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1)課堂上,老師做了如圖甲所示的演示實驗,給直導線(鋁棒)通電,觀察到直導線運動起來.1實驗現象說
(1)
1、處於磁場中的導體不通電時,線圈不運動說明線圈不受力;通電後,線圈運動起來,說明線圈受到力的作用,由此可知,磁場對電流有力的作用.
電動機就是利用這個理論製成的.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因此在探究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磁場方向和電流方向的關系時,要用到控制變數法.
磁場方向改變,導體的運動方向也發生變化,說明了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磁場的方向有關.
(2)
1、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與電流方向和磁場的方向有關,要改變線圈的受力方向,可以改變電流方向,也可以改變磁場方向,但不能同時改變電流方向和磁場方向.
2、線圈不轉動的原因是此時處於磁場中的線圈中沒有電流通過,由題意可知:由於轉動軸的一端只颳去半周漆皮,只有線圈轉動軸帶有絕緣漆皮的位置與支架接觸,導致了開關閉合,但電路仍然是斷路,電路中沒有電流.因此只要轉動一下線圈,使轉動軸不帶絕緣漆皮的位置與支架接觸即可構成通路,從而使電動機轉動起來.
3、要改變線圈受力的大小,可以改變磁場的強度和通過線圈的電路大小,根據實際情況,磁場的強度不易隨意調節,但可以利用滑動變阻器可以很方便地改變線圈中的電流大小,故設計電路如下圖所示:

故答案為:
(1)1、磁場對電流;電動;
2、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方向是否跟磁場方向有關.
(2)1、改變電流的方向;改變磁場的方向;
2、C;
3、滑動變阻器.
⑵ 化學實驗課里,老師給同學們准備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小明同學用雙氧水和二氧化錳反應製取氧氣,
(1)如果用雙氧水制氧氣就不需要加熱,其中二氧化錳起催化作用,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做催化劑的條件下生成水和氧氣;故答案為:催化作用;B;過氧化氫
催化劑 |
⑶ 老師用如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兩個興趣實驗.(1)檢驗裝置Ⅰ氣密性的方法是關閉K1和K2,向長頸漏斗中
(1)裝來置Ⅰ氣密性的檢驗,就是自向長頸漏斗中注液體至液面高出漏斗的下端管口,靜置片刻,若 繼續加入液體,液面不再下降,即可證明裝置不漏氣. (2)密度最小的氣體就是氫氣,可用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 (3)若打開K1、K3,關閉K2,在氣體的壓力下,裝置II內的液面下降,導管中液面升高;鹽酸流向裝置Ⅲ;若裝置Ⅰ中得到的氣體不同於(2)中的氣體,那就是除了氫氣之外的其它氣體;裝置Ⅳ中收集到的氣體可使紫色的石蕊溶液變紅,那就是酸性氣體,可選擇O2、CO2;再寫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即可. 故答案為:(1)繼續加入液體,液面不再下降. (2)鋅粒 (3)裝置II內的液面下降,導管中液面升高;鹽酸流向裝置Ⅲ.2H2O2 催化劑 | .
⑷ (2014資陽模擬)同學們在學習「阿基米德原理」這節課上.仔細觀察了老師所做的演示實驗(如圖所示).
(l)由分析知彈簧稱A和彈簧秤B的示數變化都是由重物排出水的多少決定,只是彈簧秤A的示數隨著排出水的增加而減小,彈簧秤B的示數隨著排出水的增加而增大.而彈簧秤A 增加的和彈簧秤B減少的相等. (2)實驗中注意的事項應該從所用器材分析. ①彈簧秤使用前要調零; ②待彈簧秤示數穩定後再讀數; ③盡最避免玻管與塑料袋間有作用力; ④玻管不能浸人塑料袋裡的水中; ⑤平台高度的調節只能越來越高,讓物體浸入液體的部分越來越大; ⑥溢水杯中加水時,使水面略超過溢水口處.濫出的水用玻璃杯承接.水斷流後移走杯; 正確均給分 (3)對比圖1、圖2的兩組實驗可知:圖2的實驗中,把水變為紅色是為了增加可見度; 使用可調節的平台,可以形象觀察到物體排出液體體積的增大; 使用鐵架台是為了固定彈簧秤方便老師講解. 故為:①溢水杯中加紅色水,增加可見度; ②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③兩節平台F的高度.可觀察到物體受到的浮力隨排開液休的體積的增大而增大; ④彈簧上端有鐵架台固定,彈簧秤示數更穩定; ⑤薄塑料袋不計質量,彈簧秤B的示數直接反映物休所受的浮力大小 ⑥上課時不用老師拎著彈簧秤讀數.便於老師的講解. 故答案為:(1)減小;增大;=;(2)①彈簧秤使用前要調零;②待彈簧秤示數穩定後再讀數;(3)①溢水杯中加紅色水,增加可見度; ②能同時顯示出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重力大小.
⑸ 老師用下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興趣實驗。A裝置中盛有二氧化錳黑色粉末,B裝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
(1)有無色氣泡逸出,白色固體消失,氣球微微鼓起 (2) (3)溶液先變渾濁,後有部分回變渾濁的液體被答壓入C裝置中 (4)bc
⑹ 老師用如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實驗.A裝置中裝有體積比約為3:1的空氣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氣;B裝置中
(1)氫氧化鈉能與二氧化碳反應造成裝置內氣壓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氣體進入氣球,氣球膨脹; (2)由A裝置內氣壓較小,導致B裝置內氣壓也減小,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C裝置中的稀鹽酸流入B裝置中,鐵與鹽酸反應鐵逐漸減少,表面有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 (3)酸在大氣壓的作用下被壓入B裝置,進行反應,所以C裝置通過調節裝置內的壓強來提供葯品,同時也控制了氣體的總量; 故答案為:(1)癟氣球逐漸脹大;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2)2HCl+Fe=FeCl 2 +H 2 ↑C裝置中的稀鹽酸流入B裝置中,B裝置中鐵逐漸減少,表面有氣泡,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C裝置的稀鹽酸中有氣泡冒出. (3)abc |
⑺ 彭老師在課堂上做了一個演示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在容器的中心放一個圓柱形電極,沿容器邊緣內壁放一個圓
老師將該容器放在磁場中,能使液體會旋轉起來,是在安培力作用下導致的,因此要強調溶液能導電,且電流方向確定,並有磁場.與磁鐵的磁極是否接反、直流電源正負是否接反,都沒有關系.而該同學液體不能旋轉是因為使用了交流電源,所以可能是C選項. 故選C. |
⑻ 老師用如圖所示裝置為同學們做了一個興趣實驗.已知裝置B、C、D中依次盛有紫色石蕊試液、足量的澄清石灰
(1)根據濃鹽酸揮具有揮發性,HCl氣體極易溶於水,會使紫色石蕊變紅;所以說小聰認為通過B中的現象能說明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了碳酸,不合理; (2)E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⑼ 化學實驗室里,老師給同學們准備了如圖1實驗裝置(1)小明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來製取氧氣,該反應的符號表
(1)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來製取氧氣,反應的符號表達式為:2KClO3 MnO2 | .
⑽ 在學習液體的壓強知識時,老師使用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左右兩部分,隔板下部有一用
(1)右側水的壓強大,所以橡皮膜應向左側突起; 通過橡皮膜的突起方向反映專了兩邊壓強的大小屬,這種方法叫轉換法; (2)向左側水中加鹽,根據p=ρ液gh,深度不變,液體的密度變大,所以液體的壓強變大,兩邊的壓強差變小,則橡皮膜的凸起程度變小; (3)水對橡皮膜的壓強: p=ρ水gh水=1.0×103kg/m3×10N/kg×8×10-2m=800Pa 酒精對橡皮膜的壓強: p′=ρ酒精gh酒精=0.8×103kg/m3×10N/kg×10×10-2m=800Pa 橡皮膜受到水和酒精的壓強相等,所以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故答案為:(1)左;轉換法;(2)小;橡皮膜兩邊的壓強差變小;(3)橡皮膜不向任何一方凸起.
與老師做了如圖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機械裝置翻譯
發布:2025-09-26 14:30:54
瀏覽:773
機械安全裝置有
發布:2025-09-26 13:36:59
瀏覽:408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