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化學實驗室裝置的選擇原則

化學實驗室裝置的選擇原則

發布時間:2022-04-04 11:28:31

㈠ 化學實驗設計內容選擇應當遵循的原則是什麼

自主設計化學實驗內容應先確定探究問題(實驗目的),實驗內容要根據實驗問題來開展。
實驗內容要注意實驗用品和葯品易獲得、葯品使用安全、實驗操作簡單、實驗結果誤差較小

㈡ 化學實驗室規則有哪些

化學實驗室規則有:

1、葯品的存放原則:一般固體葯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葯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葯品可放在滴瓶中),氣體放在集氣瓶中用玻璃片蓋住。特殊的如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葯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葯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也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葯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葯品的取用原則: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葯品:用葯匙(沒有時用V形紙槽代替)。

②塊狀及條狀葯品:用鑷子夾取。

4、氣密性檢查原則: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慢慢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5、物質加熱原則: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下傾斜(防止冷凝水迴流使試管破裂),加熱試管時先均勻預熱,再固定在鐵架台上加熱。

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角,加熱時,先預熱試管,然後給試管里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2)化學實驗室裝置的選擇原則擴展閱讀:

化學實驗室儀器洗滌的時候需要注意:

1、廢渣、廢液倒入廢液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准: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鹼(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中附有難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干凈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干凈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乾。

㈢ 實驗室儀器設備的配置原則

1儀器設備配製的原則。我們應該按照他的標准來進行實施,這樣既安全在工作方面也會得心應手。

a、 置規模滿足常規化驗、分析的要求;

b、 燃油的常規化驗如凝點、燃點等項目,實驗室暫不考慮其分析監督條件; c、 因現場在線儀表多,精度高,故實驗室儀表的精度等級應滿足現場抽查核准條件; d、 絕緣油耐壓、介質損耗、六氟化硫氣體項目的測試應由電氣維護負責,氣相色譜分析、顆粒度分析委託其它單位進行;

e、 煤質元素分析、灰熔點測定委託其它單位定期進行;

f、 新油以出廠分析報告單為准,但需不定期委託全分析抽檢;

g、 環保監測暫按最基本項目分析做設備配置,委託方式及內容待定;

h、 進口抗燃油目前國內授權分析單位較少,部頒抗燃油分析標准只針對國產抗燃油而言,故進口抗燃油以供貨商分析為主;

2、實驗室工作內容

a、水化驗工作內容包括:水質檢查、系統查定、葯品配製、大宗材料檢驗、水質全分析、靜態診斷、定期靜動態模擬實驗、異常情況政的水汽質量分析等;

b、煤化驗工作內容包括:入爐煤工業分析、熱量分析,入廠煤工業分析、熱量分析,飛灰可燃物的測定,煤質抽查等;

c、油化驗:透平油周檢,絕緣油、透平油、抗燃油(部分項目)定期常規項目分析,絕緣油、透平油、抗燃油(部分項目)定期分析,油質抽查,異常情況下的油質分析,采樣委託化驗等;

d、環保:廢水部分項目分析,煙塵大氣監督,雜訊檢測;

豪華准電發電部化學專業

2001,1,2

實驗室的實驗條件及委託試驗情況

按《化學實驗儀器配置原則》及《化學實驗儀器清冊表》試驗室所具備的實驗條件急需要委託分析情況如下表:

崗位 項目分類 試驗室具備分析條件分析項目(自身配置具備分析條件) 試驗室不具備分析條件分析項目(需委託其他單位分析項目) 備注

水化驗 水質全分析, 常規要求項目 微量元素,如Ba、Sr等

水質抽查, 運行監測所有項目。在化驗的過程中才能取得很正確的數據。

大宗材料分析 常規要求項目 部分材料只能進行定性分析,定量分析需委託 系統查定 Cu、Fe含量

㈣ 中學化學實驗室中常用鐵架台來固定一些實驗裝置.一般是按先上後下,先左後右的原則;在拆卸裝置時,往往

實驗室用鐵架台固定實驗裝置時,一般是按先下後上,先左後右的原則;在拆卸裝置時,採取與裝置儀器相反的程序.
故答案為:×

㈤ 初中化學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依據什麼確定收集裝置依據什麼確定

1、實驗室製取氣體的發生裝置選擇:看反應是否需要加熱;是否是固體和液體反應。
2、 收集裝置:是否溶於水(選擇排水法);密度與空氣密度比較(選向上、向下排空氣法),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大,使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如果氣體密度比空氣密度小,使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㈥ 化學實驗中發生裝置與收集裝置的選擇應如何判斷

氣體制備裝置一般分四大部分:發生裝置,凈化裝置(乾燥裝置),收集裝置,尾氣處理裝置。
一、氣體的發生裝置
一)固+固(加熱):適用於制O2、NH3、(CH4課本沒有)

二)固+液體(不加熱):適用於制CO2、H2 、H2S(SO2、NO2、NO課本沒有製法)
三)固+液或液+液(加熱):適用於制C2H4、Cl2、SO2、乙酸乙酯、蒸餾(HCl課本沒有)

根據氣體溶解性(分子極性)和密度(相對分子量,與29比較)不同,把氣體的收集方法分為排液法(常為排水法)和排氣法(常為排空氣法)。裝置圖見下:
一)排液法:難溶或微溶於水且不與水發生化學反應的氣體。例如:H2、O2、CO、CH4、NO(只能用排液法收集)、CH2=CH2、CH≡CH等。註:Cl2不用排水法收集,但可用排飽和食鹽水收集,CO2可以用排飽和NaHCO3收集。注意導管只能伸入集氣瓶內少許。
二)排氣法:不與空氣反應且密度與空氣相差較大的氣體;又可分為向上排空氣法和向下排空氣法。用排氣法收集氣體時,導氣管一定要伸入集氣瓶底部,把空氣盡量排出。為了減少空氣擴散,集氣瓶口可蓋上毛玻璃片;試管口輕輕塞上一小團疏鬆的棉花
(1)向上排空氣法:式量大於29的氣體。如O2、CO2、SO2、H2S、Cl2、NO2(只用排空氣)、HCl等;。
(2)向下排空氣法:式量小於29的氣體。如H2、CH4、NH3等;

㈦ 化學實驗設計的設計原則

在規劃實驗設計時,必須遵循一些原則。具體有:
第一,科學性原則。這是實驗設計的首要原則。它指所設計實驗的原理、操作順序、操作方法等,必須與化學理論知識以及化學實驗方法理論相一致。例如,驗證氯酸鉀(KClO3)中的存在氯元素,不應該採用將其溶於水再加AgNO3溶液的方法,因為KClO3中不存在Cl-。而應該先讓固體與MnO2混合,充分反應後,冷卻,再將固體溶於水,取上面的清夜滴入少量的AgNO3,看到白色現象,再加入稀硝酸,振盪,沉澱不溶解溶解,這樣才能夠證明存在氯元素。
第二,可行性原則。可行性原則是指設計實驗時,所運用的實驗原理在實施時切實可行,而且所選用的化學葯品、儀器、設備、實驗方法等在現行的條件下能夠滿足。例如,鑒別NaCl和Na2SO4,選用硝酸銀溶液就不可行,因為盡管溶解性表標明AgCl難溶而Ag2SO4微溶,但事實上無法將它們區分。這是因為Ag2SO4容易分解為難溶的氧化銀。再如,除去CO氣體中的少量CO2氣體,有學生選擇將混合氣體通過熾熱的炭層的方法,目的是想利用炭的還原性將CO2還原為CO氣體。此方案原理上當然可以,但由於木炭還原CO2是吸熱反應,需要很高的溫度,中學實驗條件下不易實現。因此,嚴格地說該方案不可行。簡便易行、效果好的設計思路應該是:讓混合氣體通過澄清石灰水或NaOH溶液或鹼石灰。
第三,簡約性原則。是指化學實驗的設計要盡可能地採用簡單的裝置或方法,用較少的步驟及實驗葯品,在較短的時間內來完成實驗的原則。例如,除去銅表面的氧化銅雜質,初學者很容易想到用還原劑(H2、C或CO)還原的方法。這種方法由於需要加熱甚至高溫條件下才能進行反應,因而對裝置及操作的要求就比較高,在實驗設計中不宜採用。比較簡便、易行的方法是用稀硫酸或稀鹽酸作試劑,在常溫下清洗銅片。
第四,安全性原則。這是指實驗設計時應盡量避免使用有毒葯品或具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操作。如上例中涉及到的CO有毒,不宜採用。再如,鑒別稀溴水和稀碘水(均呈淺黃色溶液)時,就不能採取加熱蒸發、通過觀察蒸氣顏色的方法來區分,因為溴、碘的蒸氣均有劇毒,這樣操作是很危險的,為不安全操作。而應採取加有機溶劑(如CCl4)萃取的方法。或者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銀溶液的方法,很快便可區分清楚。由此看來,能構成環境污染的,能造成人身傷害的思路及操作均是不安全的,因而在實驗設計中是不可取的。
根據上述四個實驗設計原則和實驗操作實際,可以明確地知道,化學實驗設計方案的優選標准有以下幾個方面:(1)原理恰當;(2)效果明顯;(3)裝置簡單;(4)操作安全;(5)節約葯品;(6)實驗步驟簡單;(7)誤差較小,等等。換句話說,就是要符合「綠色化學」的要求(註:「綠色化學」研究的中心問題是使化學反應以及其產物具有以下特點——採用無毒、無害的原料;在無毒、無害的反應條件下進行;減量、循環、重復使用;具有「原子經濟性」,即反應具有高選擇性、極少副產物、甚至實現零排放;產品應是對環境友好的;滿足價廉物美的傳統標准)。以上幾個方面不僅在實驗設計過程中必須充分注意,同時這些標准也是實驗設計優劣評價的相關要素。

㈧ 實驗室製取氣體發生裝置,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1)實驗室製取氣體時,選擇氣體發生裝置的依據是 :
反應的條件和 反應物的狀態(2)收集裝置的選擇依據:
.生成物是否與水反應和氣體與空氣的密度大小關系

㈨ 初三化學實驗室裝置選擇

選擇發生裝置,看反應物的狀態和條件,如你說的鋅和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中,反應物為鋅和稀硫酸就是典型的固體和液體反應,條件不叫熱就選用固液不加熱裝置,給你個圖

要是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還是看看反應物的狀態和條件,是固體加熱製取氣體,要用下列裝置

閱讀全文

與化學實驗室裝置的選擇原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閥門銷售怎麼跑業務 瀏覽:592
尚酷儀表盤跟什麼通用 瀏覽:187
桑拿爐自動噴淋裝置接線圖 瀏覽:622
乙醯苯胺水解制備苯胺的實驗裝置 瀏覽:218
實驗室製取硫酸裝置圖 瀏覽:458
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題庫 瀏覽:277
水庫閥門是什麼意思 瀏覽:418
壓縮機排氣閥門關閉不嚴 瀏覽:447
蕪湖市華益閥門公司怎麼樣 瀏覽:174
兒科肺炎治療儀儀器怎麼用 瀏覽:1000
現在恆溫庫用什麼樣的製冷機 瀏覽:813
游戲工具箱頂部橫滑 瀏覽:891
zy型液壓自動張緊裝置 瀏覽:664
尼爾機械紀元屠村任務怎麼做 瀏覽:450
為什麼要對化工裝置進行安全設計 瀏覽:322
電動工具名牌有哪些要求 瀏覽:542
什麼情況下採用雙閘板閥門 瀏覽:130
打井設備一套多少錢 瀏覽:848
機械設備報審應包含哪些資料 瀏覽:924
引風機電機軸承應該加什麼油 瀏覽: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