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解:因主動輪的摩擦力是阻力,而從動輪的摩擦力是動力,因此:
(1)在第一幅圖內中,如容果A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A帶動B順時針運動,故A錯誤;
如果B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B帶動A逆時針運動,故B錯誤.
(2)在第二幅圖中,如果C輪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C帶動D逆時針運動,故C錯誤;
如果D是主動輪,那麼應該是D帶動C順時針運動,故D正確;
故選D.
望採納O(∩_∩)O~
2. 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a、b、c分別為輪邊緣上的三點.已知Ra:Rb:Rc=1:2:3.假設在傳動過程中皮
a點與b點同線傳動,故其線速度相等;由於Ra:Rb=1:2,根據公式v=rω,故ωa:ωb=2:1;
a點和c點同軸,故其角速度相等,即ωa:ωc=1:1;
故ωb:ωc=1:2
故選:D.
3. 在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已知大輪A的半徑是小輪B半徑的3倍,A、B分別在邊緣接觸,形成摩擦傳動,接觸點
(1)A、B兩點具有相同的線速度.根據T=
,知周期比等於半徑比.
所以
=
=
.
(2)根據ω=
,知A、B的角速度之比等於周期之反比.
所以
=
=
則A輪的角速度
ωA=ω.
4. 如圖所示的齒輪傳動裝置中,主動輪的齒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若已知從動輪以角速度ω順時針轉動時
齒輪不打滑,說明邊緣點線速度相等,從動輪順時針轉動,故主動輪逆專時針轉動;
主動輪的齒屬數z1=24,從動輪的齒數z2=8,故大輪與小輪的半徑之比為R:r=3:1;
根據v=rω,有:
==
解得:
ω′=ω
故主動輪的周期為:
T==
故選:D.
5. 在如圖所示的皮帶傳動裝置中,輪A和B同軸,A、B、C分別是三個輪緣上的質點,且rA=rC=2rB,則三質點的向心
由於B輪和C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的線速回度大小相同,答
故vC=vB,
即:vB:vC=1:1
由於A輪和B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
即ωA=ωB,
即:ωA:ωB=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vA:vB=RA:RB=2:1
所以vA:vB:vC=2:1:1
又因為RA=RC=2RB
由a=
可得:
aA:aB:aC=4:2:1
故選:C
6. 在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B、C兩輪固定在一起繞同一軸轉動,A、B兩輪用皮帶轉動,三個輪的半徑關系rA=r...
∵皮帶不打滑
∴A、B兩輪邊緣的線速度相同
∵B、C兩輪固定在一起繞同一軸轉動
∴B、C兩輪的角速度相同
根據公式V=wr可得
Va:Vb:Vc=1:1:2
根據公式w=v/r可得
Wa:Wb:Wc=1:2:2
7. 在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B、C兩輪固定在-起繞同-轉軸轉動.A、B兩輪用皮帶傳動,三輪半徑關系為rA=rC=2r
由於A輪和B輪是皮帶傳動,皮帶傳動的特點是兩輪與皮帶接觸點的內線速度的大小與皮帶容的線速度大小相同,
故va=vb
∴va:vb=1:1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ωa:ωb=
=
由於B輪和C輪共軸,故兩輪角速度相同,
即ωb=ωc,
故ωb:ωc=1:1
ωa:ωb:ωc=1:2:2
由角速度和線速度的關系式v=ωR可得
vb:vc=RB:RC=1:2
∴va:vb:vc=1:1:2
故答案為:1:2:2,1:1:2.
8. 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中,O1為皮帶傳動裝置的主動輪的軸心,輪的半徑為r1;O2為從動輪的軸心,輪的半徑為r2
A、B靠傳送帶傳動,則線速度相等,即vA=vB,B、C的角速度相等,即ωB=ωc,
根據v=rω,知vB:vC=r2:r3=3:4.所以vA:vB:vC=3:3:4.
根據v=rω知,ωA:ωB=r2:r1=3:2,則ωA:ωB:ωC=3:2:2.
根據a=vω知,則aA:aB:aC=9:6:8.
故選:B.
9. 杭十四中鳳起校區實驗樓大廳里科普器材中有如圖所示的傳動裝置:在大齒輪盤內嵌有三個等大的小齒輪.若齒
A、小齒輪的運動方向和大齒輪的運動方向相同,所以小齒輪也是順時針勻速轉動,故A錯誤;
B、大齒輪和小齒輪的線速度大小相等,小齒輪的每個齒的線速度方向不同,故B錯誤;
C、根據v=ωr可知,線速度相等,大齒輪半徑(內徑)是小齒輪半徑的3倍時,小齒輪的角速度是大齒輪角速度的3倍,故C正確;
D、根據a=
,大齒輪半徑(內徑)是小齒輪半徑的3倍.可知小齒輪每個齒的向心加速度是大齒輪每個齒的向心加速度的3倍,故D正確.
故選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