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防噴反壓裝置的研製

自動防噴反壓裝置的研製

發布時間:2022-04-08 20:29:35

① 高壓滅菌鍋使用注意事項

1、待滅菌的物品放置不宜過緊;

2、必須將冷空氣充分排除,否則鍋內溫度達不到規定溫度,影響滅菌效果;

3、滅菌完畢後,不可放氣減壓,否則瓶內液體會劇烈沸騰,沖掉瓶塞而外溢甚至導致容器爆裂。須待滅菌器內壓力降至與大氣壓相等後才可開蓋;

4、現在已有微電腦自動控制的高壓蒸氣滅菌鍋,只需放去冷氣後,儀器即可自動恆壓定時,時間一到則自動切斷電源並鳴笛,使用起來很方便。

高壓滅菌鍋又名高壓蒸汽滅菌鍋,可分為手提式滅菌鍋和立式高壓滅菌鍋。利用電熱絲加熱水產生蒸汽,並能維持一定壓力的裝置。主要有一個可以密封的桶體,壓力表,排氣閥,安全閥,電熱絲等組成。

適用於醫療衛生事業,科研,農業等單位,對醫療器械,敷料,玻璃器皿,溶液培養基等進行消毒滅菌,是理想的設備。手提式高壓滅菌鍋是食品廠、飲用水廠辦QS、HACCP認證的必備檢驗設備.

採用微電腦智能化全自動控制,控制滅菌壓力,溫度,時間;超溫自動保護置:超過設定溫度,自動切斷加熱電源;門安全連鎖裝置:內腔有壓力,門蓋無法打開,專利裝置;低水位報警:缺水時能自動切斷電源,聲光報警,進口斷水檢測裝置;漏電保護:配置漏電保護裝置;溫度動態數字顯示,滅菌結束發出結束信號;升溫、滅菌、排汽、乾燥過程自動控制,無須人工監管;模式一:加熱-滅菌-排汽;模式二:加熱-滅菌-脈沖排汽;模式三:加熱-滅菌-不排汽,模式四:自定義。

1、在外層鍋內加適量的水,將需要滅菌的物品放入內層鍋,蓋好鍋蓋並對稱地扭緊螺旋。

2、加熱使鍋內產生蒸氣,當壓力表指針達到 33.78kPa時,打開排氣閥,將冷空氣排出,此時壓力表指針下降,當指針下降至零時,即將排氣閥關好。

3、繼續加熱,鍋內蒸氣增加,壓力表指針又上升,當鍋內壓力增加到所需壓力時,將火力減小,按所滅菌物品的特點,使蒸氣壓力維持所需壓力一定時間,然後將滅菌器斷電或斷火,讓其自然冷後再慢慢打開排氣閥以排除余氣,然後才能開蓋取物。

② 歷年煤礦新工人安全培訓考試

防治水培訓考試試題帶答案
一、填空題:
1、巷道主動支護:錨桿支護、噴漿支護、錨噴支護;被動支護:砌碹支護、棚式支架支護、架棚噴支護。
2、礦井主要生產系統:運輸、提升系統;通風系統;供電系統;供排水系統;其他系統(瓦斯監控、通信、灌漿防滅火系統)。
3、 瞞報 人身事故、列級非傷亡事故、 蓄意 破壞事故現場或調查時隱瞞事故真相的相關責任者;
4、防治水工作應當堅持預測預報、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採的原則,採取防、堵、疏、排、截的綜合治理措施。
5、煤礦企業、礦井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具體負責防治水的技術管理工作。
6、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建立健全水害防治崗位責任制、水害防治技術管理制度、水害預測預報制度和水害隱患排查治理制度。
7、煤礦企業、礦井應當編制本單位的防治水中長期規劃和年度計劃,並組織實施。
8、煤礦企業、礦井的井田范圍內及周邊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況。在水害情況查明前,嚴禁進行採掘活動。
9、發現礦井有透水徵兆時,應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採掘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採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10、煤礦企業、礦井應當對職工進行防治水知識的教育和培訓,保證職工具備必要的防治水知識,提高防治水工作的技能和抵禦水災的能力。
11、水文地質條件復雜、極復雜的煤礦企業、礦井,應當裝備必要的防治水搶險救災設備。
12、上山探水時,一般進行雙巷掘進,其中一條超前探水和匯水,另一條用來安全撤人。雙巷間每隔30-50 m掘1個聯絡巷,並設擋水牆。
13、礦井應當設置安全出口,規定避水災路線,設置貼有反光膜的清晰路標,並讓全體職工熟知,以便一旦突水,能夠安全撤離,避免意外傷亡事故。
14、鑽屑指標法參考臨界值鑽屑瓦斯解吸指標Δh2:200Pa,鑽屑量S:6(Kg/m);如果實測得到的S和△h2的值均小於臨界值,並且未發現其他異常動力現象,則該區域仍為無突出危險區域;否則,為突出危險區域。
15、安全防護措施:避難硐室、壓風自救、正反向風門、遠距離爆破、隔離式自救器;
16、壓風自救:在以下每個地點都應設置至少一組壓風自救裝置:距回採工作面25~40m的巷道內安設一組可供 20 人使用,回風道有人固定作業處安設一組可供5~8 人使用壓風自救裝置,平均每人的壓縮空氣供給量不得少於0.1m3/min。
二、判斷題
1、地下水按含水岩層空隙的性質可分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 )
2、耙裝機工作時,在耙手運行范圍內可以進行工作和行人。 ( × )
3、噴射混凝土為了保證質量,速凝劑應占水泥重的5%~10%。( × )
4、在獨頭巷道維護支護時,必須由外向里逐架進行,並嚴禁人員進入裡面工作。 ( √ )
5、圍岩的穩定性主要取決於岩體的結構和岩體強度。(√)
6、傾斜巷道維修支架和處理冒頂時,一般應由下到上進行。(×)
7、由於我礦是立井深部開采,因此礦井防治水只需考慮井下防治水,地面無需再考慮水害防治。( × )
8、煤礦企業、礦井的主要負責人是本單位防治水工作的第一責任人,總工程師具體負責防治水的技術管理工作。 ( √ )
9、煤礦企業、礦井的井田范圍內及周邊區域水文地質條件不清楚的,應當採取有效措施,查明水害情況。在水害情況查明前,可以進行採掘活動。( × )
10、地質構造是底板灰岩突水的主控因素,因此構造是底板灰岩水防治的重點。( √ )
11、發現礦井有透水徵兆時,應當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脅區域內的採掘作業,撤出作業人員到安全地點,採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 √ )
12、生產礦井延深水平,無需建立新水平的防、排水系統便可以開拓掘進。( × )
13、礦井管理人員和調度室人員應當熟悉水害應急預案和現場處置方案。( √ )
14、對於正在使用的鑽孔,應當按照規定安裝孔口蓋。對於報廢的鑽孔,應當及時封孔,防止地表水或含水層的水流入井下。(√)
15、採掘工作面探水前,應當編制探放水設計,確定探水警戒線,但無需考慮防止瓦斯和其他有害氣體的危害。( × )
三、選擇題:
1、石門揭穿突出煤層進行震動放炮時,風筒末端距工作面不得超過( B )m,要有足夠的風量。
A、3 B、5 C、7
2、炮深度為1m~2,5m時,封泥長度不得小( B )m。
A、0.3m B、0.5m C、1m
3、軟岩使用錨桿支護時,必須( B )。
A、邊掘邊錨 B、全長錨固 C、先支護後錨固
4、1煤首采面的掘進巷道,該巷道沿( A )煤層上山掘進。
A、1上煤 B、6-1煤 C、8煤
5、發生水害,在未確定地點空氣成分時,任何人不得 ( A )
A. 摘掉自救器 B. 打開礦燈
C. 人員走動
6、重大突水事故,是指突水量首次達到 以上或者造成死亡 以上的突水事故。( D )
A. 500m3/h,2人 B. 500m3/h,3人
C. 300m3/h,2人 D. 300m3/h,3人
7、按照突水點每小時突水量的大小,中等突水點的涌水量為 。( A )
A.60 m3/h<Q≤600 m3/h B.80 m3/h<Q≤600 m3/h
C.60 m3/h<Q≤800 m3/h D.80 m3/h<Q≤800 m3/h
6、發生水災事故,被堵人員應 ( C )
A.驚慌失措,亂喊亂跑 B. 盲目潛水,施行自救
C.迅速撤退到安全地點,等待救援
7、水災區有遇險人員時應p; ( B )
A.保持水災區供電 B.停止水災區供電
C.終止水災區供風
8、人員避水災撤離的原則( C )
A.哪近從哪走 B.往高處跑
C.避開水頭,望高處撤離,就近選擇撤離路線
9、當發生水災,副、主井無法提絞時,井下人員應如何升井( A )
A.從風井、副井梯子間升井 B.往井下標高高的巷道跑
C.靜靜等待副井或主井恢復提絞
10、煤層內,原則上禁止探放水壓高於 的充水斷層水、含水層水及陷落柱水等。( B )
A.0.5 MPa B. 1.0 MPa C. 1.5 MPa D. 2.0 MPa
11、鑽孔內水壓大於 時,採用反壓和有防噴裝置的方法鑽進,並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C )
A.0.5 MPa B. 1.0 MPa C. 1.5 MPa D. 2.0 MPa
12、探水鑽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鑽孔外,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大於 。( B )
A.58 mm B. 75 mm C. 91 mm D. 108 mm
13、工作面出現突水預兆時,作業人員應 ( B )
A.撒腿就跑,秩序混亂 B.立即有序撤離至安全地點,並及時匯報礦調度
C. 繼續施工,不予理睬
14、以下不屬於防治水綜合治理措施的是(D)
A.防 B.疏 C.堵 D.隔
15、底板灰岩水突水的典型徵兆為 ( C )
A.頂板掛紅、掛汗 B. 有臭味
C.底板鼓起、產生裂隙
16、所有突出煤層外的掘進巷道(包括鑽場等)距離突出煤層的最小法向距離小於( A )m,在地質構造破壞帶為小於20m時,必須邊探邊掘,確保最小法向距離不小於( A )m。
A 10 2 B 51 C 10 5
17、壓風自救裝置安設高度在( B )m。
A、1.8~2.0 B、1.5~1.8 C、1.0~1.5
18、石門揭煤工作面的突出危險性預測應當選用綜合指標法、( A )或其他經試驗證實有效的方法進行。
A 鑽屑瓦斯解吸指標法 B 鑽屑指標法 C 復合指標法
19、煤體固化向煤體注入固化材料的鑽孔應施工至煤層頂板0.5m以上,一般鑽孔間距不大於( C )m,鑽孔位於巷道輪廓線外( C )m的范圍內,根據需要也可在巷道輪廓線外布置多排環狀鑽孔。
A、0.8 0.5~2.0 B、0.8 0.8~2.0 C、0.5 0.5~2.0
四、問答題
1、什麼叫失爆?
答:指的是井下的防爆設備失去了它的防爆性能,同時又規定失去了它的防爆性能的電器設備嚴禁入井。
2、礦井突水(透水)前有哪些預兆?
答:礦井突水前預兆有以下幾種:(1)煤壁掛紅,(2)煤壁掛汗,(3)空氣變冷,(4)發生霧氣,(5)在採掘面中,若在煤壁、岩層內聽到「吱吱」的水呼聲時,表明因水壓大水向裂隙中擠壓發出的響聲,說明離水體不遠即將突水,這時必須立即發出警報,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點的人員。(6)底板鼓起。有兩種原因:一種是礦山壓力單方面作用而產生底鼓,一般不突水;另一種是底板承壓含水體靜水壓力和礦山壓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這是突水預兆。
3、冒頂前有哪些預兆?
答:響聲、掉碴、片幫、裂縫、脫層、漏頂。
4、採掘工作面遇有哪些情況時應當進行探放水?
答:(1)接近水淹或者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空或者相鄰煤礦;(2)接近含水層、導水斷層、暗河、溶洞和導水陷落柱;(3)打開防隔水煤(岩)柱進行放水前;(4)接近可能與河流、湖泊、水庫、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斷層破碎帶;(5)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鑽孔;(6)接近水文地質條件復雜的區域;(7)採掘破壞影響范圍內有承壓含水層或者含水構造、煤層與含水層間的防隔水煤(岩)柱厚度不清楚可能發生突水;(8)接近有積水的灌漿區;(9)接近其他可能突水的地區。
5、井下發生煤與瓦斯突出時應如何避難?
答:要立即將現場人員按避災路線圖撤離。並迅速准確戴好隔離式自救器,並立即將發生突出的地點、預兆情況、人員撤離情況向礦調度室匯報。在撤離現場時要通知電工立即停止突出地點及回風流的一切電氣設備。撤離現場後要關閉反向風門,並在突出區域或瓦斯流經區域內設置柵欄,防止人員進入,避免瓦斯窒息造成人員傷亡。當人員不能撤離突出的災區時,要在就近的避難所,關好向外開啟的隔離門,打開帶有減壓裝置的手動閥門的壓風自救裝置,做到自救。
6、煤與瓦斯突出預兆有哪些?
答:有聲預兆:
響煤炮:在煤體深出發出的響聲,有劈裂聲、放炮聲、悶雷聲、機槍聲、沙沙聲嗡嗡聲以及氣體穿過含水裂縫時的吱吱聲等;
壓力突然增大:突出發生前,因壓力突然增支架被壓會出現嘎嘎響、劈裂折斷聲,煤壁開裂、打鑽時噴煤噴瓦斯等也會出現響聲,這些都是突出前的預兆;
無聲預兆:煤層結構構造方面表現為煤層層理紊亂,煤變軟,變暗淡,無光澤,煤層乾燥、變粉碎和煤塵增大;
地壓顯現方面表現為壓力增大使支架變形,煤壁外鼓、片幫、掉渣,頂底板出現凸起台階、斷層、波狀鼓起,手扶煤壁感到震動和沖擊,炮眼變形裝不進葯,打鑽時垮孔、頂鑽等。
其他方面的預兆:表現為瓦斯湧出異常、忽大忽小,空氣氣味異常、悶人,煤或氣溫變冷、有時變熱。
7. 假設-650m1煤東翼截水巷聯巷發生突水預兆和發生水災時避災線路是:
答:假想事故點→-650m1煤東翼截水巷聯巷→2101采區回風上山→二水平1煤東翼總回風巷→-450m風井南門→-450m副井口→副井→地面。

③ 臭氧發生器原理是什麼

獲得方法
利用高壓電離(或化學、光化學反應),使空氣中的部分氧氣分解聚合為臭氧,是氧的同素異形轉變過程;亦可利用電解水法獲得。臭氧的不穩定性使其很難實現瓶裝貯存 ,一般只能利用臭氧發生器現場生產,隨產隨用。 臭氧發生器的分類 按臭氧產生的方式劃分,臭氧發生器主要有三種:一是高壓放電式,二是紫外線照射式,三是電解式。 臭氧發生器電路由三極體VT1、VT2與電感線圈L1一13、脈沖變壓器T、限流電阻器R1、充電電容器C3,雙向觸發二極體叨5等組成推挽振盪電路;濾波電感線圈L0,整流二極體VD1與濾波電容器C1、C2等組成半波整流濾波電路。 接通電源,交流220V電壓經LO濾波,VD1整流後,在C1兩端產生十280V左右的電壓,供給推挽振盪電路。 在開機瞬間,VT1導通。由於C3的充電作用,雙向觸發二極體VD5截止。當C3兩端的充電電壓升至32V時,VD5被觸發而導通,使VT2導通。在VT2導通期間,C3逐漸放電,又使VT2截止。VTl導通後,在脈沖變壓器T的作用下,L1、L2上產生正反饋電壓,此電壓分別加至VTl和VT2的基極,使VTl和VT2交替導通與截止(即VTl導通時,VT2截止;VT2導通時,VTl截止),推挽振盪電路振盪工作。 推挽振盪電路工作後,在脈沖變壓器T的二次側繞組L6上產生脈沖高壓,使臭氧發生片VG工作,產生臭氧。
同時,發光二極體VD7也點亮工作。 元器件選擇 VTl、VT2選用2SC2653或BU406型硅NPN高反壓三極體。要求電流放大系數β>100。 VDl一VD4、VD6選用1 N4007型整流二極體;VD5選用DB3型雙向觸發二極體。 R1一R6全部選用RJ一1/8W型金屬膜電阻器。 L0為5mH的磁心電感線圈,可用Φ0.25mm的漆包線在骨架上繞210匝;L1一璐用Φ0.2mm的單心塑銅線在同一磁環上繞制而成,其中L1、L2分別繞3匝,L3繞9匝。脈沖變壓器T可使用14in(英寸)黑白電視機行輸出變壓器改制,改制時用高壓包作為L6,在低壓包骨架上用Φ0.45mm的漆包線繞168匝作為L4,用Φ0.23mm的漆包線繞4匝作為L5(在最外層繞制)。 臭氧發生片VG選用Z二10或Z一15、Z一20等型號。 製作與調試 除臭氧發生片VG外所有電子元器件安裝在一塊自製的印製電路板上,並將其裝人大小合適的塑料或木製盒內。在盒面開孔固定發光二極體VD7,接上臭氧發生片VG,只要元器件良好、接線無誤,通電即能正常工作。
發生器與放電管
臭氧系統的核心技術和設備是發生器中的放電管,直接影響設備的運行效率和可靠性。臭氧發生器採用微間隙介質阻擋放電設計,不僅大大提高了運行的效率,而且增加了系統連續運行的安全可靠性。設備的技術參數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由於採用微間隙放電技術,使系統運行電壓降低為6-8 kV,遠低於玻璃管絕緣介質的耐壓水平,有效地避免了介質擊穿短路故障的發生,提高了運行可靠性。
臭氧發生器放電單元所採用的模塊化設計方法,使設備的安裝,檢修和維護工作更加容易。在保證進氣氣源質量的條件下,臭氧發生器放電單元連續運行的免維護時間可以長達5年。
高頻高壓電源
與傳統的臭氧中頻 (<1kHz) 電源不同,高頻高壓臭氧系統採用3-6kHz的高頻電源技術,結合微放電間隙設計可以有效提高臭氧生成的效率,減小發生器的體積和佔地空間,從而減少土建設計及投資費用。逆變電源系統採用成熟的高頻電源技術,現場長期運行證明可以保證系統長期運行的穩定性。高頻輸出經升壓系統後產生正弦波高電壓,經電纜與發生器相連,在高頻高壓的作用下,放電間隙產生冷態等離子體放電生成臭氧。 臭氧濃度
臭氧為混合氣體其濃度通常按質量比和體積比來表示。質量比是指單位體積內混合氣體中含有多少質量的臭氧,常用單位mg/L、mg/m3或g/m3等表示。體積比是指單位體積內臭氧所佔的體積含量或百分比含量,使用百分比表示如2%、5%、12%等。衛生行業常用ppm表示臭氧濃度,即每立方臭氧混合氣體中臭氧占該體積的百萬分之一為1ppm。臭氧濃度是衡量臭氧發生器技術含量和性能的重要指標。同等的工況條件下臭氧輸出濃度越高其品質度就越高。
影響臭氧濃度的主要因素有
1、臭氧發生器的結構和加工精度;
2、冷卻方式和條件;
3、驅動電壓和驅動頻率;
4、介電體材料;
5、原料氣體中氧的含量及潔凈和乾燥度。
6、發生器電源系統的效率(效率高,熱量轉化少。);
臭氧是一種氧化性極強的不穩定氣體,臭氧輸出濃度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其中腔體溫度是極重要的因素之一;臭氧在30度左右時會在1分鍾內衰減一半。在 40~50℃ 時衰減達到80%。超過60℃臭氧會馬上分解。
臭氧產量是指臭氧發生器單位時間內臭氧的產出量;臭氧濃度數值與進入臭氧發生器總氣量數值的乘積即為臭氧產量;通常使用mg/h,g/h,kg/h這些單位表示。臭氧發生器標准中規定臭氧發生器規格型號使用臭氧產量表示和區分。小型臭氧發生器使用g/h為單位,大型臭氧發生器使用kg/h為單位區分規格的大小。
2011年國家出台了最新的國家標准,第一次規范了臭氧在不同用途中的濃度。
1 、食物凈化:
由表及裡的降解果蔬、糧食中殘留的化肥、農葯等有毒物質,清除肉、蛋中的抗生素、化學添加劑、激素等有害物質,殺滅海鮮中容易引起中毒的嗜鹽性菌,把住病從口入關。
2 、飲用水凈化:
自來水經臭氧處理後是一種優質的生飲水。每升水只需通入O3 2 分鍾即可去除水中的余氯,殺菌、消毒、去味、去除重金屬,防止致癌物質三氯甲烷的生成,增加水中含氧量,自製理想純凈的飲用水。
3 、消毒滅菌:
將清洗後的餐飲用具放入水中通入O3 20 分鍾,可去除洗滌劑殘留物,殺滅細菌、病毒,替代電子消毒櫃,避免餐飲用具傳染疾病。還可對衣物、毛巾、抹布、襪子等進行水介質消毒、除味。
4 、空氣凈化:
將臭氧排氣管掛在1.7 米以上高度,排放O3 20--30 分鍾,即可有效去除室內煙塵或裝飾材料的異味,降塵滅菌,增加空氣含氧量,清新空氣,讓您在家中享受到雨後森林般清新的空氣(可用於家庭、辦公室、會議室、娛樂場所的除煙、除塵、消毒、去味)。
5 、果蔬保鮮、防霉:
家庭果蔬保鮮只需往袋裝果蔬中通入O3 2 分鍾,可延長保鮮期7 天,也可用於菜窖防霉、果蔬運輸。
6 、洗浴、美容、保健:
洗臭氧浴在國外已成為時尚,通過臭氧浴治療疾病已有多年歷史,這是O3 的又一神奇功效。經常洗臭氧浴能排除體內毒素,活化表皮細胞,消除痤瘡,美白皮膚,對風濕病、皮膚病、婦科病、糖尿病及灰指甲等有良好療效。
7 、養魚、澆花:
澆花、大棚蔬菜的噴灌,能避免蟲害,減少農葯使用量。
養魚、水產養殖,O3 進入水中釋放出初生態氧,消滅細菌、病毒,氧化雜質,防止水質腐壞變質,增加水中養份。
8 、除臭:
因臭氧有很強的氧化分解能力,可迅速而徹底的消除空氣中、水中的各種異味。 臭氧發生器選型非常重要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選型:
確定型號
采購臭氧發生器時首先要確定其使用用途,是用於空氣滅菌除味還用於水處理。用於空氣處理時可選擇低濃度經濟型的開放式臭氧發生器,它包括有氣源開放式和無氣源開放式兩種最好選有氣源機型。該類臭氧發生器結構簡單價格低廉,但工作時溫度和濕度影響臭氧發生量。上述開放式臭氧發生器屬最簡單的臭氧裝置,對於要求高的場所空氣處理也應選擇高濃度臭氧發生器。空氣處理時按20-50mg/m3標准投放,食品葯品行業選高值。可根具空間大小換算即得出臭氧的總用量(即臭氧發生器產量)。用於水處理時必須選購高濃度臭氧發生器(臭氧濃度大於12mg/L),低濃度臭氧處理水是無效的。高濃度臭氧發生器為標准配置含氣源及氣源處理裝置和臭氧發生裝置。小型的可設計成一體式機型產量在5-200g/h間,大中型臭氧發生器基本以機組形式存在。
鑒別品質
臭氧發生器品質的優劣可從製造材料、系統配置、冷卻方式、工作頻率、控制方式、臭氧濃度、氣源和電能消耗指標等多方面鑒別。優質的臭氧發生器應是高介電材料製造、標准配置(含氣源和凈化裝置)、雙電極冷卻、高頻驅動、智能控制、高臭氧濃度輸出、低電耗和低氣源消耗。
性價比
優質的臭氧發生器從設計到配置及製造材料均按其標准進行,成本遠高於低檔發生器和低配置發生器。但優質臭氧發生器性能非常穩定,臭氧濃度和產量不受環境因素影響。而低配置臭氧發生器工作時受環境影響較大,溫度和濕度的增加可使臭氧產量和濃度大幅度下降,影響處理效果。選購時應對其售價和性能進行綜合比評。
防止誤區 了解臭氧發生器是否含氣源,含氣源發生器和不含氣源發生器造價相差很大。如果通過價格優勢采購了無氣源的臭氧發生器,你還需自配氣源裝置最終可能要多花錢。2.了解發生器的結構形式,是否可以連續運行,臭氧輸出濃度等指標。例如需要一台臭氧發生器用於凈水處理,若誤選了開放式臭氧發生器那是無法使用的。3.確認臭氧發生器額定標注產量,是使用空氣源標注的還是使用氧氣源時標注的產量。因為臭氧發生器使用氧氣源時臭氧產量比使用空氣源時大一倍,兩者的造價相差近一倍。選購臭氧發生器時供求雙方應全方位溝通避免走入誤區,切勿以價格為主要參考依據衡量臭氧發生器。 備用機
對於連續工作不許停機的場所,選購臭氧發生器時應有備用機。按兩用一備,一用一備的原則購置。備用機組主要在設備維護或修理過程中交替使用,避免停機維護影響正常生產。
混合方式
從世界的臭氧技術產業來看,以水處理的殺菌凈化為主要市場,而水凈化臭氧裝置包括臭氧源與氣水混合裝置兩部分。臭氧發生器應提供足夠濃度與產量的臭氧,混合裝置以高效率使臭氧溶解在水中,即達到一定的臭氧溶解度。因此,一台好的臭氧發生器必須要有優良的氣水混合裝置,使臭氧能高效地和水混合,使水中的臭氧溶解度能滿足完全殺菌。
幾種常見的混合裝置比較: 傳統的曝氣法---歷史悠久的傳統混合方法。(布氣板法、鼓泡塔法同理) 運行方式---氣水順流、逆流或多級串聯交迭逆順流,連續運行或間斷批量運行。優點:能耗較低。缺點:噴頭堵塞時布氣不均勻,混合差,需要大型空壓機和昂貴的氧化反應塔。
二、著名的文丘里射流混合法---安全、高效的混合方法。
運行方式---氣水強制混合。優點:投資少,混合好,接觸時間短,經射流混合器後臭氧在水中的臭氧濃度可為曝氣法的數倍。
三、氣液強力混合腔---安全、節能、效率極高的混合方法,是在文丘里射流混合器基礎上改進的升級產品。
運行方式---充分利用水的紊流產生較大的負壓,將臭氧吸入,在混合腔內產生渦流、旋轉並相互碰撞。經實際使用證明,一級臭氧吸收率達90%以上,在相同臭氧發生系統的情況下,水中的臭氧溶解度為文丘里射流混合器的2倍左右。氣液強力混合腔外體採用304不銹鋼製作,內腔採用316不銹鋼和部分耐臭氧ABS材料製作,SSLW系列內腔採用不銹鋼和耐臭氧PVDF材料製作,產品堅固耐用,無機械故障免維修,運行安裝方便,為目前投資最少,混合效果最好的設備。
處理較大水量需定做。下表尺寸可能會有適當變動。
四、氣液混合泵---安全、效率極高的混合方法
氣液混合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負壓作用吸入氣體,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液體與氣體混合攪拌,由於泵內的加壓混合,氣體與液體充分溶解,溶解效率高。一台氣液混合泵即可進行氣液吸引、混合、溶解並直接將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點。

④ 探放水十六字原則是什麼

答: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探後采。

  • 一、探放水原則

  • 1)必須堅持「預測預報、有掘必探、先探後掘,先治後采」的十六字方針,還必須做到「有疑必停」的探放水原則。

  • 接近積水地區掘進或排放被淹井巷和積水前,必須編制探放水設計,並採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氣體危害等安全措施。

  • 探水眼的稀密布置和超前距離,應根據水頭高低、煤(岩)層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設計中具體規定。

  • 2)掘進工作面遇到下列情況之時,必須確定探放水線進行探水:

  • (1)接近水淹或可能積水的井巷、老空區或相鄰煤礦時,井巷出水點位置,有積水井巷及采空區的積水范圍、標高和積水量,必須繪制在採掘工程平面圖上。在水淹區域應標出探水線的位置。掘到探水線位置時,必須探水前進。

  • (2)有與溶洞、含水層及與之有水力聯系的導水斷層、裂隙(帶)、陷落柱時,必須查出其位置,並按規定留設防水煤柱。巷道必須穿過上述構造時,必須探水前進。如果前方有水,應超前預注漿封堵加固,必要時預先建築防水閘門或採取其他防治措施。

  • 3)探放水注意事項:

  • (1)安裝鑽機探水前,要遵守下列規定:

  • a.加強鑽場附近的巷道支護,並在工作面迎頭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

  • b.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溝。探水鑽孔位於巷道低窪處時,必須配備與探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

  • c.在打鑽地點或附近安設專用電話。

  • d.測量和防突人員必須親臨現場,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孔的位置、方位、角度、深度以及鑽孔數目。

  • (2)預計水壓較大的地區,探水鑽進之前,必須先安好孔口管和控制閘閥,進行耐壓試驗,達到設計承受的水壓後,方准繼續鑽進,特別危險的地區,應有躲避場所,並規定避災路線。

  • (3)鑽孔內水壓過大時,採用反壓和有防噴裝置的方法鑽進,並有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 (4)鑽進時,發現煤岩松軟、片幫、來壓或鑽孔中的水壓,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頂鑽等異狀時,必須停止鑽進,但不得拔出鑽桿,現場負責人員應立即向調度室報告,並派人監測水情,如果發現情況危急時,必須立即撤出所有受水威脅地區的人員然後採取措施,進行處理。

  • (5)探放老空水前,首先要分析查明老空水體的空間位置、積水量和水壓。老空積水區高於探放水點位置時,只准用鑽機探放水,探放水孔必須打中老空水體,並要監視放水全過程,核對放水量,直到老空水放完為止。鑽孔接近老空,預計可能有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湧出時,必須有瓦檢查員或礦山救護隊員在現場值班,檢查空氣成分。如果瓦斯或其他有害氣體濃度超過規程規定時,必須立即停止鑽進,切斷電源,撤出人員,並報告礦調度室,及時處理。

  • (6)鑽孔放水前,必須估計積水量,根據礦進排水能力和水倉容量,控制放水流量;放水時,必須設專人監測鑽孔出水情況,測定水量、水壓、做好記錄。若水量突然變化,必須及時處理,並立即報告礦調度室。

  • (7)恢復被淹井巷前,必須有礦山救護隊檢查水面上的空氣成分,發現有害氣體,必須及時處理。排水過程中,如有被水封住的有害氣體突然湧出的可能,必須制定安全措施。

  • 二、探放水設計

  • (1)探水鑽孔應保持適當的超前距、幫距和密度。探水工作採用「探水——掘進——探水」方式進行,探水鑽孔為巷道掘進探明一段安全距離後,巷道允許掘進一段距離,然後再探再掘,確保掘進安全。

  • a.超前距:為探水鑽孔終孔位置應始終超前掘進工作面的一段距離,一般採用20m

  • b.鑽孔密度(孔間距):指允許掘進距離終點橫剖面上,探水鑽孔之間的間距,一般不超過3m,以免漏掉積水區,本礦可取2m。

  • c.幫距:為使巷道兩幫與可能存在的水體之間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即呈扇形布置的最外側探水孔所控控制的范圍與巷道幫的距離,其值與超前距相同,取20m。

  • d.煤層平巷鑽孔布置:主要是探巷道上幫小窯老空水,鑽孔呈半扇形布置在巷道上幫。薄煤層一般布置3組,每組布置1—2個孔;厚煤層一般布置3組,每組不少於3個孔。

  • 由於本礦屬於中厚煤層,故鑽孔布置3組,每組3個孔,鑽孔之間的夾角為8.5°。

  • (2)傾斜煤層下山巷道鑽孔布置:鑽孔呈扇形布置在巷道前方,薄煤層一般布置5組,每組1-2個孔。厚煤層一般布置5組,每組不少於3個孔,且每組鑽孔至少有一孔見頂或底。

  • 本礦屬於中厚煤層,故鑽孔布置5組,每組3個孔,鑽孔水平及傾斜之間的夾角為8.5°。

  • (3)副斜井鑽孔布置成扇形,每組3個,超前距控制20m,循環進行。

  • 三、探放水設備型號及數量

  • 配備ZDY-650煤礦用坑道鑽機、KHYD140煤礦岩石鑽機各一台。

  • 四、探水方法

  • 1)探水起點

  • (1)若本礦井造成的水災清楚,壓力不小於1MPA時,探水線至積水區的最小距離:煤層中不小於30米,岩層中不小於20米;造成的水災不清楚時,探水線至推斷積水區的距離不小於60米。

  • (2)掘進巷道附近有斷層或陷落柱時,探水線至承計煤柱線的距不小於60米。

  • (3)巷道的掘進控制20m的超前距離。

  • 2)鑽孔深度及超前距離

  • 探水鑽孔眼底至掘工作面的距離不得小於20米的超前距離(薄煤層不得小於6米,岩層中不得小於5—10米),鑽孔深度一般在40米左右(如此一次打孔後,可連續採掘20—30米)。

  • 3)鑽孔直徑

  • 從既探、排有效,雙能防止沖垮煤壁和放水過大的原則出發,孔徑不大於70mm為宜。

  • 4)鑽孔布置與孔數

  • (1)老塘探水:探後掘進停掘處的鑽孔眼距不得超過3米,以防漏探。

  • (2)探斷層水:開孔位置必須在放水煤柱外和斷層應力影響帶以外,以防止煤岩破碎出水後,不易控制。

  • (3)鑽孔個數以保證必要的密度為原則,一般不得少於3個。

  • 五、探放水的安全措施

  • (1)探水前加固探水工作區支架,背好幫頂,以免壓力沖垮煤壁和支架。

  • (2)清理巷道,保證安全撤退路線暢通無阻;

  • (3)保證水溝暢通,並有適當的坡度和斷面,水倉和排水設備要有足夠的容量和能力。

  • (4)探水地點要安裝電話,與所有可能受水威脅的工作地點連通,並事先制定好撤退路線,以防止意外事故發生。

  • (5)打鑽過程中,如發現煤、岩松軟或沿鑽桿向外流水超過打鑽正常供水量時,要立即停止打鑽(不能移動或拔出鑽桿),派人監視水情並報告礦調度室,如果情況危急,要立即通知所有受威脅地點撤人,並採取應急措施。

  • (6)鑽孔接近采空區,可能有害氣體湧出,必須隨時進行有害氣體監測;探水點通風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


綜合以上為有疑必探,先探後掘,先探後采。

⑤ 探放水鑽孔布置

你參考一下。這是官方發布強制執行的條文。

煤礦防治水規定
第九十四條 布置探放水鑽孔應當遵循下列規定:

(一)探放老空水、陷落柱水和鑽孔水時,探水鑽孔成組布設,並在巷道前方的水平面和豎直面內呈扇形。鑽孔終孔位置以滿足平距3 m為准,厚煤層內各孔終孔的垂距不得超過1.5 m;

(二)探放斷裂構造水和岩溶水等時,探水鑽孔沿掘進方向的前方及下方布置。底板方向的鑽孔不得少於2個;

(三)煤層內,原則上禁止探放水壓高於1 MPa的充水斷層水、含水層水及陷落柱水等。如確實需要的,可以先建築防水閘牆,並在閘牆外向內探放水;

(四)上山探水時,一般進行雙巷掘進,其中一條超前探水和匯水,另一條用來安全撤人。雙巷間每隔30-50 m掘1個聯絡巷,並設擋水牆。

第九十五條 井下探放水應當使用專用的探放水鑽機。嚴禁使用煤電鑽探放水。

第九十六條 在安裝鑽機進行探水前,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加強鑽孔附近的巷道支護,並在工作面迎頭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

(二)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溝。探水鑽孔位於巷道低窪處時,配備與探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

(三)在打鑽地點或其附近安設專用電話;

(四)依據設計,確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時,由測量人員進行標定。負責探放水工作的人員親臨現場,共同確定鑽孔的方位、傾角、深度和鑽孔數量;

(五)在預計水壓大於0.1 MPa的地點探水時,預先固結套管。套管口安裝閘閥,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設計中規定。預先開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災路線等安全措施,並使每個作業人員了解和掌握;

(六)鑽孔內水壓大於1.5 MPa時,採用反壓和有防噴裝置的方法鑽進,並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第九十七條 探水鑽孔除兼作堵水或者疏水用的鑽孔外,終孔孔徑一般不得大於75 mm。

第九十八條 探水鑽孔超前距離和止水套管長度,應當符合下列規定:

(一)探放老空積水的超前鑽距,根據水壓、煤(岩)層厚度和強度及安全措施等情況確定,但最小水平鑽距不得小於30 m,止水套管長度不得小於10 m;

(二)沿岩層探放含水層、斷層和陷落柱等含水體時,按表5-1確定探水鑽孔超前距離和止水套管長度。

⑥ 一通三防的礦井通風

1、礦井必須有完整的獨立通風系統
2、礦井通風的主要任務:
①、供給井下足夠的新鮮空氣
②、沖淡並排除有害氣體和礦塵
③、提供適宜的氣候條件
採掘工作面的進風流中氧氣濃度不低於20%,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0.5%
3、礦井空氣的成份:
①、氧氣約佔20.96%
②、氮氣約佔79%
③、二氧化碳約佔0.04%
4、礦井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及允許濃度 附表
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二氧化硫 硫化氫 氨氣 瓦斯 二氧化氮 名稱 符號 最高允許濃度% 一氧化碳 CO 0.0024 二氧化氮 NO2 0.00025 二氧化硫 SO2 0.0005 硫化氫 H2S 0.00066 氨氣 NH3 0.004 5、礦井常用的通風設施有:
風門 密閉牆 風橋 風筒 測風站等
6、通風設施的管理
⑴、永久密閉前應設密閉說明牌、瓦斯檢查牌、檢查箱、柵欄和警標,檢查箱能夠開啟、便於檢查。
⑵、井下風門的開啟狀態由通風部具體確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改變風門的開啟狀態。如有特殊情況要向通風部匯報並經通風部批准方可實施,礦車或行人通過風門時要及時關閉保持原來狀態,養成愛護通風設施的良好習慣。
⑶、所有通風設施前後5m內不得堆放雜物、材料、設備。
⑷、生產隊組要管好用好本轄區范圍的通風設施發現問題及時匯報通風調度。
⑸、進、回風井之間和主要進、回巷之間的每個聯絡巷中必須建永久性風牆,需要使用的聯絡巷必須安設2道聯鎖的正向風門和2道反向風門。 一 局扇管理:
⑴ 、局扇入井前必須對設備性能和出風量進行檢查,保證正常運轉,不發生循環風 。
⑵、局扇必須安裝在進風流中,距回風口不小於10m,局扇的設備要齊全,吸風口有風罩和整流器,高壓部位有襯墊,局扇離地高度大於300mm,並裝有消音器。
⑶、每台局扇必須有說明牌,實行專人管理,任何人不得隨意停開,如因特殊原因需停局扇時,必須提前辦理報批手續,並制定安全措施報總工程師批准。嚴禁使用3台以上(含3台)的局扇同時向1個掘進工作面供風。1台局扇不準同時向2個掘進工作面供風。使用2台局扇同時向1個工作面供風的,2台局扇必須同時與掘進面電源閉鎖。
⑷、所有局扇必須安設「三專兩閉鎖」裝置,掘進(開拓)面的局扇,必須裝備雙風機雙電源及自動切換裝置,高瓦斯采區必須雙迴路供電,自動切換裝置必須動作靈敏可靠。
二、風筒管理:
⑴、風筒必須採用抗靜電、阻燃風筒。
⑵、在井下各使用地點,要將風筒堆放整齊,任何人不得在風筒上坐、卧、躺。
⑶、各隊組在井下進行噴漿作業時,嚴禁往風筒上噴漿,無法避免時,要及時清除風筒上的附著物。
⑷、風筒吊掛要做到「兩靠一直」逢環必掛,接頭嚴密,無破口,無反接頭,軟質風筒接頭要反壓邊,硬質風筒接頭要加墊,上緊螺絲。鐵風筒每節至少吊掛兩點,瓦檢員下井時,要仔細檢查沿途風筒情況,發現介面松脫、有破口、有裂縫、吊環脫落等現象時,必須及時匯報通風隊。
⑸、風筒拐彎處要設彎頭或緩慢拐彎,不準拐死彎,異徑風筒接頭要用過渡節,先大後小,不準花接。
⑹、掘進、開拓隊負責工作面前1節風筒的臨時吊掛。
⑺、風筒出風口距工作面距離5-15m;
⑻、掘進工作面開口時風筒和探頭懸掛
①、巷道開口前必須接好風筒和探頭。
②、巷道掘進深度小於5m時,風筒出口要正對開口處,探頭懸掛於開口處下風流15m處。
③、巷道掘進長度大於5m且小於20m時,風筒必須接入工作面,工作面探頭進入正巷與風筒出口平齊,回風口探頭仍懸掛於開口處下風流15m處
④、巷道掘進長度大於20m時,風筒和工作面探頭隨工作面前移,回風口探頭移入正巷內距回風口10~15m處。
三、局部通風機無計劃停風處理預案及安全技術措施
1、凡是事先未經批准,由於系統突然停電或局部通風機本身電氣事故以及機械事故而引起的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風,不論時間長短都屬於無計劃停電、停風,均由通風科登記上報。
2、無計劃停風事故均由安全部負責牽頭,屬於機電原因引起的由機電部組織有關單位進行追查並予以通報,同時將事故通報送交通風部和安全部,由安全部對事故單位作出處罰;屬於通風管理原因(如風筒斷開等)引起的由通風部組織有關單位進行追查並予以通報,同時將事故通報送交安全部,由安全部對事故單位作出處罰。
3、局部通風機發生無計劃停電停風後,瓦斯員、安全員、跟班隊干應立即向公司調度室匯報。公司值班調度員在接到局部通風機停電停風電話後,要立即通知值班礦長以及通風部、機電部、安全部、調度室等有關單位值班人員,同時通知停風隊組要立即安排人員查明原因,進行處理,盡快恢復送電送風。
4、局部通風機發生無計劃停電停風,公司值班調度員要通知受影響工作地點停止工作,切斷電源,工作人員要撤離工作地點至采區進風巷道或北翼進風大巷。
5、局部通風機停風後,跟班隊干(班組長)必須負責撤出停風區人員,切斷電源,並由跟班隊干安排專人警戒,防止人員進入停風區,當不能及時送風時,必須設置柵欄和警標。安全員負責監督人員撤離情況並向調度室匯報。瓦斯員、安全員、班組長、跟班隊干必須在各自區域采區進風巷較近電話處待命,隨時准備按公司調度室命令進行恢復井下送風。
6、⑴若停風時間較短且停風區域瓦斯不超過1%、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可用瓦斯感測器數據,沒有瓦斯感測器數據的用瓦斯員在柵欄口的人工檢查數據),公司調度員直接與機電隊、停風地點的瓦斯員聯系恢復局扇通風,正常後公司調度員向所通知的礦領導和相關單位值班人員及時匯報;
⑵若停風區域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1%,但不超過3%時,公司調度員通知通風部、機電部、安全部、調度室值班人員到調度室集合,組織安排有關單位進行排放瓦斯;
⑶若停風區域瓦斯或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應成立由值班礦長、通風部、機電部、安全部、調度室等值班人員成立的指揮部,同時由通風部、安全部值班人員現場組織排放。
進行排放瓦斯前,公司調度員按指揮部命令(或排放瓦斯措施)通知受影響工作地點的隊組跟班隊干(或其他工作人員)停止工作,切斷電源,撤至采區進風巷道或北翼進風大巷。井下工作人員在接到指揮部(或調度室)撤離命令後進行撤離,撤離人員、待命人員、撤離方法同匯報程序中相關內容。機電隊的配電工在值班變電所待命,隨時准備按指揮部(機電部、通風部)命令進行恢復井下送電、送風工作。 ——四局部通風機恢復通風及排放瓦斯管理制度
1、臨時停風的局部通風區域,當停風時間不超過8h,並且停風區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3%(可用瓦斯感測器數據,沒有瓦斯感測器數據的用瓦斯員在柵欄口的人工檢查數據)時,由通風部組織,在安全員的監督下,由通風部指定專人現場組織排放瓦斯。
2、停風時間超過8h或停風區瓦斯濃度和二氧化碳濃度超過3%時,必須在《煤礦井下排放瓦斯記錄表》中制定排放瓦斯安全專項措施,報值班礦長批准,由通風部、安全部值班人員現場指揮,組織瓦斯員、安全員、風筒工等人員進行排放。
3、排放瓦斯時,由通風部值班人員填寫《煤礦井下排放瓦斯記錄表》,寫明排放時間、排放路線、停電范圍、撤人范圍、排放組織機構,並經通風部、機電部、安全部等部門值班人員審批簽字後方可組織實施。
4、排放瓦斯安全技術措施:
⑴首先由瓦斯員檢查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附近10米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啟局部通風機。
⑵排放瓦斯回風系統內必須切斷電源、撤出人員,停止其它工作。排放瓦斯前,現場負責人員安排安全員、作業隊組班長和跟班隊干清點工作面人數全部撤出後,對所轄地點可能進入排放瓦斯流經的區域入口設置警戒,防止人員誤入。
⑶排放瓦斯前,應由現場負責人員安排瓦斯員、安全員在排放瓦斯全風壓混合處位置懸掛攜帶型瓦斯檢測儀,連續檢查瓦斯,同時瓦斯員用光瓦根據指令檢查該處瓦斯。
⑷完成警戒和監測點布置後,現場負責人與公司調度室聯系,確認按照《煤礦井下排放瓦斯記錄表》要求的其它地點完成斷電撤人及警戒後,經公司調度員允許開始准備排放瓦斯。
⑸排放瓦斯時必須堅持低瓦斯濃度排放的原則,嚴禁「一風吹」和高濃度排放。採取控制工作面排放風量的方法進行,即在掘進巷道回風口解開預設的風筒三通來減少工作面風量,風筒工應根據排放瓦斯組織人員指令控制三通口斷面,或採用其它方式控制風機供風量。
⑹根據現場情況,由排放瓦斯負責人安排作業隊組全開或半開局部通風機安設位置處風門方式增加排放瓦斯回風口新鮮風量,稀釋排放風流與全壓混合處瓦斯、二氧化碳濃度。
⑺排放瓦斯的局部通風機嚴禁循環風,排放瓦斯風流與全壓風流混合後的瓦斯和二氧化碳濃度不得超過1.5%。當監測混合處人員發現瓦斯濃度接近1.5%時,應及時通知瓦斯排放人員減少瓦斯排放量。
⑻排放串聯區域瓦斯時,必須從進風方向的第一台局部通風機開始依次進行,只有前一台局部通風機送風的巷道內排放瓦斯結束,恢復正常通風後,且串聯區域風流的瓦斯濃度降到0.5%以下時,下一台局部通風機方可送電排放其送風巷道的瓦斯。
⑼排放巷道瓦斯濃度不超過1.0%和二氧化碳濃度不超過1.5%時,並穩定30分鍾後,經安全員、瓦斯員或排放瓦斯人員檢查排放瓦斯巷道無瓦斯積聚以及通風設施完好後,方可完成瓦斯排放工作,現場負責人可向礦調度員匯報排放瓦斯完畢,公司調度員安排各作業隊組恢復正常作業。
⑽當排放瓦斯發生在交接班時,所有警戒人員和排放人員必須堅守崗位,直至排放完畢並請示調度室後方可離開。
⑾排放瓦斯期間應由作業隊組跟班隊干或班長堅守在距離進風巷道最近的電話附近,隨時傳達上級指示,匯報現場情況。
⑿排放瓦斯完畢後,瓦斯員應對排放區域的瓦斯感測器進行對比監測,並及時匯報通風隊值班隊干,防止由於高濃度瓦斯沖擊瓦斯感測器產生誤差。
⒀組織和參加排放瓦斯人員必須攜帶攜帶型瓦斯報警儀,隨時觀測風流中瓦斯情況。
⒁同一采區內只能一個地點排放瓦斯,不同采區之間可以同時排放。
8、盲巷管理
⑴、凡是井下6m以上不通風的巷道即稱為盲巷。
⑵、臨時停止施工的停風巷道,必須在24小時內採取密閉管理對永久報廢巷道要採取永久密閉管理。使用局部通風機通風的掘進工作面不得停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風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設置柵欄和警標,禁止人員進入。並向礦調度匯報。
⑶、通風隊必須建立盲巷管理台帳,對井下出現的盲巷進行登記,註明造成盲巷的原因、時間、長度、密閉時間、管理方式。
⑷、停風地點柵欄外風流中的瓦斯濃度每天至少檢查一次,對於擋風牆、盲巷密閉前的瓦斯濃度每周至少檢查一次,檢查結果及時填寫瓦斯牌。
⑸、任何人不得隨意打開密閉進入盲巷,當因工作原因需要進入時,作業單位必須提前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經礦總工程師批准方可進入。
⑹、盲巷、密閉、柵欄前5m范圍內嚴禁堆放雜物、材料等。
9、名詞解釋:
⑴、循環風:局部通風機的回風部分或全部再進入同一部局部通風機的進風風流中。
⑵、串聯通風:是指採掘工作面或硐室的回風再進入其它採掘工作面或硐室的通風方式。
⑶、擴散通風:利用空氣的自然擴散運動對掘進工作面或硐室進行通風的方法。擴散通風適用於在進風流中,長度不超過6m入口寬度大於1.5m的硐室。

⑦ 錢學森主要事件

1911年12月11日生,浙江杭州人,1959年8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博士學位。

1929年至1934年在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系學習,畢業後報考清華大學留美公費生,錄取後在杭州筧橋飛機場實習。1935年至1939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工程系學習,獲碩士學位。1936年至193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與數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1939年至1943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研究員。1943年至194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助理教授(其間:1940年至1945年為四川成都航空研究所通信研究員)。1945年至1946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1946年至1949年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副教授、空氣動力學教授。1949年至1955年任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噴氣推進中心主任、教授。

1955年回國。1955年至1964年任中國科學院力學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國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長。1965年至1970年任第七機械工業部副部長。1970年至1982年任國防科工委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協副主席。還歷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二屆理事長,中國宇航學會、中國力學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名譽會長,中科院主席團執行主任、數學物理學部委員。1986年至1991年5月任中國科協第三屆全委會主席。1991年5月在中國科協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科協名譽主席。1992年4月被聘為中科院學部主席團名譽主席。1994年6月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是中共第九至十二屆中央候補委員,第六、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是中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被譽為「中國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在美學習研究期間,與他人合作完成的《遠程火箭的評論與初步分析》,奠定了地地導彈和探空火箭的理論基礎;與他人一起提出的高超音速流動理論,為空氣動力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1956年初,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年,國務院、中央軍委根據他的建議,成立了導彈、航空科學研究的領導機構——航空工業委員會,並被任命為委員。1956年,受命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1957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一等獎。197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傑出校友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989年獲「小羅克韋爾獎章」、「世界級科技與工程名人」獎和國際理工研究所名譽成員稱號。1991年10月獲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的「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雄模範獎章。1995年1月獲「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優秀獎」。1999年,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授予他「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著有《工程式控制制論》、《論系統工程》、《星際航行概論》等。

⑧ 在安裝鑽機進行探水前,應當符合哪些規定

答:(1)加強鑽孔附近的巷道支護,並在工作面迎頭打好堅固的立柱和攔板;
(2)清理巷道,挖好排水溝。探水鑽孔位於巷道低窪處時,配備與探放水量相適應的排水設備;
(3)在打鑽地點或其附近安設專用電話;
(4)依據設計
,確定主要探水孔位置時,由測量人員進行標定。負責探放水工作的人員親臨現場,共同確定鑽孔的方位、傾角、深度和鑽孔數量;
(5)在預計水壓大於0.1 MPa的地點探水時,預先固結套管。套管口安裝閘閥,套管深度在探放水設計中規定。預先開掘安全躲避硐,制定包括撤人的避災路線等安全措施
,並使每個作業人員了解和掌握;
(6)鑽孔內水壓大於1.5 MPa時,採用反壓和有防噴裝置的方法鑽進,並制定防止孔口管和煤(岩)壁突然鼓出的措施。

閱讀全文

與自動防噴反壓裝置的研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尼爾機械紀元小地圖怎麼顯示 瀏覽:408
ac設備多少錢 瀏覽:986
尼爾機械紀元怎麼一直往上飛 瀏覽:705
電機軸承型號與什麼有關 瀏覽:20
閥門井開不起來怎麼辦 瀏覽:27
宜博機械鍵盤如何切換燈光 瀏覽:285
創客工具箱vip破解版 瀏覽:850
檢測儀器校準報告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五菱宏光的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517
寶馬儀器表綠燈亮什麼原因 瀏覽:347
核酸快速檢測設備有哪些 瀏覽:401
醫院amh是用什麼儀器檢查 瀏覽:532
大眾汽車儀表盤怎麼開里程數 瀏覽:193
皮帶機拉緊裝置怎麼設計 瀏覽:211
川崎6r排氣閥門 瀏覽:766
鑄造廢沙再生可以做什麼用 瀏覽:120
機械圖紙上m4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
超級機械狗怎麼獲取 瀏覽:763
簡述機械超速保護裝置的動作過程 瀏覽:390
燃氣閥門執行機構原理 瀏覽: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