)正變位修正可避免切齒干涉,負變位增加了切齒干涉的機會;
3)正變位:da、df、ha增大,hf、sa、e減小
負變位:da、df、ha減小,hf、sa、e增大
3.變位齒輪傳動的類型:根據變位系數之和,變位齒輪傳動可分為高度變位齒輪傳動和角度變位齒輪傳動。
1、高度變位齒輪傳動:
兩齒輪變位系數之和 的傳動稱為高度變位齒輪傳動。高度變位齒輪傳動的中心距等於標准齒輪標准安裝的中心距,節圓與分度圓重合,所以高度變位齒輪不能用於配湊中心距。
為避免齒數較少的小齒輪產生根切,在高度變位齒輪傳動中,小齒輪應採用正變位修正,而大齒輪則為負變位。為使兩輪都不產生根切,高度變位齒輪傳動應滿足的齒數條件是
2、角度變位齒輪傳動
兩齒輪的變位系數和 的傳動,稱為角度變位齒輪傳動。它有兩種類型:
(1)正傳動( >0):一對正傳動變位齒輪的實際中心距大於標准中心距,實際壓力角大於標准壓力角。因此只要恰當地選擇變位系數,就可得到所需的中心距,這就是配湊中心距的方法。正傳動在任何齒數和的情況下都可採用,它比高度變位齒輪傳動結構更為緊湊。再者,正傳動中兩齒輪都可採用正變位,使兩齒根均變厚,可進一步提高承載能力。
(2)負傳動( <0):一對負傳動變位齒輪傳動的實際中心距小於標准中心距,實際壓力角大於標准壓力角。所以只要選取適當的變位系數,便可配湊成小於標准傳動的所需中心距。負傳動的齒數條件是 ,這類傳動的特點剛好與正傳動相反,缺點很多,除非配湊中心距需要,一般很少採用。
第六節 齒輪傳動的精度
我國現行的國家標准為GB10095—88按標准規定,齒輪傳動的精度等級都分為12級。精度從1級到12級依次降低。常用的為5到9級。齒輪傳動的精度等級由三方面組成:第 公差組;第 公差組;第Ⅲ公差組。選擇齒輪精度時,應以傳動的用途、傳遞功率的大小、齒輪的圓周速度及工作條件等為依據,並參考同類機械進行具體選擇。
一般情況下,齒輪的三個公差組選用相同的精度等級。標准規定根據齒輪使用要求的不同,允許對三個公差組選用不同的精度等級。
考慮到齒輪受熱膨脹、貯存潤滑油及補償齒輪傳動受力後的彈性變形和製造誤差等因素,要求齒輪嚙合時非工作齒面間應有一定的間隙。側隙大小與中心距偏差、齒厚偏差有關。標准中規定了14種齒厚偏差,分別用字母C、D、E…R、S代表其公差范圍,具體數據可查有關手冊。
在齒輪工作圖上應標注齒輪的精度等級和齒厚偏差(或公法線平均長度偏差)的字母代號。
標記示例:1) 7—6—6 GM GB10095—88:表示齒輪第 公差組精度為7級,第 公差組精度等級為6級,第Ⅲ公差組 精度等級為6級,齒厚上偏差為G,下偏差為M(或公法線上偏差為G,下偏差為M)。2) 8—FL GB10095—88:齒輪的三個公差組精度均為8級,齒厚上偏差為F,齒厚下偏差為L。
根據工作要求和生產規模,每個齒輪需對其三個公差組各選若干項目驗收和檢定。例如圖35—24 所示,齒圈徑向跳動和公法線長度變動的一組檢驗用以控制運動精度;齒形及齒距偏差的一組檢驗用以控制平穩性精度;齒向公差用以控制單個齒輪的接觸精度。此外,一對齒輪傳動中心距的公差和箱體軸線平行度公差也必須在相應的零件圖和裝配圖上標注,以控制一對齒輪的接觸精度。各組精度的具體檢驗項目及公差值可查閱有關設計手冊。在圖紙上標注公法線長度及其公差,這是控制齒側間隙的一項指標。用此法測量簡便,應用比較廣泛。公法線長度公差是根據圖紙上所注齒厚偏差代號從設計手冊中直接查取(圖35—24 中所注數值 是根據GJ代號直接查的)。
上述齒輪精度的檢驗項目和齒側間隙檢測以及齒輪各項參數列成表格形式,稱為齒輪的技術特性表,列於圖紙的右上側,作為工作圖的一項主要內容。
齒輪安裝基準孔(或軸)應具有足夠的精度,齒輪各主要表面要求的表面粗糙度 值,都可直接從表35—8 中查取。
齒輪端面作為加工和安裝的基準,應規定其端面跳動公差。齒頂圓直徑若用於加工定位和找正應控制其外徑跳動公差,若用於測量基準(如測量固定弦齒厚),除應控制其外徑跳動公差外,還應控制其外徑尺寸公差,公差數值查表38—9。
在圖35—24齒輪零件工作圖中,齒頂圓直徑公差根據7級齒輪精度查出其公差為IT8,再查公差表得出 。齒頂圓徑向跳動為0.63 。又因 ,故跳動為 mm。同理得出基準端面軸向跳動為0.018mm。精度、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在齒輪零件工作圖上的標注示例,見圖35—24。

第七節 齒輪的失效形式及計算準則
一、齒輪的失效形式
齒輪的失效,一般是輪齒失效,常見的失效形式有五種:
1、輪齒折斷:當彎曲應力超過彎曲疲勞極限,輪齒重復受載後,齒根處就會產生疲勞裂紋,並逐漸擴展,致使輪齒折斷。這種折斷稱為疲勞折斷。輪齒受到短時意外的嚴重過載或沖擊載荷作用也易造成突然折斷。這種折斷稱為過載折斷。
2、齒面疲勞點蝕:輪齒工作時,當齒面接觸應力超過材料的接觸疲勞極限時,在載荷的多次重復作用下,齒面的表層會產生細微的疲勞裂紋,裂紋的蔓延、擴展,造成許多微粒從工作表面上脫落下來,在表面出現許多月牙形的淺坑,這使齒輪不能正常工作而失效。這種失效稱為齒面疲勞點蝕。疲勞點蝕一般出現在齒根表面靠近節線處。齒面抗點蝕能力主要與齒面硬度有關。齒面硬度越高,抗點蝕能力越強。
3、齒面膠合:高速重載的齒輪傳動,當嚙合區的溫度升高,會破壞潤滑油的作用,使之不能良好地潤滑而導致齒面粘結在一起。
4、齒面磨損:在載荷作用下,齒面會產生磨損,使齒側間隙增大,齒根厚度減小,從而產生沖擊和雜訊。對於開式齒輪傳動,齒面磨損是它不可避免的失效形式。
5、齒麵塑性變形:在重載作用下,當齒面硬度不夠時,會產生一定的塑性變形。
二、齒輪傳動的計算準則
計算準則:按彎曲疲勞強度和接觸疲勞強度計算幾何尺寸和驗算承載能力。
具體設計設計准則見書574頁。

第八節 齒輪材料及熱處理方式
製造齒輪常用的材料有鍛鋼和鑄鋼,其次是鑄鐵,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採用有色金屬和非金屬材料。
鍛鋼的強度比直接採用軋制鋼材好,重要齒輪都採用鍛鋼。從齒面硬度和製造工藝來分,可把鋼制齒輪分為軟齒面和硬齒面齒輪。軟齒面齒輪是調質或正火後進行精加工,齒面硬度較小,承載能力不高,但其製造工藝較簡單,適用於一般機械傳動。硬齒面齒輪在精加工後進行熱處理,硬度較高,承載能力也較軟齒面齒輪大,但製造工藝復雜,一般用於高速重載及結構要求緊湊的機械中。
當齒輪的直徑大於500mm,輪坯不宜於鍛造,可採用鑄鋼,但其精加工前要進行正火處理。
鑄鐵的鑄造性能好,,但抗彎強度和耐沖擊性較差,自身所含石墨能起一定潤滑作用。非金屬材料適用高速小功率及精度要求不高的齒輪傳動。
齒輪常用的熱處理方式有表面淬火、滲碳淬火、氮化、調質和正火,其中前三種處理得到的齒面是硬齒面,後兩種處理得到的是軟齒面。表面淬火是將鋼件表面進行淬火,而心部仍保持原先的組織的一種熱處理方法;滲碳淬火是向鋼件的表面滲入碳原子再採用淬火加低溫回火的工藝,鋼件的表面有高的硬度和耐磨性,而心部仍保持一定強度和較高的韌性。氮化是向鋼表面滲入氮原子的過程,其目的是提高鋼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以及提高疲勞強度和耐蝕性。
第九節 直齒圓柱齒輪的強度計算
一、受力分析
為了計算齒輪強度,首先應確定作用在齒輪上的力。
直齒輪傳動時需加潤滑油潤滑齒輪,則齒面間摩擦力很小,可忽略不計。輪齒間相互作用的總壓力是法向力,它可分解為切向力Ft和徑向力Fr。切向力的方向在主動輪上與圓周速度方向相反,在從動輪上相同。徑向力在嚙合處指向各自的輪心。
切向力: ;徑向力: ;
法向力: ;其中
二、計算載荷
理論上名義載荷Ft應沿齒寬均勻分布,但由於軸和軸承的變形、傳動裝置的製造、安裝誤差等原因,載荷沿齒寬分布並不是均勻的,即出現載荷集中現象。此外,由於原動機和工作機的特性不同,齒輪製造誤差以及輪齒變形等原因,還會引起附加動載荷。精度越低,圓周速度越高,附加動載荷越大。因此計算齒輪強度時,通常用計算載荷Ftc代替名義載荷Ft。

KA-使用系數,考慮原動機和工作機特性等外部因素引起的動力載荷而引入的系數;
Kv-動載系數,考慮到齒輪副在嚙合過程中因嚙合誤差而引起動載荷或沖擊而引入的系數;
Kα-齒間載荷分布系數,考慮同時嚙合的各對齒輪間載荷分配不均勻而引入的系數;
Kβ-齒向載荷分布系數,考慮載荷沿齒寬方向分布不均勻布引入的系數。
三、直齒圓柱齒輪傳動的強度計算
1、軟齒面齒輪的設計公式
設計用公式: ,mm
驗算用公式: ,MPa
ZE-材料彈性系數,考慮配對齒輪材料的彈性模量和泊松比對接觸應力的影響
ZH-節點區域系數,考慮節點處齒面形狀對接觸應力的影響
Zε-重合度系數,
T1-小齒輪傳遞的名義轉矩,單位:
b-工作齒寬,d1-小齒輪分度圓直徑,
u-齒數比,一般等於傳動比i;
〔σH〕-許用接觸應力,計算時取兩齒輪中較小者
Zβ-螺旋角系數,YFS-復合齒形系數
Yε-重合度系數,
2、硬齒面齒輪的設計公式
設計用公式: ,mm
驗算用公式: ,MPa
四、許用應力
,Mpa, ,MPa
σHlim-失效概率為1%時,齒輪的接觸疲勞極限
σFlim-失效概率為1%時,齒輪的彎曲疲勞極限,對於長期雙向運轉的齒輪傳動,應將此值乘以0.7
SH,SF-最小安全系數
ZN,YN-壽命系數。為簡化計算又便於安全,以無限循環考慮,取二者皆為1,若齒輪傳動為有限壽命,則二者為大於1的數值,具體計算方法可查閱有關資料。
Y-尺寸系數,考慮由於齒輪尺寸增大使材料強度降低而引入的系數。
第十節 直齒輪傳動的設計步驟和方法
設計直齒輪傳動時,已知條件有:齒輪傳動的功率和轉矩,傳動比,工作機和原動機的類型及特性,傳動的結構要求及其它
用要求和環境條件等。
設計步驟:
1、確定齒輪材料,熱處理方法及精度等級
根據題中所給的使用條件、結構要求等選擇,一般按工作機的要求和齒輪的圓周速度確定精度等級。
2、初步選取主要參數:1)齒數z1和模數m
當中心距一定時,齒數越多,傳動越平穩,雜訊也越小,輪齒加工量也少,但齒數多,模數相應減小,使齒輪彎曲強度降低。
軟齒面閉式齒輪傳動的承載能力主要取決於齒面接觸疲勞強度,因此在滿足彎曲疲勞強度的前提下,齒數可選多些,模數可選小些,從而提高傳動的平穩性,並減少輪齒加工量,一般可取z1=24~40。硬齒面閉式齒輪傳動及開式傳動的承載能力主要取決於齒根彎曲疲勞強度,模數宜選大些,齒數宜選少些,從而控制齒輪傳動尺寸不必要的增加,一般可取z1=17~24。
1)齒寬系數ψd和齒寬b
由強度計算公式知,ψd越大,承載能力越大,徑向尺寸越小,速度也越低,但ψd過大,齒寬增大,又會使齒面上的載荷分布更趨不均勻,出現載荷集中現象。故ψd應取適當值。
圓柱齒輪的計算齒寬b2=ψdd1,並加以圓整。為防止兩齒輪因裝配引起的軸向錯位而導致嚙合齒寬減小,一般 mm
2)、齒數比u
u不宜過大,否則大、小尺寸相差懸殊,增大了傳動裝置的結構尺寸。一般對於直齒輪傳動u≤5。斜齒輪u≤6~7。
3、載荷計算1)、名義轉矩T1;2)、載荷系數 。
4、按強度條件計算d1或m;5、幾何尺寸計算;6、承載能力驗算;7、齒輪結構設計;8、繪零件工作圖。
例:試設計帶式輸送機單級直齒輪減速器高速級齒輪傳動。已知條件為:傳遞的名義功率P=12KW,小齒輪轉速n1=960r/min,齒數比u=3;單向運轉,傳動尺寸無嚴格限制;電動機驅動。
解:因傳動尺寸無嚴格限制,傳動的功率也不大,故選用常用材料和熱處理方式。大小齒輪均選用45號鋼,小齒輪調質,HB=240;大齒輪調質(正火),HB=220。帶式輸送機為一般機械,速度不高,選8級精度。計算步驟如下。
1、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1)確定齒數:選z1=24,z2=uz1=72
計 算 項 目 計 算 內 容 計 算 結 果
1.齒面接觸強度設計
1)確定齒數
2)求載荷系數

3)計算轉矩

4)許用接觸應力[σH]

選 ,
由式 =
查表7-10取使用系數
初估圓周速度 ,

由圖7-26查得動載系數
由式

由圖7-27查得齒間載荷分配系數
查表7-13,取
由圖7-28查得齒向載荷分配系數

由式 = = mm
由式 [σH]
查表7-12,按一般可靠性,取
由圖7-31,取 MPa ,
Mpa
MPa , MPa
取兩者中較小值進行計算。

N•mm

MPa

5)計算小齒輪
分度圓直徑

6)驗算速度

7)修正載荷系數K及

8)修正小輪直徑

2

⑺ 齒輪傳動的特點是什麼

齒輪傳動是眾多傳動方式的一種,又分為平面齒輪傳動和空間齒輪傳動,版比帶、鏈傳動所需的空間尺權寸小。傳動比穩定。傳動比穩定往往是對傳動性能的基本要求。優點:使用的圓周速度和功率范圍廣;效率較高;傳動比穩定;壽命長;工作可靠性高;可實現平行軸、任意角相交軸和任意角交錯軸之間傳動。齒輪傳動的缺點:製造和安裝精度要求較高;不適宜遠距離兩軸之間的傳動;漸開線標准齒輪基本尺寸的名稱有齒頂圓、齒根圓、分度圓、模數、壓力角等。

⑻ 劉保國的科研項目

作為課題組主要成員或項目負責人先後完成的國家和部級縱向科研項目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9493700)和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94JZ004)聯合資助重大項目《三峽水輪發電機組動力響應分析及系統穩定性研究》、國家重大技術裝備攻關項目(16-2-5)《三峽水電機組剛強度計算及試驗研究》、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項目(96JA0102)《旋轉機械轉子系統動態設計模擬集成系統研究》、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項目(97JA0111)《高參數齒輪傳動裝置整機動態設計關鍵技術研究》、機械工業共性基礎技術研究基金研究項目(92D7502)《大型電站鍋爐給水泵轉子動態設計及防斷裂設計技術研究》。獲原機電部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中國機械工業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作為分項課題負責人,完成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9493700)和機械工業技術發展基金(94JZ004)聯合資助重大項目《三峽水輪發電機組動力響應分析及系統穩定性研究》課題,受到兩基金委員會的一致好評,並給予了追加經費的獎勵。劉保國同志在這個項目的79名課題組成員中名列第2名,負責完成了「水輪發電機組主軸系統動力擺度與固有振動特性計算分析方法研究」和「水輪發電機組主軸系統隨機振動分析方法研究」等兩個子課題的研究工作。

⑼ 如圖齒輪傳動裝置,其有關參數如下:z1=19,z2=58 z3=17,z4=63,a12=a34=160mm,a=an=20度,m=mn=4mm,ha*=1

斜齒輪2的螺旋角與斜齒輪1的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斜齒輪2的螺旋角斜線,從左版端到右端由下到上。
斜齒輪的權螺旋角為15.74054853° 。
齒輪1、2採用正傳動(總變位系數+1.6957),嚙合角25.25°;

齒輪3、4採用零傳動(總變位系數0),嚙合角20°。

⑽ 設計帶式輸送機中的傳動裝置

給你做個參考
一、前言
(一)
設計目的:
通過本課程設計將學過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綜合應用,培養結構設計,計算能力,熟悉一般的機械裝置設計過程。
(二)
傳動方案的分析
機器一般是由原動機、傳動裝置和工作裝置組成。傳動裝置是用來傳遞原動機的運動和動力、變換其運動形式以滿足工作裝置的需要,是機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動裝置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機器的工作性能、重量和成本。合理的傳動方案除滿足工作裝置的功能外,還要求結構簡單、製造方便、成本低廉、傳動效率高和使用維護方便。
本設計中原動機為電動機,工作機為皮帶輸送機。傳動方案採用了兩級傳動,第一級傳動為帶傳動,第二級傳動為單級直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帶傳動承載能力較低,在傳遞相同轉矩時,結構尺寸較其他形式大,但有過載保護的優點,還可緩和沖擊和振動,故布置在傳動的高速級,以降低傳遞的轉矩,減小帶傳動的結構尺寸。
齒輪傳動的傳動效率高,適用的功率和速度范圍廣,使用壽命較長,是現代機器中應用最為廣泛的機構之一。本設計採用的是單級直齒輪傳動。
減速器的箱體採用水平剖分式結構,用HT200灰鑄鐵鑄造而成。
二、傳動系統的參數設計
原始數據:運輸帶的工作拉力F=0.2 KN;帶速V=2.0m/s;滾筒直徑D=400mm(滾筒效率為0.96)。
工作條件:預定使用壽命8年,工作為二班工作制,載荷輕。
工作環境:室內灰塵較大,環境最高溫度35°。
動力來源:電力,三相交流380/220伏。
1
、電動機選擇
(1)、電動機類型的選擇: Y系列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2)、電動機功率選擇:
①傳動裝置的總效率:
=0.98×0.99 ×0.96×0.99×0.96
②工作機所需的輸入功率:
因為 F=0.2 KN=0.2 KN= 1908N
=FV/1000η
=1908×2/1000×0.96
=3.975KW
③電動機的輸出功率:
=3.975/0.87=4.488KW
使電動機的額定功率P =(1~1.3)P ,由查表得電動機的額定功率P = 5.5KW 。
⑶、確定電動機轉速:
計算滾筒工作轉速:
=(60×v)/(2π×D/2)
=(60×2)/(2π×0.2)
=96r/min
由推薦的傳動比合理范圍,取圓柱齒輪傳動一級減速器傳動比范圍I』 =3~6。取V帶傳動比I』 =2~4,則總傳動比理時范圍為I』 =6~24。故電動機轉速的可選范圍為n』 =(6~24)×96=576~2304r/min
⑷、確定電動機型號
根據以上計算在這個范圍內電動機的同步轉速有1000r/min和1500r/min,綜合考慮電動機和傳動裝置的情況,同時也要降低電動機的重量和成本,最終可確定同步轉速為1500r/min ,根據所需的額定功率及同步轉速確定電動機的型號為Y132S-4 ,滿載轉速 1440r/min 。
其主要性能:額定功率:5.5KW,滿載轉速1440r/min,額定轉矩2.2,質量68kg。
2 、計算總傳動比及分配各級的傳動比
(1)、總傳動比:i =1440/96=15
(2)、分配各級傳動比:
根據指導書,取齒輪i =5(單級減速器i=3~6合理)
=15/5=3
3 、運動參數及動力參數計算
⑴、計算各軸轉速(r/min)
=960r/min
=1440/3=480(r/min)
=480/5=96(r/min)
⑵計算各軸的功率(KW)
電動機的額定功率Pm=5.5KW
所以
P =5.5×0.98×0.99=4.354KW
=4.354×0.99×0.96 =4.138KW
=4.138×0.99×0.99=4.056KW
⑶計算各軸扭矩(N•mm)
TI=9550×PI/nI=9550×4.354/480=86.63N•m
=9550×4.138/96 =411.645N•m
=9550×4.056/96 =403.486N•m
三、傳動零件的設計計算
(一)齒輪傳動的設計計算
(1)選擇齒輪材料及精度等級
考慮減速器傳遞功率不大,所以齒輪採用軟齒面。小齒輪選用40Cr調質,齒面硬度為240~260HBS。大齒輪選用45#鋼,調質,齒面硬度220HBS;根據指導書選7級精度。齒面精糙度R ≤1.6~3.2μm
(2)確定有關參數和系數如下:
傳動比i
取小齒輪齒數Z =20。則大齒輪齒數:
=5×20=100 ,所以取Z
實際傳動比
i =101/20=5.05
傳動比誤差:(i -i)/I=(5.05-5)/5=1%<2.5% 可用
齒數比: u=i
取模數:m=3 ;齒頂高系數h =1;徑向間隙系數c =0.25;壓力角 =20°;
則 h *m=3,h )m=3.75
h=(2 h )m=6.75,c= c
分度圓直徑:d =×20mm=60mm
d =3×101mm=303mm
由指導書取 φ
齒寬: b=φ =0.9×60mm=54mm
=60mm ,
b
齒頂圓直徑:d )=66,
d
齒根圓直徑:d )=52.5,
d )=295.5
基圓直徑:
d cos =56.38,
d cos =284.73
(3)計算齒輪傳動的中心矩a:
a=m/2(Z )=3/2(20+101)=181.5mm 液壓絞車≈182mm
(二)軸的設計計算
1 、輸入軸的設計計算
⑴、按扭矩初算軸徑
選用45#調質,硬度217~255HBS
根據指導書並查表,取c=110
所以 d≥110 (4.354/480) 1/3mm=22.941mm
d=22.941×(1+5%)mm=24.08mm
∴選d=25mm
⑵、軸的結構設計
①軸上零件的定位,固定和裝配
單級減速器中可將齒輪安排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齒輪左面由軸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軸向固定,聯接以平鍵作過渡配合固定,兩軸承分別以軸肩和大筒定位,則採用過渡配合固定
②確定軸各段直徑和長度
Ⅰ段:d =25mm
, L =(1.5~3)d ,所以長度取L
∵h=2c
c=1.5mm
+2h=25+2×2×1.5=31mm
考慮齒輪端面和箱體內壁,軸承端面和箱體內壁應有一定距離。取套筒長為20mm,通過密封蓋軸段長應根據密封蓋的寬度,並考慮聯軸器和箱體外壁應有一定矩離而定,為此,取該段長為55mm,安裝齒輪段長度應比輪轂寬度小2mm,故II段長:
L =(2+20+55)=77mm
III段直徑:
初選用30207型角接觸球軸承,其內徑d為35mm,外徑D為72mm,寬度T為18.25mm.
=d=35mm,L =T=18.25mm,取L
Ⅳ段直徑:
由手冊得:c=1.5
h=2c=2×1.5=3mm
此段左面的滾動軸承的定位軸肩考慮,應便於軸承的拆卸,應按標准查取由手冊得安裝尺寸h=3.該段直徑應取:d =(35+3×2)=41mm
因此將Ⅳ段設計成階梯形,左段直徑為41mm
+2h=35+2×3=41mm
長度與右面的套筒相同,即L
Ⅴ段直徑:d =50mm. ,長度L =60mm
取L
由上述軸各段長度可算得軸支承跨距L=80mm
Ⅵ段直徑:d =41mm, L
Ⅶ段直徑:d =35mm, L <L3,取L
2 、輸出軸的設計計算
⑴、按扭矩初算軸徑
選用45#調質鋼,硬度(217~255HBS)
根據課本P235頁式(10-2),表(10-2)取c=110
=110× (2.168/76.4) =38.57mm
考慮有鍵槽,將直徑增大5%,則
d=38.57×(1+5%)mm=40.4985mm
∴取d=42mm
⑵、軸的結構設計
①軸的零件定位,固定和裝配
單級減速器中,可以將齒輪安排在箱體中央,相對兩軸承對稱分布,齒輪左面用軸肩定位,右面用套筒軸向定位,周向定位採用鍵和過渡配合,兩軸承分別以軸承肩和套筒定位,周向定位則用過渡配合或過盈配合,軸呈階狀,左軸承從左面裝入,齒輪套筒,右軸承和皮帶輪依次從右面裝入。
②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初選30211型角接球軸承,其內徑d為55mm,外徑D=100mm,寬度T為22.755mm。考慮齒輪端面和箱體內壁,軸承端面與箱體內壁應有一定矩離,則取套筒長為20mm,則該段長42.755mm,安裝齒輪段長度為輪轂寬度為2mm。
則 d =42mm L = 50mm
L = 55mm
L = 60mm
L = 68mm
L =55mm
L
四、滾動軸承的選擇
1 、計算輸入軸承
選用30207型角接觸球軸承,其內徑d為35mm,外徑D為72mm,寬度T為18.25mm.
2 、計算輸出軸承
選30211型角接球軸承,其內徑d為55mm,外徑D=100mm,寬度T為22.755mm
五、鍵聯接的選擇
1 、輸出軸與帶輪聯接採用平鍵聯接
鍵的類型及其尺寸選擇:
帶輪傳動要求帶輪與軸的對中性好,故選擇C型平鍵聯接。
根據軸徑d =42mm ,L =65mm
查手冊得,選用C型平鍵,得: 卷揚機
裝配圖中22號零件選用GB1096-79系列的鍵12×56
則查得:鍵寬b=12,鍵高h=8,因軸長L =65,故取鍵長L=56
2 、輸出軸與齒輪聯接用平鍵聯接
=60mm,L
查手冊得,選用C型平鍵,得:
裝配圖中 赫格隆36號零件選用GB1096-79系列的鍵18×45
則查得:鍵寬b=18,鍵高h=11,因軸長L =53,故取鍵長L=45
3 、輸入軸與帶輪聯接採用平鍵聯接 =25mm L
查手冊
選A型平鍵,得:
裝配圖中29號零件選用GB1096-79系列的鍵8×50
則查得:鍵寬b=8,鍵高h=7,因軸長L =62,故取鍵長L=50
4 、輸出軸與齒輪聯接用平鍵聯接
=50mm
L
查手冊
選A型平鍵,得:
裝配圖中26號零件選用GB1096-79系列的鍵14×49
則查得:鍵寬b=14,鍵高h=9,因軸長L =60,故取鍵長L=49
六、箱體、箱蓋主要尺寸計算
箱體採用水平剖分式結構,採用HT200灰鑄鐵鑄造而成。箱體主要尺寸計算如下:
七、軸承端蓋
主要尺寸計算
軸承端蓋:HT150 d3=8
n=6 b=10
八、減速器的
減速器的附件的設計
1
、擋圈 :GB886-86
查得:內徑d=55,外徑D=65,擋圈厚H=5,右肩軸直徑D1≥58
2
、油標 :M12:d =6,h=28,a=10,b=6,c=4,D=20,D
3
、角螺塞
M18
×
1.5 :JB/ZQ4450-86
九、
設計參考資料目錄
1、吳宗澤、羅聖國主編.機械設計課程設計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2、解蘭昌等編著.緊密儀器儀表機構設計.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1997.11

閱讀全文

與高參數齒輪與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大眾途昂儀表盤怎麼看油耗 瀏覽:874
泄露檢測裝置 瀏覽:328
馬達軸承線存在什麼問題 瀏覽:989
機械台班費用如何計算 瀏覽:423
三輪車前輪軸承蓋眼大怎麼辦 瀏覽:81
永康廣博電動工具廠 瀏覽:307
水製冷是什麼意思 瀏覽:504
熱水器紅藍閥門怎麼開圖 瀏覽:261
修理閥門需要什麼資質 瀏覽:963
全自動氰化物蒸餾裝置報價 瀏覽:459
pvc管閥門怎麼更換 瀏覽:478
盧瑟福做的是什麼實驗實驗裝置有哪些 瀏覽:565
閥門閥頭指什麼 瀏覽:819
預作用報警裝置控制器接線圖 瀏覽:424
什麼是機械手錶 瀏覽:515
蹲便器感應閥門怎麼安裝 瀏覽:844
實驗室迴流冷凝器裝置圖6 瀏覽:553
電熱水器紅色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211
icloud怎麼退出舊設備 瀏覽:892
燃氣灶空氣閥門圖片大全 瀏覽: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