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九年級上化學實驗裝置和注意

九年級上化學實驗裝置和注意

發布時間:2022-02-24 06:57:26

A. 化學實驗中 怎樣判斷實驗的發生裝置或實驗裝置應選哪一套裝置(初三化學,請說的簡略點,通俗易懂點)

發生裝置:(初中的兩種類型)
1、如果題目是:反應物為固體,且需要加熱
則回答:發生裝置選用固固加熱型。
理由:反應物為固體,且需要加熱。
2、如果目是: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
則回答:發生裝置選用固液不加熱型。
理由:反應物為固體和液體,且不需要加熱。
初中就兩種愛考

收集裝置:(只給出氣體)
1、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大。
2、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小。
3、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略大/略小
則回答:不能採用「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略大/略小。
4、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可/能/易溶於水
則回答:不能採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可/能/易溶於水。
5、如果題目是:該氣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則回答:可以採用「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總結:綜合回答,記住字眼:「只能」「或」
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可/能/易溶於水
則回答:只能採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大,且可/能/易溶於水。
如果題目是:該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則回答:可以採用「向下排空氣法」或「排水法」收集。
理由:XX氣體密度比空氣小,且難/不能/不易溶於水。

不懂的可以繼續問

B.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注意

1、溫度計

應選擇適合測量范圍的溫度計。嚴禁超量程使用溫度計。在讀數時,視線應與液柱彎月面最高點(水銀溫度計)或最低點(酒精溫度計)水平。禁止用溫度計代替玻璃棒用於攪拌。用完後應擦拭乾凈,裝入紙套內,遠離熱源存放。

2、托盤天平

稱量前應將天平放置平穩,並將游碼左移至刻度尺的零處,檢查天平的擺動是否達到平衡。如果已達平衡,指針擺動時先後指示的標尺上左、右兩邊的格數接近相等。指針靜止時則應指在標尺的中央。如果天平的擺動未達到平衡,可以調節左、右平衡螺母使擺動達到平衡。

3、試管

夾持試管應在距管口處。加熱時試管外部應擦乾水分,不能手持試管加熱。加熱後,要注意避免驟冷以防止炸裂,加熱固體試劑時,管底應略高於管口,防止冷凝水倒流使試管炸裂,完畢時,應繼續固定或放在石棉網上,讓其自然冷卻。

4、燒杯

燒杯所盛溶液不宜過多,約為容積的1/2,但在加熱時,所盛溶液不能超過容積的1/3 。燒杯不能幹燒,在盛有液體時方能較長時間加熱,但必須墊上石棉網。拿燒杯時,要拿外壁,手指勿接觸內壁。拿加熱時的燒杯,要用燒杯夾。

5、蒸發皿

加熱後不能驟冷,防止炸裂。加熱後不能直接放到實驗桌上,應放在石棉網上,以免燙壞實驗桌。液體量多時可直接加熱 ,量少或黏稠液體要墊石棉網或放在泥三角上加熱。加熱蒸發皿時要不斷的用玻璃棒攪拌,防止液體局部受熱四處飛濺。加熱完後,需要用坩堝鉗移動蒸發皿。



(2)九年級上化學實驗裝置和注意擴展閱讀

不能用手接觸葯品,不要把鼻孔湊到容器口去聞葯品(特別是氣體)的氣味,如果需要知道葯品的味道可以用手輕輕地扇一下來聞取葯品的氣味。不得嘗任何葯品的味道。

注意節約葯品。應該嚴格按照實驗規定的用量取用葯品。如果沒有說明用量,一般應該按最少量取用:液體1~2毫升,固體只需蓋滿試管底部。實驗剩餘的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要隨意丟棄,更不要拿出實驗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內。

C. 高中化學各個實驗的注意事項和裝置圖

高中化學實驗的方法有哪些?做實驗的注意事項

我們從到了七年級就開始學習化學,但是學過的孩子們應該都知道,在初中只是先接觸一下,到了高中化學才開始真正的學習,但是學習化學就會做實驗,做實驗的方式都有什麼?

化學實驗儀器

在上面的文章當中我給你們說了很多關於高中化學實驗有哪些方法的類別,我相信大家應該也都知道了,每個實驗都有它適合的方法,你們一定要擇選適宜他的方式,還要注意一些事項.

D. 九年級化學(上)實驗都有什麼 都需要注意

E. 初三化學實驗具體步驟

1
熄滅酒精燈
從水中拿出導管
2控制反應速率
1檢查試驗裝置。
4整理試驗器材
二氧化錳純度對實驗的影響
4溫度,二氧化錳純度
雙氧水濃度

F. 九年級上化學實驗的現象及方程式匯總!

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製取氧氣;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共熱製取氧氣;大理石與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

化學方程式總結
一. 物質與氧氣的反應:
(1)單質與氧氣的反應: 1. 鎂在空氣中燃燒:2Mg + O2 點燃
2MgO 現象: (1)發出耀眼的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白色粉末
2. 鐵在氧氣中燃燒:3Fe + 2O2
點燃
Fe3O4
現象:(1)劇烈燃燒,火星四射(2)放出熱量(3)生成一種黑色固體 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細沙,防止生成的固體物質濺落下來,炸裂瓶底 3. 銅在空氣中受熱:2Cu + O2 △
2CuO現象:紅色銅絲變黑。
4. 鋁在空氣中燃燒:4Al + 3O2 點燃
2Al2 O3 現象:發出耀眼的白光,放熱,有白色固體生成。
5. 氫氣中空氣中燃燒:2H2 + O2 點燃
2H2 O 現象: (1)產生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燒杯內壁出現水霧。
6. 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 + 5O2 點燃
2P2 O5 現象: (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生成大量白煙。
7. 硫粉在空氣中燃燒: S + O2 點燃
SO2
現象:A、在純的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
性氣味的氣體。 B、在空氣中燃燒 (1)發出淡藍色火焰(2)放出熱量(3)生成一 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8. 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 + O2
點燃
CO2
現象: (1)發出白光(2)放出熱量(3)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9. 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 + O2 點燃
2CO
(2)化合物與氧氣的反應: 10. 一氧化碳(煤氣主要成分)在氧氣中燃燒:2CO + O2 點燃 2CO2
現象:發出藍色的火焰,放熱,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1.天然氣、沼氣(主要成分甲烷CH4)用作燃料 甲烷在空氣中燃燒:CH4 + 2O2
點燃
CO2 + 2H2 O
12. 酒精(乙醇)在空氣中燃燒: C2 H5OH + 3O2
點燃
2CO2 + 3H2 O
二.幾個分解反應: 13. 水在直流電的作用下分解:2H2 O 通電
2H2 ↑+ O2 ↑
現象:(1)電極上有氣泡產生。H2:O2=2:1 正極產生的氣體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負極產生的氣體能在空氣中燃燒,產生淡藍色火焰 14. 加熱鹼式碳酸銅:Cu2 (OH) 2 CO3 △
2CuO + H2 O + CO2 ↑
現象:綠色粉末變成黑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5. 高溫煅燒石灰石:CaCO3 高溫
CaO + CO2 ↑(二氧化碳工業製法) 實驗室制氧氣的方法: 16. 過氧化氫的分解:2H 2O 2
MnO2 △
2H 2O+O 2↑
現象:有氣泡產生,帶火星的木條復燃。 17. 加熱氯酸鉀(有少量的二氧化錳) :2KClO3 MnO2 △
2KCl + 3O2 ↑
18. 加熱高錳酸鉀:2KMnO4 △
K2 MnO4 + MnO2 + O2 ↑ 三.幾個氧化還原反應: 19. 氫氣還原氧化銅(氫氣的還原性) :H2 + CuO
△ Cu + H2 O
現象:黑色粉末變成紅色,試管內壁有水珠生成 20. 木炭還原氧化銅:C+ 2CuO 高溫
2Cu + CO2 ↑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1. 焦炭還原氧化鐵:3C+ 2Fe2O3
高溫
4Fe + 3CO2↑
22. 焦炭還原四氧化三鐵:2C+ Fe3O4
高溫
3Fe + 2CO2↑
2
23.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銅(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 : CO+ CuO
高溫
Cu + CO2
現象:黑色粉未變成紅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4. 一氧化碳還原氧化鐵(煉鐵) :3CO+ Fe2 O3 高溫
2Fe + 3CO2現象:紅
色粉未變成黑色,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冶煉鐵的主要反應原理) 25. 一氧化碳還原四氧化三鐵:4CO+ Fe3O4 高溫
3Fe + 4CO2
四.其它反應: 26.二氧化碳溶解於水:CO2 + H2O === H2 CO3 現象:石蕊試液由紫色變成紅色。 27.生石灰溶於水:CaO + H2 O === Ca(OH) 2 (此反應放出熱量) 注意:鹼性氧化物+水→鹼 28.氧化鈉溶於水:Na2 O + H2 O ==== 2NaOH 30.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用石灰水檢驗二氧 化碳/石灰水在空氣中變質/用石灰漿粉刷牆壁 CO2 +Ca(OH) 2 = Ca CO3↓+ H2 O (檢驗二氧化碳方法)
31.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反應/氫氧化鈉在空氣中變質
CO2+2NaOH = Na2 CO3+ H2 O 3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碳酸飲料中反應CO2 + H2 O = H2 CO3 碳酸不穩定分解H2 CO3 = CO2↑ + H2 O 33.二氧化碳通過熾熱的碳C + CO2 高溫 2CO
34.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CaCO 3+ 2HCl === CaCl2 + H2 O + CO2↑(實驗室製法) 35. 實驗室制氫氣方法:Zn+H2SO4 === ZnSO4+H2↑(實驗室制氫氣)

G. 九年級上冊化學實驗匯總

高錳酸鉀加熱製取氧氣;氯酸鉀與二氧化錳共熱製取氧氣;過氧化氫與二氧化錳共熱製取氧氣;大理石與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

H. 初三上冊全部化學實驗的實驗內容、實驗現象、注意事項、結論與化學方程式

中學化學實驗現象總結大全(73個實驗)

1、鎂條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耀眼強光,放出大量熱,生成白煙同時生成一種白色物質
2、木條在氧氣中燃燒 放出白光,放出熱量
3、硫在氧氣中燃燒 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放出熱量,生成一種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4、鐵絲在氧氣中燃燒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放出熱量,生成黑色固體物質
5、加熱試管中碳酸氫銨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6、氫氣在氯氣中燃燒 發出蒼白色火焰,產生大量的熱,有霧生成
7、在試管中用氫氣還原氧化銅 黑色氧化銅變為紅色物質,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8、用木炭粉還原氧化銅粉末 黑色氧化銅變為有光澤的金屬顆粒,石灰水變渾濁
9、一氧化碳在空氣中燃燒 發出藍色的火焰,放出熱量
10、向盛有少量碳酸鉀固體的試管中滴加鹽酸 有氣體生成
11、加熱試管中硫酸銅晶體 藍色晶體逐漸變為白色粉末,試管口有液滴生成
12、鈉在氯氣中燃燒 劇烈燃燒,生成白色固體
13、點燃純凈的氫氣,用乾冷燒杯罩在火焰上 發出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14、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銀溶液 有白色沉澱生成
15、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 有白色沉澱生成
16、一帶銹鐵釘投入盛稀硫酸的試管中並加熱 鐵銹逐漸溶解,溶液呈淺黃色,並有氣體生成
17、在硫酸銅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有藍色絮狀沉澱生成
18、在三氯化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有紅褐色沉澱生成
19、在生石灰上加少量水 反應劇烈,發出大量熱
20、將一潔凈鐵釘浸入硫酸銅溶液中 鐵釘表面有紅色物質附著,溶液顏色逐漸變淺
21、將銅片插入硝酸汞溶液中 銅片表面有銀白色物質附
22、向盛有石灰的的試管里,注入濃的碳酸鈉溶液 有白色沉澱生成
23、細銅絲在氯氣中燃燒後入水 有棕色的煙生成,加水後生成綠色的溶液
24、強光照射氫氣、氯氣的混和氯和氣體 迅速反就肆生爆炸,有霧生成
25、紅磷在氯氣中燃燒 有白色煙霧生成
26、氯氣遇到濕的有色條 有色布條的顏色褪去
27、加熱濃鹽酸與二氧化錳的混和物 有黃綠色刺激性氣味氣體生成
28、給氯化鈉定(固)與硫酸(濃)的和混合物加強熱 有霧生成有刺少許性的氣味
29、在溴化鈉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硝酸 有淺黃色沉澱生成
30、在碘化鉀溶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後再加稀硝酸 有黃色沉澱生成
31、.細銅絲在硫蒸氣中燃燒 細銅絲發紅後生成黑色物質
32、鐵粉與硫粉混和後加熱到紅熱 反應繼續進行,放出大量的熱,生成黑色物質
33、硫化氫氣體不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蒸發皿) 火焰呈淡藍色(蒸發四底部有黃色的粉末)
34、硫化氫氣體完全燃燒(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 火焰呈淡藍色,生成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燒杯內壁有液滴生成)
35、在集氣瓶中混和硫化氫和二氧化硫 瓶內壁有黃色粉末生成
36、二氧化硫氣體通入品紅溶液後再加熱 紅色褪去,加熱後又恢復原來顏色
37、過量的銅投入盛有濃硫酸的試管,並加熱,反應畢,待濃液冷卻後加水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生成,加水後溶液呈藍色
38、加熱盛有濃硫酸和木炭的試管 有氣體生成,且氣體有刺激性的氣味
39、鈉在空氣中燃燒 火焰呈黃色
40、鈉投入水中 反應激烈,鈉浮於水面,放出大量的熱使鈉溶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動,有嗤嗤聲
41、把水滴入盛有過氧化鈉固體的試管,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口 木條復燃
42、加熱碳酸氫鈉固體,使生成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43、氨氣與氯化氫相遇 有大量的白煙產生
44、加熱氯化銨與氫氧化鈣的混和物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45、銅與濃硝酸反應 反應激烈,有紅棕色氣體產生
48、銅與稀硝酸反應(反應在試管中進行) 試管下端產生無生氣體,氣體上升,逐漸變為紅棕色
49、在硅酸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 有白色膠狀沉澱產生
50、在氫氧化鐵膠體中加硫酸鎂溶液 膠體變渾濁
51、加熱氫氧化鐵膠體 膠體變渾濁
52、將點燃的鎂條伸入盛有二氧化碳的 氣瓶中 劇烈燃燒,有黑色物質附著於集氣瓶內壁
53、向硫酸鋁溶液中滴加氨水 生成蓬鬆的白色絮物質
54、向硫酸亞鐵溶液中滴加氫氧化鈉溶液 有白色絮狀沉澱產生,立即轉變為灰綠色,一會兒又轉為紅褐色沉澱
55、向含Fe3+的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 溶液呈血紅色
56、向硫化鈉水溶液中滴加氯水 溶液變渾濁 S2-+Cl2=S+2Cl-
57、向天然水中加入少量皂液 泡沫逐漸減少,且有沉澱產生
58、在空氣中點燃甲烷,並在火焰上罩上乾冷燒杯 火焰呈淡藍色,燒杯內壁有液滴產生
59、光照甲烷與氯氣的混和氣體 黃綠色逐漸變淺(時間較長,容器內壁有液滴生成)
60、加熱(170。C)乙醇與濃硫酸的混和物,並使產生的氣全通入溴水
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有氣體產生
溴水褪色
紫色逐漸變淺
61、在空氣中點燃乙烯 火焰明亮,有黑煙產生,放出熱量
62、在空氣中點燃乙炔 火焰明亮,有濃煙產生,放出熱量
63、笨在空氣中燃燒 火焰明亮,並帶有黑煙
64、將乙炔通入溴水 溴水顏色褪去
65、將乙炔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紫色逐漸變淺,直至褪去
66、苯與液溴、鐵粉反應 有白霧產生,生成物油狀且帶有褐色
67、將少量甲苯倒入少量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並振盪 紫色褪去
68、將金屬鈉投入盛有乙醇的試管中 有氣體放出
69、在盛有少量苯酚的試管中滴入過量的濃溴水 有白色沉澱生成
70、在盛有苯酚的試管中滴入幾滴FeCl3溶液,並振盪 溶液顯紫色
71、乙醛與銀氨溶液在試管中反應 潔凈的試管內壁附著一層光亮如銀的物質
72、在加熱至沸的情況下乙醛與新制氫氧化銅反應 有紅色沉澱產生
73、在適宜條件下乙醇和乙酸反應 有透明的帶香味的油狀液體生成

I. 誰能把九年級上的化學實驗步驟現象結論給我歸納出來

化學知識總綱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 (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P6(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
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污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現象:兩端先碳化;
結論:外焰溫度最高
(3)檢驗產物 H2O:用乾冷燒杯罩火焰上方,燒杯內有水霧
CO2:取下燒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盪,變渾濁
(4)熄滅後:有白煙(為石蠟蒸氣),點燃白煙,蠟燭復燃
5、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的比較
結論:與吸入空氣相比,呼出氣體中O2的量減少,CO2和H2O的量增多
(吸入空氣與呼出氣體成分是相同的)
6、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科學探究
一般步驟: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實驗驗證→記錄與結論→反思與評價
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規律)及其現象;
7、化學實驗(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
一、常用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用於加熱的儀器--試管、燒杯、燒瓶、蒸發皿、錐形瓶
可以直接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燃燒匙
只能間接加熱的儀器是--燒杯、燒瓶、錐形瓶(墊石棉網—受熱均勻)
可用於固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蒸發皿
可用於液體加熱的儀器是--試管、燒杯、蒸發皿、燒瓶、錐形瓶
不可加熱的儀器——量筒、漏斗、集氣瓶

(二)測容器--量筒
量取液體體積時,量筒必須放平穩。視線與刻度線及量筒內液體凹液面的最低點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來加熱,不能用作反應容器。量程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讀到0.1毫升。
(三)稱量器--托盤天平 (用於粗略的稱量,一般能精確到0.1克。)
注意點:(1)先調整零點 。(2)稱量物和砝碼的位置為「左物右碼」。
(3)稱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盤上。
一般葯品稱量時,在兩邊托盤中各放一張大小、質量相同的紙,在紙上稱量。潮濕的或具有腐蝕性的葯品(如氫氧化鈉),放在加蓋的玻璃器皿(如小燒杯、表面皿)中稱量。
(4)砝碼用鑷子夾取。添加砝碼時,先加質量大的砝碼,後加質量小的砝碼(先大後小)。(5)稱量結束後,應使游碼歸零。砝碼放回砝碼盒。
(四)加熱儀器--酒精燈
(1)酒精燈的使用要注意「三不」:①不可向燃著的酒精燈內添加酒精;②用火柴從側面點燃酒精燈,不可用燃著的酒精燈直接點燃另一盞酒精燈;③熄滅酒精燈應用燈帽蓋熄,不可吹熄。
(2)酒精燈內的酒精量不可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也不應少於1/4。
(3)酒精燈的火焰分為三層,外焰、內焰、焰心。用酒精燈的外焰加熱物體。
(4)如果酒精燈在燃燒時不慎翻倒,酒精在實驗台上燃燒時,應及時用沙子蓋滅或用濕抹布撲滅火焰,不能用水沖。
(五)夾持器--鐵夾、試管夾。夾持試管的位置應在試管口近1/3處。用手拿試管夾的長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試管夾夾持試管時,應將試管夾從試管底部往上套;夾持部位在距試管口近1/3處。
(六)分離物質及加液的儀器--漏斗、長頸漏斗
過濾時,應使漏斗下端管口與承接燒杯內壁緊靠,以免濾液飛濺。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要插入液面以下,以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鬥口逸出。
二、化學實驗基本操作
(一)葯品的取用
1、葯品的存放:
一般固體葯品放在廣口瓶中,液體葯品放在細口瓶中(少量的液體葯品可放在滴瓶中),金屬鈉存放在煤油中,白磷存放在水中。
2、葯品取用的總原則
①取用量:按實驗所需取用葯品。如沒有說明用量,應取最少量,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液體以1~2mL為宜。
多取的試劑不可放回原瓶,不可亂丟,更不能帶出實驗室,應放在另一潔凈的指定的容器內。
②「三不」:任何葯品不能用手拿、舌嘗、或直接用鼻聞試劑(如需嗅聞氣體的氣味,應用手在瓶口輕輕扇動,僅使極少量的氣體進入鼻孔)
3、固體葯品的取用
①粉末狀及小粒狀葯品:用葯匙或V形紙槽,②塊狀及條狀葯品:用鑷子夾取。
4、液體葯品的取用
①液體試劑的傾注法: 取下瓶蓋,倒放在桌上,(以免葯品被污染)。標簽應向著手心,(以免殘留液流下而腐蝕標簽)。拿起試劑瓶,將瓶口緊靠試管口邊緣,緩緩地注入試劑,傾注完畢,蓋上瓶蓋,標簽向外,放回原處。
②液體試劑的滴加法:
滴管的使用:a、先趕出滴管中的空氣,後吸取試劑
b、滴入試劑時,滴管要保持垂直懸於容器口上方滴加
c、使用過程中,始終保持橡膠乳頭在上,以免被試劑腐蝕
d、滴管用畢,立即用水洗滌干凈(滴瓶上的滴管除外)
e、膠頭滴管使用時千萬不能伸入容器中或與器壁接觸,否則會造成試劑污染
(二)連接儀器裝置及裝置氣密性檢查
裝置氣密性檢查: 先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貼容器外壁,稍停片刻,若導管口有氣泡冒出,松開手掌,導管口部有水柱上升,稍停片刻,水柱並不回落,就說明裝置不漏氣。
(三)物質的加熱
(1)加熱固體時,試管口應略下傾斜,試管受熱時先均勻受熱,再集中加熱。
(2)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1/3,加熱時使試管與桌面約成450角,受熱時,先使試管均勻受熱,然後給試管里的液體的中下部加熱,並且不時地上下移動試管,為了避免傷人,加熱時切不可將試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
(四)過濾 :操作注意事項:「一貼二低三靠」
「一貼」:濾紙緊貼漏斗的內壁
「二低」:(1)濾紙的邊緣低於漏鬥口 (2)漏斗內的液面低於濾紙的邊緣
「三靠」:(1)漏斗下端的管口緊靠燒杯內壁
(2)用玻璃棒引流時,玻璃棒下端輕靠在三層濾紙的一邊
(3)用玻璃棒引流時,燒杯尖嘴緊靠玻璃棒中部
過濾後,濾液仍然渾濁的可能原因有:
①承接濾液的燒杯不幹凈 ②傾倒液體時液面高於濾紙邊緣 ③濾紙破損
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五)蒸發 :注意點:(1)在加熱過程中,用玻璃棒不斷攪拌
(玻璃棒的作用:加快蒸發,防止由於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
(2)當液體接近蒸干(或出現較多量固體)時停止加熱,利用余熱將剩餘水分蒸發掉,以避免固體因受熱而迸濺出來。
(3)熱的蒸發皿要用坩堝鉗夾取,熱的蒸發皿如需立即放在實驗台上,要墊上石棉網。
(六)儀器的洗滌:
(1)廢渣、廢液倒入廢物缸中,有用的物質倒入指定的容器中
(2)玻璃儀器洗滌干凈的標准:玻璃儀器上附著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3)玻璃儀器中附有油脂:先用熱的純鹼(Na2CO3)溶液或洗衣粉洗滌,再用水沖洗。
(4)玻璃儀器中有難溶於水的鹼、鹼性氧化物、碳酸鹽:先用稀鹽酸溶解,再用水沖洗。
(5)儀器洗干凈後,不能亂放,試管洗滌干凈後,要倒插在試管架上晾乾。
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知識點
1、第一個對空氣組成進行探究的化學家:拉瓦錫(第一個用天平進行定量分析)。
2、空氣的成分和組成
空氣成分 O2 N2 CO2 稀有氣體 其它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21% 78% 0.03% 0.94% 0.03%
(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a、可燃物要求:足量且產物是固體
b、裝置要求:氣密性良好
c、現象:有大量白煙產生,廣口瓶內液面上升約1/5體積
d、結論:空氣是混合物; O2約佔1/5,可支持燃燒;
N2約佔4/5,不支持燃燒,也不能燃燒,難溶於水
e、探究: ①液面上升小於1/5原因:裝置漏氣,紅磷量不足,未冷卻完全
②液面上升大於1/5原因:燃燒匙伸入集氣瓶太慢,造成瓶內氣體損失,止水夾不緊,燃燒過程漏氣。
③能否用鐵、鋁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鐵、鋁不能在空氣中燃燒
能否用碳、硫代替紅磷?不能 原因:產物是氣體,不能產生壓強差
(2)空氣的污染及防治:對空氣造成污染的主要是有害氣體(CO、SO2、氮的氧化物)和煙塵等。
目前計入空氣污染指數的項目為CO、SO2、NO2、O3和可吸入顆粒物等。
(3)空氣污染的危害、保護:
危害:嚴重損害人體健康,影響作物生長,破壞生態平衡.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和酸雨等。
保護:加強大氣質量監測,改善環境狀況,使用清潔能源,工廠的廢氣經
處理過後才能排放,積極植樹、造林、種草等。
(4)目前環境污染問題:
臭氧層破壞(氟里昂、氮的氧化物等) 溫室效應(CO2、CH4等)
酸雨(NO2、SO2等) 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氣
(1)氧氣的化學性質:特有的性質:支持燃燒,供給呼吸。
(2)氧氣與下列物質反應現象
物質 現象
碳 在空氣中保持紅熱,在氧氣中發出白光,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磷 產生大量白煙
硫 在空氣中發出微弱的淡藍色火焰,而在氧氣中發出明亮的藍紫色火焰,
產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
鎂 發出耀眼的白光,放出熱量,生成白色固體

鐵 劇烈燃燒,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體(Fe3O4)
石蠟 在氧氣中燃燒發出白光,瓶壁上有水珠生成,產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鐵、鋁燃燒要在集氣瓶底部放少量水或細砂的目的:防止濺落的高溫熔化物炸裂瓶底(保護集氣瓶)
*鐵、鋁在空氣中不可燃燒。
(3)氧氣的制備:
工業制氧氣——分離液態空氣法(原理:氮氣和氧氣的沸點不同 物理變化)實驗室制氧氣原理 2H2O2 MnO2 2H2O + O2↑
2KMnO4 △ K2MnO4 + MnO2 + O2↑
2KClO3MnO22KCl+3O2↑
(4)氣體製取與收集裝置的選擇 △
發生裝置:固固加熱型、固液不加熱型
收集裝置:根據物質的密度、溶解性
(5)製取氧氣的操作步驟和注意點(以高錳酸鉀製取氧氣並用排水法收集為例)
a、步驟:連—查—裝—固—點—收—移—熄
b、注意點
①試管口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破裂
②葯品平鋪在試管的底部:均勻受熱
③鐵夾夾在離管口約1/3處
④導管應稍露出橡皮塞:便於氣體排出
⑤試管口應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粉末進入導管
⑥排水法收集時,待氣泡均勻連續冒出時收集(剛開始排出的是試管中的空氣)
⑦實驗結束時,先移導管再熄滅酒精燈:防止水倒吸引起試管破裂
⑧用排空氣法收集氣體時,導管伸到集氣瓶底部
(6)氧氣的驗滿:用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
檢驗:用帶火星的木條伸入集氣瓶內
7、催化劑(觸媒):在化學反應中能改變其他物質的化學反應速率,而本身的質
量和化學性質在反應前後都沒有發生變化的物質。(一變兩不變)
催化劑在化學反應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8、常見氣體的用途:
①氧氣: 供呼吸 (如潛水、醫療急救)
支持燃燒 (如燃料燃燒、煉鋼、氣焊)
②氮氣:惰性保護氣(化性不活潑)、重要原料(硝酸、化肥)、液氮冷凍
③稀有氣體(He、Ne、Ar、Kr、Xe等的總稱):
保護氣、電光源(通電發不同顏色的光)、激光技術
9、常見氣體的檢驗方法
①氧氣:帶火星的木條
②二氧化碳:澄清的石灰水
③氫氣:將氣體點燃,用乾冷的燒杯罩在火焰上方;
或者,先通過灼熱的氧化銅,再通過無水硫酸銅
9、氧化反應:物質與氧(氧元素)發生的反應。
劇烈氧化:燃燒
緩慢氧化:鐵生銹、人的呼吸、事物腐爛、酒的釀造

第三單元《自然界的水》知識點
一、水
1、水的組成:
(1)電解水的實驗A.裝置―――水電解器。B.電源種類---直流電
C.加入硫酸或氫氧化鈉的目的----------增強水的導電性

D.化學反應:2H2O 通電 H2↑+ O2↑
產生位置 負極 正極
體積比 2 : 1
質量比 1 : 8
F.檢驗:O2---出氣口置一根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
H2---出氣口置一根燃著的木條------氣體燃燒,產生淡藍色的火焰
(2)結論: ①水是由氫、氧元素組成的。
②一個水分子是由2個氫原子和1個氧原子構成的。
③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例:根據水的化學式H2O,你能讀到的信息
化學式的含義 H2O
①表示一種物質 水這種物質
②表示這種物質的組成 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
③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 一個水分子
④表示這種物質的一個分子的構成 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
2、水的化學性質
(1)通電分解 2H2O === 2H2↑+O2↑
(2)水可遇鹼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鹼(可溶性鹼),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酸性氧化物反應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3、水的污染:
(1)水資源
A.地球表面71%被水覆蓋,但供人類利用的淡水小於 1%
B.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儲水庫。海水中含有80多種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質是 H2O ,最多的金屬元素是 Na ,最多的元素是 O 。
C.我國水資源的狀況分布不均,人均量少 。
(2)水污染
A、水污染物:工業「三廢」(廢渣、廢液、廢氣);農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B、防止水污染:工業三廢要經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處理達標排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農葯、化肥,提倡使用農家肥;加強水質監測。
(3)愛護水資源:節約用水,防止水體污染

4、水的凈化
(1)水的凈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 靜置、吸附、過濾、蒸餾(均為 物理 方法),其中凈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餾;既有過濾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凈水劑是活性炭。
(2)硬水與軟水 A.定義 硬水是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軟水是不含或含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
B.鑒別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產生或泡沫較少的是硬水,泡沫較多的是軟水
C.硬水軟化的方法:蒸餾、煮沸
D.長期使用硬水的壞處:浪費肥皂,洗不幹凈衣服;鍋爐容易結成水垢,不僅浪費燃料,還易使管道變形甚至引起鍋爐爆炸。
5、其他
(1) 水是最常見的一種溶劑,是相對分子質量最小的氧化物。
(2) 水的檢驗:用無水硫酸銅,若由白色變為藍色,說明有水存在; CuSO4+5H2O = CuSO4•5H2O
水的吸收:常用濃硫酸、生石灰。
二、氫氣 H2
1、物理性質:密度最小的氣體(向下排空氣法);難溶於水(排水法)
2、化學性質:
(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氫氧焰焊接,切割金屬)
2H2+O2====2H2O 點燃前,要驗純(方法?)
現象:發出淡藍色火焰,放出熱量,有水珠產生
(2) 還原性(用途:冶煉金屬)
H2 + CuO === Cu + H2O 氫氣「早出晚歸」
現象:黑色粉末變紅色,試管口有水珠生成
(小結:既有可燃性,又有還原性的物質 H2、C、CO)
3、氫氣的實驗室製法原理:Zn + H2SO4 = ZnSO4 +H2↑ Zn + 2HCl = ZnCl2 +H2↑
不可用濃鹽酸的原因: 濃鹽酸有強揮發性 ;
不可用濃硫酸或硝酸的原因 :濃硫酸和硝酸有強氧化性 。
4、氫能源 三大優點:無污染、放熱量高、來源廣。
三、分子與原子
分子 原子
定義 分子是保持物質化學性質最小的微粒 原子是化學變化中的最小微粒。
性質 體積小、質量小;不斷運動;有間隙
聯系 分子是由原子構成的。分子、原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粒。
區別 化學變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化學反應的實質:在化學反應中分子分裂為原子,原子重新組合成新的分子。

J. 初中化學實驗裝置有哪些 注意事項是什麼 最好帶圖

常用化學儀器及使用方法
(一)1. 能直接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用於蒸發溶劑或濃縮溶液 可直接加熱,但不能驟冷。蒸發溶液時不可加得太滿,液面應距邊緣1厘米處。
常用作反應器,也可收集少量氣體 可直接加熱,拿取試管時,用中指、食指、拇指拿住試管口佔全長的1/3處,加熱時管口不能對著人。放在試管內的液體不超過容積的1/2,加熱的不超過1/3。加熱時要用試管夾,並使試管跟桌面成45°的角度,先給液體全部加熱,然後在液體底部加熱,並不斷搖動。給固體加熱時,試管要橫放,管口略向下傾。
用於灼燒固體,使其反應(如分解) 可直接加熱至高溫。灼燒時應放於泥三角上,應用坩堝鉗夾取。應避免聚冷。
燃燒少量固體物質 可直接用於加熱,遇能與Cu、Fe反應的物質時要在匙內鋪細砂或墊石棉絨。
2. 能間接加熱(需墊石棉網)
儀器圖形和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

(分為50、100、250、500、1000ml等規格) 用作配製、濃縮、稀釋溶液。也可用作反應器和給試管水浴加熱等。 加熱時應墊石棉網
根據液體體積選用不同規格燒杯
用作反應器(特別是不需加熱的) 不能直接加熱,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不適於長時間加熱,當瓶內液體過少時,加熱容易使之破裂。
用作在加熱條件下進行的反應器 不能直接加熱,應墊石棉網加熱。所裝液體的量不應超過其容積1/2。
用於蒸餾與分餾,也可用作氣體發生器 加熱時要墊石棉網。也可用其他熱浴。
用作接受器
用作反應器,常用於滴定操作 一般放在石棉網上加熱。在滴定操作中液體不易濺出。
3. 不能加熱的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收集和貯存少量氣體 上口為平面磨砂,內側不磨砂,玻璃片要塗凡士林油,以免漏氣,如果在其中進行燃燒反應且有固體生成時,應在底部加少量水或細砂。
分裝各種試劑,需要避光保存時用棕色瓶。廣口瓶盛放固體,細口瓶盛放液體。 瓶口內側磨砂,且與瓶塞一一對應,切不可蓋錯。玻璃塞不可盛放強鹼,滴瓶內不可久置強氧化劑等。
製取某些氣體的反應器固體+液體
固體為塊狀,氣體溶解性小反應無強熱放出,旋轉導氣管活塞控制反應進行或停止。

(二)計量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粗略量取液體的體積 要根據所要量取的體積數,選擇大小合適的規格,以減少誤差。不能用作反應器,不能用作直接在其內配製溶液。

(分為50、100、250、500、1000ml) 用於准確配製一定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 不作反應器,不可加熱,瓶塞不可互換,不宜存放溶液,要在所標記的溫度下使用
用於量取產生氣體的體積 注意:所量氣體為不溶性的,進氣管不能接反,應短進長出。
用於精確度要求不高的稱量 葯品不可直接放在托盤內,左物右碼。若左碼右物,則稱取質量小於物質的實際質量。例如,稱取9.6g實際質量為9-0.6=8.4g。一般精確到0.1g。
用於中和滴定(也可用於其他滴定)實驗,也可准確量取液體體積 酸式滴定管不可以盛裝鹼性溶液,強氧化劑(KMnO4溶液、I2水等)應放於酸式滴定管,「零」刻度在上方,精確到0.01ml。
膠頭滴管 用於吸取或滴加液體,定滴數地加入滴夜。 必須專用,不可一支多用,滴加時不要與其他容器接觸。
用於測量溫度 加熱時不可超過其最大量程,不可當攪拌器使用,注意測量溫度時,水銀球的位置。

(三)用作過濾、分離、注入容液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作過濾或向小口容器中注入液體 過濾時應「一貼二低三靠」
用於裝配反應器,便於注入反應液 應將長管末端插入液面下,防止氣體逸出
分離密度不同且互不相溶的液體;作反應器的隨時加液裝置 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出;不宜盛鹼性液體

(四)乾燥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內裝固體乾燥劑或吸收劑,用於乾燥或吸收某些氣體 要注意防止乾燥劑液化和是否失效。氣流方向大口進小口出。
除去氣體中的雜質 注意氣流方向應該長管進氣,短管出氣
用於存放乾燥的物質或使滴濕的物質乾燥 很熱的物質應稍冷後放入

(五)其它儀器
儀器圖形與名稱 主要用途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用於蒸餾分餾,冷凝易液化的氣體 組裝時管頭高,和尾低,蒸氣與冷卻水逆向流動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為500℃~600℃ 所裝酒精量不能超過其容積的2/3,但也不能少於1/4。加熱時要用外焰。熄滅時要用蓋蓋滅,不能吹滅
用作熱源,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需要強熱的實驗用此加熱。如煤的干餾,炭還原氧化銅
可用作蒸發皿或燒杯的蓋子,可觀察到裡面的情況 不能加熱

(六)夾持儀器
鐵架台、鐵夾、試管夾、滴定管夾、坩堝鉗、三角架、泥三角、鑷子、石棉網等。

(七)連接的儀器及用品
單孔器、雙孔塞、無孔塞、玻璃導管、橡皮管。
另外還有一些儀器,玻璃棒、試管刷、研缽、接收器

圖可參照網路文庫文檔「人教版初中化學實驗裝置圖」
地址:http://wenku..com/view/dc56a285ec3a87c24028c459.html

閱讀全文

與九年級上化學實驗裝置和注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朋克機械鍵盤亂碼怎麼修復 瀏覽:55
煤氣灶有自動鎖裝置嗎 瀏覽:291
機械設備台賬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266
換擋傳動裝置的作用 瀏覽:717
液動閥類似於什麼閥門 瀏覽:669
cx4儀表怎麼顯示幾檔 瀏覽:596
自動升降高度調節裝置 瀏覽:853
林業機械有哪些 瀏覽:358
購入一批舊設備如何做賬 瀏覽:771
建湖新業閥門廠 瀏覽:482
軸承鋼怎麼做刀具 瀏覽:98
實驗室蒸發溶液裝置 瀏覽:202
兩線制儀表供電不穩有什麼問題 瀏覽:527
玉環閥門經銷商放氣閥 瀏覽:525
青島新三錦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550
軸承鋼淬火後如何打磨 瀏覽:192
洗手盆兩個閥門兩個出水怎麼接 瀏覽:688
寧波動一電動工具 瀏覽:429
液壓制動傳動裝置的分類 瀏覽:254
實驗室小試裝置PVC 瀏覽: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