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某同學設計如下實驗裝置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學性質.試回答下列問題:①A裝置的目的是______,所發生的
①實驗的目的是要探究一氧化碳的一些化學性質,可以通過碳和二氧化碳在高溫下的反應製取一氧化碳.所以,A裝置的目的是製取一氧化碳,所發生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C+CO2
高溫 | .
『貳』 某同學設計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試回答: (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
(1)若一氧化碳過量,存在有毒尾氣未處理的缺陷,故答案為:尾氣沒有進行內處理,會污染容空氣.點燃或收集 (2)因為裝置中存在空氣,在加熱前需要將空氣排盡,故答案為:先通入一氧化碳 (3)氧化鐵(紅棕色或紅色)還原為鐵(黑色),故答案為:紅色固體變為黑色 3CO+Fe 2 O 3 2Fe+3CO 2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澄清石灰水的作用:檢驗並吸收二氧化碳 |
『叄』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1)實驗剛開始時,應先加熱還是先通入一
(1)由於一氧化碳氣體是可燃性氣體,所以在要先通入一氧化碳氣體使裝置中的空氣排凈,然後再加熱,防止氣體不純,加熱時發生爆炸; (2)在加熱條件下,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生成了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了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圖中A處能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黑色粉末變紅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CO+CuO △ | .
『肆』 (16分)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下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
(1)CaCO 3 +2H + =Ca 2+ +H 2 O+CO 2 ↑ (2)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沒有除去氣體中的水蒸氣,高溫下水蒸氣與炭反應生成H 2 和CO,H 2 也能還原CuO (4)碳 C+CO 2  Cu+CO 2 (7)D E②
『伍』 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如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寫
(1)裝置A中是鹽酸和石灰石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鈣和水,其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aCO3+2H+═Ca2++H2O+CO2↑, 故答案為:CaCO3+2H+═Ca2++H2O+CO2↑; (2)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放出的熱量導致鹽酸揮發,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為除去氯化氫氣體,選取的試劑應能除去氯化氫氣體且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則只能選取可溶性的飽和碳酸氫鹽,一般常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 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 (3)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裝置中的黑色固體是炭,反應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
『陸』 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
(1)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CO 2 混有的HCl (2)乾燥CO 2 ;C和H 2 O反應生成的H 2 也能還原氧化銅專 (3)C;CO 2 +C Cu+CO 2 (5)D;E;② |
『柒』 某校學生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如下圖所示實驗裝置,用來驗證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回答下列問題:(1)
(1)實驗室用鹽酸和石灰石製取二氧化碳,該反應放出的熱量導致鹽酸揮發,所以製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氯化氫氣體,為除去氯化氫氣體,選取的試劑應能除去氯化氫氣體且不和二氧化碳反應,則只能選取可溶性的飽和碳酸氫鹽,一般 常用飽和的碳酸氫鈉溶液,故答案為:飽和碳酸氫鈉溶液,除去CO2混有的HCl; (2)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和二氧化碳不反應,所以能乾燥二氧化碳;若實驗中沒有裝置C,從B裝置出來的氣體中含有水蒸氣,碳和水蒸氣反應生成的氫氣也能還原氧化銅,從而造成干擾, 故答案為:乾燥CO2,C和H2O反應生成的H2也能還原氧化銅; (3)高溫條件下,二氧化碳和碳反應生成一氧化碳,所以D裝置中的黑色固體是碳,反應方程式為:CO2+C 高溫 | .
『捌』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的實驗.試回答:(l)該裝置存在的一個主要問題
(1)由於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到空氣中能夠造成污染,應該對尾氣處理; 故答案為:尾氣回沒有進行處理,答會污染空氣;點燃或收集 (2)因為裝置中存在空氣,在加熱前需要將空氣排盡,如果先給氧化鐵加熱,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受熱時可能發生爆炸.故先通入一氧化碳; 故答案為:先通入一氧化碳 (3)在高溫條件下,紅色的氧化鐵被一氧化碳還原為黑色的鐵.所以,A處觀察到的現象是氧化鐵(紅棕色或紅色)還原為鐵(黑色),反應的方程式為:3CO+Fe2O3 高溫 | .
『玖』 某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的實驗。試回答:
氧化亞銅不是很穩定吧,在氧化銅被還原成氧化亞銅後,應該很快氧化亞內銅就會被容還原成銅了,也就是說更可能是三者共存而不是只有純的氧化亞銅 所以大致的過程主要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銅 細分一點的話,應該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銅+氧化亞銅+銅——氧化亞銅+銅——銅,不過第二和第四種的過程應該比較短 當然,要是氧化銅的量極少,氧化亞銅還沒來得及被還原,氧化銅就反應完了,也不是沒可能,即反應過程是氧化銅——氧化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氧化亞銅+銅——銅,只是相對極端一點的情況,題目答案一般就不考慮了
『拾』 某校化學課外活動小組的同學設計了一套能驗證一氧化碳性質並帶有一定趣味的實驗,效果明顯.實驗裝置如圖
根據題中給出的實驗現象可知: (1)A中魚仍然活著;B中青蛙死亡;C中正常的血液由鮮紅色變成暗紅色; (2)A中魚仍然活著,說明水中沒有一氧化碳.故A中結果說明:一氧化碳難溶於水; (3)B中蛙死亡,青蛙吸入一氧化碳氣體後中毒死亡.故B中結果說明:一氧化碳有毒; (4)C中正常的深紅色血液變成鮮紅色,說明:一氧化碳能使新鮮的血液變色; (5)一氧化碳氣體燃燒後的產物的二氧化碳,在尖嘴導管處點燃的目的是為了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故答案為:(1)A中魚仍然活著;B中青蛙死亡;C中血液由鮮紅色變成暗紅色; (2)一氧化碳難溶於水;(3)一氧化碳有毒;(4)一氧化碳能使新鮮的血液變色;(5)防止一氧化碳污染空氣.
與某同學設計了如右實驗裝置驗證一氧化碳相關的資料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