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研究非晶體和晶體的實驗裝置是啥
(1)該實驗需要來有測量溫度的自溫度計和測量時間的鍾表;
(2)由圖可見,該物質熔化過程中對應的溫度叫做這種物質的熔點,由圖可知該溫度是48℃;
(3)由圖可見,該物質圖象上有一段與時間軸平行的直線,表示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保持不變,因此該物質為晶體;
(4)溫度為3℃時,溫度低於該晶體的熔點,該物質處於固態;
(5)由圖象可見,物質的熔化過程是從第6min到第14min,經歷了8分鍾.
故答案為:(1)溫度計;鍾表;(2)48;(3)晶體;(4)固;(5)8.
Ⅱ 晶體的熔化,凝固的圖像及解析
以上面的圖像為例,其中各階段依次代表的物理意義為:
AB:為固態,吸熱溫度升高。
B:為固態,物體溫度達到熔點(50℃),開始熔化。
BC:固液態共存,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
C:為液態,溫度仍為50℃,物體剛好熔化結束。
CD:為液態,物體吸熱、溫度升高。
DE:為液態,物體放熱、溫度降低。
E:為液態,物體溫度達到凝固點(50℃),開始凝固。
EF:為液固態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F:為固態,凝固完畢,溫度為50℃。
FG:為固態,放熱溫度降低。
(2)晶體凝固實驗裝置圖擴展閱讀
晶體的特徵:
(1)自然凝結的、不受外界干擾而形成的晶體擁有整齊規則的幾何外形,即晶體的自范性。
(2)晶體擁有固定的熔點,在熔化過程中,晶體溫度始終保持不變。
(3)單晶體有各向異性的特點。
(4)晶體可以使X光發生有規律的衍射。宏觀上能否產生X光衍射現象,是實驗上判定某物質是不是晶體的主要方法。
(5)晶體相對應的晶面角相等,稱為晶面角守恆。
原因:
晶體的一些性質取決於將分子聯結成固體的結合力。這些力通常涉及原子或分子的最外層的電子(或稱價電子)的相互作用。如果結合力強,晶體有較高的熔點。
如果它們稍弱一些,晶體將有較低的熔點,也可能較易彎曲和變形。如果它們很弱,晶體只能在很低溫度下形成,此時分子可利用的能量不多。
Ⅲ 如圖是「探究晶體熔化與凝固時溫度的變化規律」的實驗裝置.(1)把石棉網墊在燒杯下,並將裝有固體粉末
(1)將裝有固抄體粉末的試管放襲入水中加熱,這是水浴法,採用水浴法,物體的溫度變化比較均勻,並且變化比較慢,便於記錄實驗溫度.
(2)用溫度計測量固體粉末的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體粉末中,不要碰到試管底或試管壁.
(3)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23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並且①該晶體的熔點為230℃;②在D點這一時刻,物質屬於液態;③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④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不變;
故答案為:(1)均勻;(2)試管底或試管壁;(3)①230;②液;③晶體在熔化過程中,不斷吸熱,溫度不變;④晶體在凝固過程中,不斷放熱,溫度不變
Ⅳ 晶體在凝固中的圖示
Ⅳ 晶體圖線凝固的過程。
A、整個圖象溫度有上升的趨勢,所以是熔化圖象,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圖甲是晶體的熔化圖象,所以A錯誤;
B、整個圖象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象,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下降,所以圖丁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所以B錯誤;
C、整個圖象溫度有下降的趨勢,所以是凝固圖象,由圖知,該物質在凝固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所以圖丙是非晶體的凝固圖象,所以C錯誤
D、整個圖象溫度有上升的趨勢,所以是熔化圖象,由圖知,該物質在熔化過程中溫度不斷上升,所以圖乙是非晶體的熔化圖象,所以D正確.
故選D.
Ⅵ 晶體熔化和凝固曲線圖
圖象中變化曲線呈水平方向的BC段,就是晶體的熔化過程,它對應的縱坐標的值,就是晶體的熔點,
從圖中可知,該物質從第4分鍾開始熔化,到第7分鍾完全熔化完,所以熔化過程經歷了7min-4min=3min,且此時物質處於固液共存的狀態.
故答案為:BC;3.
Ⅶ 晶體溶化和凝固圖像分析 AB BC CD EF 各段表示什麼過程
AB段固體吸熱達到熔點,BD段是固液共存態,吸熱溫度保持不變,CD段是液態,吸熱溫度上升。DE段液體放熱,溫度降低,EF段也是固液共存態,溫度不變,FG段則是液體放熱凝固的過程。
Ⅷ 求一張晶體和非晶體得融化和凝固的圖片(註明每個階段是什麼態液態還是固態還是固液共存)
補充:%D%A凝固圖像%D%A
Ⅸ 晶體凝固圖
晶體的圖像到晶體熔點是會是一條水平的直線,而非晶體則沒有水平直線,圖像溫度會一直向上
Ⅹ 晶體凝固曲線圖
由圖知,該物質有一段溫度保持80℃不變,所以該物質為晶體,
從圖中可以看出該晶體從第10min開始凝固,到第20min完全凝固完,所以凝固過程經歷了20min-10min=10min.在第30min時,該晶體凝固完畢,處於固態.
故答案為:80;10;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