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動葉調節的液壓傳動裝置

動葉調節的液壓傳動裝置

發布時間:2022-02-24 03:44:41

Ⅰ 液壓傳動的原理是什麼呢

液壓傳動是主要利用液體壓力能的液體傳動。

液壓傳動和氣壓傳動稱為流體傳動,是根據17世紀帕斯卡提出的液體靜壓力傳動原理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技術,是工農業生產中廣為應用的一門技術。如今,流體傳動技術水平的高低已成為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

液壓傳動的早期運用
[編輯本段]

1795年英國約瑟夫·布拉曼(Joseph Braman,1749-1814),在倫敦用水作為工作介質,以水壓機的形式將其應用於工業上,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台水壓機。1905年將工作介質水改為油,又進一步得到改善。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後液壓傳動廣泛應用,特別是1920年以後,發展更為迅速。液壓元件大約在 19 世紀末 20 世紀初的20年間才開始進入正規的工業生產階段。1925 年維克斯(F.Vikers)發明了壓力平衡式葉片泵,為近代液壓元件工業或液壓傳動 的逐步建立奠定了基礎。20 世紀初康斯坦丁·尼斯克(G·Constantimsco)對能量波動傳遞所進行的理論及實際研究;1910年對液力傳動(液力聯軸節、液力變矩器等)方面的貢獻,使這兩方面領域得到了發展。

第二次世界大戰(1941-1945)期間,在美國機床中有30%應用了液壓傳動。應該指出,日本液壓傳動的發展較歐美等國家晚了近 20 多年。在 1955 年前後,日本迅速發展液壓傳動,1956 年成立了「液壓工業會」。近20~30 年間,日本液壓傳動發展之快,居世界領先地位。

液壓傳動的應用范圍的基本原理
[編輯本段]

液壓傳動有許多突出的優點,因此它的應用非常廣泛,如一般工業用的塑料加工機械、壓力機械、機床等;行走機械中的工程機械、建築機械、農業機械、汽車等;鋼鐵工業用的冶金機械、提升裝置、軋輥調整裝置等;土木水利工程用的防洪閘門及堤壩裝置、河床升降裝置、橋梁操縱機構等;發電廠渦輪機調速裝置、核發電廠等等;船舶用的甲板起重機械(絞車)、船頭門、艙壁閥、船尾推進器等;特殊技術用的巨型天線控制裝置、測量浮標、升降旋轉舞台等;軍事工業用的火炮操縱裝置、船舶減搖裝置、飛行器模擬、飛機起落架的收放裝置和方向舵控制裝置等。

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是在密閉的容器內,利用有壓力的油液作為工作介質來實現能量轉換和傳遞動力的。其中的液體稱為工作介質,一般為礦物油,它的作用和機械傳動中的皮帶、鏈條和齒輪等傳動元件相類似。

在液壓傳動中,液壓油缸就是一個最簡單而又比較完整的液壓傳動系統,分析它的工作過程,可以清楚的了解液壓傳動的基本原理。

液壓傳動系統的組成
[編輯本段]

液壓系統主要由:動力元件(油泵)、執行元件(油缸或液壓馬達)、控制元件(各種閥)、輔助元件和工作介質等五部分組成。

1、動力元件(油泵) 它的作用是把液體利用原動機的機械能轉換成液壓力能;是液壓傳動中的動力部分。

2、執行元件(油缸、液壓馬達) 它是將液體的液壓能轉換成機械能。其中,油缸做直線運動,馬達做旋轉運動。

3、控制元件 包括壓力閥、流量閥和方向閥等。它們的作用是根據需要無級調節液動機的速度,並對液壓系統中工作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流向進行調節控制。

4、輔助元件 除上述三部分以外的其它元件,包括壓力表、濾油器、蓄能裝置、冷卻器、管件及油箱等,它們同樣十分重要。

5、工作介質 工作介質是指各類液壓傳動中的液壓油或乳化液,它經過油泵和液動機實現能量轉換。

液壓傳動的優缺點
[編輯本段]

1、液壓傳動的優點

(1)體積小、重量輕,例如同功率液壓馬達的重量只有電動機的10%~20%。因此慣性力較小,當突然過載或停車時,不會發生大的沖擊;

(2)能在給定范圍內平穩的自動調節牽引速度,並可實現無極調速,且調速范圍最大可達1:2000(一般為1:100)。

(3)換向容易,在不改變電機旋轉方向的情況下,可以較方便地實現工作機構旋轉和直線往復運動的轉換;

(4)液壓泵和液壓馬達之間用油管連接,在空間布置上彼此不受嚴格限制;

(5)由於採用油液為工作介質,元件相對運動表面間能自行潤滑,磨損小,使用壽命長;

(6)操縱控制簡便,自動化程度高;

(7)容易實現過載保護。

(8)液壓元件實現了標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便於設計、製造和使用。

2、液壓傳動的缺點

(1)使用液壓傳動對維護的要求高,工作油要始終保持清潔;

(2)對液壓元件製造精度要求高,工藝復雜,成本較高;

(3)液壓元件維修較復雜,且需有較高的技術水平;

(4)液壓傳動對油溫變化較敏感,這會影響它的工作穩定性。因此液壓傳動不宜在很高或很低的溫度下工作,
一般工作溫度在-15℃~60℃范圍內較合適。

(5)液壓傳動在能量轉化的過程中,特別是在節流調速系統中,其壓力大,流量損失大,故系統效率較低。

液壓元件分類
[編輯本段]

動力元件- 齒輪泵、葉片泵、柱塞泵、螺桿泵

執行元件-液壓缸:活塞液壓缸、柱塞液壓缸、擺動液壓缸、組合液壓缸
液壓馬達:齒輪式液壓馬達、葉片液壓馬達、柱塞液壓馬達

控制元件-方向控制閥:單向閥、換向閥
壓力控制閥:溢流閥、減壓閥、順序閥、壓力繼電器等
流量控制閥:節流閥、調速閥、分流閥

輔助元件-蓄能器、過濾器、冷卻器、加熱器、油管、管接頭、油箱、壓力計、流量計、密封裝置等

如果您認為本詞條還有待完善,需要補充新內容或修改錯誤內容,請 編輯詞條
參考資料:
1.《液壓於氣動技術》
2.液壓與氣壓傳動,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何存興主編

貢獻者(共9名
omiomi12、Modena之謎、iamchenzetian、 水木秋寒、sfrh、清露不留痕、happywolf2007、再見西雅圖、少昊被判無妻
本詞條在以下詞條中被提及:
山東農業大學機電學院、汽車傳動系
「液壓傳動」在漢英詞典中的解釋(來源:網路詞典):

1.hydraulic transmission

Ⅱ 液力傳動的液力傳動裝置

液力傳動裝置是以液體為工作介質以液體的動能來實現能量傳遞的裝置,常見的有液力耦合器、液力變矩器和液力機械元件。
目前,液力傳動元件主要有液力元件和液力機械兩大類。液力元件有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矩器;液力機械裝置是液力傳動裝置與機械傳動裝置組合而成的,因此,它既具有液力傳動變矩性能好的特點,又具有機械傳動效率高的特徵。
液力傳動裝置主要由三個關鍵部件組成,即泵輪、渦輪、導輪。
泵輪:能量輸入部件,它能接受原動機傳來的機械能並將其轉換為液體的動能;
渦輪:能量輸出部分,它將液體的動能轉換為機械能而輸出;
導輪:液體導流部件,它對流動的液體導向,使其根據一定的要求,按照一定的方向沖擊泵輪的葉片。 下圖a是液力變矩器的實物模型圖,圖b是其結構原理簡圖。它主要由泵輪、渦輪、導輪等構成。泵輪、渦輪分別與主動軸、從動軸連接,導輪則與殼體固定在一起不能轉動。當液力變矩器工作時,因導輪D對液體的作用,而使液力變矩器輸入力矩與輸出力矩不相等。當傳動比小時,輸出力矩大,輸出轉速低;反之,輸出力矩小而轉速高。它可以隨著負載的變化自動增大或減小輸出力矩與轉速。因此,液力變矩器是一個無級力矩變換器。
下面以目前廣泛使用的三元件綜合式液力變矩器來具體說明其工作原理。
如圖4所示,泵輪與變矩器外殼連為一體,是主動元件;渦輪通過花鍵與輸出軸相連,是從動元件;導輪置於泵輪和渦輪之間,通過單向離合器及導輪軸套固定在變速器外殼上。
發動機啟動後,曲軸通過飛輪帶動泵輪旋轉,因旋轉產生的離心力使泵輪葉片間的工作液沿葉片從內緣向外緣甩出;這部分工作液既具有隨泵輪一起轉動的園周向的分速度,又有沖向渦輪的軸向分速度。這些工作液沖擊渦輪葉片,推動渦輪與泵輪同方向轉動。
從渦輪流出工作液的速度可以看為工作液相對於渦輪葉片表面流出的切向速度與隨渦輪一起轉動的圓周速度的合成。當渦輪轉速比較小時,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是向後的,工作液沖擊導輪葉片的前面。因為導輪被單向離合器限定不能向後轉動,所以導輪葉片將向後流動的工作液導向向前推動泵輪葉片,促進泵輪旋轉,從而使作用於渦輪的轉矩增大。
隨著渦輪轉速的增加,圓周速度變大,當切向速度與圓周速度的合速度開始指向導輪葉片的背面時,變矩器到達臨界點。當渦輪轉速進一步增加時,工作液將沖擊導輪葉片的背面。因為單向離合器允許導輪與泵輪一同向前旋轉,所以在工作液的帶動下,導輪沿泵輪轉動方向自由旋轉,工作液順利地迴流到泵輪。當從渦輪流出的工作液正好與導輪葉片出口方向一致時,變矩器不產生增扭作用(這時液力變矩器的工況稱為液力偶合工況)。
液力耦合器其實是一種非剛性聯軸器,液力變矩器實質上是一種力矩變換器。它們所傳遞的功率大小與輸入軸轉速的3次方、與葉輪尺寸的5次方成正比。傳動效率在額定工況附近較高:耦合器約為96~98.5%,變矩器約為85~92%。偏離額定工況時效率有較大的下降。根據使用場合的要求,液力傳動可以是單獨使用的液力變矩器或液力耦合器;也可以與齒輪變速器聯合使用,或與具有功率分流的行星齒輪差速器(見行星齒輪傳動)聯合使用。與行星齒輪差速器聯合組成的常稱為液力-機械傳動。
液力傳動裝置的整體性能跟它與原動機的匹配情況有關。若匹配不當便不能獲得良好的傳動性能。因此,應對總體動力性能和經濟性能進行分析計算,在此基礎上設計整個液力傳動裝置。為了構成一個完整的液力傳動裝置,還需要配備相應的供油、冷卻和操作控制系統。

Ⅲ 什麼叫風機的動葉調節,靜葉調節,擋板調節

1、軸流式風機分為動葉或者入口導葉調節(靜葉)。一般指引風機。
2、離心式風機分為液偶(調節轉速)或者入口擋板調節。
1、無論是軸流還是離心的風機,入口靜葉一般是把入口分成13片扇形板片,通過拉桿連接在一起,同時開關。
2、擋板調節,一般是在風箱、煙氣的進、出口,就是若乾片長方形板片

Ⅳ 、簡述制動系統中為何要設置雙管路液壓傳動裝置

雙管路液來壓制動傳動裝置利用源彼此獨立的雙腔制動總泵,通過兩套獨立管路,分別控制兩橋的車輪制動器。其特點是若其中一套管路發生故障而失效,另一套管路仍能繼續起$|動作用,從而提高了汽車制動的可靠性和行車安全性。雙管路的布置力求當一套管路發生故障而失效時,只起制動效能的降低,但其前、後橋制動力分配的比值最好變,以保持汽車良好的操縱性和穩定性。雙管路的布置』案應用最廣泛的是如下兩種形式:前後獨立式(n形)和多叉式(X形)。

Ⅳ 軸流風機的靜葉和動葉調節是怎麼回事靜葉,動葉有什麼區別

動葉片一般是指旋轉葉片,靜葉片多指導流或是網格之類的附加裝置。在軸流風機中很多國內著名廠家如泛仕達,都有推出此類應用。

Ⅵ 液壓傳動裝置主要由( )裝置( )裝置( )裝置和()裝置四部分組成,其中()和()為能量轉換元件。

動力裝置:泵
控制裝置:溢流閥、主控閥、單向閥等。
執行裝置:馬達
輔助裝置:管道接頭等等。
其中動力裝置和執行裝置是能量轉換元件。

Ⅶ 液壓傳動的題,求答案!

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一、填空題
1.液壓系統中的壓力取決於( ),執行元件的運動速度取決於( ) 。 ( 負載 ;流量)
2.液壓傳動裝置由( )、( )、( )和( )四部分組成,其中( )和( )為能量轉換裝置。 (動力元件、執行元件、控制元件、輔助元件;動力元件、執行元件)
3. 液體在管道中存在兩種流動狀態,( )時粘性力起主導作用,( )時慣性力起主導作用,液體的流動狀態可用( )來判斷。 (層流;紊流;雷諾數)
4.在研究流動液體時,把假設既( )又( )的液體稱為理想流體。 (無粘性;不可壓縮)
5.由於流體具有( ),液流在管道中流動需要損耗一部分能量,它由( ) 損失和( ) 損失兩部分組成。 (粘性;沿程壓力;局部壓力)
6.液流流經薄壁小孔的流量與( ) 的一次方成正比,與( ) 的1/2次方成正比。通過小孔的流量對( )不敏感,因此薄壁小孔常用作可調節流閥。 (小孔通流面積;壓力差;溫度)
7.通過固定平行平板縫隙的流量與( )一次方成正比,與( )的三次方成正比,這說明液壓元件內的( )的大小對其泄漏量的影響非常大 。 (壓力差;縫隙值;間隙)
8. 變數泵是指( )可以改變的液壓泵,常見的變數泵有( )、( )、( )其中 ( )和( )是通過改變轉子和定子的偏心距來實現變數,( ) 是通過改變斜盤傾角來實現變數。(排量;單作用葉片泵、徑向柱塞泵、軸向柱塞泵;單作用葉片泵、徑向柱塞泵;軸向柱塞泵)
9.液壓泵的實際流量比理論流量( );而液壓馬達實際流量比理論流量( ) 。 (大;小)
10.斜盤式軸向柱塞泵構成吸、壓油密閉工作腔的三對運動摩擦副為( 與 )、( 與 ) 、( 與 )。(柱塞與缸體、缸體與配油盤、滑履與斜盤)
11.外嚙合齒輪泵的排量與( ) 的平方成正比,與的( ) 一次方成正比。因此,在齒輪節圓直徑一定時,增大( ),減少 ( )可以增大泵的排量。 (模數、齒數;模數 齒數 )
12.外嚙合齒輪泵位於輪齒逐漸脫開嚙合的一側是( )腔,位於輪齒逐漸進入嚙合的一側是( ) 腔。 (吸油;壓油)
13.為了消除齒輪泵的困油現象,通常在兩側蓋板上開 ( ) ,使閉死容積由大變少時與( ) 腔相通,閉死容積由小變大時與 ( )腔相通。 ( 卸荷槽;壓油;吸油)
14.齒輪泵產生泄漏的間隙為( )間隙和( )間隙,此外還存在( ) 間隙,其中( )泄漏占總泄漏量的80%~85%。 (端面、徑向;嚙合;端面)
18.溢流閥為( )壓力控制,閥口常( ),先導閥彈簧腔的泄漏油與閥的出口相通。定值減壓閥為( )壓力控制,閥口常( ),先導閥彈簧腔的泄漏油必須( )。 (進口;閉 ;出口;開; 單獨引回油箱)
19.調速閥是由( )和節流閥( ) 而成,旁通型調速閥是由( )和節流閥( )而成。 (定差減壓閥,串聯;差壓式溢流閥,並聯)
20.為了便於檢修,蓄能器與管路之間應安裝( ),為了防止液壓泵停車或泄載時蓄能器內的壓力油倒流,蓄能器與液壓泵之間應安裝 ( )。 (截止閥;單向閥)
21.選用過濾器應考慮( )、( )、( )和其它功能,它在系統中可安裝在( )、( )、( )和單獨的過濾系統中。 (過濾精度、通流能力、機械強度;泵的吸油口、泵的壓油口、系統的回油路上 )
23.在變數泵—變數馬達調速迴路中,為了在低速時有較大的輸出轉矩、在高速時能提供較大功率,往往在低速段,先將 ( ) 調至最大,用( ) 調速;在高速段,( )為最大,用( )調速。 (馬達排量,變數泵;泵排量,變數馬達)
25.順序動作迴路的功用在於使幾個執行元件嚴格按預定順序動作,按控制方式不同,分為( )控制和( )控制。同步迴路的功用是使相同尺寸的執行元件在運動上同步,同步運動分為( )同步和( ) 同步兩大類。 (壓力,行程;速度,位置)
二、選擇題
1.流量連續性方程是( )在流體力學中的表達形式,而伯努力方程是( )在流體力學中的表達形式。
(A)能量守恆定律 (B)動量定理 (C)質量守恆定律 (D)其他 (C;A)
2.液體流經薄壁小孔的流量與孔口面積的( )和小孔前後壓力差的( )成正比。
(A)一次方 (B)1/2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A;B)
3.流經固定平行平板縫隙的流量與縫隙值的( )和縫隙前後壓力差的( )成正比。
(A)一次方 (B)1/2次方 (C)二次方 (D)三次方 (D;A)
4.雙作用葉片泵具有( )的結構特點;而單作用葉片泵具有( )的結構特點。
(A) 作用在轉子和定子上的液壓徑向力平衡
(B) 所有葉片的頂部和底部所受液壓力平衡
(C) 不考慮葉片厚度,瞬時流量是均勻的
(D) 改變定子和轉子之間的偏心可改變排量 (A、C;B、D)
5.一水平放置的雙伸出桿液壓缸,採用三位四通電磁換向閥,要求閥處於中位時,液壓泵卸荷,且液壓缸浮動,其中位機能應選用( );要求閥處於中位時,液壓泵卸荷,且液壓缸閉鎖不動,其中位機能應選用( )。
(A)O型 (B)M型 (C) Y型 (D) H型 (D;B)
6.有兩個調整壓力分別為5MPa和10MPa的溢流閥串聯在液壓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壓力為( );並聯在液壓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壓力又為( )。
(A) 5MPa (B) 10MPa (C)15MPa (D)20MPa (C;A)
8.為平衡重力負載,使運動部件不會因自重而自行下落,在恆重力負載情況下,採用( )順序閥作平衡閥,而在變重力負載情況下,採用( )順序閥作限速鎖。
(A)內控內泄式 (B)內控外泄式 (C)外控內泄式 D)外控外泄式 (B;D)
9.順序閥在系統中作卸荷閥用時,應選用( )型,作背壓閥時,應選用( )型。
(A)內控內泄式 (B)內控外泄式 (C)外控內泄式 (D)外控外泄式 (C;A)
10.雙伸出杠液壓缸,採用活塞杠固定安裝,工作台的移動范圍為缸筒有效行程的( );採用缸筒固定安置,工作台的移動范圍為活塞有效行程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B;C)
11.對於速度大、換向頻率高、定位精度要求不高的平面磨床,採用( )液壓操縱箱;對於速度低、換向次數不多、而定位精度高的外圓磨床,則採用( )液壓操縱箱。
(A) 時間制動控制式 (B)行程制動控制式
(C)時間、行程混合控制式 (D)其他 (A、C;B)
12.要求多路換向閥控制的多個執行元件實現兩個以上執行機構的復合動作,多路換向閥的連接方式為( ),多個執行元件實現順序動作,多路換向閥的連接方式為( )。
(A)串聯油路 (B)並聯油路 (C)串並聯油路 (D)其他 (A;C)
13.在下列調速迴路中,( )為流量適應迴路,( )為功率適應迴路。
(A) 限壓式變數泵和調速閥組成的調速迴路
(B) 差壓式變數泵和節流閥組成的調速迴路
(C) 定量泵和旁通型調速閥(溢流節流閥)組成的調速迴路
(D) 恆功率變數泵調速迴路 (A、B、D; B)
14.容積調速迴路中,( )的調速方式為恆轉矩調節;( )的調節為恆功率調節。
(A)變數泵—變數馬達 (B)變數泵—定量馬達 (C)定量泵—變數馬達 (B;C)
15.已知單活塞杠液壓缸的活塞直徑D為活塞直徑d的兩倍,差動連接的快進速度等於非差動連接前進速度的( );差動連接的快進速度等於快退速度的( )。
(A)1倍 (B)2倍 (C)3倍 (D)4倍 (D;C)
16.有兩個調整壓力分別為5MPa和10MPa的溢流閥串聯在液壓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壓力為( );有兩個調整壓力分別為5MPa和10MPa內控外泄式順序閥串聯在液泵的出口,泵的出口壓力為( )。
(A)5Mpa B)10MPa (C)15MPa (C;B)
17.用同樣定量泵,節流閥,溢流閥和液壓缸組成下列幾種節流調速迴路,( )能夠承受負值負載,( )的速度剛性最差,而迴路效率最高。
(A)進油節流調速回 (B)回油節流調速迴路 (C)旁路節流調速迴路 (B、C)
18.為保證負載變化時,節流閥的前後壓力差不變,是通過節流閥的流量基本不變,往往將節流閥與( )串聯組成調速閥,或將節流閥與( )並聯組成旁通型調速閥。
(A)減壓閥 (B)定差減壓閥 (C)溢流閥 (D)差壓式溢流閥 (B;D)
19.在定量泵節流調速閥迴路中,調速閥可以安放在迴路的( ),而旁通型調速迴路只能安放在迴路的( )。
(A)進油路 (B)回油路 (C)旁油路 (A、B、C;A)
20.差壓式變數泵和( )組成的容積節流調速迴路與限壓式變數泵和( )組成的調速迴路相比較,迴路效率更高。
(A)節流閥 (B)調速閥 (C)旁通型調速閥 (A;B)
21.液壓缸的種類繁多,( )可作雙作用液壓缸,而( )只能作單作用液壓缸。
(A)柱塞缸 (B)活塞缸 (C)擺動缸 (B、C;A)
22.下列液壓馬達中,( )為高速馬達,( )為低速馬達。
(A)齒輪馬達 (B)葉片馬達 (C)軸向柱塞馬達 (D)徑向柱塞馬達 (A、B、C;D)
23.三位四通電液換向閥的液動滑閥為彈簧對中型,其先導電磁換向閥中位必須是( )機能,而液動滑閥為液壓對中型,其先導電磁換向閥中位必須是( )機能。
(A)H型 (B)M型 (C)Y型 (D)P型 (C;D)
24.為保證鎖緊迅速、准確,採用了雙向液壓鎖的汽車起重機支腿油路的換向閥應選用( )中位機能;要求採用液控單向閥的壓力機保壓迴路,在保壓工況液壓泵卸載,其換向閥應選用( )中位機能。
(A)H型 (B)M型 (C)Y型 (D)D型 (A、C ;A、B )
25.液壓泵單位時間內排出油液的體積稱為泵的流量。泵在額定轉速和額定壓力下的輸出流量稱為( );在沒有泄漏的情況下,根據泵的幾何尺寸計算而得到的流量稱為( ),它等於排量和轉速的乘積。
(A)實際流量 (B)理論流量 (C)額定流量 (C;B)
26.在實驗中或工業生產中,常把零壓差下的流量(即負載為零時泵的流量)視為( );有些液壓泵在工作時,每一瞬間的流量各不相同,但在每轉中按同一規律重復變化,這就是泵的流量脈動。瞬時流量一般指的是瞬時( )。
(A)實際流量 (B)理論流量 (C)額定流量 (B;B)
27.對於雙作用葉片泵,如果配油窗口的間距角小於兩葉片間的夾角,會導致( );又( ),配油窗口的間距角不可能等於兩葉片間的夾角,所以配油窗口的間距夾角必須大於等於兩葉片間的夾角。
(A) 由於加工安裝誤差,難以在工藝上實現
(B) 不能保證吸、壓油腔之間的密封,使泵的容積效率太低
(C) 不能保證泵連續平穩的運動 (B;A)
28.雙作用式葉片泵中,當配油窗口的間隔夾角>定子圓弧部分的夾角>兩葉片的夾角時,存在( ),當定子圓弧部分的夾角>配油窗口的間隔夾角>兩葉片的夾角時,存在( )。
(A) 閉死容積大小在變化,有困油現象
(B) 雖有閉死容積,但容積大小不變化,所以無困油現象
(C) 不會產生閉死容積,所以無困油現象 (A;B)
29.當配油窗口的間隔夾角>兩葉片的夾角時,單作用葉片泵( ),當配油窗口的間隔夾角<兩葉片的夾角時,單作用葉片泵( )。
(A) 閉死容積大小在變化,有困油現象
(B) 雖有閉死容積,但容積大小不變化,所以無困油現象
(C) 不會產生閉死容積,所以無困油現象 (A;C)
30.雙作用葉片泵的葉片在轉子槽中的安裝方向是( ),限壓式變數葉片泵的葉片在轉子槽中的安裝方向是( )。
(A) 沿著徑向方向安裝
(B) 沿著轉子旋轉方向前傾一角度
(C) 沿著轉子旋轉方向後傾一角度 (B、A;C)
31.當限壓式變數泵工作壓力p>p拐點時,隨著負載壓力上升,泵的輸出流量( );當恆功率變數泵工作壓力p>p拐點時,隨著負載壓力上升,泵的輸出流量( )。
(A)增加 (B)呈線性規律衰減 (C)呈雙曲線規律衰減 (D)基本不變 (B;C)
32.已知單活塞桿液壓缸兩腔有效面積A1=2A2,液壓泵供油流量為q,如果將液壓缸差動連接,活塞實現差動快進,那麼進入大腔的流量是( ),如果不差動連接,則小腔的排油流量是( )。
(A)0.5q (B)1.5 q (C)1.75 q (D)2 q (D;A)
33.在泵-缸回油節流調速迴路中,三位四通換向閥處於不同位置時,可使液壓缸實現快進—工進-端點停留—快退的動作循環。試分析:在( )工況下,泵所需的驅動功率為最大;在( )工況下,缸輸出功率最小。
(A)快進 (B)工進 (C)端點停留 (D)快退 (B、C;C)
34.系統中中位機能為P型的三位四通換向閥處於不同位置時,可使單活塞桿液壓缸實現快進—慢進—快退的動作循環。試分析:液壓缸在運動過程中,如突然將換向閥切換到中間位置,此時缸的工況為( );如將單活塞桿缸換成雙活塞桿缸,當換向閥切換到中位置時,缸的工況為( )。(不考慮慣性引起的滑移運動)
(A)停止運動 (B)慢進 (C)快退 (D)快進 (D;A)
35.在減壓迴路中,減壓閥調定壓力為pj ,溢流閥調定壓力為py ,主油路暫不工作,二次迴路的負載壓力為pL。若py>pj>pL,減壓閥進、出口壓力關系為( );若py>pL>pj,減壓閥進、出口壓力關系為( )。
(A)進口壓力p1=py , 出口壓力p2=pj
(B)進口壓力p1=py , 出口壓力p2=pL
(C)p1=p2=pj ,減壓閥的進口壓力、出口壓力、調定壓力基本相等
(D)p1=p2=pL ,減壓閥的進口壓力、出口壓力與負載壓力基本相等 (D;A)
36.在減壓迴路中,減壓閥調定壓力為pj ,溢流閥調定壓力為py ,主油路暫不工作,二次迴路的負載壓力為pL。若py>pj>pL,減壓閥閥口狀態為( );若py>pL>pj,減壓閥閥口狀態為( )。
(A)閥口處於小開口的減壓工作狀態
(B)閥口處於完全關閉狀態,不允許油流通過閥口
(C)閥口處於基本關閉狀態,但仍允許少量的油流通過閥口流至先導閥
(D)閥口處於全開啟狀態,減壓閥不起減壓作用 (D;A)
37.系統中採用了內控外泄順序閥,順序閥的調定壓力為px(閥口全開時損失不計),其出口負載壓力為pL。當pL>px時,順序閥進、出口壓力間的關系為( );當pL<px時,順序閥進出口壓力間的關系為( )。
(A)p1=px, p2=pL (p1≠p2)
(B)p1=p2=pL
(C)p1上升至系統溢流閥調定壓力p1=py ,p2=pL
(D)p1=p2=px (B;A)
38.當控制閥的開口一定,閥的進、出口壓力差Δp<(3~5)ⅹ105Pa時,隨著壓力差Δp變小,通過節流閥的流量( );通過調速閥的流量( )。
(A) 增加 (B)減少 (C)基本不變 (D)無法判斷 (B;B)
39.當控制閥的開口一定,閥的進、出口壓力差Δp>(3~5)ⅹ105Pa時,隨著壓力差Δp增加,壓力差的變化對節流閥流量變化的影響( );對調速閥流量變化的影響( )。
(A) 越大 (B)越小 (C)基本不變 (D)無法判斷 (B;C)
40.當控制閥的開口一定,閥的進、出口壓力相等時,通過節流閥的流量為( );通過調速閥的流量為( )。
(A) 0 (B)某調定值 (C)某變值 (D)無法判斷 (A;A)
41.在回油節流調速迴路中,節流閥處於節流調速工況,系統的泄漏損失及溢流閥調壓偏差均忽略不計。當負載F增加時,泵的輸入功率( ),缸的輸出功率( )。
(A) 增加 (B)減少 (C)基本不變 (D)可能增加也可能減少 (C;D)
42.在調速閥旁路節流調速迴路中,調速閥的節流開口一定,當負載從F1降到F2時,若考慮泵內泄漏變化因素時液壓缸的運動速度v( );若不考慮泵內泄漏變化的因素時,缸運動速度v可視為( )。
(A)增加 (B)減少 (C)不變 (D)無法判斷 (A;C)
43.在定量泵-變數馬達的容積調速迴路中,如果液壓馬達所驅動的負載轉矩變小,若不考慮泄漏的影響,試判斷馬達轉速( );泵的輸出功率( )。
(A)增大 (B)減小 (C)基本不變 (D)無法判斷 (C;B)
44.在限壓式變數泵與調速閥組成的容積節流調速迴路中,若負載從F1降到F2而調速閥開口不變時,泵的工作壓力( );若負載保持定值而調速閥開口變小時,泵工作壓力( )。
(A) 增加 (B)減小 (C)不變 (C;A)
45.在差壓式變數泵和節流閥組成的容積節流調速迴路中,如果將負載阻力減小,其他條件保持不變,泵的出口壓力將( ),節流閥兩端壓差將( )。
(A) 增加 (B)減小 (C)不變 (B;C)
46.在氣體狀態變化的( )過程中,系統靠消耗自身的內能對外做功;在氣體狀態變化的( )過程中,無內能變化,加入系統的熱量全部變成氣體所做的功。
(A)等容過程 (B)等壓過程 (C)等溫過程 (D)絕熱過程 (D;C)
47.每立方米的濕空氣中所含水蒸氣的質量稱為( );每千克質量的干空氣中所混合的水蒸氣的質量稱為( )。
(A)絕對濕度 (B)相對濕度 (C)含濕量 (D)析水量 (A;C)
48.在亞聲速流動時,管道截面縮小,氣流速度( );在超聲速流動時,管道截面擴大,氣流速度( )。
(A)增加 (B)不變 (C)減小 (A;A)
49.當a、b兩孔同時有氣信號時,s口才有信號輸出的邏輯元件是();當a或b任一孔有氣信號,s口就有輸出的邏輯元件是()。
(A)與門 (B)禁門 (C)或門 (D)三門 (A;C)
50.氣動儀表中,( )將檢測氣信號轉換為標准氣信號;( )將測量參數與給定參數比較並進行處理,使被控參數按需要的規律變化。
(A)變送器 (B)比值器 (C)調節器 (D)轉換器 (A;C)
51.為保證壓縮空氣的質量,氣缸和氣馬達前必須安裝( );氣動儀表或氣動邏輯元件前應安裝( )。
(A)分水濾氣器-減壓閥-油霧器
(B)分水濾氣器-油霧器-減壓閥
(C)減壓閥-分水濾氣器-油霧器
(D)分水濾氣器-減壓閥 (A;D)
三、判斷題
1. 液壓缸活塞運動速度只取決於輸入流量的大小,與壓力無關。 (○)
2.液體流動時,其流量連續性方程是能量守恆定律在流體力學中的一種表達形式。 (×)
3.理想流體伯努力方程的物理意義是:在管內作穩定流動的理想流體,在任一截面上的壓力能、勢能和動能可以互相轉換,但其總和不變。 (○)
4.雷諾數是判斷層流和紊流的判據。 (×)
5.薄壁小孔因其通流量與油液的粘度無關,即對油溫的變化不敏感,因此,常用作調節流量的節流器。 (○)
6.流經縫隙的流量隨縫隙值的增加而成倍增加。 (×)
7.流量可改變的液壓泵稱為變數泵。 (×)
8.定量泵是指輸出流量不隨泵的輸出壓力改變的泵。 (×)
9.當液壓泵的進、出口壓力差為零時,泵輸出的流量即為理論流量。 (○)
10.配流軸式徑向柱塞泵的排量q與定子相對轉子的偏心成正比,改變偏心即可改變排量。 (○)
11.雙作用葉片泵因兩個吸油窗口、兩個壓油窗口是對稱布置,因此作用在轉子和定子上的液壓徑向力平衡,軸承承受徑向力小、壽命長。 (○)

12.雙作用葉片泵的轉子葉片槽根部全部通壓力油是為了保證葉片緊貼定子內環。 (×)
13.液壓泵產生困油現象的充分且必要的條件是:存在閉死容積且容積大小發生變化。 (○)
14.齒輪泵多採用變位齒輪是為了減小齒輪重合度,消除困油現象。 (×)
15.液壓馬達與液壓泵從能量轉換觀點上看是互逆的,因此所有的液壓泵均可以用來做馬達使用。 (×)
16.因存在泄漏,因此輸入液壓馬達的實際流量大於其理論流量,而液壓泵的實際輸出流量小於其理論流量。 (○)

Ⅷ 液力傳動裝置有哪些類型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Ⅸ 液壓傳動裝置由哪些基本部分組成

1.
動力裝置:將機械抄能轉換為液壓能;
2.
執行裝置:包括將液壓能轉換為機械能的液壓執行器;
3.
控制裝置:控制液體的壓力、流量和方向的各種液壓閥;
4.
輔助裝置:包括儲存液體的液壓箱,輸送液位的管路和接頭,保證液體清潔的過濾器等;
5.
工作介質:液壓液,是動力傳遞的載體。

Ⅹ 簡述液力傳動的工作原理

以液體為工作復介質,利用液體動制能來傳遞能量的流體傳動。葉輪將動力機(內燃機、電動機、渦輪機等)輸入的轉速、力矩加以轉換,經輸出軸帶動機器的工作部分。液體與裝在輸入軸、輸出軸、殼體上的各葉輪相互作用,產生動量矩的變化,從而達到傳遞能量的目的。液力傳動與靠液體壓力能來傳遞能量的液壓傳動在原理、結構和性能上都有很大差別。液力傳動的輸入軸與輸出軸之間只靠液體為工作介質聯系,構件間不直接接觸,是一種非剛性傳動。液力傳動的優點是:能吸收沖擊和振動,過載保護性好,甚至在輸出軸卡住時動力機仍能運轉而不受損傷,帶載荷起動容易,能實現自動變速和無級調速等。因此它能提高整個傳動裝置的動力性能。

閱讀全文

與動葉調節的液壓傳動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魅族系統自帶工具箱圖標消失 瀏覽:283
車載功放怎麼把低音調到儀表台 瀏覽:776
多種液體自動混合裝置結論 瀏覽:862
鑄造用脫模劑什麼好用 瀏覽:587
宿舍污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765
山東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350
幾百噸的鋼桶是怎麼鑄造的 瀏覽:314
永康金指數五金機電 瀏覽:492
設備出的煙怎麼處理 瀏覽:210
機械零是什麼 瀏覽:62
復合板設備要多少錢 瀏覽:189
球上的軸承怎麼分 瀏覽:785
朋克機械鍵盤亂碼怎麼修復 瀏覽:55
煤氣灶有自動鎖裝置嗎 瀏覽:291
機械設備台賬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266
換擋傳動裝置的作用 瀏覽:717
液動閥類似於什麼閥門 瀏覽:669
cx4儀表怎麼顯示幾檔 瀏覽:596
自動升降高度調節裝置 瀏覽:853
林業機械有哪些 瀏覽: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