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a粒子檢測裝置

a粒子檢測裝置

發布時間:2022-02-24 01:56:45

A. 盧瑟福用a粒子試驗

因為在α粒子入射方向的反方向也能觀察到α粒子撞擊ZnS所產生的熒光,但是在反方向觀察到的熒光計數卻很小,這說明只有很少一部分α粒子被反彈回去了,這就說明原子核帶有一個體積尺度很小,但質量卻很大的正電中心。
⒈因為α粒子是氦原子核,本身帶正電,這點可以現場測定!如果靶原子核中心是負電,那麼庫侖吸引將使得在反方向不可能出現熒光!
⒉原子核集中了原子大部分的質量。因為只有這樣,α粒子才可能因庫侖排斥而反彈回去,否則原子核將因為質量小而被撞離原來的位置。就像對心碰撞的鋼珠,假如靜止的鋼珠(相當於α散射中的靶原子核)質量很小,那麼,這個鋼珠將獲得入射鋼珠(α粒子)的速度而被撞走;但是反過來,如果入射鋼珠質量很小,就相當於撞到一面牆上,那它必將反彈回去。
⒊原子核尺度很小,使得大多數的α粒子都穿過了金泊,如果原子核和原子差不多大,那麼在反方向將出現大量的熒光計數(前提:原子核帶正電,這在⒈⒉中已證明。)

B. 怎樣才能製造a粒子 就是想知道盧瑟福實驗中用的 他的機器的原理和機制是怎麼回事

直線運動的α 和β 粒子在碰到物質原子時,運動方向會發生偏轉。β 粒子的散射數目要比α 粒子更多,因為β 粒子的動量和能量要小得多。似乎已沒有疑問,如此迅速移動的粒子以其原來的路徑穿過了原子,而觀察到的偏轉是由於遍布於原子系統內強電場作用的結果。一般假設,一束α 或β 粒子射線在通過薄片物質時的散射,是物質原子來回多次小散射的結果。然而,Geiger 和 Marsden 對α 射線散射的觀察顯示,某些α 粒子在單次碰撞時,一定會發生大於正常角度的偏轉。例如,他們發現,一小部分入射α 粒子,大約 20000 個中有1 個,在穿過厚度約為 0.00004cm的金箔時平均偏轉了 90°的角度,如此厚度的金箔阻止α 粒子的能力相當於1.6mm厚度的空氣。Geiger 接著指出,一束α 粒子穿過以上厚度金箔最可能偏轉的角度是 0.87°。基於概率理論的一個簡單計算表明,粒子偏轉 90°的機會是微乎其微的。此外,稍後可以看出,如果這種大角度偏轉是由許多小的偏轉組成,那麼,這種大角度偏轉的α 粒子對各種角度的分布並不遵守預期的概率定律。大角度偏轉是由於單次原子碰撞的設想似乎是有道理的,因為第二次同樣碰撞而產生大角度偏轉的概率在大多數情況下是很小的。一個簡單的計算顯示,原子必須具有強電場的核心,才能在單次碰撞中產生如此大的偏轉。
J. J. Thomson提出了一種理論來解釋帶電粒子在通過很薄的物質時產生的散射。他假設原子是由帶 N個負電荷的粒子構成,伴隨著相同數量的正電荷,均勻地分布在整個球內。負電荷粒子(如β 粒子)在穿過原子時的偏轉歸結為兩個原因——(1)分布在原子內負電荷的斥力, (2)原子內正電荷的吸引力。粒子在經過原子時的偏轉假設是很小的,盡管在與一個很大質量m碰撞後的平均角度為 m θ ⋅ , 其中θ是對於單個原子的平均偏轉。這表明,原子內部的電子數N可以通過觀察帶電離子的散射推斷出來。這個混合散射理論的精確性在後來 Crowther 的一篇論文中做了實驗檢驗。 Crowther 的實驗結果明顯地確認了Thomson理論的主要結論,而且 Crowther 基於正電荷的連續性假設推導出,原子中的電子數大約是原子重量的三倍。
J. J. Thomson理論是基於「單次原子碰撞產生的散射是很小的」這個假設。而且對原子特殊結構的假設也不允許α 粒子在穿過單個原子時有很大的偏轉,除非假設正電荷球的直徑與原子球的直徑相比是極小的。
由於α 和β 粒子穿過了原子,通過對偏轉本質的密切研究而形成關於原子結構的某些看法,從而產生觀察到的效應,這是很有可能的。事實上,高速帶電粒子被物質原子散射就是解決這個問題最有希望的方法之一。開發出為單個α 粒子計數的閃爍法就提供了獨特的研究優勢,而 H.Geiger 正是通過這種方法的研究,已經為我們增加了很多關於α 射線被物質散射的知識。
實驗目的與過程
盧瑟福從1909年起做了著名的α粒子散射實驗,實驗的目的是想證實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正確性,實驗結果卻成了否定湯姆孫原子模型的有力證據。在此基礎上,盧瑟福提出了原子核式結構模型。
為了要考察原子內部的結構,必須尋找一種能射到原子內部的試探粒子,這種粒子就是從天然放射性物質中放射出的α粒子。盧瑟福和他的助手用α粒子轟擊金箔來進行實驗,圖14-1是這個實驗裝置的示意圖。
在一個鉛盒裡放有少量的放射性元素釙(Po),它發出的α射線從鉛盒的小孔射出,形成一束很細的射線射到金箔上。當α粒子穿過金箔後,射到熒光屏上產生一個個的閃光點,這些閃光點可用顯微鏡來觀察。為了避免α粒子和空氣中的原子碰撞而影響實驗結果,整個裝置放在一個抽成真空的容器內,帶有熒光屏的顯微鏡能夠圍繞金箔在一個圓周上移動。
實驗結果
實驗結果表明,絕大多數α粒子穿過金箔後仍沿原來的方向前進,但有少數α粒子發生了較大的偏轉,並有極少數α粒子的偏轉超過90°,有的甚至幾乎達到180°而被反彈回來,這就是α粒子的散射現象。
發生極少數α粒子的大角度偏轉現象是出乎意料的。根據湯姆孫模型的計算,α粒子穿過金箔後偏離原來方向的角度是很小的,因為電子的質量不到α粒子的1/7400,α粒子碰到它,就像飛行著的子彈碰到一粒塵埃一樣,運動方向不會發生明顯的改變。正電荷又是均勻分布的,α粒子穿過原子時,它受到原子內部兩側正電荷的斥力大部分相互抵消,α粒子偏轉的力就不會很大。然而事實卻出現了極少數α粒子大角度偏轉的現象。盧瑟福後來回憶說:「這是我一生中從未有的最難以置信的事,它好比你對一張紙發射出一發炮彈,結果被反彈回來而打到自己身上……」盧瑟福對實驗的結果進行了分析,認為只有原子的幾乎全部質量和正電荷都集中在原子中心的一個很小的區域,才有可能出現α粒子的大角度散射。由此,盧瑟福在1911年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認為在原子的中心有一個很小的核,叫做原子核(nucleus),原子的全部正電荷和幾乎全部質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帶負電的電子在核外空間里繞著核旋轉。
按照這一模型,α粒子穿過原子時,電子對α粒子運動的影響很小,影響α粒子運動的主要是帶正電的原子核。而絕大多數的α粒子穿過原子時離核較遠,受到的庫侖斥力很小,運動方向幾乎沒有改變,如圖14-2(b)中的1、3、4、6、7、9,只有極少數α粒子可能與核十分接近,受到較大的庫侖斥力,才會發生大角度的偏轉,如圖14-2(b)中的2,5,8。
根據α粒子散射實驗,可以估算出原子核的直徑約為10-15米~10-14米,原子直徑大約是10-10米,所以原子核的直徑大約是原子直徑的萬分之一,原子核的體積只相當於原子體積的萬億分之一。

C. 著名的a粒子散射實驗的現象是什麼

高一化學書上有。P6。絕大部分α粒子都直接穿過金箔,但有極少數α粒子穿過金箔時發生了偏轉,有個別α粒子竟偏轉180°

D. 如圖所示為盧瑟福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圖中的顯微鏡可在圓周軌道上轉動,通過顯微鏡前相連的熒光

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回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答部很空曠.故A錯誤;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故B錯誤;
C、選用不同金屬箔片作為α粒子散射的靶,觀察到的實驗結果基本相似.故C正確;
D、主要原因是α粒子撞擊到金原子後,因庫侖力作用,且質量較大,從而出現的反彈.故D錯誤.
故選:C.

E. a粒子是什麼

a粒子屬於一種放射性粒子,一般由單獨的中子構成,也有人認為是有兩個中子兩個質子的氦原子核

F. 關於a粒子實驗

1.α粒子動能極大,而且金原子內絕大部分中空.
2.原子的棗糕模型,即原子內的物質分布是均勻的,所以不會導致α粒子的偏轉.
3.原子內的物質分布是不均勻的,絕大部分的質量集中在核上.

G. 對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描述,正確的是 ()A.主要器材是: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B.金箔厚

A、α粒子散射實驗器材有放射源、金箔、熒光屏、顯微鏡;故A正確;
B、金箔厚度回太大,α粒子答就不能穿透了,所以不可以太厚,故B錯誤;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鋁箔也會發生散射現象,只是鋁的延展性不如金好,不可以做到很薄,所以實驗結果會受到影響,C錯誤;
D、試驗裝置必須在真空進行,否則α粒子會電離空氣,造成實驗現象不明顯,D正確.
故選AD

H. (1)如圖所示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α粒子散射實驗的裝置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

(1)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正確;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故B正確;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說明極少數射線較大偏折,可知原子內部帶正電的體積小且質量大,故C錯誤;
D、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確.
故選:ABD.
(2)用紫外線照射鋅板時,發生光電效應,有電子從鋅板逸出,鋅板失去電子帶正電,所以驗電器帶正電而張開一定角度,鋅板、指針均帶正電,故ACD錯誤,B正確.
故選B.
(3)A、光照強度減弱,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目減小,因此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光電子數目減小,但是仍能發生光電效應,故A錯誤;
B、光照強度減弱,單位時間內照射到金屬表面的光子數目減小,因此單位時間內產生的光電子數目減小,故B正確;
C、發生光電效應時,根據愛因斯坦光電效應方程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為:Ek=hv-W,W為逸出功,由此可知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隨著入射光的頻率增大而增大,與光照強度無關,故C錯誤;
D、根據C選項的論述可知D正確.
故選BD.

I. 圖為盧瑟福和他的同事們做α粒子散射實驗裝置的示意圖,熒光屏和顯微鏡一起分別放在圖中的A、B、C、D四個

A、放在A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最多.說明大多數射線基本不偏折,可知金箔原子內部很空曠.故A正確;
B、放在B位置時,相同時間內觀察到屏上的閃光次數較少.說明較少射線發生偏折.故B正確;
C、放在CD位置時,屏上仍能觀察一些閃光,但次數極少.故C不正確;
D、放在D位置時,屏上可以觀察到閃光,只不過很少很少.說明很少很少射線發生大角度的偏折.故D正確.
故選:ABD

閱讀全文

與a粒子檢測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手機儀表盤怎麼設置 瀏覽:944
創意運動裝置設計圖 瀏覽:369
磁性鎖暖氣閥門 瀏覽:917
電器儀表at什麼意思 瀏覽:592
魅族系統自帶工具箱圖標消失 瀏覽:283
車載功放怎麼把低音調到儀表台 瀏覽:776
多種液體自動混合裝置結論 瀏覽:862
鑄造用脫模劑什麼好用 瀏覽:587
宿舍污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765
山東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350
幾百噸的鋼桶是怎麼鑄造的 瀏覽:314
永康金指數五金機電 瀏覽:492
設備出的煙怎麼處理 瀏覽:210
機械零是什麼 瀏覽:62
復合板設備要多少錢 瀏覽:189
球上的軸承怎麼分 瀏覽:785
朋克機械鍵盤亂碼怎麼修復 瀏覽:55
煤氣灶有自動鎖裝置嗎 瀏覽:291
機械設備台賬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266
換擋傳動裝置的作用 瀏覽: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