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有關酸的實驗裝置

有關酸的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4-07 16:26:41

㈠ 求 實驗室常用20種酸的名稱及其化學式

無機強酸類硫酸H2SO4:濃硫酸(98%,18mol/L),發煙硫酸、稀硫酸硝酸HNO3:濃硝酸(65~70%),發煙硝酸(98%),稀硝酸鹽酸HCl:濃鹽酸(36~38%),稀鹽酸高氯酸HClO4:濃高氯酸(70%),稀高氯酸氫溴酸HBr氫碘酸HI氯磺酸ClSO3H氟磺酸FSO3H 無機弱酸類:磷酸H3PO4氫氟酸HF高碘酸H5IO6/HIO4砷酸H3AsO4硼酸B(OH)3氫氰酸HCN 有機酸類:甲酸HCOOH乙酸CH3COOH(HAc)草酸H2C2O4(HOOC-COOH)乳酸CH3-CHOH-COOH檸檬酸C6H8O7丁二酸(琥珀酸)HOOC-CH2-CH2-COOH(C4H6O4)蘋果酸HOOC-CH2-CHOH-COOH(C4H6O5)酒石酸C4H6O6苯酚C6H5-OH,Ph-OH(Ph是苯基)苯甲酸C6H5-COOH,Ph-COOH一氯乙酸ClCH2COOH三氯乙酸Cl3CCOOH,強酸三氟乙酸F3CCOOH,強酸EDTA(乙二胺四乙酸),(HOOC)2=N-CH2-CH2-N=(COOH)2甘氨酸NH2-CH2-COOH(C2H5O2N,Gly)

㈡ 肉桂酸的制備裝置圖

肉桂酸的制備實驗

一、實驗原理


利用珀金(Perkin)反應制備肉桂酸。一般認為脂肪酸鉀鹽或鈉鹽為催化劑,提供CH3COO-
負離子,從而使脂肪酸酐生成負碳離子,然後負碳離子和醛或羧酸衍生物(酐和酯)分子中的羰基發生親核加成,形成中間體。

在珀金反應中,是碳酸鉀奪取乙酐分子中的α-H, 形成乙酸酐負碳離子。實驗所用的儀器必須是乾燥的。

主反應:




副反應:





在本實驗中,由於乙酸酐易水解,無水醋酸鉀易吸潮,反應器必須乾燥。提高反應溫度可以加快反應速度,但反應溫度太高,易引起脫羧和聚合等副反應,所以反應溫度控制在150~170℃左右。未反應的苯甲醛通過水蒸氣蒸餾法分離。


五、實驗裝置






(1)合成裝置圖

六、思考題

1、本實驗利用碳酸鉀代替perkin反應中的醋酸鉀,使反應時間縮短,那麼具有何種結構的醛能進行perkin反應?

答:醛基與苯環直接相連的芳香醛能發生Perkin反應。

2、用水蒸氣蒸餾能除去什麼?能不能不用水蒸氣蒸餾?如何判斷蒸餾終點?

答:①除去未反應的苯甲醛;


②不行,必須用水蒸氣蒸餾,因為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焦油狀物質,通常的蒸餾、過濾、萃取等方法都不適用;


③當流出液澄清透明不再含有有機物質的油滴時,即可斷定水蒸汽蒸餾結束(也可用盛有少量清水的錐形瓶或燒杯來檢查是否有油珠存在)。

3、在perkin反應中,醛和具有R2CHCOOCOCHR2結構的酸酐相互作用,能得到不飽和酸嗎?為什麼?

答:不能。因為具有(R2CHCO)2O結構的酸酐分子只有一個α-H原子。

4、苯甲醛和丙酸酐在無水丙酸鉀存在下,相互作用得到什麼產物?

答:得到α-甲基肉桂酸(即:α-甲基-β-苯基丙烯酸)。

5、制備肉桂酸時,往往出現焦油,它是怎樣產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


答:產生焦油的原因是:在高溫時生成的肉桂酸脫羧生成苯乙烯,苯乙烯在此溫度下聚合所致,焦油中可溶解其它物質。產生的焦油可用活性炭與反應混合物鹼溶液一起加熱煮沸,焦油被吸附在活性炭上,經過濾除去。

6、在肉桂酸制備實驗中,為什麼要緩慢加入固體碳酸鈉來調解pH值?


答:對於酸鹼中和反應,若加入碳酸鈉的速度過快,易產生大量CO2的氣泡,而且不利於准確調節pH值。

7、久置的苯甲醛中有何雜質?如何除去?為什麼要除去苯甲醛中的雜質?


答:久置的苯甲醛中含有較多的苯甲酸雜質;採用蒸餾的方法除去;若不先除去,則混在肉桂酸產品中,由於結構相似,不易除去。

8、制備肉桂酸時為何採用水蒸汽蒸餾?


答:因為在反應混合物中含有未反應的苯甲醛油狀物,它在常壓下蒸餾時易氧化分解,故採用水蒸汽蒸餾,以除去未反應的苯甲醛。

9、在肉桂酸制備實驗中,能否在水蒸汽蒸餾前用氫氧化鈉代替碳酸鈉來中和水溶液?

答:不能。因為苯甲醛在強鹼存在下可發生Cannizzaro反應。

10、用水蒸氣蒸餾的物質應具備什麼條件?

答:(1)隨水蒸氣蒸出的物質應不溶或難溶於水;

(2)在沸騰下與水長時間共存而不起化學變化;

(3)在一定大氣壓下,要有一定的蒸汽壓。

11、什麼情況下需要採用水蒸汽蒸餾?

答:下列情況需要採用水蒸氣蒸餾:


(1)混合物中含有大量的固體,通常的蒸餾、過濾、萃取等方法都不適用。


(2)混合物中含有焦油狀物質,採用通常的蒸餾、萃取等方法都不適用。


(3)在常壓下蒸餾會發生分解的高沸點有機物質。

12、怎樣正確進行水蒸汽蒸餾操作?

答:(1)在進行水蒸氣蒸餾之前,應認真檢查水蒸氣蒸餾裝置是否嚴密。


(2)開始蒸餾時,應將T形管的止水夾打開,當水蒸氣發生器里的水沸騰,有大量水蒸氣溢出時再旋緊夾子,使水蒸氣進入三頸燒瓶中,並調整加熱速度,以餾出速度2—3滴/秒為宜。


(3)操作中要隨時注意安全管中的水柱是否有異常現象發生,若有,應立即打開夾子,停止加熱,找出原因,排除故障後方可繼續加熱。


附: 1、肉桂酸制備合成方法綜述:

http://wenku..com/view/dc409efa700abb68a982fb4c.html


2、視頻:
肉桂酸的制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zMzkwMTE2.html

㈢ 為確認HCl、H2CO3、H2SiO3的酸性強弱,某學生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一次實驗即可達到目的(不必選其他酸

(1)鹽酸

原因:因為要確認三者的酸性強弱,第一步用鹽酸和碳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碳,用制出的二氧化碳和硅酸鈉溶液製取硅酸,因此錐形瓶中加入碳酸鈉溶液,分液漏斗中的試劑為鹽酸。

(2)碳酸氫鈉溶液,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HCl

原因:鹽酸具有揮發性,所以當鹽酸和碳酸鹽反應製取的的二氧化碳中會混雜有HCl,HCl的存在會使後續試驗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所以需要去除HCl,但同時又不能引入新雜質,所以選擇用碳酸氫鈉溶液

(3)硅酸鈉溶液,CO2+H2O+SiO32-=CO32-+H2SO3

原因:錐形瓶中反應生產的二氧化碳流入到C瓶中和水和硅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硅酸沉澱,反應時能看到有明顯的白色沉澱生成,碳酸是由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產的。

但同時碳酸又能和硅酸反應,這正好符合強弱酸的規定。這個現象可以證明用於驗證碳酸的酸性強於硅酸。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O2+H2O+SiO32-=CO32-+H2SO3↓

(4)HCl,H2CO3,H2SiO3

原因:根據較強酸製取較弱酸可知,用鹽酸和碳酸鹽反應製取二氧化碳,說明鹽酸酸性比碳酸酸性強,用碳酸和硅酸反應,證明碳酸酸性比硅酸強。

(3)有關酸的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關於強酸制弱酸

1、強酸是說酸溶解在水中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電離成氫離子和酸根離子,弱酸是相對強酸來說的,指酸在溶液中部分電離,大部分在溶液中以分子狀態存在。一般的酸制酸的反應實際上是個復分解反應,這個反應能不能發生除了要看酸的強弱還要考慮有沒有沉澱,氣體,高沸點或低沸點酸的生成。

2、比如用磷酸(一種中強酸)製取HI ,HBr(二者都是比鹽酸強的酸)。雖然磷酸為弱酸,但由於生成了氣體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3、在比如用硫酸與高氯酸鋇作用生成高氯酸,雖然我們說高氯酸比硫酸酸性強,但由於生成了硫酸鋇沉澱,所以反應也可以發生。

因此對於強酸制弱酸,不要一遇到有酸與鹽反應生成另一種酸與鹽時都簡單的歸為強酸制弱酸。

㈣ 求實驗室制備各種酸的化學式,工業上的有也更好,謝謝各位了

常見酸實驗室一般直接買。。。我說一下工業製法吧:
H2+Cl2=(點燃)=2HCl,
2SO2+O2=(加熱,催化劑)=2SO3,SO3+H2O=H2SO4
N2+3H2=(高溫高壓催化劑)=2NH3,4NH3+5O2=(高溫催化劑)=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
H2+S=(加熱)=H2S
2CaF+H2SO4(濃)=CaSO4+2HF↑
CH3COOH是直接用醋酸菌發酵製得

㈤ 在學習酸的性質時,同學們做了很多有關酸反應的實驗,其9有9個實驗讓小傑記憶尤新,稀鹽酸和大理石反應放

(2)儀器名稱為試管,分液漏斗;
(2)能隨時控制反應發生和停止的裝置必須能使固液完全分離,因此選擇裝置B;節能減排理念就是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應從g端通入;二氧化碳能與水反應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二氧化碳能溶於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e)雙氧水是液體,二氧化錳是固體,反應條件是常溫,和制二氧化碳的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相同,因此發生裝置相同,氧氣密度比空氣,可用向上排空氣收集,和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相同,故應是雙氧水製取氧氣,方程式為
2H2O2&nb四p;

&nb四p;MnO2&nb四p;
.

㈥ 比較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實驗裝置

(1)比較非金屬性的強弱時用的是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因此在分液漏斗中盛放的是稀硫酸,在圓底燒瓶中盛放的是碳酸鹽,碳酸鈣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的硫酸鈣是一種微溶物,會附著在碳酸鈣的表面,將阻止反應的進行,所以選取的碳酸鈉為反應物,產生二氧化碳氣體用澄清石灰水來檢驗,
故答案為:稀硫酸;碳酸鈉;澄清石灰水;
(2)只要證明圓底燒瓶中有二氧化碳生成,就能說明硫酸的酸性比碳酸的酸性強,即說明硫的非金屬性比碳強,因此要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的生成,乙中現象是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所以c中試劑是澄清石灰水,甲中發生的反應為CO 3 2- +2H + ═CO 2 ↑+H 2 O,
故答案:CO 3 2- +2H + ═CO 2 ↑+H 2 O;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3)硫酸酸性強於碳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澄清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所以產生的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答案為:硫酸的酸性強於碳酸,所以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於碳元素,硫的電子的能力強於碳.

㈦ 請問對於污泥厭氧發酵產酸的實驗我們該如何控制其厭氧環境以及實驗裝置是什麼樣的,還有普通檢測指標有

厭氧環境只要保證不進空氣和氧氣就行了
通常用水封等方式實現密封
進料採用針管扎穿橡皮膜進料,出料採用底部橡皮管出料,攪拌採用水封軸或者磁力攪拌。
裝置可以搜同規模的實驗論文。
檢測指標大概就是BOD、COD、pH、鹼度、產氣量、甲烷濃度、二氧化碳濃度等

㈧ 實驗室酸缸的作用,我說的是用來泡東西的那種,不是倒廢酸的那種!!

搞好實驗室工作 為實施新課標保駕護航

廈門市松柏中學 吳亞紅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化學(九年級)》新教材增加了許多學生探究實驗,很多器材、葯品都得重新添置。為了保證新課程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們共同通讀了上冊課文,列出了新教材實驗中亟需而實驗室沒有配備的儀器和葯品,然而此時正值暑假期間,總務部門沒辦法幫忙采購,只能由我和另一同事分頭去采購,整整一周下來才好不容易備齊。接著重新組裝新實驗裝置,如:課本中「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捕捉』空氣實驗」和「以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裝置等。這期間,因實驗任務相當繁重,要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配製化學葯品(每一種30份),這一系列做下來,工作強度是很大的。而且每一個新實驗都要反復做幾遍,成功後,記下實驗注意事項才算完成工作。我們經常要做到中午1點多還沒吃午飯,下午近7點了才回家,手掌都磨出了血泡,還互相安慰:這才叫做為了教育事業流血流汁呢。經過一年的努力,雖然嘗盡了酸甜苦辣,但總算比較圓滿地完成任務,而且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一、對新教材中的實驗進行必要的分類

1.可以在家反復做的新實驗有:蠟燭熔化、冷卻、凝固,把蛋浸入白醋里,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麵粉,水和空氣的壓縮實驗,燃燒條件的探究,金屬傳熱導電的實驗,鐵釘銹蝕的實驗,有機物燃燒實驗,用碘水檢驗澱粉實驗,塑料的燃燒,污水凈化裝置的實驗等等。

用家裡常見的東西能減少學生的恐懼感,增加親切感,激發興趣。許多學生在家重復做了幾遍實驗,收獲很大,相關知識也就記得很牢固。設計學生在家能動手做的實驗,一方面給學生帶來很大的成就感、學習興趣備增,另一方面也解決了實驗教室不夠用的實際困難。

2.可以家校合作的新實驗有:在火焰上灼燒紅亮的銅的實驗,向澄清石灰水吹氣實驗,加熱碳酸氫銨實驗,蒸發、過濾的實驗,探究物質的可分性實驗,石灰石的存在和檢驗,物質在水中的分散實驗,溶液的導電實驗,影響物質溶解性因素的實驗,結晶實驗,檢驗溶液的酸鹼性實驗,某些物質溶液的pH實驗,製作葉脈書簽實驗,蛋白質實驗,幾種纖維的性質實驗等。

設計家校合作實驗可以充分利用家裡日常生活的廢棄物,如:口服液的空瓶子、各種含片的空面板、空的易拉罐、空的礦泉水瓶、吃剩的菜葉子、麵包屑等等,都可以帶到學校來做實驗。也可以將實驗室里沒有危險的儀器和葯品借回家裡做實驗。這樣的實驗做多了,日常生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會貫穿著化學,掌握化學知識也就水到渠成了。

3.一定要在實驗室做的新實驗有:鎂帶燃燒實驗,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實驗,燒不壞的手絹實驗,空氣中的氣氛含量的測定實驗,「捕捉」空氣實驗,木炭、鐵絲、蠟燭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實驗室製取氧氣的實驗,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的實驗,二氧化碳製取和性質實驗,水的組成實驗,探究微粒運動的實驗,氫氣、氧氣和水的不同性質,質量守恆定律實驗,物質溶解時的溫度變化實驗,溶液組成的定量表示的實驗,物質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的實驗,常見酸的實驗,常見鹼的實驗,中和反應的實驗,金屬活動性順序實驗,化學肥料的實驗,檢驗葡萄糖,製取氧氣的實驗,硫的燃燒及其產物的污染實驗,等等。

二、對新教材中的實驗進行改進

1.經過反復實驗需稍微改進的有:

①加熱試管中的火柴頭實驗。書上寫的「三根火柴」,做起來有危險。改為在20×200毫升的試管配上4號塞子,用二根火柴(火柴頭要朝下)實驗。塞子不要塞緊,微熱後,火柴頭著火將發出「卟」聲,可能會把塞子頂出。有驚無險,夠刺激!實驗前教師先寫上注意事項,讓學生有心裡准備。

②燒不壞的手絹實驗。書上寫的2∶1酒精溶液濃度太大,容易燒破手絹,經多次實驗後提出的最適合的做法是:先潤濕手絹(不滴水),浸入1∶1(1∶2)酒精溶液中,一邊燒一邊搖動,不要燒太久。注意防止著火,甚至火災。

③探究微粒運動實驗。因為兩個50 mL燒杯A、B要用1個1000 mL的燒杯才能罩住,這樣空間太大,實驗成本太高(1000 mL燒杯較貴)。可以改為兩只12×75 mL的A、B兩試管,放在1個50 mL燒杯中,用1個250 mL燒杯就可罩住,空間小了,2至3分鍾就可以看到現象(無色酚酞變紅),這樣改進一下可以既節省實驗成本又節省實驗時間。

2.做較大變動的有:

①灼燒葡萄糖、砂糖和麵粉的實驗。因為燃燒時濃煙太大,有污染,不適合做分組實驗,建議改為演示實驗。

②雙氧水分解製取氧氣的實驗。雙氧水濃度用書上的3%太小,產生的氧氣被水霧罩住,難收集。試過5%、10%、20%和30%的都不可行,最適合的濃度是15%,而且分液漏斗的滴液速度要控制適當。滴速太快了,反應產生的氧氣太多,導氣管來不及導出,可能會頂出帶分液漏斗及導管的塞子。滴速太慢了,生成的氧氣少,難收集。雙氧水是一種強氧化劑,對皮膚有強腐蝕作用,即使是3%的H2a溶液接觸到皮膚,也會使皮膚變白,並使人感到灼痛,最後褪皮。這個實驗不適合學生操作。

三、培養學生實驗骨幹

要確實做好新教材的每一個分組實驗,提高學生自理實驗的能力是勢在必行了。每個班挑選兩個有興趣的學生,利用中午和下午放學後的課余時間,讓他們先學做實驗,每一個新教材的新實驗都讓他們做過一兩遍,我們在旁邊指導並及時記錄學生動手情況。後來,每個班都有5~6個學生自發來做實驗,學生干勁大了,做完實驗後,他們居然會主動幫忙,收發實驗儀器和葯品,洗試管擦桌子。我心想:有這幫小助手,再多的實驗也不怕!

以上我所做的工作都是在周汀珍老師的指導和同實驗室的庄煒老師的協助下完成的。有了去年的經驗,今年採用人教版新教材,我們的實驗可以相對輕松地得以開展。

列印本文

㈨ 實驗室制備肉桂酸的化學方程式為: 副反應: 葯品物理常數 主要實驗裝置和步驟如下: (I) 合成:向裝


(1)因乙酐遇水水解成乙酸,無水CH3COONa,遇水失去催化作用,影響反應進行。溶解在自己的結晶水中
(2)BC
(3)蒸餾燒瓶安全管
(4)中和反應中產生的副產品乙酸,使肉桂酸以鹽的形式溶於水中
(5)出去未反應的苯甲醛
打開活塞K(讓水蒸氣發生器和大氣相通)再停止加熱
(6)脫色(或除去有色物質或答除去苯乙烯) CD

㈩ 實驗室常用酸性試劑有哪些

實驗室常用酸鹼指示劑來檢驗物質的酸鹼性。其中遇酸性溶液邊紅色的指示劑是(石蕊)。
遇鹼性溶液變紅色的指示劑是(酚酞),既能檢驗物質的酸鹼性,又能檢驗物質的酸鹼性強弱的指示劑是(pH試紙)。

石蕊本身是紫色的,遇酸變紅,遇鹼變藍。
酚酞本身是無色的,遇酸不變色,遇鹼變紅。

與有關酸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尼爾機械紀元小地圖怎麼顯示 瀏覽:408
ac設備多少錢 瀏覽:986
尼爾機械紀元怎麼一直往上飛 瀏覽:705
電機軸承型號與什麼有關 瀏覽:20
閥門井開不起來怎麼辦 瀏覽:27
宜博機械鍵盤如何切換燈光 瀏覽:285
創客工具箱vip破解版 瀏覽:850
檢測儀器校準報告是什麼意思 瀏覽:26
五菱宏光的儀表盤顯示的是什麼 瀏覽:517
寶馬儀器表綠燈亮什麼原因 瀏覽:347
核酸快速檢測設備有哪些 瀏覽:401
醫院amh是用什麼儀器檢查 瀏覽:532
大眾汽車儀表盤怎麼開里程數 瀏覽:193
皮帶機拉緊裝置怎麼設計 瀏覽:211
川崎6r排氣閥門 瀏覽:766
鑄造廢沙再生可以做什麼用 瀏覽:120
機械圖紙上m4代表什麼意思 瀏覽:6
超級機械狗怎麼獲取 瀏覽:763
簡述機械超速保護裝置的動作過程 瀏覽:390
燃氣閥門執行機構原理 瀏覽:463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