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在高層建築中,機械排煙系統怎麼樣設置才能符合要求
在建築設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應符合以下要求:
(1)防煙、排煙系統中的管道,在穿越隔牆、樓板及防火分區處的縫隙應採用防火封堵材料
封堵。
(2)防煙樓梯間和合用前室的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宜分別獨立設置。
(3)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中送風口的風速不宜大於7m/s。
(4)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當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
措施,並應符合機械排煙系統的有關要求。
(5)防煙與排煙系統中的管道、風口及閥門等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排煙管道應採取隔熱
防火措施或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 的距離。
(6)排煙管道的厚度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 的有
關規定執行。
(7)機械排煙系統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穿越防火分區時,垂直排煙管道宜設置在管
井內;穿越防火分區的排煙管道應在穿越處設置排煙防火閥。排煙防火閥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排
煙防火閥的試驗方法》GB15931 的有關規定。
(8)在地下建築和地上密閉場所中設置機械排煙系統時,應同時設置補風系統。
(9)排煙口或排煙閥應按防煙分區設置。排煙口或排煙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任一排煙口
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1 GB50116-2006 建築設計防火規范
37
(10)排煙口或排煙閥平時為關閉時,應設置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11)排煙口應設置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
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m;
排煙口的風速不宜大於10.0m/s。
(12)設置機械排煙系統的地下、半地下場所,除歌舞娛樂放映游藝場所和建築面積大於50m2
的房間外,排煙口可設置在疏散走道;
(13)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排煙支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
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14)機械加壓送風防煙系統和排煙補風系統的室外進風口宜布置在室外排煙口的下方,且
高差不宜小於3m;當水平布置時,水平距離不宜小於10m。
(15)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排煙專用的軸流風機;排煙風機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
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在排煙風機入口處的總管上應設置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
排煙防火閥,該閥應與排煙風機連鎖,當該閥關閉時,排煙風機應能停止運轉。當排煙風機及系
統中設置有軟接頭時,該軟接頭應能在280℃的環境條件下連續工作不少於30min。排煙風機和用
於排煙補風的送風風機宜設置在通風機房內
B. 在高層建築內,設置排煙系統,應滿足哪些要求
1 一類高層建築和建築高度超過32m的二類高層建築的下列部位,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1 無直接自然通風,且長度超過20m的內走道或雖有直接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m的內走道。
1.2 面積超過10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上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
1.3 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或凈空高度超過12m的中庭。
1.4 除利用窗井等開窗進行自然排煙的房間外,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m2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m2,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地下室。
2 設置機械排煙設施的部位,其排煙風機的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2.1 擔負一個防煙分區排煙或凈空高度大於6.00m的不劃防煙分區的房間時,應按每平方米面積不小於60m3/h計算(單台風機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7200m3/h)。
2.2 擔負兩個或兩個以上防煙分區排煙時,應按最大防煙分區面積每平方米不小於120m3/h計算。
2.3 中庭體積小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6次/h換氣計算;中庭體積大於17000m3時,其排煙量按其體積的4次/h換氣計算;但最小排煙量不應小於102000m3/h。
3 帶裙房的高層建築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當裙房以上部分利用可開啟外窗進行自然排煙,裙房部分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時,其前室或合用前室應設置局部正壓送風系統,正壓值應符合8.3.7條的規定。
4 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0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排煙口平時關閉,並應設置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5 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在排煙支管上應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6 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豎向設置;房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按防煙分區設置。
7 排煙風機可採用離心風機或採用排煙軸流風機,並應在其機房入口處設有當煙氣溫度超過280℃時能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min。
8 機械排煙系統中,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9 排煙管道必須採用不燃材料製作。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其隔熱層應採用不燃燒材料製作,並應與可燃物保持不小於150mm的距離。
10 機械排煙系統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宜分開設置。若合用時,必須採取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並應符合排煙系統要求。
11 設置機械排煙的地下室,應同時設置送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12 排煙風機的全壓應按排煙系統最不利環管道進行計算,其排煙量應增加漏風系數。
C. 消防機械排煙如果不設置聯動,還有什麼方法自動開啟
消防控制室直拉線控制,但設計規范要求聯動是必須的,1 應由同一防煙分區內的兩只獨立內的火災探測器容的報警信號,作為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的開啟,同時停止該防煙分區的空氣調節系統。
2
應由排煙口、排煙窗或排煙閥開啟的動作信號,作為排煙風機啟動的聯動觸發信號,並應由消防聯動控制器聯動控制排煙風機的啟動。
D. 機械排煙系統如何自動啟動
這是一個自動啟動復系統。凡是一個自製動系統,必然由信號採集、信號放大、信號轉換、啟動執行那麼幾個主要環節。所以你所提的問題,首先要在排煙管內某處設置煙氣濃度信號感測器,將管道內的煙氣濃度進行實時採集。其次要將感測器收受的煙度信號轉換為電信號。再次要將這個電信號進行放大,便於推動電動機控制箱的控制元件,讓其在給定信號的同時讓電動機啟動,實現根據排煙管內煙度進行自動排煙的要求。
E. 排煙設施應該裝在什麼位置
根據《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對「一類建築和高度 超過32m的二類建築的下列走道和房間應設置機械排煙設施」。
1、長度超過20米,且無直接自然採光或設固定窗的內走道;
2、雖有直接採光和自然通風,但長度超過60米的內走道;走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豎向設置;
3、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經常有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無窗房間或設固定窗的房間;房間的機械排煙系統宜按防煙分區設置;
4、凈空高度超過12米及12米以下且不具備自然排煙條件的中庭; 中庭機械排煙口應設在中庭的頂棚上,或設在緊靠中庭頂部的集煙區。排煙口的最低標高映射在中庭最高部分門洞的上端,當中庭較低部位靠自然進風有困難時,可採用機械補風,補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5、地下室各房間總面積超過200平方米或一個房間面積超過50平方米,且經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較多的房間(設有窗井等採用可開窗自然排煙措施的房間除外)。地下室設置機械排煙設施時,除汽車庫內有直接通向室外的汽車疏散出口的防火分區外,應同時設置進風系統,且送風量不宜小於排煙量的50%。
(5)機械排煙口自動開啟裝置擴展閱讀
防煙系統的作用:建築內一旦發生煙火災情能有效地把煙氣控制在劃定的防煙區域范圍內,不讓它擴大蔓延到其它區域,減少建築內大面積的受害,能減少救人救災的難度。
排煙系統的作用:建築內一旦發生煙火災情,能迅速啟動,及時地把煙氣排出建築外,使疏散人員、救災人員不被煙火所困,減少人員的傷亡和財產損失。為救人救火創造有利的條件。
F. 當發生火災時,簡述機械排煙系統的動作報警信號及聯動要求
摘要 機械排煙系統中的常閉排煙閥(口)應設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聯動開啟功能和就地開啟的手動裝置,並與排煙風機聯動。火警時,與排煙閥(口)相對應的火災探測器探得火災信號發送至消防控制主機,主機發出開啟排煙閥(口)信號至相應排煙閥的火警聯動模塊,由它開啟排煙閥(口),排煙閥的電源是直流24V.消防控制主機收到排煙閥(口)動作信號,就發出指令給裝在排煙風機、補風機附近的火警聯動模塊,啟動排煙風機、補風機。除火警信號聯動外,還可以通過聯動模塊在消防中心直接點動控制,或在消防控制室通過多線控制盤直接手動啟動,也可現場手動啟動排煙風機、補風機。另外設置就地啟停控制按鈕,以供調試及維修用。當火災確認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應在15s內聯動開啟同一排煙區域的全部排煙閥(口)排煙風機和補風設施。並應在30s內自動關閉與排煙無關的通風、空調系統。擔負兩個及以上防煙分區的排煙系統,應僅打開著火防煙分區的排煙閥(口),其它防煙分區的排煙閥(口)應呈關閉狀態。系統中任一排煙閥(口)開啟時,相應排煙風機、補風機應能聯動啟動。火警撤銷由消防控制中心通過火警聯動模塊停排煙風機、補風機,關閉排煙閥(口)
G. 高層建築防火排煙的形式有哪些,自然排煙
1、自然排煙
利用風壓和熱壓作動力的排煙方式。
2、機械排煙
採取機械加壓送風方式,以風機所產生的氣體流動和壓力差控制煙氣的流動方向的防煙技術。防煙樓梯間及其前室、消防電梯前室和兩者合用前室,應設置機械防煙設施。
若防煙樓梯間前室或合用前室有散開的陽台、凹廊或前室內有不同朝向的可開啟外窗,能自然排煙時,該樓梯間可不設防煙設施。避難層為全封閉式避難層時,應設加壓送風設施。
1、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m。
2、排煙口應設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平時關閉,當發生火災時僅開啟著火樓層的排煙口。
3、防煙分區內的排煙口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m。走道的排煙口應盡量布置在與人流疏散方向相反的位置。
4、在排煙支管和排煙風機入口處應設有溫度超過280℃時能自行關閉的排煙防火閥。
5、排煙風機應保證在280℃時能連續工作30min。當任一排煙口或排煙閥開啟時,排煙風機應能自行啟動。
H. 大家知道機械排煙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的嗎
機械排煙系統的組成機械排煙系統由擋煙壁(擋煙梁、擋煙牆)、排煙口、防火排煙閥門、排煙風道、排煙風機和排煙出口組成。走道一般採用豎向布置的機械排煙系統,房間一般按防煙分區設置機械排煙系統。一個機械排煙系統可以負擔多個防煙分區,但所負擔的防煙分區不宜分布在不同防火分區。如果確需跨越防火分區,需要採取有效的防火措施。當防火分區的獨立的排煙系統穿越其他防火分區時,應設280℃能自動關閉的防火閥。豎向穿越防火分區時垂直風管應設在管井內,且與垂直風管連接的水平風管應設280℃能自動關閉的防火閥。應合理組織排煙氣流與機械加壓送風的氣流,並盡量考慮與疏散人流方向相反。當不能達到上述要求時,應保證排煙口與附近的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m機械排煙系統宜與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分開設置。當有條件利用通風系統進行排煙時,應做好可靠的防火安全措施,並保證系統的風量能滿足排煙量要求。獨立的機械排煙系統完全可以作平時通風換氣使用。車庫宜按每個防煙分區設置獨立排煙系統。
I. 消防排煙風口尺寸要求
排煙口應設在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的最百小水平距離不應小於1.50m。設在頂棚上的排煙口,距可燃構件或可燃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00m。排煙口平時關閉,並應設置有手動和自動開啟裝置。
根據《高層民用建築設計防火規范》的規定:
1、防煙樓度梯間前室、消防電梯間前室可開啟外窗不應小於2平方米,合用前室不應小於3平方米。
2、靠外牆的防煙樓梯間每五層內可開啟外窗總面積之和不應小於知2平方米。
3、排煙風機設280℃自動關閉的排煙防火閥,當煙氣溫度達到280℃時,防火閥自動關閉,同時聯動排煙風機停止,且要求風機能夠在280℃時連續工作30min。
4、所有道安裝在吊頂內的排煙管道均採用不燃材料包裹,並與可燃物的距離不小於150mm,空調通風管道穿越防火區時用不燃材料包裹。
(9)機械排煙口自動開啟裝置擴展閱讀:
在高層民用建築中要求:
(1)排煙口應設在防煙分區頂棚上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距該防煙分區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應超過30米;
(2)走道或房間採用自然排煙時,其排煙口的總面積不應小於該防煙分區面積的2%;
(3)排煙口平時應處於關閉狀態,火災時可用手動開啟,或者由消防控制室遙控或與報警器聯動自動開啟;
(4)機械排煙口與排煙風機應設聯鎖裝置,當任何一個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即能自動開啟。
J. 機械排煙系統由哪些部分組成
機械排煙系統由防煙垂壁、排煙口、排煙道、排煙閥、排煙防火閥及排煙風機等組成。
(1)排煙口一般盡可能布置在防煙分區的中心,距最遠點的水平距離不能超過30m。排煙口應設在頂棚或靠近頂棚的牆面上,且與附近安全出口沿走道方向相鄰邊緣之間最小的水平距離小於15m。排煙口平時處於關閉狀態,當火災發生時,自動控制系統使排煙口開啟,通過排煙口將煙氣及時迅速排至室外。排煙口也可作為送風口。板式排煙口由電磁鐵、閥門、微動開關、葉片等組成,如圖3-23所示。
圖3-24排煙閥
(3)排煙防火閥安裝在排煙系統管道上或風機吸入口處,兼有排煙閥和防煙閥的功能,在一定時間內能滿足耐火穩定性和耐火完整性要求,並起阻火隔煙作用的閥門。
排煙防火閥平時處於關閉狀態,需要排煙時,其動作和功能與排煙閥相同,可自動開啟排煙。當管道氣流溫度達到280℃時,閥門靠裝有易熔金屬溫度熔斷器而自動關閉,切斷氣流,防止火災蔓延。
(4)排煙風機也有離心式和軸流式兩種類型。在排煙系統中一般採用離心式風機。排煙風機在構造性能上具有一定的耐燃性和隔熱性,以保證輸送煙氣溫度在280℃時能夠正常連續運行30min以上。排煙風機裝置的位置一般設於該風機所在的防火分區的排煙系統中最高排煙口的上部,並設在該防火分區的風機房內。風機外緣與風機房牆壁或其他設備的間距應保持在0.6m以上。排煙風機設有備用電源,且能自動切換。
排煙風機的啟動採用自動控制方式,啟動裝置與排煙系統中每個排風口連鎖,即在該排煙系統任何一個排煙口開啟時,排煙風機都能自動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