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氣體滅火系統主要有哪三種控制方式
1、手動控制:將氣體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手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於手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發生火情,可按下緊急啟停按鈕或控制器上啟動按鈕,即可按規定程序啟動滅火系統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在自動控制狀態,仍可實現電氣手動控制。
2、自動控制:將氣體滅火控制器上控制方式選擇鍵,撥到「自動」位置時,滅火系統處於自動控制狀態,當保護區發生火情,火災探測器發出火災信號,報警滅火控制器即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同時發出聯動指令,關閉聯鎖設備,
經過一段延時時間,發出滅火指令,打開電磁閥釋放啟動氣體,啟動氣體通過啟動管道打開相應的選擇閥和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3、機械應急手動操作:當保護區發生火情,控制器不能發出滅火指令時,應通知有關人員撤離現場,關閉聯動設備,然後拔出相應啟動瓶組啟動閥上的手動保險夾卡片,壓下手柄即可打開啟動閥,釋放啟動氣體,即可打開選擇閥、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如此時遇上啟動閥維修或啟動鋼瓶中啟動氣體壓力不夠不能工作時,這時應首先打開相對應滅火區域的選擇閥手柄,敞開壓臂,打開選擇閥,然後打開該區域的容器閥(瓶頭閥)上的手動手柄開啟容器閥(瓶頭閥),釋放滅火劑,實施滅火。
(1)氣體機械應急裝置擴展閱讀
氣體滅火系統適用於撲救下列火災:
1、電氣火災;
2、固體表面火災;
3、液體火災;
4、滅火前能切斷氣源的氣體火災。
注除電纜隧道(夾層、井)及自備發電機房外,K型和其他型熱氣溶膠預制滅火系統不得用於其他電氣火災。
氣體滅火系統不適用於撲救下列火災:
1、硝化纖維、硝酸鈉等氧化劑或含氧化劑的化學製品火災;
2、鉀、鎂、鈉、欽、鋯、鈾等活潑金屬火災;
3、氫化鉀、氫化鈉等金屬氫化物火災;
4、過氧化氫、聯胺等能自行分解的化學物質火災;
5、可燃固體物質的深位火災。
⑵ 經常散發有害氣體或產生粉塵的場所,應設置有效的什麼和什麼裝置
有害氣體凈化技術為防止大氣污染,保護環境,從車間內排除的有害氣體,需採取適當的凈化處理措施。對經濟價值較大的物質,應盡量回收。有害氣體的凈化方法主要有燃燒法、冷凝法、吸收法和吸附法。目前多採用吸收法和吸附法。 4、對有毒物質泄露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事故的設備和工作場所設置可靠的事故處理裝置和應急防護裝置。5、採取防毒教育及職業衛生知識培訓,定期檢測。 四、生產性雜訊的控制措施 (一)雜訊的定義 從物理學的觀點出發,雜訊就是各種不同頻率和強度的聲音的無規律的雜亂組合。從生理學觀點講,凡是使人煩躁的、討厭的、不需要的聲音都叫噪音。 (二)雜訊源 按產生雜訊的振動源,可以將工業雜訊分為三大類即:空氣動力性雜訊,機械性雜訊和電磁性雜訊。 1.空氣性雜訊是由於氣體震動產生的,當氣體中有了渦流或發生了壓力突變等,引起氣體的擾動,就產生了空氣動力性雜訊。 怎樣知道自己有無患職業病 由於目前大部分的職業病還沒有特效治療方法。預防職業病或要早期知道自己有無受職業危害損傷和患職業病,最有效的辦法是進行職業性健康體檢。 職業病的預防 綜合措施: 消除塵、毒等職業病危害因素 控制逸散,降低濃度或強度 保護個體 提高機體抵抗力 控制職業病危害技術措施 技術革新,如採用機械化、自動化、管道化操作; 改革工藝,以無毒或低毒的代替; 改變毒物形態,如用鉛膏代替鉛粉; 職業病的預防 合理布局,有毒無毒分開 減少與塵、毒等直接接觸的機會 密閉毒源、通風排毒、防二次污染、濕式作業 生產設備的維修管理防止跑、冒、滴、漏 制訂、遵守安全操作規程,防止意外事故。 加強個人防護,防止塵、毒進入體內 防護用品、衛生習慣、衛生設施 合理組織,注意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職業健康檢查(上崗前、在崗期間定期體檢) 發現禁忌症和早期病人 加強女工和青少年的勞動保護。 作業場所定期檢測 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加強職業衛生培
⑶ 應急救生裝備包括哪些
應急救生裝備包括漂浮裝置、海上救生服(抗浸服)、配套服裝、通訊及信號裝置、備用葯品及營具。
應急救生漂浮裝置
漂浮裝置的用途是在水上支撐人體,使之能按要求的方式游去。
拯救濺落時脫離飛船而被迫在水上漂浮的宇航員有相當的難度。統計數據表明,對落水者來說,最致命之處莫過於冷卻。水之導熱率為空氣導熱率的25倍。直接接觸水時,人體散發的熱量迅速地傳給環境介質。在10℃的水中穿著濕工作服的人,其保持工作能力的時間為1小時。若水溫為4℃,則安全時間為10~20分鍾;而水溫在0℃上下時,則幾分鍾後就可能喪失意識。各國的研究人員依據實驗數據認為,主動運動可在一定時間內補償機體熱耗損。但應想到,這會把人弄得精疲力盡。
人在水中的姿態(人體於垂直、水平或傾斜狀態漂浮)也很重要。體位垂直時,身體下部比上部承受更大水壓,致血液循環惡化,導致機體更快地過冷。令人體處於水平狀態則會使裝置結構更為復雜。現有漂浮裝置均系使人體保持傾斜姿態——傾角約45°。
充氣式浮漂(腋下救生器):整套裝置由二個浮漂,固定帶及吊救繩索組成。
浮漂不工作時置封包內,占體積較小。應急使用時牽拉封包繩,封包一打開,浮漂即可充氣。可用二氧化碳氣瓶自動充氣;也可用嘴吹氣,帶單向活門(吹氣嘴)的橡膠吹氣管即為此而設。
氣瓶牽拉起動(充氣)拉繩時,頂桿壓在撞針桿上,撞針刺穿封口薄膜,為氣體打開通向浮漂內部的通路。瓶內裝二氧化碳約28克,浮漂充滿時間為20~30秒。
浮漂用桔紅色雙面塗膠布製造。兩個浮漂提供的正浮力約34千克。其工作壓力為10千帕(0.1千克力/厘米2)。系統總重量為1.5千克。
充氣式救生船:用於濺落時拯救宇航員,以塗膠綢料製成,充以二氧化碳氣或空氣。氣瓶放在船體上的專用袋子里,其容積為0.4升。
為了便於容納落水者及增加穩定性,船尾直徑較船頭大,同時也寬敞一些。
左舷備有手風箱,必要時可用它補氣。風箱借橡膠管裝在船體上,不能取下來。
為了使救生船穩定,船尾下面粘有壓艙水袋。船體外廓為1890毫米×960毫米×255毫米,質量3.5千克,載重100千克。船體充滿時間為3分鍾;工作壓力不大於15.5千帕(0.15千克力/厘米2)。
海上救生服
海上救生服用於拯救遭遇事故而被迫離機漂浮的乘員。
海上救生服應保證在海浪(4~6級)中能保持方便而穩定的仰卧體姿,同時頭部略微露出海面。其正浮力不低於25~35千克。
救生服衣料在海水及±50℃范圍內變溫的作用下應保持穩定性。救生服通常在腕部及頸部密封。由於密封不嚴而進入衣內的水量不得超過0.8~1.2升。
衣內只要存在不大的余壓即可提高其熱防護性能。用吹氣嘴周期性地補氣可使余壓值達1~1.5千帕(100~1.50毫米水柱)。
漂浮者身上衣服的表面溫度很快就與環境溫度拉平。故水溫為O℃,皮溫為32℃的情況下,溫差將為32℃。
前蘇聯宇航員採用的海上救生服,其基本組成部分為:防水衣體(連身式工作服)、軟帽、密封手套、漂浮氣領、毛皮襪。
防水衣體由雙層塗膠綢料製成。褲管上連有橡膠鞋,頸部密封藉助橡膠簾實現。衣上有穿脫衣襟,借掩襟密封。軟帽用3毫米厚的海綿橡膠製造。可脫式三指密封手套系塗膠針織品製成。
漂浮氣領(枕頭及浮漂兩個),粘在衣體上。充滿時約可提供浮力300牛;衣體損壞時浮力不少於100牛。衣體入水後,水壓將其中空氣擠入氣領,使之充滿空氣。必要時可用吹氣嘴補氣。
海上救生服質量約為3千克(防水衣體及信號設備2.5千克,三指密封手套0.4千克;鞋墊0.1千克);腕套及橡膠簾12小時允許進水總量不得超過1升。
蘇制海上救生服穿在現有成套裝備(襯衣、飛行服、保溫服)的外面。裝備的熱阻約為0.4米2開/瓦(2.6克裸)。
全壓服可當海上救生服使用。全壓服衣體是氣密而不透水的,全壓服上的附件均有防水措施。
服裝配套
製造出在-50~+50℃溫度范圍內能保證人類最起碼生存條件的萬能服裝實際上是不可能的。所以,宇航員是用配套服裝裝備起來的,其中包括:襯衣、飛行服、保溫服和帽子、海上救生服、毛皮襪、絲襪和針織手套。
襯衣和飛行服供座艙內溫度在20℃下的正常飛行條件下使用。溫度降低時可穿上保溫服,保溫服平時存放在攜帶型用品箱里。應急條件下,為防備寒風雨雪的侵襲可將海上救生服罩在飛行服和保溫服外邊。
極端的低溫下必須利用手邊的一切手段禦寒(降落傘傘衣、用雪做的掩蔽部、篝火等等)。
通訊及信號設備
通訊設備為無線電台和伸縮天線,用來與營救飛機聯系和發出遇難信號。電台由兩部分組成——收發報機和電源,二者以電纜相連。電台以單一的固定頻率與飛機上電台聯系。飛機在1千米高度飛行時,覆蓋范圍不少於15千米。整套設備總質量在3.5~4千克。
信號設備包括:光信號鏡、哨子、熒光染色劑(用於海水和積雪染色)。
宿營裝具
宿營裝具含固體燃料、防風火柴、罐頭起子、防蚊頭網、海水淡化劑、太陽能蒸餾器、帶套水瓶、漁具、手槍和子彈、燈具、備用葯品和鋼鋸。
時下已知,海水淡化劑的作用原理是某些物質(沸石、離子型樹脂)具有吸附海水中鹽類(3~4克/升至35克/升)的能力,因為海水中的鹽類對人的機體有破壞作用,所以要淡化它。1片海水淡化劑可淡化4升海水。
⑷ 消防系統中的應急機械啟動功能,是什麼樣啟動的與自動啟動和手動啟動有什麼區別
消防系統中的應急機械啟動功能是手動閉合消防水泵啟動的。
因信號線路或消防水泵控制箱的控制線路故障,導致不能自動或手動啟動消防水泵時,通過消防水泵控制箱門上的機械應急啟動裝置,直接手動閉合消防水泵的主接觸器來啟動消防水泵。
應急機械啟動功能與自動啟動和手動啟動的區別是:
1、在自動或手動按鈕啟動消防水泵時,是星三角降壓啟動,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4 倍;在機械應急啟動消防水泵時,是三角全壓啟動,啟動電流是額定電流的7 倍。
2、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安裝在控制櫃內,串聯在主迴路上,不需要額外增加電纜、開關等電氣元器件或櫃體。
3、機械手動應急啟動裝置,此設備裝置有星三角和自耦降壓兩種啟動方式。
(4)氣體機械應急裝置擴展閱讀
根據《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技術規范》GB50974-2014標准11.0.12條規定,本條為強制性條文(黑體字),壓力啟動、遠程啟動和硬拉線啟動都是通過繼電器來實現自動啟泵的。
若繼電器和弱電信號故障不能自動啟動消防泵時,應依靠消防泵控制櫃設置的「機械應急啟動裝置」直接啟動消防泵,當弱電信號和硬拉線啟泵繼電器故障且消防泵控制櫃內二次線路故障和電器故障不能使消防泵自動或手動啟動。
所以在火警緊急情況下,本條強制規定只要在正常供電情況下,無論消防泵控制櫃內控制線路損壞如何,都能強制直接啟泵,以保證火災時撲救及時性,該「機械應急啟動裝置」是通過機械連鎖裝置直接傳動,來實現直接啟動消防泵的裝置。該裝置可配置星三角啟動和降壓啟動兩種方式。
「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啟動手柄平時處於停止狀態(帶鎖),緊急火警時必須由被授權的管理人員操作。
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帶鎖,平時由有許可權的人保管,且此時從報警到消防泵正常供水的時間不大於5min,這個時間包含了管理人員從控制室到泵房的時間以及包括消防泵從強制啟動到正常供水的時間。
⑸ 氣體火災用什麼滅火器
七氟丙烷滅火器:
特點:七氟丙烷(HFC—227ea)自動滅火系統是一種高效能的滅火設備,其滅火劑HFC—ea是一種無色、無味、低毒性、絕緣性好、無二次污染的氣體,對大氣臭氧層的耗損潛能值(ODP)為零,是目前替代鹵代烷1211、1301最理想的替代品。
混合自動滅火器:
特點:混合氣體滅火劑是由氮氣、氬氣和二氧化碳氣體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氣體,這些氣體都是在大氣層中自然存在的,對大氣臭氧層沒有損耗,也不會對地球的「溫室效應」產生影響,而且混合氣體無毒、無色、無味、無腐蝕性、不導電,既不支持燃燒,又不與大部分物質產生反應,是一種十分理想的環保型滅火劑。
二氧化碳滅火器:
特點:二氧化碳滅火劑具有毒性低、不污損設備、絕緣性能好、滅火能力強等特點,是迄今為止國內外市場上頗受歡迎的氣體滅火產品,也是替代鹵代烷的較理想型產品。
ABC滅火器:
特點:乾粉滅火器可撲滅一般火災,還可撲滅油,氣等燃燒引起的失火。 乾粉滅火器是利用二氧化碳氣體或氮氣氣體作動力,將筒內的乾粉噴出滅火的。乾粉是一種乾燥的、易於流動的微細固體粉末,由能滅火的基料和防潮劑、流動促進劑、結塊防止劑等添加劑組成。主要用於撲救石油、有機溶劑等易燃液體、可燃氣體和電氣設備的初期火災。適用於撲救各種易燃、可燃液體和易燃、可燃氣體火災,以及電器設備火災。
氣體滅火劑可以撲救的火災:
a:可燃氣體火災,如甲烷、乙烯、煤氣、天然氣等。
b:甲、乙、丙類液體火災,如醇類、有機溶劑類等。
c:可燃固體表面火災。
d:電氣火災。
不可應用的場所
氣體滅火劑不適用於如下材料產生火災:
a:無空氣仍能迅速氧化的化學物質的火災,如硝酸纖維、火葯等。
b:活潑金屬的火災、如鈉、鉀、鎂、鈦和鈾。
c:金屬氫化物、強氧化物、能自然的物質的火災。
e:強氧化劑、如氧化氮氟等。櫃式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裝置是一種將滅火劑儲存容器、啟動裝置、閥門、滅火劑輸送管路、噴嘴等集於同一箱體的由自動探測、報警引發並實施滅火的預制自動滅火裝置。其特點為小型輕便,不須單獨設置鋼瓶間,不需另外安裝管網,可以方便地移動到適當位置。特別適合於防護區容積較小,不適合安裝管網的場合。
櫃式七氟丙烷(HFC-227ea)滅火裝置具有自動啟動、手動啟動及機械應急啟動功能。其滅火效能高,滅火速度快,滅火劑毒性低,不導電,對設備無二次污染,特別適用於電子計算機房、電訊中心控制室、通訊機房、潔凈廠房、圖書館、檔案館、貴重物品庫等較小空間的保護區。
⑹ 機械應急啟泵裝置的設置規定有哪些
消防水泵控制櫃應設置機械應急啟泵功能,並應保證在控制櫃內的控制線路發生故障時由有回管理答許可權的人員在緊急時啟動消防水泵。機械應急啟動時,應確保消防水泵在報警後5min內正常工作。
上述規定為強制性條文,必須嚴格執行。壓力開關、流量開關等弱電信號和硬拉線是通過繼電器來自動啟動消防泵的,如果弱電信號因故障或繼電器等故障不能自動或手動啟動消防泵時,應依靠消防泵房設置的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啟動消防泵。
當消防水泵控制櫃內的控制線路發生故障而不能使消防水泵自動啟動時,若立即進行排除線路故障的修理會受到人員素質、時間上的限制,所以在消防發生的緊急情況下是不可能進行的,為此上述規定使得消防水泵只要供電正常的條件下,無論控制線路如何都能強制啟動,以保證火災撲救的及時性。
該機械應急啟動裝置在操作時必須由被授權的人員來進行,且此時從報警到消防水泵的正常運轉的時間不應大於5min,這個時間可包含了管理人員從控制室至消防泵房的時間,以及水泵從啟動到正常工作的時間。
消防水泵及控制櫃示意如圖4-35所示,機械應急啟泵裝置如圖4-36所示。
圖4-36機械應急啟泵裝置
⑺ 關於IG541氣體滅火系統機械應急啟動的疑問:現有541系統一套(如圖),
圖片不是很清晰,根據圖我能看到,你這系統應該是3個防護區,有31個滅火劑瓶,然後應該還有3個氮氣啟動瓶。
圖中所標的31號瓶應該是滅火劑瓶,而非氮氣啟動瓶。
採取機械應急啟動時,有2種方式:
1、找到對應防護區的氮氣啟動瓶,將保險卡扣拆掉,用手按下啟動瓶的啟動閥,即可。
驅動氣體會自動打開對應的選擇閥,然後打開對應的滅火劑儲瓶,滅火劑輸送至對應防護區。
2、若氮氣啟動瓶失效,需要找到對應防護區的選擇閥,打開選擇閥。然後找到防護區所對應的所有滅火劑儲瓶,先導閥逐個打開,釋放滅火劑至對應防護區。
重慶九霄科技
⑻ IG-541氣體滅火測試中各項定義,詳細點。
生產混合氣體(IG-541)自動滅火系統,其滅火劑是由氮氣(N2)、氬氣(Ar)和二氧化碳(CO2)
這些的是不會燃燒的氣體,起到隔離氧氣的作用。
⑼ 七氟丙烷氣體滅火對人體有沒有危害當氣體噴出後,人員是否必須要撤離
七氟丙烷即FM200,七氟丙烷滅火是採用全淹沒滅火設計,施放滅火時,以化學滅火方式為主。在設計濃度的范圍無火情的狀態下內對人體沒有損害!(標准一般是9%)
但是首先你要了解系統的工作方式,出現了問題才會有的放矢的解決,其次建議在發現火情需要滅火時,不管是自動還是手動的條件下,都要先讓人員撤離,而且必須考慮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七氟丙烷本身所具有的毒性,當濃度達到10%以上時,不適的感覺就會出現,時間長了,還會有生命危險。
二是要考慮七氟丙烷在高溫下進行分解所產生的分解物可能具有的危害性,這種分解物主要是滅火劑中的氟,在有氫元素存在的情況下會產生具有辛辣氣味的氟化氫(HF)。即使其濃度很小,也會給人造成很大程度的不適和傷害。這種分解產物的多少取決於火勢的大小和七氟丙烷接觸到火或受熱面的時間長短,若滅火劑濃度積累很快達到滅火濃度,那麼火很快被撲滅,分解物也就很少。
三是保護區中物質燃燒可能產生的毒氣對人員的傷害也是不可預計的。
參考:七氟丙烷(HFC-227ea)潔凈氣體滅火系統設計規范
第7.0.2條 滅火系統應設自動控制、手動控制和機械應急操作三種啟動方式。
設置在防護區內的預制滅火裝置應有自動控制和手動控制兩種啟動方式。 在自動控製程序中,應安排0~30s可調的延遲噴射的環節。延遲時間的設置,應根據人員安全盡快撤離防護區的需要;對於平時無人工作的防護區,可設為0s。
在滅火設計濃度大於9%的防護區,應增設手動與自動控制的轉換裝置,當有人進入防護區時,將滅火系統轉換到手動控制位;當人離開時,恢復到自動控制位。
第7.0.3條 自動控制裝置應在接到兩個獨立的火災信號後才能啟動。手動控制裝置和手動與自動轉換裝置應設在防護區疏散出口的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
機械應急操作裝置應設在儲瓶間內或防護區疏散出口門外便於操作的地方;並且,其操作方式應經兩步完成。
第7.0.4條 滅火系統與預制滅火裝置的操作與控制,應包括對需聯動的開口封閉裝置、通風機和防火閥等設備的操作與控制。
設有消防控制中心的場所,各防護區滅火控制系統的動作信息,應傳送給消防控制中心。這些信息包括火災信息捕獲滅火動作、手動與自動轉換和系統故障等。
⑽ 消防泵控制櫃機械應急啟動裝置是什麼機械應急啟動櫃是必須的嗎
消防泵控制櫃機械應急啟動裝置的作用就是在沒有電的情況下又發生了火災,很緊急的時候有管理許可權的人在現場可以通過機械應急強制啟動水泵控制櫃和泵。一般是單獨的控制櫃,現在新設計的規范里都是單獨增加新的機械應急啟動櫃,老舊改造的話也需要增加。我們之前承接了一個項目就是沒有應急櫃,最後要求加我們經過多方對比定的眾利聯合,像南方也有很多可以做的,像歐菱凱泉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