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實驗裝置

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4-06 15:27:32

㈠ 關於流體力學的問題

要研究在各種力的作用下,流體本身的狀態,以及流體和固體壁面、流體和流體間、流體與其他運動形態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力學分支。

流體力學是力學的一個分支,它主要研究流體本身的靜止狀態和運動狀態,以及流體和固體界壁間有相對運動時的相互作用和流動的規律。

流體力學中研究得最多的流體是水和空氣。它的主要基礎是牛頓運動定律和質量守恆定律,常常還要用到熱力學知識,有時還用到宏觀電動力學的基本定律、本構方程和物理學、化學的基礎知識。

1738年伯努利出版他的專著時,首先採用了水動力學這個名詞並作為書名;1880年前後出現了空氣動力學這個名詞;1935年以後,人們概括了這兩方面的知識,建立了統一的體系,統稱為流體力學。

除水和空氣以外,流體還指作為汽輪機工作介質的水蒸氣、潤滑油、地下石油、含泥沙的江水、血液、超高壓作用下的金屬和燃燒後產生成分復雜的氣體、高溫條件下的等離子體等等。

氣象、水利的研究,船舶、飛行器、葉輪機械和核電站的設計及其運行,可燃氣體或炸葯的爆炸,以及天體物理的若干問題等等,都廣泛地用到流體力學知識。許多現代科學技術所關心的問題既受流體力學的指導,同時也促進了它不斷地發展。1950年後,電子計算機的發展又給予流體力學以極大的推動。

流體力學的發展簡史

流體力學是在人類同自然界作斗爭和在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古時中國有大禹治水疏通江河的傳說;秦朝李冰父子帶領勞動人民修建的都江堰,至今還在發揮著作用;大約與此同時,古羅馬人建成了大規模的供水管道系統等等。

對流體力學學科的形成作出第一個貢獻的是古希臘的阿基米德,他建立了包括物理浮力定律和浮體穩定性在內的液體平衡理論,奠定了流體靜力學的基礎。此後千餘年間,流體力學沒有重大發展。

直到15世紀,義大利達·芬奇的著作才談到水波、管流、水力機械、鳥的飛翔原理等問題;17世紀,帕斯卡闡明了靜止流體中壓力的概念。但流體力學尤其是流體動力學作為一門嚴密的科學,卻是隨著經典力學建立了速度、加速度,力、流場等概念,以及質量、動量、能量三個守恆定律的奠定之後才逐步形成的。

17世紀,力學奠基人牛頓研究了在流體中運動的物體所受到的阻力,得到阻力與流體密度、物體迎流截面積以及運動速度的平方成正比的關系。他針對粘性流體運動時的內摩擦力也提出了牛頓粘性定律。但是,牛頓還沒有建立起流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他提出的許多力學模型和結論同實際情形還有較大的差別。

之後,法國皮托發明了測量流速的皮託管;達朗貝爾對運河中船隻的阻力進行了許多實驗工作,證實了阻力同物體運動速度之間的平方關系;瑞士的歐拉採用了連續介質的概念,把靜力學中壓力的概念推廣到運動流體中,建立了歐拉方程,正確地用微分方程組描述了無粘流體的運動;伯努利從經典力學的能量守恆出發,研究供水管道中水的流動,精心地安排了實驗並加以分析,得到了流體定常運動下的流速、壓力、管道高程之間的關系——伯努利方程。

歐拉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建立,是流體動力學作為一個分支學科建立的標志,從此開始了用微分方程和實驗測量進行流體運動定量研究的階段。從18世紀起,位勢流理論有了很大進展,在水波、潮汐、渦旋運動、聲學等方面都闡明了很多規律。法國拉格朗日對於無旋運動,德國赫爾姆霍茲對於渦旋運動作了不少研究……。在上述的研究中,流體的粘性並不起重要作用,即所考慮的是無粘流體。這種理論當然闡明不了流體中粘性的效應。

19世紀,工程師們為了解決許多工程問題,尤其是要解決帶有粘性影響的問題。於是他們部分地運用流體力學,部分地採用歸納實驗結果的半經驗公式進行研究,這就形成了水力學,至今它仍與流體力學並行地發展。1822年,納維建立了粘性流體的基本運動方程;1845年,斯托克斯又以更合理的基礎導出了這個方程,並將其所涉及的宏觀力學基本概念論證得令人信服。這組方程就是沿用至今的納維-斯托克斯方程(簡稱N-S方程),它是流體動力學的理論基礎。上面說到的歐拉方程正是N-S方程在粘度為零時的特例。

普朗特學派從1904年到1921年逐步將N-S方程作了簡化,從推理、數學論證和實驗測量等各個角度,建立了邊界層理論,能實際計算簡單情形下,邊界層內流動狀態和流體同固體間的粘性力。同時普朗克又提出了許多新概念,並廣泛地應用到飛機和汽輪機的設計中去。這一理論既明確了理想流體的適用范圍,又能計算物體運動時遇到的摩擦阻力。使上述兩種情況得到了統一。

20世紀初,飛機的出現極大地促進了空氣動力學的發展。航空事業的發展,期望能夠揭示飛行器周圍的壓力分布、飛行器的受力狀況和阻力等問題,這就促進了流體力學在實驗和理論分析方面的發展。20世紀初,以儒科夫斯基、恰普雷金、普朗克等為代表的科學家,開創了以無粘不可壓縮流體位勢流理論為基礎的機翼理論,闡明了機翼怎樣會受到舉力,從而空氣能把很重的飛機托上天空。機翼理論的正確性,使人們重新認識無粘流體的理論,肯定了它指導工程設計的重大意義。

機翼理論和邊界層理論的建立和發展是流體力學的一次重大進展,它使無粘流體理論同粘性流體的邊界層理論很好地結合起來。隨著汽輪機的完善和飛機飛行速度提高到每秒50米以上,又迅速擴展了從19世紀就開始的,對空氣密度變化效應的實驗和理論研究,為高速飛行提供了理論指導。20世紀40年代以後,由於噴氣推進和火箭技術的應用,飛行器速度超過聲速,進而實現了航天飛行,使氣體高速流動的研究進展迅速,形成了氣體動力學、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等分支學科。

以這些理論為基礎,20世紀40年代,關於炸葯或天然氣等介質中發生的爆轟波又形成了新的理論,為研究原子彈、炸葯等起爆後,激波在空氣或水中的傳播,發展了爆炸波理論。此後,流體力學又發展了許多分支,如高超聲速空氣動力學、超音速空氣動力學、稀薄空氣動力學、電磁流體力學、計算流體力學、兩相(氣液或氣固)流等等。

這些巨大進展是和採用各種數學分析方法和建立大型、精密的實驗設備和儀器等研究手段分不開的。從50年代起,電子計算機不斷完善,使原來用分析方法難以進行研究的課題,可以用數值計算方法來進行,出現了計算流體力學這一新的分支學科。與此同時,由於民用和軍用生產的需要,液體動力學等學科也有很大進展。

20世紀60年代,根據結構力學和固體力學的需要,出現了計算彈性力學問題的有限元法。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有限元分析這項新的計算方法又開始在流體力學中應用,尤其是在低速流和流體邊界形狀甚為復雜問題中,優越性更加顯著。近年來又開始了用有限元方法研究高速流的問題,也出現了有限元方法和差分方法的互相滲透和融合。

從20世紀60年代起,流體力學開始了流體力學和其他學科的互相交叉滲透,形成新的交叉學科或邊緣學科,如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磁流體力學等;原來基本上只是定性地描述的問題,逐步得到定量的研究,生物流變學就是一個例子。

流體力學的研究內容

流體是氣體和液體的總稱。在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中隨時隨地都可遇到流體,所以流體力學是與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事業密切相關的。大氣和水是最常見的兩種流體,大氣包圍著整個地球,地球表面的70%是水面。大氣運動、海水運動(包括波浪、潮汐、中尺度渦旋、環流等)乃至地球深處熔漿的流動都是流體力學的研究內容。

20世紀初,世界上第一架飛機出現以後,飛機和其他各種飛行器得到迅速發展。20世紀50年代開始的航天飛行,使人類的活動范圍擴展到其他星球和銀河系。航空航天事業的蓬勃發展是同流體力學的分支學科——空氣動力學和氣體動力學的發展緊密相連的。這些學科是流體力學中最活躍、最富有成果的領域。

石油和天然氣的開采,地下水的開發利用,要求人們了解流體在多孔或縫隙介質中的運動,這是流體力學分支之一——滲流力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滲流力學還涉及土壤鹽鹼化的防治,化工中的濃縮、分離和多孔過濾,燃燒室的冷卻等技術問題。

燃燒離不開氣體,這是有化學反應和熱能變化的流體力學問題,是物理-化學流體動力學的內容之一。爆炸是猛烈的瞬間能量變化和傳遞過程,涉及氣體動力學,從而形成了爆炸力學。

沙漠遷移、河流泥沙運動、管道中煤粉輸送、化工中氣體催化劑的運動等,都涉及流體中帶有固體顆粒或液體中帶有氣泡等問題,這類問題是多相流體力學研究的范圍。

等離子體是自由電子、帶等量正電荷的離子以及中性粒子的集合體。等離子體在磁場作用下有特殊的運動規律。研究等離子體的運動規律的學科稱為等離子體動力學和電磁流體力學,它們在受控熱核反應、磁流體發電、宇宙氣體運動等方面有廣泛的應用。

風對建築物、橋梁、電纜等的作用使它們承受載荷和激發振動;廢氣和廢水的排放造成環境污染;河床沖刷遷移和海岸遭受侵蝕;研究這些流體本身的運動及其同人類、動植物間的相互作用的學科稱為環境流體力學 (其中包括環境空氣動力學、建築空氣動力學)。這是一門涉及經典流體力學、氣象學、海洋學和水力學、結構動力學等的新興邊緣學科。

生物流變學研究人體或其他動植物中有關的流體力學問題,例如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心、肺、腎中的生理流體運動和植物中營養液的輸送。此外,還研究鳥類在空中的飛翔,動物在水中的游動,等等。

因此,流體力學既包含自然科學的基礎理論,又涉及工程技術科學方面的應用。此外,如從流體作用力的角度,則可分為流體靜力學、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從對不同「力學模型」的研究來分,則有理想流體動力學、粘性流體動力學、不可壓縮流體動力學、可壓縮流體動力學和非牛頓流體力學等。

流體力學的研究方法

進行流體力學的研究可以分為現場觀測、實驗室模擬、理論分析、數值計算四個方面:

現場觀測是對自然界固有的流動現象或已有工程的全尺寸流動現象,利用各種儀器進行系統觀測,從而總結出流體運動的規律,並藉以預測流動現象的演變。過去對天氣的觀測和預報,基本上就是這樣進行的。

不過現場流動現象的發生往往不能控制,發生條件幾乎不可能完全重復出現,影響到對流動現象和規律的研究;現場觀測還要花費大量物力、財力和人力。因此,人們建立實驗室,使這些現象能在可以控制的條件下出現,以便於觀察和研究。

同物理學、化學等學科一樣,流體力學離不開實驗,尤其是對新的流體運動現象的研究。實驗能顯示運動特點及其主要趨勢,有助於形成概念,檢驗理論的正確性。二百年來流體力學發展史中每一項重大進展都離不開實驗。

模型實驗在流體力學中佔有重要地位。這里所說的模型是指根據理論指導,把研究對象的尺度改變(放大或縮小)以便能安排實驗。有些流動現象難於靠理論計算解決,有的則不可能做原型實驗(成本太高或規模太大)。這時,根據模型實驗所得的數據可以用像換算單位制那樣的簡單演算法求出原型的數據。

現場觀測常常是對已有事物、已有工程的觀測,而實驗室模擬卻可以對還沒有出現的事物、沒有發生的現象(如待設計的工程、機械等)進行觀察,使之得到改進。因此,實驗室模擬是研究流體力學的重要方法。

理論分析是根據流體運動的普遍規律如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利用數學分析的手段,研究流體的運動,解釋已知的現象,預測可能發生的結果。理論分析的步驟大致如下:

首先是建立「力學模型」,即針對實際流體的力學問題,分析其中的各種矛盾並抓住主要方面,對問題進行簡化而建立反映問題本質的「力學模型」。流體力學中最常用的基本模型有:連續介質、牛頓流體、不可壓縮流體、理想流體、平面流動等。

其次是針對流體運動的特點,用數學語言將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定律表達出來,從而得到連續性方程、動量方程和能量方程。此外,還要加上某些聯系流動參量的關系式(例如狀態方程),或者其他方程。這些方程合在一起稱為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組。

求出方程組的解後,結合具體流動,解釋這些解的物理含義和流動機理。通常還要將這些理論結果同實驗結果進行比較,以確定所得解的准確程度和力學模型的適用范圍。

從基本概念到基本方程的一系列定量研究,都涉及到很深的數學問題,所以流體力學的發展是以數學的發展為前提。反過來,那些經過了實驗和工程實踐考驗過的流體力學理論,又檢驗和豐富了數學理論,它所提出的一些未解決的難題,也是進行數學研究、發展數學理論的好課題。按目前數學發展的水平看,有不少題目將是在今後幾十年以內難於從純數學角度完善解決的。

在流體力學理論中,用簡化流體物理性質的方法建立特定的流體的理論模型,用減少自變數和減少未知函數等方法來簡化數學問題,在一定的范圍是成功的,並解決了許多實際問題。

對於一個特定領域,考慮具體的物理性質和運動的具體環境後,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進行抽象化也同時是簡化,建立特定的力學理論模型,便可以克服數學上的困難,進一步深入地研究流體的平衡和運動性質。

20世紀50年代開始,在設計攜帶人造衛星上天的火箭發動機時,配合實驗所做的理論研究,正是依靠一維定常流的引入和簡化,才能及時得到指導設計的流體力學結論。

此外,流體力學中還經常用各種小擾動的簡化,使微分方程和邊界條件從非線性的變成線性的。聲學是流體力學中採用小擾動方法而取得重大成就的最早學科。聲學中的所謂小擾動,就是指聲音在流體中傳播時,流體的狀態(壓力、密度、流體質點速度)同聲音未傳到時的差別很小。線性化水波理論、薄機翼理論等雖然由於簡化而有些粗略,但都是比較好地採用了小擾動方法的例子。

每種合理的簡化都有其力學成果,但也總有其局限性。例如,忽略了密度的變化就不能討論聲音的傳播;忽略了粘性就不能討論與它有關的阻力和某些其他效應。掌握合理的簡化方法,正確解釋簡化後得出的規律或結論,全面並充分認識簡化模型的適用范圍,正確估計它帶來的同實際的偏離,正是流體力學理論工作和實驗工作的精華。

流體力學的基本方程組非常復雜,在考慮粘性作用時更是如此,如果不靠計算機,就只能對比較簡單的情形或簡化後的歐拉方程或N-S方程進行計算。20世紀30~40年代,對於復雜而又特別重要的流體力學問題,曾組織過人力用幾個月甚至幾年的時間做數值計算,比如圓錐做超聲速飛行時周圍的無粘流場就從1943年一直算到1947年。

數學的發展,計算機的不斷進步,以及流體力學各種計算方法的發明,使許多原來無法用理論分析求解的復雜流體力學問題有了求得數值解的可能性,這又促進了流體力學計算方法的發展,並形成了「計算流體力學」。

從20世紀60年代起,在飛行器和其他涉及流體運動的課題中,經常採用電子計算機做數值模擬,這可以和物理實驗相輔相成。數值模擬和實驗模擬相互配合,使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工程設計的速度加快,並節省開支。數值計算方法最近發展很快,其重要性與日俱增。

解決流體力學問題時,現場觀測、實驗室模擬、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幾方面是相輔相成的。實驗需要理論指導,才能從分散的、表面上無聯系的現象和實驗數據中得出規律性的結論。反之,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也要依靠現場觀測和實驗室模擬給出物理圖案或數據,以建立流動的力學模型和數學模式;最後,還須依靠實驗來檢驗這些模型和模式的完善程度。此外,實際流動往往異常復雜(例如湍流),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會遇到巨大的數學和計算方面的困難,得不到具體結果,只能通過現場觀測和實驗室模擬進行研究。

流體力學的展望

從阿基米德到現在的二千多年,特別是從20世紀以來,流體力學已發展成為基礎科學體系的一部分,同時又在工業、農業、交通運輸、天文學、地學、生物學、醫學等方面得到廣泛應用。

今後,人們一方面將根據工程技術方面的需要進行流體力學應用性的研究,另一方面將更深入地開展基礎研究以探求流體的復雜流動規律和機理。後一方面主要包括:通過湍流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了解其結構並建立計算模式;多相流動;流體和結構物的相互作用;邊界層流動和分離;生物地學和環境流體流動等問題;有關各種實驗設備和儀器等。

研究內容

流體力學既含有基礎理論,又有極廣泛的應用范圍。從研究對象劃分,它主要有以下分支學科:地球流體力學,研究大氣、海水以及地球深處熔漿的運動;水力學和水動力學,研究水在海洋、江河、渠道、管道和水力機械中的運動,船舶運動和阻力,高速水流中的空化,等等;空氣動力學,研究空氣的特性(如粘性、壓縮性、擴散和波動特性等),飛行器的氣動力特性和氣動加熱現象,飛行器外形設計等;環境流體力學和工業流體力學,研究大氣污染 、建築物的風載風振問題、風能利用、沙漠遷移、河流泥沙運動、液力和氣力輸送,等等;生物流體力學,研究人和其他生物體內的流體運動規律;其他還有滲流力學、磁流體力學、物理-化學流體力學、爆炸力學等。

如從流體作用力角度,則可分為流體靜力學、流體運動學和流體動力學。從對不同「力學模型」的研究來分,則有理想流體動力學、粘性流體動力學、不可壓縮流體動力學 、可壓縮流體動力學、多相流體力學和非牛頓流體力學等。

研究方法

流體力學的研究方法有現場觀測、實驗室模擬、理論分析和數值計算,它們是相輔相成的。現場觀測是利用儀器對流動現象進行實際全尺寸觀測,由於現場流動現象的發生不能人為控制,且要花費大量資金和人力,因此人們建立實驗室,使流動現象能在控制條件下出現,以便於觀察和研究。要使實驗數據與現場觀測結果相符,必須滿足流動相似律,即保持實驗室流動和實際流動中的有關相似准數對應相等(見流體力學相似准數)。理論分析是根據流體運動的普遍規律如質量守恆、動量守恆、能量守恆等,利用數學分析手段研究流體的運動規律。數值計算則是利用電子計算機求解復雜的流體力學基本方程組,它可部分或全部代替某些實驗,因此發展很快

㈡ 一個物理問題,涉及動量定理的,請達人看看

(1)鐵錘動量改變:0.5*4=2 kg m/s,受到沖量也是這個。鐵錘受力:2/0.01=200N=鐵錘對釘子作用力 (2) 鐵錘對釘子作用力=200+0.5*g=204.9N

㈢ 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中:帶翼片的平板在射流作用下獲得力矩,這對分析射流沖擊無翼片的平板沿x

無影響。 因帶翼片的平板垂直於x軸作用在軸心上的力矩T是由射流沖擊平板是沿yz平面通過翼片造成動量矩的差所致。即 式中 Q——射流的流量 Vyz1——入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Vyz2——出流速度在yz平面上的分速 α1——入流速度與圓周切線方向的夾角接近90° α2——出流速度與圓周切線方向的夾角 r1,2——分別為內、外圓半徑。 該式表明力矩T恆與x方向垂直動量矩僅與yz平面上的流速分量有關。也就是說平板上附加翼片後盡管在射流作用下可獲得力矩但並不會產生x方向的附加力也不會影響x方向的流速分量。所以x方向的動量方程與平板上設不設翼片無關。

㈣ 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數據誰有啊 [email protected]

用公式算嘛,不可壓縮流體理論數據還是很準的

㈤ 動量定理流體

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的區別: 動量定理
動能定理
展開
編輯本段動量定理(theorem of momentum)
定義
動力學的普遍定理之一。內容為物體動量的增量等於它所受合外力的沖量即Ft=Δmv,或所有外力的沖量的矢量和。[1]如果一個系統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的矢量和為零,那麼這個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這個結論叫做動量守恆定律。動量守恆定律是自然界中最重要最普遍的守恆定律之一,它既適用於宏觀物體,也適用於微觀粒子;既適用於低速運動物體,也適用於高速運動物體,它是一個實驗規律,也可用牛頓第三定律和動量定理推導出來。
實用理解
如以m表示物體的質量 ,v1、v2 表示物體的初速度、末速度,I表示物體所受的沖量,則得mv2-mv1=I。式中三量都為矢量,應按矢量運算 ;只在三量同向或反向時 ,可按代數量運算,同向為正,反向為負,動量定理可由牛頓第二定律推出,但其適用范圍既包含宏觀、低速物體,也適用於微觀、高速物體。
動量守恆定律的適用條件
(1)系統不受外力或系統所受的外力的合力為零。 (2)系統所受外力的合力雖不為零,但比系統內力小得多。 (3)系統所受外力的合力雖不為零,但在某個方向上的分量為零,則在該方向上系統的總動量保持不變——分動量守恆。 注意: (1)區分內力和外力 碰撞時兩個物體之間一定有相互作用力,由於這兩個物體是屬於同一個系統的,它們之間的力叫做內力;系統以外的物體施加的,叫做外力。 (2)在總動量一定的情況下,每個物體的動量可以發生很大變化 例如:靜止的兩輛小車用細線相連,中間有一個壓縮的彈簧。燒斷細線後,由於彈力的作用,兩輛小車分別向左右運動,它們都獲得了動量,但動量的矢量和為零。 3.動量守恆的數學表述形式:? (1)p=p′. 即系統相互作用開始時的總動量等於相互作用結束時(或某一中間狀態時)的總動量;? (2)Δp=0. 即系統的總動量的變化為零.若所研究的系統由兩個物體組成,則可表述為: m1v1+m2v2=m1v1′+m2v2′(等式兩邊均為矢量和); (3)Δp1=-Δp2. ?即若系統由兩個物體組成,則兩個物體的動量變化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此處要注意動量變化的矢量性.在兩物體相互作用的過程中,也可能兩物體的動量都增大,也可能都減小,但其矢量和不變.?
編輯本段推導過程
推導
將 F=ma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代入v = v0 + at 得v = v0 + Ft/m 化簡得vm - v0m = Ft 把vm做為描述運動狀態的量,叫動量。
含義
(1)內容:物體所受合力的沖量等於物體的動量變化。 表達式:Ft=mv′-mv=p′-p,或Ft=△p 由此看出沖量是力在時間上的積累效應。 動量定理公式中的F是研究對象所受的包括重力在內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恆力,也可以是變力。當合外力為變力時,F是合外力對作用時間的平均值。p為物體初動量,p′為物體末動量,t為合外力的作用時間。 (2)F△t=m△v是矢量式。在應用動量定理時,應該遵循矢量運算的平行四邊表法則,也可以採用正交分解法,把矢量運算轉化為標量運算。假設用Fx(或Fy)表示合外力在x(或y)軸上的分量。(或)和vx(或vy)表示物體的初速度和末速度在x(或y)軸上的分量,則 Fx△t=mvx-mvx0 Fy△t=mvy-mvy0 上述兩式表明,合外力的沖量在某一坐標軸上的分量等於物體動量的增量在同一坐標軸上的分量。在寫動量定理的分量方程式時,對於已知量,凡是與坐標軸正方向同向者取正值,凡是與坐標軸正方向反向者取負值;對於未知量,一般先假設為正方向,若計算結果為正值。說明 實際方向與坐標軸正方向一致,若計算結果為負值,說明實際方向與坐標軸正方向相反。
特殊
對於彈性一維碰撞,我們有1/2mv^2=1/2mv1^2+1/2Mv2^2 mv=mv1+Mv2 可以解出v1和v2
編輯本段動量定理與動能定理的區別:
動量定理
Ft=mv2-mv1反映了力對時間的累積效應(沖量),其增量是力在時間上的積分。
動能定理
Fs=1/2mv^2-1/2mv0^2反映了力對空間的累積效應(功),其增量是力在空間上的積分。

㈥ 題目如圖流體力學的一道題,不只是用P1*A1-P2*A2得到結果,還是用動量定理,還是其他的方法

先用連續方程求出v1v2。再用伯努利方程求出p2。然後用動量方程p1a1-p2a2+R=密度×Q(v2-v1)求出R

㈦ 高中物理:動量定理題,高手幫忙下

(1)當量物體速度相等時彈簧壓縮最短由動量守恆 mv+0=(m+M)*V1
木板動量為 I=M*V1
(2)重新停在左端時兩物體速度相等則由動量守恆得
mv+0=(m+M)*V1
所以小物體動能為
E=1/2*mV1^2 (V1^表V1的平方)
即可得結果
(3)此過程中前後能量之差即為摩擦力做功因為只有摩擦力消耗了能量即
由能量守恆 Wf=1/2*mv^2-1/2(m+M)V1^2 即可

㈧ 急求用動量定理解流體問題的題

例4. 有一宇宙飛船以 在太空中飛行,突然進入一密度為 的微隕石塵區,假設微隕石與飛船碰撞後即附著在飛船上。欲使飛船保持原速度不變,試求飛船的助推器的助推力應增大為多少。(已知飛船的正橫截面積 )。
解析:選在時間△t內與飛船碰撞的微隕石為研究對象,其質量應等於底面積為S,高為 的直柱體內微隕石塵的質量,即 ,初動量為0,末動量為mv。設飛船對微隕石的作用力為F,由動量定理得: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可知,微隕石對飛船的撞擊力大小也等於20N。
因此,飛船要保持原速度勻速飛行,助推器增大的推力應為20N。

㈨ 流體力學動量定律實驗問題

首先 你用什麼測定的 皮託管?那麼流量修正了嗎?流量沒修正結果肯定有誤差。

第二個 流量大 雷諾數就大 流態處於湍流 流量小 就是層流 湍流和層流的速度分布不同 於是修正系數必然不同 所以如果採用同一修正系數 或者乾脆不修正 結果肯定和測試值有差異

閱讀全文

與不可壓縮流體恆定流動量定律實驗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zy型液壓自動張緊裝置 瀏覽:664
尼爾機械紀元屠村任務怎麼做 瀏覽:450
為什麼要對化工裝置進行安全設計 瀏覽:322
電動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瀏覽:542
什麼情況下採用雙閘板閥門 瀏覽:130
打井設備一套多少錢 瀏覽:848
機械設備報審應包含哪些資料 瀏覽:924
引風機電機軸承應該加什麼油 瀏覽:725
廣州工業軸承怎麼樣 瀏覽:95
發電機加葯裝置作用 瀏覽:178
利祥電動工具電話 瀏覽:981
儀表盤顯示運輸模式怎麼開啟 瀏覽:479
小型洗衣液加工都需要什麼設備 瀏覽:585
儀表台壞了大燈怎麼不亮 瀏覽:947
燃氣管閥門與普通氣閥一不一樣 瀏覽:978
斯柯達儀表指針不動怎麼解決 瀏覽:979
機械革命x8ti怎麼重置電腦 瀏覽:180
魅工具箱改機型 瀏覽:811
萬向傳動裝置滑動叉 瀏覽:325
機械配件快遞費記什麼會計科目 瀏覽: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