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油氣回收系統每年至少開展幾次檢查
其實這還是國民意抄識的問題,做油氣回收的根本目的是保護環境,讓加油站更安全,而且回收油氣處理成油,節約。而很多加油站老闆做油氣回收的目的是為了應付檢查。意識都是錯誤的,怎麼能重視這件事呢?
現在國內油氣回收還很不成熟,今後油氣回收系統還需要加裝在線監控系統。如果檢測到油氣回收系統不正常,而且超過一定范圍時,就會強關閉加油機工作。但由於國人意識問題,可能會抵制監控系統。
解決這問題的根本是解決人的思想意識。
❷ 什麼是油氣回收在線監測系統和油氣回收裝置一樣嗎
油氣回收在線監測系統是通過在線監測的手段,對油氣回收系統進行長期、連續監回測,及時對不合答格的處理單元進行修復及處理,有效保證油氣回收系統的運行效果及油氣回收效率,使氣液比達標。
油氣回收裝置是為防止污染,加裝的設備,對揮發的油氣進行回收,一方面提效增益,一方面環保。
在線監測系統實時監控油氣回收裝置,一旦發現油氣回收裝置出現異常,會馬上發出報警,這樣便於油站及時發現問題及時進行處理。
現在環保部門對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的正常使用及使用效率檢查加強,一旦發現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使用有問題,就會進行罰款,所以加油站加裝在線監測系統對油氣回收裝置進行實時監控,十分必要。(河南三紳科技)
想詳細了解油氣回收裝置和在線監測系統的話,可以網路搜索河南三紳科技,進入官網了解產品詳情。
❸ 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設備多久監測一次
洛陽沃虹石化設備生產的加油站油氣回收檢測周期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的定期檢驗周期為一年進行一次,使用年限按產品標准所規定的設計使用壽命執行。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在使用過程中,若有嚴重損傷、發生事故、或對其安全可靠性有懷疑的應提前進行檢驗。停用時間超過一年的面罩,重新使用前應進行檢驗。
❹ 加油站油氣回收方法有哪些
加油站常用油氣回收工藝 :
1、吸附法油氣回收
工藝原理:生產過程中從密閉鶴管收集系統管線來的汽油揮發氣,經凝縮罐分離出其中游離液滴後,進入吸附罐A,揮發氣中的汽油被吸附劑吸附在孔隙中,空氣則透過床層。達到排放要求的尾氣由吸附罐頂部排放口經阻火器後排至大氣。當吸附罐A汽油吸附量達到一定值、在吸附罐頂部即將穿透前,通過PLC程序控制系統按照預先設定、調整好的時間,自動切換至另一吸附罐B進行吸附工作,而吸附罐A轉入再生階段,由解吸真空泵對其抽真空至絕壓15KPa以下,根據變壓吸附原理,吸附在吸附劑孔隙中的汽油被脫附出來[2]。為了保證床層中的汽油被盡可能清除干凈,在後期引入少量空氣對床進行吹掃。吸附劑床層設置有上、中、下多個測溫點。吸附劑吸附汽油時,由於吸附熱的作用,床層溫度會升高,當床層溫度升至一定值時控制系統會及時報警,必要時自動切換至另一吸附罐工作,或關閉油氣進口閥門,以確保安全。吸附劑脫附汽油時,為吸熱過程,床層溫度又會下降。吸附罐進口油氣管線及尾氣排放管線均設有阻火器,在尾氣排放管線上還可裝可燃氣體檢測報警器。真空泵機組採用液環式、閉環系統。脫附、解吸出來的高濃度油氣(富氣)進入真空泵後,與工作液及部分凝結的液態汽油在真空泵出口分離器中分離。分離器設置有液位高低報警聯鎖,當液位超過高限時,自動排液;工作液液位過低時,補液電磁閥打開。真空泵產生的熱量由工作液循環管線上冷卻器中的冷卻介質帶走。自真空泵出口分離器分離出來[3]的油氣(富氣)送至填料吸收塔下部,用常溫汽油吸收。從罐區來的汽油由油泵送入吸收塔頂部,自上而下經填料與自下而上的油氣進行充分接觸,由於液體分壓低、流量較大,相平衡分壓比油氣分壓低,大部分的油氣不能繼續以氣相存在,高濃度油氣被成品油吸收。在吸收塔未被吸收的少量低濃度油氣,從吸收塔頂部再引至吸附罐前油氣總管,送入吸附罐進行循環吸附。
工藝要點:要精心篩選出適合汽油揮發氣反復吸脫附場合的吸附劑,由於硅膠吸附揮發氣中絕大部分的汽油,且溫度升高小,而少量的活性炭對微量的汽油可進一步吸附,但溫升較大,有著火燃燒隱患;所以吸附劑床層可分為硅膠和活性炭兩種,通過分層鋪放從而避免兩者缺點,充分發揮活性炭吸附尾氣濃度低的優勢。
工藝設備選擇:對於吸附油氣裝置選擇上則要參照如下標准:
① 油氣進口管線壓力自動控制,系統設置壓力報警、聯鎖;
② 吸收塔設置液位報警、聯鎖;
③ 系統要設置阻火器及切斷閥,進出裝置的汽油管線上要設有自控閥門,故障或停機狀態使汽油不再進入裝置;
④ 吸附劑床層要多處設置溫度報警、聯鎖,在床層溫度進入危險范圍以前就自動切換進入脫附狀態,確保安全;
⑤ 所有設備、電氣、儀表、控制系統均按國家石油化工行業標准採用嚴格的防爆設計、選型。
2、吸附+冷凝法油氣回收
流程及工藝原理: 加油站一、二次收集系統來的油氣(輕烴組分與空氣的混合物)被送至炭吸附罐,輕烴被吸附在炭層上,除去了大部分輕烴後達標的尾氣由炭吸附罐頂部排至大氣。吸附飽和的炭吸附罐用真空泵抽真空,其中的輕烴被解吸,並送至超低溫冷凝單元。先由超低溫冷凝機組第一級預冷至+2℃左右,除去水蒸氣,再繼續由第二級冷至-40℃,將大部分輕烴冷凝成液態油,暫存於貯油槽。而未被冷凝的氣體,送至回收碳罐吸附,尾氣由回收碳罐頂部排至大氣[4]。將「吸附、冷凝」兩種處理方法優化組合在一起,既降低了裝置整體能耗,又充分發揮了吸附法適應性強、回收率高的特點,處理後尾氣達到國家相關標准要求。
值得重視的是加油站要盡量採用增強型油氣處理技術(EVR),將效率提高到95%以上,相應的要增加減少油槍滴油、盡量採用在線監測和後處理等技術。
除了「吸附法」和「吸附+冷凝法油氣」回收工藝外,還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擇「直接冷凝法」、「吸附+吸收」、「膜分離法」等工藝方案,從而找到最佳的油氣回收解決方案。各種回收方法適用不同的場所,通常而言,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適用大中型油庫,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適用小型油庫、油船,「冷凝+吸附」法裝置適用加油站。
❺ 油氣回收的油氣回收的方法的分析與比較
油氣回收方法主要有四種:活性炭吸附法;吸收法;膜分離法;冷凝法; 儲運過程產生的含烴氣體通過活性炭吸附劑床層,其中的烴類被吸附劑吸附,吸附過程在常溫常壓下進行。吸附劑達到一定的飽和度後,進行抽真空減壓再生,再生過程中脫附出的油氣再用油品進行吸收,吸收後的貧氣再返回到吸附過程進行吸附。主要工藝單元包括:油氣收集、吸附過程、再生過程、壓縮過程、吸收過程、換熱和密封。吸附法的最大優點就是可以通過改變吸附和再生運行的工作條件來控制出口氣體中油氣的濃度。缺點是,工藝復雜、吸附床層易產生高溫熱點(實驗室試驗已證明)。三苯易使活性炭失活;失活活性炭的處理問題。國內尚未有國產的工業裝置運行,有四套進口的裝置在石油庫運行,裝置購置費用高。
工藝流程:在裝車地點產生的油氣通過密閉鶴管進入油氣回收裝置。在油氣進入裝置之前,先通過一個排水罐以保證不含汽油的油氣微粒進入碳床。另外,油氣母管上還設有PVV(真空/壓力閥)緊急出口,可以確保裝置在停工狀態下將油氣母管內的油氣釋放。PVV緊急出口或其他緊急出口應該配有相應的阻燃阻火栓。回收裝置由2個碳床組成,一個通過閥門連接在油氣進入管上,處於「吸附」狀態,另一個則通過真空泵進行「再生」。兩個炭床同時工作,保證對源源不斷進入裝置的油氣及時進行回收處理。即:一個炭床用於吸附油氣中的烴,另一個炭床則將吸附的烴通過真空泵排出;當第一個炭床的吸附烴達到飽和後,立即轉入「再生」操作(即脫附階段),而在此之前已排空的第二個碳床進入下一個階段的「吸附」狀態。活性炭的再生需要通過兩個階段完成。首先,活性炭容器內被抽真空,所吸附的烴從炭床中分離出來,使大部分烴被脫附。然後,為了保證炭床中的烴被盡可能徹底地清除干凈,有必要引入少量空氣對碳床上可能殘留的烴進行吹掃。本裝置採用的真空泵是液環泵。需要一個液氣分離罐和一個換熱器。真空泵的封液是乙二醇和水的混合物。換熱器的標准選配媒介是汽油或其他種類的冷凝液。在分離罐中,高濃度的烴氣進入吸收噴淋塔。從汽油儲罐中抽出來汽油自塔的頂部噴淋下來,與自下而上純烴氣混合,由此實現烴在汽油中的吸收。全套裝置具有自動節能功能:如果裝車停止,所有裝置都處於待命操作狀態。處於待命狀態的裝置可以隨時啟動。真空泵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啟動一次,以保持碳床的干凈和活性炭的活性。當下次裝車開始時,全套裝置自動啟動。活性炭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是歐美現在流行的技術,其最大的特點是,通過改變裝置運行條件,可控制出口氣體中烴的濃度,達到不同的排放標准要求。每回收1升汽油消耗0.15~0.2度電。平均每年的運行成本為16萬元人民幣。根據實驗室的吸附劑篩選研究,活性炭是專門製造的,非一般的活性炭。市面上銷售的活性炭均達不到其吸附和脫附的性能。吸附過程是一個物理的放熱過程,在對高濃度的油氣進行吸附,炭層的溫升很快,溫度也很高,實驗室進行的吸附劑篩選試驗結果也證明了這一點。L×D為250×40mm的吸附柱在室溫下進行吸附,僅幾分鍾,炭層的溫度達到80~90℃。所以,日本政府從安全的角度考慮,嚴禁使用可燃性的活性炭做為油氣回收的吸附劑。此外,採用抽真空解吸的方法再生活性炭,三苯的脫附是有問題的,三苯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將最終導致活性炭的失活。採用吸附的方法回收油氣,不能直觀地看到回收物。而對失活的活性炭怎樣處理也是將面臨的問題。由於炭層高度對油氣通過炭層有壓力損失,對鶴管的密閉提出更高的要求。《東京都條例》規定油氣濃度≥1vol%,禁止使用可燃性活性炭吸附劑。日本的吸附法油氣回收裝置,初期使用單一硅膠吸附劑,然後又改為床層內充填不同硅膠吸附劑,目前改為吸附塔內分層充填硅膠和活性炭吸附劑。 油氣冷凝工藝技術原理是利用冷凍工程方法,將油氣熱量置換出來,使油氣各種組分溫度低於凝點從氣態變為液態,實現回收利用。採用多級連續冷卻方法製冷至-73℃,典型的油氣回收率在90~95%。冷凝至-95℃,出口氣體的非甲烷總烴濃度≤35g/m3。冷凝法油氣回收技術優點是工藝簡單,安全性能好,回收物直接為油品。單壓縮機自復疊製冷技術開發的純冷凝法油氣回收裝置可將油氣溫度降至-100℃~-120℃。裝置正常工作狀態耗電量僅為0.2(Kw·h)/m3油氣,用電與活性炭吸附法持平。冷凝式油氣回收處理設備關鍵技術成熟、造價相對低廉、佔地面積小、維護容易、安全性好、運行費用小,僅耗電和冷卻水(也可用空冷方式),回收效益遠大於能耗支出。純冷凝式油氣回收設備處理能力5~500m3/h,。工藝流程油氣經三級冷卻,溫度降低至-100℃以下,從而冷凝出干凈的碳氫化合物液體。油氣首先降溫至3~5℃,冷凝出碳氫化合物重組份和空氣中攜帶的水,降低在以後階段的結霜可能性。在第二級製冷,油氣進一步冷卻到-50~-65℃,然後通過第三級製冷冷卻到-100~-110℃。從三級製冷冷凝後的干凈冷空氣被加熱至10℃或者更高,熱源來自於製冷系統中回收熱。除霜:進入裝置空氣中攜帶的水蒸汽,在第一階段就冷凝成液體,剩餘的水蒸氣會在第二階段階段結霜。。國外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設計除霜液由循環運行的製冷系統的廢熱進行預熱。當系統24小時連續運行時,需要兩台油氣冷凝器,其中一台除霜,另一態繼續運行,系統自動進行除霜和切換。純冷凝式油氣回收裝置設計了快速除霜系統,3~5min內完成除霜。性能及指標安全性――所有組件均Ex防爆組件;油氣通道無機械或者電力組件。排放濃度--汽油和石腦油,尾氣出口濃度達到12g/m3(國家標准GB20952-2007規定:油氣排放達≤25g/m3)。負荷―超過設計流量的150%~180%情況下運行,超負荷運轉時回收率略有下降,超過設計流量150%時汽油回收率為90%。
綜述:純冷凝法防爆油氣回收裝置利用了單壓縮機自復疊製冷新技術,油氣的回收率在99%以上,達到排放濃度在12g/m3以下,冷凝溫度應達到-100℃~-120℃。機組充分利用系統回熱,耗電為0.2(Kw·h)/m3油氣,和活性炭吸附法持平。裝置運行能耗很高,費用非常高。
❻ 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檢測時依據的標准有哪些
油氣回收是指在儲運、裝卸和加油過程中,將揮發的汽油油氣收集起來,減少油氣的污染,或使油氣從氣態轉變為液態,重新變為汽油,達到回收利用的目的。目前常見的方法有吸附法、吸收法、冷凝法和膜分離法。油氣二次回收,主要是指機動車加油時,對機動車油箱的溢氣進行回收。
國家環境部門要求:
所有加油站、油庫和油罐車都要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油氣污染治理,治理後必須滿足《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和《汽油運輸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三項標准要求,確保穩定達標排放。新建、改建、擴建的儲油庫、加油站以及新增的油罐車,必須安裝油氣排放污染治理裝置或設施達到排放要求,否則,環保部門不予通過建設項目竣工環保驗收。
按照「企業承擔為主,政府適當補助為輔」的原則,對規定期限內提前完成油氣污染治理且驗收合格的油品經營單位給予適當財政補助,未按照時間完成治理且驗收不合格的加油站、油庫及油罐車,一律不予補助。
❼ 加油機內油氣回收管安裝檢測閥門的作用是什麼
在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中共分為三個部分:
一次油氣回收,汽油配送車卸載汽油時,將加油站收集的油氣通過密閉的方式收集到罐車內的油氣收集系統進行一次回收。
二次油氣回收,是給車輛加註汽油時,將油氣通過特殊的密閉方式收集到地埋油罐系統中。
三次油氣回收,將各個渠道收回的油氣採用吸收,吸附,冷凝,分離等手段進行集中處理。
一次二次三次油氣回收系統 統稱為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聚創環保熱賣的YQJY-2攜帶型油氣回收智能檢測儀主要應用在加油站二次油氣回收的系統檢測中,本次我們分析的也是二次油氣回收檢測的操作指導。
加油站二次油氣回收檢測方法
目前國家推行的技術文件中明確且詳細的提供了檢測方法和步驟。聚創環保推薦使用中機生產力 YQJY-2攜帶型油氣回收智能檢測儀。
液阻的檢測。使用規定的氮氣流量向油氣回收管線內充入氮氣,以此模擬油氣通過油氣回收管線,測量員使用壓力表或者在YQJY-2攜帶型油氣回收智能檢測儀面板中直接觀察氣體通過管線的液體阻力,通過專業知識了解分析管線內具體原因對氣體產生阻力的程度,用此來判斷油氣回收的影響性。
密閉性檢測方法。依然使用氮氣對油氣回收系統充氣,充氣加壓至500Pa,允許系統壓力衰減。在檢測5分鍾後,剩餘的壓力值與國家標准要求的最小壓力限制進行比較,若是低於限制的,表明系統泄露程度超過了國家標准,視為檢測不合格。
氣液比檢測方法。使用YQJY-2攜帶型油氣回收智能檢測儀,按照說明操作執行,在加油槍的槍頭處安裝密閉的適配器,將適配器與檢測儀器連接,油氣通過檢測儀器後進入油氣回收管線,所計量的氣體體積和加油機放出的汽油體積的比值記為氣液比,通過氣液比的檢測,可以了解油氣回收的回收效果。
加油站檢測前的准備
檢測前需提前和被測單位取得聯系,並要求被測單位事先油氣回收自檢,要求被測單位的管線無泄露,加油站油氣回收系統所有部件的工作情況進行調試,確定工作正常且穩定。
在檢測前的三個小時內核現場的檢測過程中,該加油站不得有大批量的油氣進出儲油罐,在檢測前的三十分鍾停止加油工作。在加油站周圍設置安全警示標志,非檢測和非加油站人員不得進入檢測區域,需嚴格遵守被檢單位的安全防護要求。
被測加油站的油氣回收裝置一般分為集中式,分散式,有源閥門式和無源閥門式,首先要確認油罐是否聯通,在確定相應的現場操作順序,若在集中式油氣回收裝置中,檢測開始前需要先打開卸油口的油氣回收總閥門或者打開量油口的球閥,先釋放油氣回收管線和油罐內的負壓,這樣有利於檢測,負壓釋放後在關閉開啟的閥門,分散式油氣回收裝置則不需要這樣做。
有源閥門油氣回收裝置的必須是安裝人員去掉浮球使真空泵無法形成真空,嚴禁非專業人員非法操作,易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在檢測前,將YQJY-2攜帶型油氣回收智能檢測儀准備好,檢查儀器箱內配品是否完好,將檢測設備按說明要求連接,軟管的出口端和油氣回收檢測埠相連接,按照YQJY-2的自檢程序進行油氣回收系統密閉性自檢,若有漏氣現象排除後,重復進行此操作,直至檢測無泄露情況打開油氣回收檢測埠閥門,准備接下來的正式檢測。
❽ 油氣回收裝置設置范圍是哪些 油氣回收裝置標準是什麼
油氣回收設置的范圍是汽油儲庫和加油站。
界定依據是:國標GB20950-2007《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第一條:「本標准規定了儲油庫在儲存、收發汽油過程中油氣排放限值,控制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國標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規定的范圍:「石油煉制工業企業內的汽油儲罐及發油過程油氣排放控制按本標准規定執行。」
國標GB50759-2012《油品裝載油氣回收設計規范》第三條基本規定:「石油化工企業和石油及液體化工品庫內的汽油、石腦油、航空煤油、溶劑油或類似性質油品裝載系統應設置油氣回收裝置。」
1.油氣回收裝置執行什麼排放標准?
答:國標GB31570-2015《石油煉制工業污染物排放標准》規定的范圍:「石油煉制工業企業內的汽油儲罐及發油過程油氣排放控制按本標准規定執行。排放標准為非甲烷總烴≤120mg/m3,回收效率≥95%。」
國標GB20950-2007《儲油庫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和
國標GB50759-2012《油品裝載油氣回收設計規范》國標GB20952-2007《加油站大氣污染物排放標准》規定了儲油庫和加油站排放標准為:「
非甲烷總烴≤25g/m3,回收效率≥95%。
苯類排放執行GB16297《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准》。」
排放的尾氣中苯的濃度不得高於12g/m3,
甲苯的濃度不得高於40g/m3,
二甲苯的濃度不得高於70g/m3。
需要詳細了解可直接咨詢
❾ 環保局對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裝置的監測方案
我是洛陽沃虹石化設備有限公司的王工,我來幫你回答,以今年8月海南省生態環保廳發布的政策為例:一、各油品經營單位應按照《關於開展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治理工作的通知》(瓊環氣字〔2021〕2號)要求制定三次油氣回收治理方案,治理方案內容應包括三次油氣回收裝置的工藝流程、預期治理效果、施工進度計劃等內容,治理方案達不到瓊環氣字〔2021〕2號文件相關要求的不得實施。中石油、中石化應統一組織安排,高效推進,及時溝通。
二、請各市縣生態環境局督促轄區內油品經營單位在安裝三次油氣回收裝置前必須先報送治理方案,並及時將治理方案報省廳匯總。
三、企業安裝三次油氣回收裝置必須同時上傳油氣(非甲烷總烴)排放濃度在線監測數據與省廳聯網,安裝一台聯網一台,未能與省廳聯網的視為未安裝,責任自負。油氣排放濃度在線監測設備須符合國家計量認證和環保認證的要求,以確保監測數據的准確性。前期試點的設備,應在2021年8月15日前完成在線監測並與省廳聯網,否則設備供應商不得在其他加油站安裝新設備。
省廳5月初已完成三次油氣回收在線監測平台建設,制定介面通訊協議,具備油氣排放濃度在線監測聯網條件。
四、為避免企業因安裝不合格設備而重復投資,造成經濟損失,凡是不屬於前期試點的設備,堅持「先試點、再推廣」的原則,各市縣生態環境局應及時向省廳報告後試點,同一產品全省范圍內允許先安裝一台進行試驗,穩定運行一個月,確保產品能夠滿足《關於開展加油站三次油氣回收治理工作的通知》(瓊環氣字〔2021〕2號)要求並報備後,方可推廣使用。
五、三次油氣回收治理工作技術性強、時間緊、任務重,各市縣要加強對油品經營單位的監管、服務和指導,近期省廳將組織對重點市縣開展加油站油氣回收治理工作現場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