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化學樓的噴淋裝置位置在哪裡如何使用
具體要抄根據商場的實際情況而定,一般重點位置要注意:
研究組建立了大空間試驗裝置以模擬一些特殊的區域:購物中心二層的出口和人行通道的一部分。北美的火災統計表明,將近90%的情
況下,4個或更少的噴淋頭就可以有效地阻止火勢的蔓延。因此,該試驗裝置上安裝了4個噴淋頭。
通道部位安裝了一個排煙系統。第一類試驗使用丙烷燃燒器,為了防止水噴淋的 水濺上,該燃燒器被隔離保護。這樣做可以確定在典型
的煙氣運動蔓延空間內,火與噴淋兩者間的影響。
㈡ 噴淋養護設備的特點是什麼
本設備有幾大優點:一、根據箱梁的形狀及尺寸精心設計的行走軌道、行走裝置及噴淋系統很好的實現箱梁全方位的噴淋養護要求,大大提高的養護質量和效率,保證了預制箱梁混凝土強度。二、行走裝置行走到箱梁盡頭接觸限位開關後不會馬上反轉而是自動延時兩秒再往回行走,大大增加了電機及設備的使用壽命。三、控制電路增加了定時器,可自由設置機器每天噴淋的工作時間和停息時間,大大降低人工開機關機的繁瑣工作。四、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按每兩天3片梁的出梁速度,養護周期7天,每天需投入人員兩人,養護需要14人次,兩採用噴淋系統,只需設定好養護時間范圍由一個人進行系統日常維護、檢查供水是否充足即可。五、提高勞動生產率,採用自動噴養護系統,噴淋一片梁達到全方位、全濕潤的養護質量標准用時按天氣、溫度情況和梁板養護階段只需3-4min。六、系統零部件購買、安裝、維修方便。系統所需配套零部件,在一般的電器原件市場及五金市場都能買到。
噴淋設備的電控部分完全基於繼電控制系統,其中主要是採用接觸器、中間繼電器、時間繼電器來實現自動往返、延時等待功能等,具有上電自啟動,限位處自動保護(返回),在時控開關的控制下可以實現無人監控的情況下的定時自動啟停功能,實現了設備的自動、自檢、自啟動功能。
㈢ 實驗室應該做好哪些應急准備
1.處理任何緊急事故的原則是:在不危及自身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應採取措施保護國家財產少受損失。包括自救、呼叫他人或專業人員協同施救,必要時要及時報警;在可能危及自身及他人人身安全的情況下,應以保護自身和他人安全為重點,及時撤離危險現場,自救、互救、報警等。
2.進入實驗室前,實驗指導教師必須做好實驗安全教育,告知學生可能會遇到的安全問題以及防範處置的方法。
3.進入實驗室必須遵守實驗室的各項規定,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做好各類記錄。
4.保證實驗室觀察窗的可視性,門口需張貼安全信息牌,並及時更新相關信息。
5.如實驗室大門是向內打開的,需保證實驗室操作過程中, 實驗室大門打開(如有避光實驗請在門上加裝遮光簾),以保障安全通道通暢。
6.保持實驗室整潔和地面乾燥,及時清理廢舊物品,保持消防通道通暢,便於開、關電源及防護用品、消防器材等的取用。
7.實驗中人員不得脫崗,進行危險實驗時需有2 人同時在場。
8.進入實驗室應熟悉實驗場所安全設施,熟悉消防器材、緊急噴淋裝置、洗眼器等存放位置,熟悉緊急情況下的逃生路線和緊急疏散方法。
9.實驗人員應根據需求選擇合適的防護用品;使用前,應確認其使用范圍、有效期及完好性等,熟悉其使用、維護和保養方法。
10.禁止在實驗室內吸煙、進食、使用燃燒型蚊香、睡覺等,禁止放置與實驗無關的物品。不得在實驗室內追逐、打鬧。
11.對於特殊崗位和特種設備,需經過相應的培訓,持證上崗。
㈣ 無機化學實驗室噴淋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1、實驗室消來防噴淋系源統是為了防止火災,當出現火情時,自動噴水滅火;
2、實驗緊急噴淋裝置是作用:當有害化學葯品(遇水後不發生對人體有進一步傷害反應的化學葯品)噴到身上或眼睛中時,用水緊急噴淋及沖洗;
3、合成反應吸收設置里的噴淋裝置的作用是:增大吸收液與氣體的接觸面積,使之充分接觸,提高吸收率。
㈤ 自動噴淋系統的末端裝置及作用和維護管理要點有哪些
末端試水裝置是設置在有聯動要求的濕式、干—濕式及預作用系統上,用以檢驗系統可靠性的一種手動檢驗裝置,尤其在濕式系統中,能通過試水觀察壓力表示值和水流是否穩定,通過壓力表示值,校核試水口流量,經計算判斷系統的啟動流量是否符合要求。 由於目前國內暫時無成套的末端試水裝置可供選購,設計規范和施工及驗收規范又沒有很明確的規定,設計人員往往根據GB50261—96.第5、4、8條「末端試水裝置宜安裝在系統管網末端或分區管網末端」和本條款條文說明「末端試水裝置一般由連接管、壓力表、控制閥及排水管組成,有條件的也可採用遠傳壓力、流量測試裝置和電磁閥組成,總的安裝要求是操作簡便,檢測結果可靠」的要求,把末端試水裝置設計成如圖-1,而施工人員往往把排水管隨意就近接入廢水管或雨水管,筆者認為這樣的做法有很多弊端。 其一,壓力表不應裝在閥門前面。雖然在未開啟試水裝置前可直現地看到管網中的水壓力(靜壓)和確認管網中有水,但如果在報警閥與水流指示器之間設置了控制閥且控制閥未採用信號閥或被施工人員誤裝成普通控制閥的情況下,由於樓層面積較大,在分區管網的系統調試中只試驗了最不利點管網的末端試水裝置的聯動控制,有可能造成有的分區控制閥未打開,誤以為整個系統正常,在火災發生時,不能得到噴淋水泵的供水而不能滅火。 其二,試驗流量不準確。開啟方試水裝置進行系統試驗時,不能模擬最不利點噴頭的實際流量,造成試驗時系統有效,但實際使用時,可能由於最不利點處的噴頭開放後,實際流量達不到水流指示器或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而不報警。 因為流量特性系數K=80的標准噴頭在0.1Mpa工作壓力下流量為80L/min,規范允許在最不利點處噴頭的工作壓力可以為0.05Mpa,根據公式: q=K√10p K—流量特性系統,標准噴頭K=80 P—噴頭處的水壓(Mpa) q—噴頭的噴水量 最不利點噴頭的噴水量q=K√10p≈57L/min,也就是說最不利的樓層或管網分區的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為57L/min,這就是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但是為了安全和可靠,許多生產廠家把自己生產的水流指示器的最小動作流量指標定得比較低。按照《水流指示器的性能要求和試驗方法》(GA32-92)標准規定水流指示器的靈敏度應滿足當q≤15L/min時,不應報警;15L/min<q<37.5lmin時應該報警;q=37.l min時必須報警。報警的最大流量不應大於37.5l="" min。而規范又規定濕式報警閥當系統側流量q≤15l="" min時不報警,由副閥向系統側補充壓力;當15l="" min<q≤60l="" min時,主閥板是處於開啟或者似開非開失去密封的狀態;信號管內已有水流通過,並進入延時器,只是延時器在90s內不報警而已;只有當系統側以60l="" min的流量放水時,壓力開關和水力報警才在5~90s內報警。 所以如圖-1的設置,打開閥門試水時,流量很容易就大於水流指示器的動作流量或大於濕式報警閥的動作流量,但由於流量沒有一個確定值,並不能說明當最不利點處口噴頭開放時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第三,排水管安裝不合理。試水裝置的排水管不應直接接入排水立管或雨水管,而應該設有間接排水的漏斗和排水管,以便在放水時能直觀地反映出水量。 通過多年的工作實踐,筆者認為,末端試水裝置應設置在系統中水力條件最為不利的噴頭末端,它應由控制閥、壓力表、試水口及排水裝置組成(見圖-2),試水口的K值應與該區域中最小噴頭的K值相同,為了模擬一隻噴頭的開放,建議採用閉式噴頭截去2個軛臂和濺水盤的方式來替代試水口。控制閥宜採用截止閥,具有調節流量的作用,而且密封面不易損傷。壓力表應設在控制閥的下游,盡量靠近試水口,以便真實反映試水口噴水時的噴水壓力,准確地計算出試水口的流量。試水口的出口不應連接排水管,必須以孔口出流的方式間接地排入排水管裝置或排水明溝。 只有這樣,才能使末端試水裝置能模似一隻噴頭的流量放水,檢驗系統能否在最不利點處開放一隻噴頭時,使系統中的水流指示器、報警閥、壓力開關、水力警鈴都能正常動作,噴淋泵能及時啟動,同時也表明了系統中任何一個噴頭開放,系統都能可靠地聯動運行。
㈥ 實驗室常見事故的預防及處理
實驗室常見的事故正常來說比如學生操作過程中不小心被燙傷這個時候可以用冷水沖一下,還有可能就是導致一些操作的詩物流血。
㈦ 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日常維護,保養規則有哪些
實驗室設備日常保養與維護方法
實驗儀器的保養與維護是實驗室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搞好儀器的保養與維護,關繫到儀器的完好率、使用率和實驗教學的開出率,關繫到實驗成功率。因此,作為實驗教師應懂得教學儀器保養與維護的一般知識,掌握保養與維護的基本技能。
儀器一旦吸附灰塵、污垢,不僅影響儀器的性能,縮短使用壽命,直接影響實驗效果,而且影響美觀和實驗者的身心健康。儀器在使用或貯藏中都會沾上灰塵和污垢,做到以防塵防污為主,經常地除塵清洗是搞好儀器保養與維護的重要環節。
(一)除塵
灰塵多為帶有微量靜電的微小塵粒,常飄浮於空氣中,隨氣流而動,遇物便附著其上,幾乎無孔不入。灰塵附著在模型標本上會影響其色澤,運動部件上有灰塵會增大磨損,電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造成短路、漏電,貴重精密儀器上有灰塵,嚴重者會使儀器報廢。
清除灰塵的方法很多,主要應依灰塵附著表面的狀況及其灰塵附著的程度而定。在乾燥的空氣中,若灰塵較少或灰塵尚未受潮結成塊斑,可用干布拭擦,毛巾撣刷,軟毛刷刷等方法,清除一般儀器上的灰塵;對儀器內部的灰塵可用皮唧、洗耳球式打氣筒吹氣除塵,也可用吸塵器吸塵;對角、縫中的灰塵可將上述幾種方法結合起來除塵。不過對貴重精密儀器,如光學儀器、儀表表頭等,用上述方法除塵也會損壞儀器,此時應採用特殊除塵工具除塵,如用鏡頭紙拭擦,沾有酒精的棉球拭擦等。
在空氣潮濕,灰塵已結成垢塊時,除塵應採用濕布拭擦,對角、縫中的灰垢可先用削尖的軟大條剔除,再用濕布試擦,但是對掉色表面、電器不宜用濕布拭擦。若灰垢不易拭擦乾凈,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進行拭擦,或進行清洗。
(二)清洗
儀器在使用中會沾上油膩、膠液、汗漬等污垢,在貯藏保管不慎時會產生銹蝕、霉斑,這些污垢對儀器的壽命、性能會產生極其不良的影響。清洗的目的就在於除去儀器上的污垢。通常儀器的清洗有兩類方法,一是機械清洗方法,即用鏟、刮、刷等方法清洗;二是化學清洗方法,即用各種化學去污溶劑清洗。具體的清洗方法要依污垢附著表面的狀況以及污垢的性質決定。下面介紹幾種常見儀器和不同材料部件的清洗方法。
1. 玻璃器皿的清洗
附著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大致有兩類,一類是用水即可清洗干凈的,另一類則是必須使用清洗劑或特殊洗滌劑才能清洗干凈的。在實驗中,無論附在玻璃器皿上的污垢屬哪一類,用過的器皿都應立即清洗。
盛過糖、鹽、澱粉、泥砂、酒精等物質的玻璃器皿,用水沖洗即可達到清洗目的。應注意,若附著污物已干硬,可將器皿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毛刷邊沖邊刷,直至洗凈。
玻璃器皿沾有油污或盛過動植物油,可用洗衣粉、去污粉、洗潔精等與配製成的洗滌劑進行清洗。清洗時要用毛刷刷洗,用此洗滌劑也可清洗附有機油的玻璃器皿。玻璃器皿用洗滌劑清洗後,還應用清水沖凈。
對附有焦油、瀝青或其他高分子有機物的玻璃器皿,應採用有機溶劑,如汽油、苯等進行清洗。若還難以洗凈,可將玻璃器皿放入鹼性洗滌劑中浸泡一段時間,再用濃度為5%以上的碳酸鈉、碳酸氫鈉、氫氧化鈉或磷酸鈉等溶液清洗,甚至可以加熱清洗。
在化學反應中,往往玻璃器皿壁上附有金屬、氧化物、酸、鹼等污物。清洗時,應根據污垢的特點,用強酸、強鹼清洗或動用中和化學反應的方法除垢,然後再用水沖洗干凈。使用酸鹼清洗時,應特別注意安全,操作者應帶橡膠手套防護鏡;操作時要使用鑷子,夾子等工具,不能用手取放器皿。
此外,洗凈的玻璃器皿,最後應用毛巾將其上沾附的水擦乾。
2. 光學玻璃的清洗
光學玻璃用於儀器的鏡頭、鏡片、棱鏡、玻片等,在製造和使用中容易沾上油污、水濕性污物、指紋等,影響成像及透光率。清洗光學玻璃,應根據污垢的特點、不同結構,選用不同的清洗劑,使用不同的清洗工具,選用不同的清洗方法。
清洗鍍有增透膜的鏡頭,如照相機、幻燈機、顯微鏡的鏡頭,可用20%左右的酒精配製清洗劑進行清洗。清洗時應用軟毛刷或棉球沾有少量清洗劑,從鏡頭中心向外作圓運動。切忌把這類鏡頭浸泡在清洗劑中清洗;清洗鏡頭不得用力拭擦,否則會劃傷增透膜,損壞鏡頭。
清洗棱鏡、平面鏡的方法,可依照清洗鏡頭的方法進行。
光學玻璃表面發霉,是一種常見現象。當光學玻璃生霉後,光線在其表面發生散射,使成像模糊不清,嚴重者將使儀器報廢。光學玻璃生霉的原因多是因其表面附有微生物孢子,在溫度、濕度適宜,又有所需″營養物″時,便會快速生長,形成霉斑。對光學玻璃做好防霉防污尤為重要,一旦產生霉斑應立即清洗。
消除霉斑,清洗黴菌可用0.1~0.5%的乙基含氫二氯硅烷與無水酒精配製的清洗劑清洗,或用環氧丙烷、稀氨水等清洗。
使用上述清洗劑也能清洗光學玻璃上的油脂性霧、水濕性霧和油水混合性霧,其清洗方法與清洗鏡頭的方法相仿。
3. 橡膠件的清洗
實驗儀器中用橡膠製成的零部件很多,橡膠作為一種高分子有機物,在沾有油膩或有機溶劑後會老化,使零部件產生形變,發軟變粘;用橡膠製成的傳動帶,若沾有油污會使摩擦系數減小,產生打滑現象。
清洗橡膠件上的油污,可用酒精、四氯化碳等作為清洗劑,而不能使用有機溶劑作為清洗劑。清洗時,先用棉球或絲布蘸清洗劑拭擦,待清洗劑自然揮發干凈後即可。應注意,四氯化碳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清洗時應在較好通風條件下進行,注意安全。
4. 塑料件的清洗
塑料的種類很多,有聚苯乙烯、聚氯乙烯、尼龍、有機玻璃等。塑料件一般對有機溶劑很敏感,清洗污垢時,不能使用如汽油、甲苯、丙酮等有機溶劑作為清潔劑。清洗塑料件用水、肥皂水或洗衣粉配製的洗滌劑洗擦為宜。
5. 鋼鐵零部件除銹
鋼鐵零部件極易銹蝕,為防止銹蝕,教學儀器產品中的鋼鐵件常塗有油層、油漆等防護層,但即使如此,銹蝕仍常發生。清除鋼鐵零部件的銹蝕,應根據銹蝕的程度以及零部件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方法。
對尺寸較大,精密程度不高或用機械方法除銹不易除凈鋼鐵零部件,可採用化學方法除銹,如用濃度為2~25%的磷酸浸泡欲除銹的部件,浸泡時加溫至40~80℃為宜,待銹蝕除凈後,其表層會形成一層防護膜,再將部件取出浸泡在濃度為0.5~2%的磷酸溶液中約一小時,最後取出烘乾即可。
在實驗室使用這類化學方法除銹中若操作稍有不當,反會損壞零部件,特別是精密零部件。因此在實驗室,除銹不宜多用化學方法,而應採用機械除銹方法,即先用鏟、剔、刮等方式將零部件上的銹蝕層塊除去,再用砂紙砂磨、打光,最後塗上保護層。
對於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材料構成的零部件,其除銹方法可參照鋼鐵零部件的除銹方法進行。但應注意兩點,其一,採用化學方法除銹時,應根據零部件材料的化學特性配製和使用不同的化學除銹劑;其二,除去有色金屬及其合金構成的零部件的銹蝕,一般採用機械除銹方法為宜。
㈧ 化學實驗室晉級噴淋裝置是怎麼安裝的
《生物安全實驗室建築技術規范》GB50346-20048 消防8.0.1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火設計應符合現行標准《建築設計防火規范》GBJ 16和《建築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 140等相關國家標准中的有關規定。8.0.2 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設在耐火等級不低於二級的建築物內。8.0.3 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為獨立防火分區。8.0.4 生物安全實驗室的所有疏散出口都應有消防疏散指示標志和消防應急照明措施。8.0.5 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採取有效的防火防煙分隔措施。並應採用耐火極限不低於2.00h的隔綺和甲級防火門與其他部位隔開。8.0.6 生物安全實驗室應設火災自動報警裝置和合適的滅火器材。8.0.7 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不應設置自動噴水滅火系統,但應根據需要採取其他滅火措施,如滅火器等。8.0.8 三級和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的防火設計應以保證人員能盡快安全疏散為原則,火災必須能從實驗室的外部進行控制,使之不會蔓延。從上標准來看,P2實驗室一般應設消防噴淋。因為其涉及的生物危害不大或無危害,首先應考慮到消防安全而不是生物擴散危害。國家對3級以上生物實驗室有明確規定,不設消防噴淋。
㈨ 噴淋裝置安裝要求有哪些
一般安裝在來易接觸酸、源鹼、有機物的房間(我們實驗室有機前處理室、無機前處理室、理化前處理室各安裝了一台)。安裝完成後,周圍不能堆積雜物,噴淋裝置水流要求能沖開噴淋蓋,噴淋裝置要求一月一檢,檢測項目包括周圍是否有堆積物、水流能否沖開蓋,水流能否清澈,管路是否生銹,等等
㈩ 噴淋裝置設備的優點是什麼
噴淋就是在設置在建築內部空間的一種消防噴水末端裝置;
有明裝和暗裝兩種;
依據建築的需要設有上噴淋和下噴淋,連接消防水管及消防水池。
噴淋內有水銀感應器,預熱膨脹後會爆裂、噴灑水進行滅火。
建築工地噴淋降塵包括蓄水池、水泵一體主機、豎向連接在塔吊架上的垂直供水管和橫向連接在塔吊橫臂上的水平供水管,垂直供水管和水平供水管之間通過萬向旋轉接頭連接,進口端連接蓄水池,通過操作主機的控制器啟動水泵後,系統即可開始噴霧工作,塔吊橫臂始終在工地的至高點,噴水系統在塔吊的旋轉范圍內進行全方位、零死角霧狀噴水,水通過噴嘴射出飄飛的水霧,可有效吸附空中的灰塵顆粒和雜質,可以控制工地揚塵不往外擴散,起到降塵的作用,同時在高空噴淋一段時間後,地面將形成一片濕潤狀態,能有效的壓制住灰塵重新揚起。
建築工地噴淋降塵系統優點:
1、噴淋范圍廣,可完整覆蓋塔吊旋轉半徑內的區域
2、可以完成對混凝土養護及霧化養護
3、可以對高溫天進行地面降溫
4、可以預防並減少火災
5、抑制工地降塵,治理霧霾效果明顯
塔吊噴淋系統是指在塔吊安裝完成後通過塔吊旋轉臂安裝的噴水系統,對施工場地內的除塵、混凝土養護、消防安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