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右圖是四組分別用來驗證植物某項生命活動的原料或產物的實驗裝置.下列分析推斷正確的是()①、實驗
①要驗證植物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而該實驗沒有,無法證明;
②金魚藻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氣體,然後將收集的氣體用帶火星的小木條進行檢驗,若復燃,證明生成氧氣,可以達到目的;
③實驗設計原理是夾上夾子,種子進行呼吸作用一段時間後,打開夾子,向漏斗中倒入清水,讓氣體排出,通入澄清石灰水,即可證明呼吸作用放出二氧化碳;
④通過對比實驗,左邊碳酸氫鈉溶液分解放出二氧化碳,右邊無二氧化碳,根據光合作用過程,將裝置放於陽光下,左邊裝置有氣泡冒出,而右邊無氣體產生,從而證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選B.
B. 右圖實驗裝置中分別能證明「光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條件」、「在有光條件下氧氣是否由綠色植物釋放出來」
依題意,由圖可知:
A、甲、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 光照,得出的結內論是 光照容是綠色植物產生氧的條件.但是,甲與丁的變數是光和綠色植物,不可作為對照實驗,不符合題意.
B、甲、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 光照,得出的結論是 光照是綠色植物產生氧的條件;甲、丙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 綠色植物,得出的結論是 氧是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的.選B
C、乙與丙、甲與丁的變數都是光和綠色植物,不可作為對照實驗,不符合題意.
D、同A.
故選:B
C. 圖1所示實驗裝置可以用來驗證______.此裝置必須在______ 條件下.圖2所示裝置可以用來證明植物呼吸作用
圖1裝置放置在陽光下,漏斗內的金魚藻會進行光合作用產生氧氣,產生的氧氣被收集在試管內;可用帶火星的木條進行檢驗是否有氧氣的產生.因此該裝置可以用來驗證光台作用是否產生氧氣,但必須在有光環境中.
圖2裝置萌發的種子呼吸作用旺盛,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氣體,而二氧化碳能夠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該裝置可用來驗證植物的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產生氧氣;有光;二氧化碳
D. 右圖是電解水的實驗裝置,對該實驗描述正確的是() A.正極產生的氣體是氫氣 B.電解過程中水
A、電解水的實驗中,正極產生的氣體為氧氣而不是氫氣;故A不正確專; B、電解水的過程中屬,水分子分解成氫、氧原子,氫、氧原子重新組合成氫分子和氧分子,過程中水分子發生了改變;故B不正確; C、水通電分解時生成氧氣與氫氣的體積比為1:2而非2:1;故C不正確; D、水通電分解成氫氣和氧氣,因此組成氫氣的氫元素和組成氧氣的氧元素均來自於水,所以說水由氫、氧兩種元素組成;故D正確. 故選D. |
E. 右圖是一個驗證「植物光合作用所需原料」的實驗裝置。先將這個裝置放在暗室中24小時,然後移到陽光下。瓶
(1)澱粉,瓶內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吸收了(2)變藍色,光合 (3)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專原料
F.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回答下列問題:(1)打開彈簧夾,可以看到:______.該實驗證明
(1)磷在空氣中燃燒生成固體五氧化二磷,集氣瓶內的壓強降低內,打開彈簧夾,燒杯內容水倒流到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 ,說明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故答案為:燒杯內水倒流到集氣瓶中,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 ;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 (2)實驗中測定的氧氣體積分數小於 ,原因可能有氣密性不良好、紅磷不足量、燃燒不充分、未等冷卻後就打開止水夾, 故答案為:氣密性不良好、紅磷不足量、燃燒不充分、未等冷卻後就打開止水夾; (3)紅磷在空氣中燃燒五氧化二磷,符號表達式為P+O 2點燃 |
G. 右圖是電解水實驗的簡易裝置,你認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裝置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 B.試
A、此裝置是通電把水分解成氫氣與氧氣,可以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故說法正確; B、試管a中的氣體體積大屬於氫氣,b是氧氣兩者的體積比是2:1,不是質量比,故此選項錯誤; C、試管a中的氣體體積大是氫氣,能夠燃燒,故此選項錯誤. D、電解水的實驗證明了水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不會是氫氣與氧氣組成,故此選項錯誤; 故選A. |
H. 右圖是一個實驗裝置,先將整個裝置放在暗室d我三小時,然後移到陽光下.數小時後,對瓶內外葉片進行碘實
從圖中可知錐形瓶裡面是氫氧化鈉溶液,由於氫氧化鈉溶液能吸收空內氣中的二氧化碳,故錐形瓶容內的葉片與錐形瓶外的葉片的區別是錐形瓶裡面沒有二氧化碳,錐形瓶外面有二氧化碳.實驗的變數是有無二氧化碳. o、光合作用需要光照,變數是光照,可以用葉片遮光實驗來探究.而本實驗的變數是有無二氧化碳故不符合題意; B、光合作用有澱粉產生,需要用到碘液,碘遇澱粉變藍色是澱粉的特性.本實驗可以證明光合作用有澱粉產生,但是從圖中條件看出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因此該實驗探究的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不是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故不符合題意; C、由於該實驗只有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所以該實驗探究的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故符合題意; 口、呼吸作用能產生二氧化碳,需要用到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的實驗.在光下植物呼吸作用釋放的二氧化碳被光合作用吸收了,因此在光下植物的呼吸作用不明顯.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I. 有人設計了如右圖所示實驗裝置,目的是做鈉與水反應的實驗並驗證:①鈉的物理性質 ②鈉與水反應的產物是
(1)小試管和酒精燈 (2)將大頭針向上提,使鈉塊落入水中,將小試管扣在導管上收集反應專產生的氣體,用拇屬指堵住試管口移近酒精燈,松開拇指點燃試管中的氣體 (3)鈉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閃亮的小球迅速游動,並逐漸消失,水溶液由無色變成紅色。點燃小試管中的氣體時,有尖銳的爆鳴聲。
J. 右圖是驗證燃燒條件的實驗裝置圖.(1)簡要敘述檢驗該裝置氣密性的方法:______.(2)紅磷是一種可燃物
(1)可以利用大氣壓強的原理,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也可以利用氣體受熱體積膨脹的原理來檢驗裝置的氣密性,關閉分液漏斗的活塞,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然後用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故答案為:將右端的導管口浸沒在水中,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並打開活塞,導管口有氣泡冒出,證明氣密性是好的;(其他答案合理也行) (2)【實驗步驟】根據所學的燃燒的條件,進行實驗是要分別驗證才行,沒氧氣不行,溫度達不到著火點不行,只有同時具備這兩個條件才能燃燒,所以實驗時①是只提供了溫度,但由於沒有氧氣,所以紅磷不燃燒;根據③中的結論,可以知道,實驗時提供了氧氣,而氧氣的來源是由於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在實驗步驟③的基礎上④點燃酒精的目的是提供燃燒所需要的溫度,使得具備了燃燒的條件,所以紅磷燃燒產生白煙.故答案為: 步驟 | 操作 | 預計現象 | 得出的結論 | ① | 略 | 略 | 沒有氧氣不能燃燒 | ② | 略 | 略 | 略 | ③ | 打開K1和K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 | 略 | 略 | ④ | 略 | 紅磷燃燒產生白煙 | 略 | 【實驗反思】根據題意提供的條件看,我們可以利用壓強原理,從D端為實驗提供所需要的氧氣.我們可以選擇錐形瓶A中盛二氧化碳氣體,分液漏斗B中放氫氧化鈉溶液,當打開K 1和K 2,打開分液漏斗活塞時,由於二氧化碳氣體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導致錐形瓶內壓強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空氣從D端進入管C;根據同樣的原理,我們也可以選擇氨氣和鹽酸的組合來達到同樣的目的.故答案為:組合1:二氧化碳氣體,氫氧化鈉溶液;組合2:氨氣,鹽酸.
與右圖是什麼實驗裝置證明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手錶怎麼
發布:2025-09-23 21:39:04
瀏覽:800
五金件檢驗項目
發布:2025-09-23 19:14:40
瀏覽:30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