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接地對有振動的機械有什麼要求
電器設備的接地要求:
1 、為保證人身和設備的安全,電力設備宜接地或接零。
交流電力設備應充分利用自然接地體接地,但應校驗自然接地體的熱穩定。
2 、直流電力迴路中,不應利用自然接地體作為電流迴路的零線、接地線或接地體。
直流電力迴路專用的中性線、接地體以及接地線,不應與自然接地體連接。
三線制直流迴路的中性線,宜直接接地。
3 、 不同用途和不同電壓的電氣設備,除另有規定者外,應使用一個總的接地體,
接地電阻應符合其中最小值的要求。
4、 如因條件限制,按本規程的要求接地有困難時,允許設置操作和維護電力設備
用的絕緣台。絕緣台的周圍,應盡量使操作人員沒有偶然觸及外物的可能。
5、 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網,應裝設能迅速自動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護裝置。
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電力網,應裝設能迅速反應接地故障的信號裝置,必要時也可裝設延時自動切除故障的裝置。
6 、低壓電力網的中性點可直接接地或不接地。
當安全條件要求較高,且裝有能迅速而可靠地自動切除接地故障的裝置時,電力網宜採用中性點不接地的方式。
7、 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電力設備的外殼宜採用低壓接零保護,即
接零。
8、 如用電設備較少、分散,採用接零保護確有困難,且土壤電阻率較低時,可採用低壓接地保護,即接地。但如用電設備漏電,設備外殼和與其有電氣連接的金屬部分、變壓器外殼及其接地線都可能帶電,應採取裝設自動切除接地故障的繼電保護裝置、使用絕緣墊、安裝圍欄或採取均壓等安全措施。
由同一台發電機、同一台變壓器或同一段母線供電的低壓線路,不宜採用接零、接地兩種保護方式。
在低壓電力網中,全部採用接零保護確有困難時,也可同時採用兩種保護方式,但不接零的電力設備或線段,應裝設自動節除接地故障的繼電保護裝置。
在城防、人防等場所或條件特別惡劣場所的供電網中,電力設備的外殼應採用接零保護。
9 、在中性點非直接接地的低壓電力網中,應防止變壓器高、低壓繞組間絕緣擊穿引起的危險。變壓器低壓側的中性線或一個相線上必須裝設擊穿保險器,低壓架空電力線路和終端及其分支線的終端,還應在每個相線上裝設擊穿保險器。
以安全電壓供電的網路中,為防止高電壓竄入引起危險,應將安全電壓供電網路的中性線或一個相線接地;如接地確有困難,也可與該變壓器一次側的零線連接。
10、 在確定發電廠、變電所接地裝置的型式和布置時,應考慮盡可能降低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勢。
在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發生單相接地或同點兩相接地時,發電廠、變電所、電力設備接地裝置的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勢不應超過下列數值:
在條件特別惡劣的場所,例如礦山井下和水田中,接觸電勢和跨步電勢的允許值宜適當降低。
11 、設計接地裝置時,應考慮土壤乾燥或凍結等季節變化的影響,接地電阻在四
季中均應符合本規程的要求,但防雷裝置的接地電阻,可只考慮在雷季中土壤的乾燥狀態的影響。
2. 所有的什麼金屬外殼均有良好的接地裝置
因為大地是最好的這個導體,所以說一定要連接大地賬號才能各項安全。
3. 直流系統接地現象及處理方法
直流系統一點接地並不影響直流系統的正常工作,但將使不接地極對地電壓升高,長期運行易發展形成兩點接地,從而引起斷路器、保護裝置等誤動或拒動,造成嚴重後果,必須及時處理。
(1)判斷直流接地的極性。直流系統絕緣良好時正極對地、負極對地電壓基本相等。若測量正極對地電壓為正常時正負極間的電壓,而負極對地電壓為零,則說明為負極完全接地;若測量負極對地電壓為正常時正負極間的電壓,而正極對地電壓為零,則說明為正極完全接地。如果為不完全接地故障,則絕緣降低的一極對地電壓較低(不為零),而另一極對地電壓較高。根據當時的運行方式、操作情況、氣候影響、施工范圍等進行判斷,分析可能造成接地的原因。
(2)若站內二次迴路有人工作應立即停止,檢查二次接線情況,看是否有接地點。
(3)二次迴路無人工作,可先將直流系統分成各自相對獨立的系統,縮小查找范圍。注意查找接地過程中不能使保護或控制失去直流電源。
(4)對不重要的直流負荷,例如事故照明、試驗電源等,可採用瞬時停電法查找分支饋線有無接地點,即瞬時拉開某一饋線開關,然後又迅速合上,若接地信號瞬時消失,正、負極對地電壓恢復正常,則接地故障點就在此范圍內。
(5)對於比較重要的直流負荷,可採用轉移負荷法查找接地點。例如將故障所在母線上的較重要的分路,依次轉移切換到另一段直流母線上,監視「直流接地」信號是否隨之轉移,正、負極對地電壓是否恢復正常,查出接地點在哪個分路。
(6)如果接地發生在雨天,且為非金屬性接地,則應重點檢查各端子箱、就地操作箱、機構箱端子排等是否進水、潮濕。若有雨水,可將其吹乾,觀察接地現象是否消失
4. 施工現場哪些地方必須設置重復接地裝置
施工現場一抄級、二級配電箱和施工人員宿舍及施工管理辦公室,在接引電源入箱、入戶處做重復接地裝置。
需要說明的是現在工地上很多人對重復接地跟保護接零經常混淆,如果是保護接零,那麼PE線要接到每個電箱。重復接地是指在採用接零保護系統中,將零線的一處或多處通過接地裝置與大地做再次連接成為重復接地。是確保接零保護安全、可靠的重要措施。
(4)機械震動地線除冰裝置擴展閱讀: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設施的基本要求和規定:
臨時用電工程應採用中性點直接接地的380/220V三相四線制低壓電力系統和三相五線制接零保護系統。
(1)必須採用絕緣導線;
(2)導線截面應滿足計算負荷要求和末端電壓偏移5%的要求;
(3)電纜配線應採用有專用保護線的電纜;
(4)架空線路的導線截面一般場所不得小於100m㎡(鋼線)或16m㎡(鋁線),跨越公路、河道和在電力線路擋距內不得小於16m㎡(鋼線)或25m㎡鋁線;
(5)配電線路至配電裝置的電源進線必須做固定連接,嚴禁做活動連接;
5. 簡述飛機除冰車的主要用途
除冰車,顧名思義,除冰的~
6. 接地裝置和接零裝置有哪些安全要求
保護接地與保護接零是防止電氣設備意外帶電造成觸電事故的基本技術措施,其應用十分廣泛。保護接地裝置與保護接零裝置可靠而良好的運行,對保障人身安全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因此對接地裝置與接零裝置有下述的安全要求。
(1)導電的連續性
導電的連續性是要求接地或接零裝置必須保證電氣設備至接地體之間或電氣設備至變壓器低壓中性點之間導電的連續性,不得有脫離現象。採用建築物的鋼結構、行車鋼軌、工業管道、電纜金屬外皮等自然導體做接地線時,在其伸縮縫或接頭處應另加跨越接線,以保證連續可靠。自然接地體與人工接地體之間必須連結可靠,並保證良好的接觸。
(2)連接可靠
接地裝置之間一般連接時均採用焊接。扁鋼的搭焊長度為寬度的2倍,且至少在三個棱邊進行焊接;圓鋼搭焊長度為直徑的6倍。若不能採用焊接時,可採用螺栓和卡箍連接,但必須保證有良好的接觸,在有振動的地方,應採取防松動的措施。
(3)足夠的機械強度
為了保證有足夠的機械強度,並考慮到防腐蝕的要求,鋼接零線、接地線和接地體最小尺寸和銅、鋁接零線及接地線的最小尺寸都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宜採用鋼接地線或接零線,有困難時可採用銅、鋁接地線或接零線。地下不得採用裸鋁導體作接地或接零的導線。對於攜帶型設備,因其工作地點不固定,因此其接地線或接零線應採用0.75~1.5mm2的多股銅芯軟線為宜。
(4)有足夠的導電性和熱穩定性
採用保護接零時,為了能達到促使保護裝置迅速動作的單相短路電流,零線應有足夠的導電能力。在不利用自然導體作零線的情況下,保護接零的零線截面不宜低於相線的1/2。對於大接地短路電流系統的接地裝置,應校核發生單相接地短路時的熱穩定性,即校核其是否足以承受單相接地短路電流釋放的大量熱能的考驗。
(5)防止機械損傷
接地線或接零線應盡量安裝在人不易接觸到的地方,以免意外損壞;但是又必須安裝在明顯處,以便檢查維護。接地線或接零線穿過牆壁時,應敷設在明孔、管道或其他保護管中,與建築物伸縮縫交叉時,應彎成弧狀或增設補償裝置;當與鐵路交叉時,應加鋼管或角鋼保護或略加彎曲並向上拱起,以便在振動時有伸縮的餘地,避免斷裂。
(6)防腐蝕
為防止腐蝕,鋼制接地裝置最好採用鍍鋅元件製成,焊接處塗以瀝青油防腐。明設的接地線或接零線可塗以防銹漆。在有強烈腐蝕性土壤中,接地體應採用鍍銅或鍍鋅元個製成,並適當增大其截面積。當採用化學方法處理土壤時,應注意控制其對接地體的腐蝕性。
(7)地下安裝距離
接地體與建築物的距離不應小於1.5m,與獨立避雷針的接地體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3m。
(8)接地支線不得串聯
為了提高接地的可靠性,電氣設備的接地支線或接零支線應單獨與接地干線或接零干線或接地體相連,而不應串聯連接。接地干線或接零干線應有兩處同接地體直接相連,以提高可靠性。
一般工礦企業的變電所接地,既是變壓器的工作接地,又是高壓設備的保護接地,又是低壓配電裝置的重復接地,有時又作為防雷裝置的防雷接地,各部分應單獨與接地體相連,不得串聯。變配電裝置最好也有兩條接地線與接地體相連。
(9)埋設深度
為了減少自然因素對接地電阻的影響,接地體上端埋人地下的深度,一般不應小於60cm,並應在凍土層以下。
來自: 安全管理網(www.safehoo.com) 詳細出處: http://www.safehoo.com/Manage/Trade/Electric/200805/11877.shtml
7. 高速以及道路出現大規模積雪及凝冰,能否有一套自動除雪及凝冰處置裝置,可用來提高除冰除雪效率
恐怕無法承受巨額的建造和運營費用,因為下雪的天氣並非常態,而是極低頻率的突發狀態。實際上國外很多公路,即便是下雪天氣,仍然放行,不斷地派出除雪車,一邊除雪,一邊正常通行。
8. 高速以及道路出現大規模積雪及凝冰,能否有一套自動除雪及凝冰處置裝置,這樣就能夠提高除冰除雪效率
目前最有效的就是撒除雪劑,揚雪機,推土機來鏟雪。
你說的裝置面臨最大的問題:大規專模的積屬雪和結冰,其中「大規模」是一個重要問題點,據2018年統計全國高速總里程484.65萬公里,按南北各一半,冬天結冰的北方起碼240萬公里,這還不算公路道路,這要投入多少套自動除雪裝置?而且這樣的自動化裝置肯定是需要不斷保養維護,搞這樣的裝置要比修建高速公路還要昂貴,
9. 輸電線路除冰方法有哪幾種
根據本人工作經驗,了解的除冰方法主要有如下:
a.熱力融冰法:
目前常見的熱力融冰法有過電流融冰法、短路電流融冰、直流融冰三種方法。現在110kV及以上線路主要採用直流融冰較多。
b.機械除冰法
目前機械除冰的主要方法有「adhoc」法、滑輪鏟刮法、電磁力除冰法和機器人除冰法。機械除冰發在配電線路上無法採用直流融冰的線路上使用較多。
c.自然除冰法
自然除冰法是指不需外界能量而靠自然力實現除冰的方法。如在輸電線路上安裝阻雪環、平衡錘等裝置,在積雪或覆冰達到一定程度時,藉助風力、重力等作用自行脫落,這種除冰方法簡單易行,但具有較強的偶然性,不能實現可靠除冰;在導線表面刷塗憎水性材料或吸熱塗層的除冰方法,具有一定的研究價值,但由於其自身存在的缺點導致應用前景受到很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