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真空

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真空

發布時間:2022-05-22 18:34:35

㈠ 對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有( )

【答案】A
【答案解析】試題分析:實驗所用的金箔的厚度極小,如果金箔的厚度過大,α粒子穿過金箔時必然受到較大的阻礙作用而影響實驗效果,B項錯.
如果改用鋁箔,由於鋁核的質量仍遠大於α粒子的質量,散射現象仍然會發生,C項錯.
空氣的流動及空氣中有許多漂浮的微粒,會對α粒子的運動產生影響,實驗裝置是放在真空中進行的,D項錯.
正確選項為A.
考點:原子核式結構
粒子的散射實驗
點評:α散射實驗是原子物理部分最重要的實驗之一,它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使人類對微觀世界的了解更近了一步,要熟練掌握該實驗的裝置,現象和結論。

㈡ 對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描述,你認為正確的有:

答案A
α粒子散射實驗器材有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A對;金箔厚度太大,α粒子就不能穿透了,所以不可以太厚,B錯;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鋁箔也會發生散射現象,只是鋁的延展性不如金好,不可以做到很薄,所以實驗結果會受到影響,C錯;試驗裝置必須在真空進行,否則α粒子會電離空氣,造成實驗現象不明顯,D錯。
思路分析:根據實驗設備和要求,金的延展性比鋁好做出解答
試題點評:

㈢ (1)關於α粒子散射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A.實驗裝置放在空氣中和真空中都可以B.實驗說明原子的

(1)A、實驗裝置放在真空中,不可以放在空氣,故A錯誤;
B、α粒子散射實驗的內容是:絕大多數α粒子幾乎不發生偏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角度偏轉;極少數α粒子發生了大角度偏轉(偏轉角度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被反彈回來),故B正確;
C、發生α粒子偏轉現象,主要是由於α粒子與原子核之間的庫侖斥力的結果,故C錯誤;
D、少數α粒子能產生大角度偏轉是因為它們離金的原子核很近,受到的斥力很大,故D正確.
(2)α粒子受到原子核的斥力作用而發生散射,離原子核越近的粒子,受到的斥力越大,散射角度越大,選項C正確.
故選:(1)BD;(2)C.

㈣ 盧瑟福的a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什麼

盧瑟福的a粒子散射實驗證明了: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的結果證明了原子具有核式結構,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的質量都集中在一個很小的核上。

實驗目的

盧瑟福從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為了要考察原子內部的結構,必須尋找一種能射到原子內部的試探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從天然放射性物質中放射出的α粒子。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來進行實驗,如圖是這個實驗裝置的示意圖。

在一個鉛盒裡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Po),它發出的α射線從鉛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細的射線射到金箔上。當α粒子穿過金箔後,射到熒光屏上產生一個個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可用顯微鏡來觀察。

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氣中的原子碰撞而影響實驗結果,整個裝置放在一個抽成真空的容器內,帶有熒光屏的顯微鏡能夠圍繞金箔在一個圓周上移動。

㈤ α粒子散射實驗的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

直線運動的α 和β 粒子在碰到物質原子時,運動方向會發生偏轉。β 粒子的散射數目要比α 粒子更多,因為β 粒子的動量和能量要小得多。似乎已沒有疑問,如此迅速移動的粒子以其原來的路徑穿過了原子,而觀察到的偏轉是由於遍布於原子系統內強電場作用的結果。一般假設,一束α 或β 粒子射線在通過薄片物質時的散射,是物質原子來回多次小散射的結果。然而,Geiger 和 Marsden 對α射線散射的觀察顯示,某些α 粒子在單次碰撞時,一定會發生大於正常角度的偏轉。例如,他們發現,一小部分入射α 粒子,大約 20000 個中有1 個,在穿過厚度約為 0.00004cm的金箔時平均偏轉了 90°的角度,如此厚度的金箔阻止α 粒子的能力相當於1.6mm厚度的空氣。Geiger 接著指出,一束α 粒子穿過以上厚度金箔最可能偏轉的角度是 0.87°。基於概率理論的一個簡單計算表明,粒子偏轉 90°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此外,稍後可以看出,如果這種大角度偏轉是由許多小的偏轉組成,那麼,這種大角度偏轉的α 粒子對各種角度的分布並不遵守預期的概率定律。大角度偏轉是由於單次原子碰撞的設想似乎是有道理的,因為第二次同樣碰撞而產生大角度偏轉的概率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小的。一個簡單的計算顯示,原子必須具有強電場的核心,才能在單次碰撞中產生如此大的偏轉。
J. J. Thomson(湯姆森)提出了一種理論來解釋帶電粒子在通過很薄的物質時產生的散射。他假設原子是由帶 N個負電荷的粒子構成,伴隨著相同數量的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球內。負電荷粒子(如β 粒子)在穿過原子時的偏轉歸結為兩個原因——(1)分布在原子內負電荷的斥力, (2)原子內正電荷的吸引力。粒子在經過原子時的偏轉假設是很小的,盡管在與一個很大質量m碰撞後的平均角度為 m θ ⋅ , 其中θ是對於單個原子的平均偏轉。這表明,原子內部的電子數N可以通過觀察帶電離子的散射推斷出來。這個混合散射理論的精確性在後來 Crowther 的一篇論文中做了實驗檢驗。 Crowther 的實驗結果明顯地確認了Thomson(湯姆森)理論的主要結論,而且 Crowther 基於正電荷的連續性假設推導出,原子中的電子數大約是原子重量的三倍。
J. J. Thomson(湯姆森)理論是基於「單次原子碰撞產生的散射是很小的」這個假設。而且對原子特殊結構的假設也不允許α 粒子在穿過單個原子時有很大的偏轉,除非假設正電荷球的直徑與原子球的直徑相比是極小的。
由於α 和β 粒子穿過了原子,通過對偏轉本質的密切研究而形成關於原子結構的某些看法,從而產生觀察到的效應,這是很有可能的。事實上,高速帶電粒子被物質原子散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開發出為單個α 粒子計數的閃爍法就提供了獨特的研究優勢,而 H.Geiger 正是通過這種方法的研究,已經為我們增加了很多關於α射線被物質散射的知識。 盧瑟福從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為了要考察原子內部的結構,必須尋找一種能射到原子內部的試探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從天然放射性物質中放射出的α粒子。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來進行實驗,如圖是這個實驗裝置的示意圖。
在一個鉛盒裡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Po),它發出的α射線從鉛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細的射線射到金箔上。當α粒子穿過金箔後,射到熒光屏上產生一個個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可用顯微鏡來觀察。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氣中的原子碰撞而影響實驗結果,整個裝置放在一個抽成真空的容器內,帶有熒光屏的顯微鏡能夠圍繞金箔在一個圓周上移動。 實驗結果表明,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後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並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而被反彈回來,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現象。
發生極少數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轉現象是出乎意料的。根據湯姆孫模型的計算,α粒子穿過金箔後偏離原來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為電子的質量不到α粒子的1/7400,α粒子碰到它,就像飛行著的子彈碰到一粒塵埃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正電荷又是均勻分布的,α粒子穿過原子時,它受到原子內部兩側正電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α粒子偏轉的力就不會很大。然而事實卻出現了極少數α粒子大角度偏轉的現象。盧瑟福後來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從未有的最難以置信的事,它好比你對一張紙發射出一發炮彈,結果被反彈回來而打到自己身上……」盧瑟福對實驗的結果進行了分析,認為只有原子的幾乎全部質量和正電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個很小的區域,才有可能出現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盧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nucleus),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里繞著核旋轉。
按照這一模型,α粒子穿過原子時,電子對α粒子運動的影響很小,影響α粒子運動的主要是帶正電的原子核。而絕大多數的α粒子穿過原子時離核較遠,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運動方向幾乎沒有改變,如圖14-2(b)中的1、3、4、6、7、9,只有極少數α粒子可能與核十分接近,受到較大的庫侖斥力,才會發生大角度的偏轉,如圖14-2(b)中的2,5,8。
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徑約為10-15米~10-14米,原子直徑大約是10-10米,所以原子核的直徑大約是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原子核的體積只相當於原子體積的萬億分之一。 結果:大多數散射角很小,約1/8000散射大於90°; 極個別的散射角等於180°。
結論:正電荷集中在原子中心。
大多數α粒子穿透金箔:原子內有較大空間,而且電子質量很小 。
一小部分α粒子改變路徑:原子內部有一微粒,而且該微粒的體積很小,帶正電。
極少數的α粒子反彈:原子中的微粒體積較小,但質量相對較大。

㈥ 著名的a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是什麼

高一化學書上有。P6。絕大部分α粒子都直接穿過金箔,但有極少數α粒子穿過金箔時發生了偏轉,有個別α粒子竟偏轉180°

㈦ 阿法粒子散射實驗的問題

試驗中要控制變數,如果這個實驗中有兩個變數,就做不成了,所以HE原子這個已知量是必需的。而且這個對實驗來說也無關緊要,用粒子束轟擊箔片,是為了驗證箔片的原子結構,就如同用足球撞擊一面牆,再探究牆的結構一般。HE原子束是單個原子

㈧ α粒子散射實驗為什麼要在真空中進行,在空氣中就不行

α粒子散射實驗,是用準直的α射線轟擊厚度為微米的金箔,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但結果是驗證了他的不正確性),所以要排除其他原子對這一實驗的干擾,所以要在真空中進行。如果在空氣中,會存在空氣分子,就無法驗證發生偏轉是因為金原子還是空氣中某些原子的影響了。

㈨ 盧瑟福阿爾法粒子散射實驗裝置

分別是發射a粒子,使a粒子發生偏轉,檢測a粒子的偏轉方向和測量不同方向上a粒子數目

㈩ 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描述,正確的是 ()A.主要器材是: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B.金箔厚

A、α粒子散射實驗器材有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故A正確;
B、金箔厚度回太大,α粒子答就不能穿透了,所以不可以太厚,故B錯誤;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鋁箔也會發生散射現象,只是鋁的延展性不如金好,不可以做到很薄,所以實驗結果會受到影響,C錯誤;
D、試驗裝置必須在真空進行,否則α粒子會電離空氣,造成實驗現象不明顯,D正確.
故選AD

閱讀全文

與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真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水箱自動清洗裝置改造 瀏覽:453
機械手錶怎麼 瀏覽:800
鑰匙是什麼簡單機械 瀏覽:2
眾潤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725
鑄造廠可以做普工干什麼活 瀏覽:353
室外收音設備多少錢 瀏覽:869
節流過程為什麼可以製冷 瀏覽:606
汽車儀表兩邊代表什麼 瀏覽:837
是做一個實驗裝置 瀏覽:570
機械租賃公司的成本構成有哪些 瀏覽:302
基於matlab遺傳演算法工具箱的曲線擬合 瀏覽:139
自動扶梯安全裝置調試 瀏覽:757
鑄造球鐵不縮水怎麼辦 瀏覽:84
目前常用的無損檢測儀器有哪些 瀏覽:676
尼爾機械紀元怎麼激活修改器 瀏覽:291
19逍客儀表盤如何清理灰塵 瀏覽:345
中央空調的閥門蓋怎麼打開 瀏覽:32
破碎機軸承怎麼安裝 瀏覽:580
商品檢驗有哪些儀器 瀏覽:920
五金件檢驗項目 瀏覽: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