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發動機的機械噴射是什麼意思
最早的汽油噴射引擎——機械噴射引擎
早期汽車的引擎燃油控制系統主要是以傳統的化油器為主,在我國這種控制系統甚至一直到現在依然存在。但是化油器存在諸如易發生氣阻、結冰、節氣門響應不靈敏等現象,在多缸發動機中供油不勻,引起工作不穩、不利於大功率設計。為了彌補這些缺陷,燃油噴射引擎應運而生。汽油噴射系統作為汽油發動機的燃油輸送系統,已有多年的發展歷史。從噴射控制發展來看,經歷了兩次階段性的發展歷程:從機械式燃油噴射向電子燃油噴射的變革,而機械噴射式是一種以機械液力控制的噴射技術。
盡管汽油噴射技術有諸多優勢,但由於其生產受當時社會生產力、生產工藝、技術的制約,其製造成本非常高,因此汽車用汽油噴射裝置最初只能應用在數量很少的賽車上,它能滿足賽車所要求的大發動機輸出功率和靈敏的油門響應性能。到50年代末期,大多數賽車都已經採用了汽油噴射作為燃油輸送系統。
汽油噴射應用於民用批量生產的轎車發動機上,是在1950—1953年高利阿特(Goliath)與哥特勃羅特(Gutorod)兩公司首先在2缸2沖程發動機上安裝了汽油噴射(缸內噴射)裝置。1957年賓士公司又在4沖程發動機上採用了它。
50年代轎車用汽油噴射都是在柴油機燃油噴射泵的原理與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機械汽油噴射,由世界著名汽車配套生產商博世公司研發生產並投入市場。可以說:由於博世公司的積極研發,在汽車用汽油機械噴射領域內,博世公司起著領袖與旗艦的作用。
採用機械噴射引擎的賓士230E
1958 年,賓士公司在200SE上首次採用在進氣歧管上安裝噴油嘴,燃油分組進行噴射。在此噴射中,安裝有能調節的啟動閥和控制暖車加溫時間的自動控制開關,在起動、暖車工況下能適當增加燃油噴射量,增大空燃比,同時對進氣溫度高低、行駛環境大氣壓力的變化,在空燃比補償控制中根據變化,做較精確的控制。正是這種有部分電子元件感應參與,有初步簡單電子控制的汽油噴射方式,為現在的EFI電子燃油控制奠定了功能基礎。
目前機械燃油噴射系統已經被電控燃油噴射系統EFI所取代,但是在國內還可以找到機械噴射引擎,主要是著名的博世公司研製開發的K-E型系統 (機械與電子混合控制)。(完)
B. 跳雷的ОЗМ-72防步兵跳雷
O3M系列防步兵地雷,主要包括:
O3M-72地雷剖面圖
◎雷體:與德國S系列、美國M2系列的防步兵跳雷不同,O3M系列的地雷沒有一個類似於發射管的外殼,而是將雷體本身固定在一個金屬底座上。雷體中包括引信、主裝葯、傳爆管、雷管、預制破片等。
◎引信:O3M-72地雷採用多形式的引信,除了壓發、絆發之外,在雷殼頂部還預留有一個外接導線接頭,可以使用電點火的形式引爆。
◎預制破片:O3M-72地雷與O3M-4地雷最大的差別,即在於預制破片上。原來的O3M系列地雷沒有預制破片,依靠主裝葯爆炸時,將鑄鐵制的雷殼炸開而產生不規則的破片,這種方法產生的隨機碎片數量較少,作戰效能較差。故O3M-72地雷增添了預制破片的設計,採用截成一段一段的鋼筋頭包裹在主裝葯的外側,爆炸時這數百個鋼筋頭四處飛射,能夠有效的殺傷周圍有生力量,作戰半徑達到了30米之多。
◎拋射裝置:O3M系列地雷的拋射裝置,是固定在底座上的一個拋射葯包。引信觸發後,通過傳火葯引發拋射葯包,拋射葯包爆炸產生沖擊波將整個雷體炸向空中。
◎延時裝置:當雷體被拋射葯爆炸產生的沖擊波推向空中時,雷體下部連接的一根控制拉線則同時被扯出,當雷體達到預定高度時,控制線也被扯到了長度盡頭,隨即產生一個拉力,觸發雷體底部的擊針,在彈簧彈力的作用下擊打雷管,從而引爆主裝葯。採用控制線來控制延遲時間,是從O3M-4型地雷開始的,效果較O3M-3型的短延時引信要好,可以做到較為精確的控制延遲引爆時間。 在布設完畢、拔掉保險片後,O3M-72型防步兵地雷即進入待發狀態。當觸發、壓發、絆發或用電線引爆引信後,傳火管引爆雷體底部的拋射葯包,拋射葯包爆炸產生沖擊力,將雷體炸離底座並拋向空中;雷體底部的控制線隨即被拉開,當達到一定高度時,因控制線已經達到長度盡頭,引發雷體底部的擊針撞擊雷管,從而引爆主裝葯,主裝葯爆炸後將周圍的鋼筋頭射向周圍各個方向,殺傷附近有生力量。
裝備狀況:裝備原華約成員國
名 稱:ОЗМ-72防步兵跳雷
產品原名稱:ОЗМ-72 Bounding Anti-Personnel Mine
西方代號:МОН-50
生 產 廠 商:SU/Soviet state arsenals(原蘇聯.蘇維埃國家兵工廠)
布設方式:人工
殺傷形式:預制破片
形狀:圓柱體
外形尺寸 直徑*高度:10.8*17.2 cm
重量:5Kg
有效殺傷半徑: 約25~30 米
引信類別:機械拉、壓,或遙控電點火
地雷跳高: 1 米
自毀自失效性能:無
C. 炸彈可不可以用陸軍裝備的機械機器機車或者是軍車用來投射發射彈射投擲出去呢呀,就是能夠網很遠處扔出去
不可以,那是火箭彈或者是電磁炮之類的,如果不用飛機,那成本和技術要求都非常高,用不起的
D. 子母彈有哪些拋射方式
子母彈拋射方式:在拋射步驟上可以分為一次拋射和兩次(多次)拋射。由於兩次拋射機構復雜,而且有效容積不能充分使用,攜帶子彈數量少等原因,因而在一次拋射可滿足使用要求時,一般不採用兩次拋射。目前常用的拋射方式,主要有如下幾種:母彈高速旋轉下的離心拋射:這種拋射方式,對於一切旋轉的母彈,不論轉速的高低,均能起到使子彈飛散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火炮子母彈丸轉速高達每分鍾數千轉,以至上萬轉時,均起到主要的以至全部的拋射作用。
機械式分離拋射:這種拋射方式是在子彈被拋出過程中,通過導向桿或撥簧等機構的作用,賦予子彈沿戰斗部徑向分離的分力。導向桿機構已經成功地使用在122毫米火箭子母彈上,狹縫攝影表明,5串子彈越過導向桿後,呈花瓣狀分開。
燃氣側向活塞拋射:這種方式主要用於子彈直徑大,母彈中只能裝一串子彈的情況,如美國的MLRS火箭末端敏感字母戰斗部所用的拋射機構。前後相接的一對末敏子彈,在側向活塞的推動下,垂直彈軸沿相反方向拋出(互成180)。每一對子彈的拋射方向又有變化,對整個戰斗部而言,子彈向四周各方向均有拋出。
燃氣囊拋射:使用這種拋射結構的典型產品是英國的BL755航空字母炸彈。共攜帶小炸彈147顆,分裝在7個隔艙中。小炸彈外緣用鋼帶束住,小炸彈內側配有氣囊。當燃氣囊充氣時,子彈頂緊鋼帶,使其從薄弱點斷裂,解除約束。在燃氣囊彈力的作用下,147顆小炸彈從不同方向以兩種不同的名義速度拋出,以保證子彈散布均勻。
子彈氣動力拋射:通過改變子彈氣動力參數,使子彈之間空氣阻力有差異,以達到使子彈飛散的目的。這種方式已經在國外的一些產品中使用。如在國外的炮射子母彈上,就有意地裝入兩種不同長度尾帶的子彈;在航空殺傷子母彈中,採用鋁瓦穩定的改制手榴彈製作的小殺傷彈,拋射後靠鋁瓦穩定方位的隨機性,從而使子彈達到均勻散開的目的。
中心葯管式拋射:使用成功的典型結構式美國MLRS火箭子母彈戰斗部。每發火箭攜帶子彈644枚。一般子彈排列不多於兩圈。圓柱部外圈排14枚,內圈排7枚。子彈串之間用聚碳酸酯塑料固定並隔離。戰斗部中心部位裝有葯管。時間引信作用,引起中心葯柱爆燃後,沖擊波既使得殼體沿全長開裂,又將子彈向四周拋出。
E. 羽毛球發射裝置
機械羽毛球發射裝置,到處都有呀。羽毛球廠都是用這個裝置測試球的速度和搖擺。
F. 軍隊中用的那個可以發射的抓鉤,就是過江或是上城牆一發射抓住牆然後順著繩往上爬的那個,叫什麼
錨鉤發射器是最新研發的一款錨鉤發射及繩索拋投裝置,適合公安、特警、消防、海事、探險、工業、救援等部門,應用於消防救援、反恐突擊、急流冰上救援,山地懸崖攀援,跨山越水架線,船對船、船對岸、地對空(樓)之間的繩索連接,以及發射錨鉤等用途。
該產品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空氣作用力是一種機械力。他們藉由物體與流體(氣體)間的接觸與互相作用而產生。當一個物體將氣流轉向的時候,升力就產生了。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氣流被轉向一個方向,在相反的方向會產生升力或推力。)
它利用氣瓶的高壓空氣做動力,只要裝入高壓氣瓶,把發射器對准目標,扣動扳機即可發射錨鉤進行攀登或發射救生圈進行施救。PT-02錨鉤發射器是新型快速拋投工具。
PT-02型錨鉤發射器基本參數及特點
1、發射錨鉤,錨鉤作為攀援輔助工具,可以抓住樹枝、牆壁、欄桿、船舷等,通過繩索輔助攀爬;錨鉤為鈦合金整體無焊點製造,具有重量輕,抗拉能力強,抓著點牢固的特點;
2、發射救生圈,救生圈遇水後自動充氣,可以浮起落水者,通過繩索將落水者拉到安全地帶,從而起到救援的目的。
3、發射繩索,繩索或可發射到河流山澗對岸,起到連接架線作用;或可發射到山崖樓頂,起到輸送救援器材物資的作用。橙紅色繩索可以漂浮於水面,也便於清晰的辨認。基本參數:
(無風、22mp壓力條件下)
發射體發射繩索發射救生圈發射錨鉤
4mm
繩索水平120m水平90m水平90m
垂直45m垂直40m垂直40m
7mm
繩索水平85m水平75m水平75m
垂直45m垂直35m垂直35m
項目功能規格參數數量
發射器發射繩索
錨鉤或救生筒750*220mm1支
鋁合金
發射氣瓶可以長期存儲氣體備用,便於現場迅速更換再次發射,實現一用一備公稱壓力20mp,
自然損耗小於1%/天1套
(可選
2套)
鈦合金
整體錨鉤輔助攀登整體無焊接點製造,最大抗拉強度10kn1隻
自動充氣
救生圈營救落水遇水5秒自動充氣1套
4mm救生繩救援牽引、橙紅色、可漂浮水面最大抗拉強度2kn200米
7mm繩索輔助攀登最大抗拉強度8kn110米
充氣工具充氣測壓工作壓力30mp1
鋁合金箱海綿防震
隨車存儲攜帶850*500*4501
G. 求一個簡易的機械發射裝置結構圖及原理
發射裝置關鍵處是動力,可以考慮氣動、液動,如是瞬發可以考慮火葯引信等
H. 處理金屬表面的機械設備為什麼叫拋丸機
拋丸機之所以叫拋丸機而不叫拋砂機是因為拋丸這種工藝與噴砂工藝的有著根本的區別就是是拋射,而不是噴射,拋射的不是砂,而是鋼丸。鋼丸直徑遠大於噴砂直徑。他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具體要求將不同粒徑的鋼丸高速射到工件表面,電機帶動沖擊力巨大的鋼丸迅速把工件表面氧化皮鐵銹等雜質清理掉。用這種方法加工出來的產品,不但質量穩定,外表美觀沒有盲區。
為了以下;1,金屬表面強化,強化後的金屬各方面指標均有明顯改善,例如汽車板簧強化。2,金屬表面裝飾性拋丸,例如鋁制工件表面用小直徑不銹鋼丸拋打後視覺良好。3,金屬表面的清理,例如鑄件表面的粘砂經拋丸清理後能顯露出材質本身的顏色,塗層後防銹能力明顯。4,鋼板件,鉚焊件拋丸後其上的鐵銹、粘附物以及焊接葯皮等全部清理掉,為後工序塗漆以及塗層做了最優秀的准備。
I. 為了連續噴射火焰,中國古代人發明了什麼機械裝置
在機械裝置上,中國古代人又發明了雙動式活塞風箱,使連續噴射火焰成為可能回。利用雙動式活塞答風箱不斷地抽出容器中的猛火油,就可以連續噴出火焰。火焰噴射器是用當時最好的含銅70%的彈殼黃銅製作的,這是世界上第一具名副其實的火焰噴射器。
J. 拋投器的功能分類
PT-02型錨鉤發射器是最新研發的一款錨鉤發射及繩索拋投裝置,適合公安、特警、消防、海事、探險、工業、救援等部門,應用於消防救援、反恐突擊、急流冰上救援,山地懸崖攀援,跨山越水架線,船對船、船對岸、地對空(樓)之間的繩索連接,以及發射錨鉤等用途。
該產品是根據空氣動力學原理(空氣作用力是一種機械力。他們藉由物體與流體(氣體)間的接觸與互相作用而產生。當一個物體將氣流轉向的時候,升力就產生了。根據牛頓第三運動定律,氣流被轉向一個方向,在相反的方向會產生升力或推力。)
它利用氣瓶的高壓空氣做動力,只要裝入高壓氣瓶,把發射器對准目標,扣動扳機即可發射錨鉤進行攀登或發射救生圈進行施救。PT-02錨鉤發射器是新型快速拋投工具。 1、 發射錨鉤,錨鉤作為攀援輔助工具,可以抓住樹枝、牆壁、欄桿、船舷等,通過繩索輔助攀爬;錨鉤為鈦合金整體無焊點
製造,具有重量輕,抗拉能力強,抓著點牢固的特點;
2、發射救生圈,救生圈遇水後自動充氣,可以浮起落水者,通過繩索將落水者拉到安全地帶,從而起到救援的目的。
3、發射繩索,繩索或可發射到河流山澗對岸,起到連接架線作用;或可發射到山崖樓頂,起到輸送救援器材物資的作用。橙紅色繩索可以漂浮於水面,也便於清晰的辨認。
4、發射繩梯,可以攀登到一定的高度,實施作業。
5、發射其他器械,如:掃雷鉤(器)、偵查球(器)等
基本參數:
(無風、22mp壓力條件下) 發射體 發射繩索 發射救生圈 發射錨鉤 4mm
繩索 水平120 m 水平90m 水平90 m 垂直45m 垂直40m 垂直40m 7mm
繩索 水平85 m 水平75 m 水平75 m 垂直45m 垂直35m 垂直35m 主要配置:鋁合金海綿包裝具有減震防潮性能。 項目 功能 規格參數 數量 發射器 發射繩索
錨鉤或救生筒 750*220mm 1支 鋁合金
發射氣瓶 可以長期存儲氣體備用,便於現場迅速更換再次發射,實現一用一備 公稱壓力20mp,
自然損耗小於1%/天 1套
(可選
2套) 鈦合金
整體錨鉤 輔助攀登 整體無焊接點製造,最大抗拉強度10kn 1隻 自動充氣
救生圈 營救落水 遇水5秒自動充氣 1套 4mm救生繩 救援牽引、橙紅色、可漂浮水面 最大抗拉強度2kn 200米 7mm繩索 輔助攀登 最大抗拉強度8kn 110米 充氣工具 充氣測壓 工作壓力30mp 1 鋁合金箱 海綿防震
隨車存儲攜帶 850*500*450 1 氣動型錨鉤發射器的優點是:發射距離較遠,發射成本低,發射聲音小,安全性高。 火葯型拋投器可分為噴射式和彈射式2種:
噴射式是以火箭彈為動力源,通過擊發火箭彈,火葯燃燒後噴發的高壓高溫氣體,不斷推動彈頭向前運動,達到拋投的目的。
優點是:射程遠,後坐力小,微聲。
缺點是:落點准確率低,使用成本較高。
彈射式是以空包彈為動力源,通過擊發空包彈,產生的高壓氣體把拋投體利用慣性發射出去,達到發射的目的。
優點是:發射目標准確率高,使用成本較低。
缺點是:,發射距離近,後坐力大,聲音大,彈葯管理較難。 一手握住發射器的中部,一手握住發射器的手把,肩托抵在肩窩位置。水平發射約35-45度;垂直發射約50-70度。對准目標,扣動扳機即可將發射器發射出去。
水中救援時,盡量選擇在落水者的上流或上風位置發射,發射目標對准洛社者上流或上風方向的5-10米處,以便救生圈順流而下,乘風漂至落水者身邊,而不至於落體傷害到落水者。 發射救生圈:一般採用4mm繩索,因為水中拉力較輕,橙紅色繩索顏色明顯,有利於落水者發現繩索位置;並且4mm繩索可以漂浮於水面,落水者可以方便的抓住。救生圈遇水後5秒即可自動充氣。
發射角度取35-40度。水中救援時,盡量選擇在落水者的上流或上風位置發射,發射目標對准落水者上流或上風方向的5-10米處,以便救生圈順流而下,乘風漂至落水者身邊,而不至於落體傷害到落水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