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立井施工組織設計的編制內容
據史書記載,蜀王蠶叢原來居住於四川西北岷山上游的汶山郡。而這一地方「有鹼石,煎之得鹽。土地剛鹵,不宜五穀。」直到近代,此地仍是嚴重缺碘、甲亢病流行的地區。我們知道,甲亢病患者的一個重要特徵,就是眼睛凸出。因此,蜀王蠶叢很可能是一個嚴重的甲亢病患者,生前眼睛格外凸出。而他的後人在塑造蠶叢神像時,抓住了這一特點並進一步「神化」,這就是蜀王蠶叢神像被刻畫成「縱目」的原因。
隨著現代商業的發達,三星堆博物館附近的模擬工藝美術品應有盡有。 三星堆遺址是一個總面積超過12平方公里的大型遺址群,包括大型城址、大面積居住區和兩個器物坑等重要文化遺跡,位於成都平原北部之沱江沖積扇上
Ⅱ 礦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製作軟體或書籍有哪些
你好,我用uc瀏覽器搜索了一下礦山工程施工組織設計製作軟體或書籍,但是並沒有找到相關的軟體,找到了一個土木在線論壇交流
Ⅲ 求一份,混凝土井堡安裝施工組織設計
混凝土井堡安裝施工組織設計
這個肯定知道更多的
好
Ⅳ 急求水井施工組織設計方案
深井降水設計及施工
一、管井降水概念
管井(深井)降水,是在深基坑的周圍埋置深於基底的井管,通過設置在井管內的潛水泵將地下水抽出,使地下水水位低於基底。管井由濾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機械等組成。具有井距大,易於布置,排水量大,降水深(>15m),降水設備和操作工藝簡單等特點。適用於滲透系數大(20-250m3/d),土質為砂類土,地下水豐富,降水深,面積大、時間長的降水工程應用。
二、管井設計
1、計算思路
第一步將基坑進行等效化為一口大井,第二步確定基坑總的涌水量,第三步確定單井出水量,第四步確定井的數量。
2、參數的確定與計算
參數的確定是計算過程中最為復雜的地方,一旦參數設置錯誤,將導致所有的後續工作將無效。因此確定參數前務必將各方面的資料了解清楚。
1)、設計水位降深
水位降深在滿足施工要求的時候,應盡量選擇較小水位的降深,一般降到操作面下0.5m即可(有特殊要求的除外),這樣可最大程度上避免降水對地層的影響。
2)、井深及井徑的選擇
要想使水位降低至操作面下,可以有兩種途徑,一種是加大井的直徑和井的深度;另一種通過增加井數,即減少井距。
井深主要是根據水位降深、所需要的單井出水能力、水泵的進水口的位置、含水層的厚度、及泥漿淤積深度等因素進行選擇。
井徑的選擇要綜合考慮以下幾種因素:A、單井要求的出水量;B、水泵的直徑;C、當地施工機械,及井管的規格,如選用市場常用的規格,價格可能會便宜對控製成本有益。
根據xx多年的施工經驗,選擇常規施工材料對施工成本及施工時間有很大的好處,這樣井徑最好在300~500mm,這種材料市場能隨時購買;水泵重量不宜超過60kg,這種水泵市場較多,且對施工人員維修有很大好處。水泵過重,水泵壞時(特別是晚上)不能由一人將水泵進行更換,這樣易耽誤時間造成水壓反涌,從而影響施工。
3)、滲透系數的選擇
滲透系數是降水計算中重要的參數,此參數可以從地質報告中選取,但地質報告中滲透系數根據土質分層而不同,確定滲透系數時要充分考慮這方面的因素,最好在大面積布井前,重新驗證,或者搜集附近的實際數據作為參考。
4)、含水層的厚度的取值
含水層的厚度也是一個重要的參數,但地質報告中一般不給出,如果沒有地區經驗,只能通過綜合考慮以往施工經驗和降水井的深度及地層的規律來確定。
5)、管井降水計算
管井計算要考慮各種環境及地質情況的因素,以便確定計算時採用的計算模型。首先根據地質報告確定地下水是潛水(無壓)還是承壓水,但在施工中常會遇到微承壓潛水之類問題。這樣在計算中按潛水模型計算時適當加大影響系數。其次要考慮雨季水位上升的情況。
管井單井計算較為簡單,計算結果一般與實際較為吻合。但群井計算結果就千差萬別(群井中單井的出水量)。由於降水時,一般要採用一個以上的井,降水井同時抽水時,互相形成干擾,無法以單井的計算來判斷水位的降深,實際上這些井形成了干擾群井。群井總的涌水量計算公式,一般採用近似擬合得出,總涌量各個規范或者計算手冊上所列公式的計算結果一般相差無幾,且物理意義明確,很容易理解,具體施工時可以參看《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建築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或者《建築施工計算手冊》。降水施工中最重要的一環是確定單井的出水量。
(1)群井總涌水量
A、Q=1.366×K(2H-S)S/(logR0-logr) 均質含水層潛水完整井計算公式
B、Q=2.73×K(MS)S/(logR0-logr) 均質含水層承壓水完整井計算公式
式中:R0=R+r R——降水影響半徑; r——基坑的等效半徑; K——滲透系數; H——含水層的厚度; M——承壓含水層的厚度; Q——基坑總的涌水量; S——設計水位降深;
(2)、降水影響半徑
對潛水含水層:
承壓含水層:
(3)、等效半徑計算
圓形基坑等效半徑:r=圓半徑;
矩形基坑基坑等效半徑時:r=0.29(a+b) 式中:a、b——分別為基坑的長、短邊邊長;
不規則塊狀基坑等效半徑:r2=A/π 式中: A——基坑的面積。
(4)、單井出水量
前面已經說明,總涌量各個公式計算結果基本相同,且在實際施工中吻合較好,但單井出水量就難以確定。下面以一個實例來看一下單井出水量的確定。
某一工程如下圖所示,基底深h=6m,地下水位H=14m,需降深6m,井深15m(有效深度)滲透系數70m/d,含水層厚度為14m,管井直徑400mm.
①按《建築與市政降水工程技術規范》(JGJ/T111-98)公式進行計算。
q= 24 l` d / a`=24×14×400/50=2688m3/d
式中:q——單井出水量(m3/d);d——管井管徑(mm);l`——淹沒部分的濾水管長度(m);a`——與滲透系數有關的經驗系數(取a`=50)
②按《建築基坑支護技術規程》(JGJ120-99)中給出公式進行計算:
=120×3.14×0.2×14×4.12=4361m3/d
式中:q——單井出水量(m3/d);rs——管井半徑(m);l`——淹沒部分的濾水管長度(m);K——含水層滲透系數(m/d);
③按水泵抽水功率出水量計算
=65×3.14×0.08×14×4.12=942m3/d
式中:q——單井出水量(m3/d);d——水泵抽水管管徑(m)假定管徑為0.08m;l`——淹沒部分的濾水管長度(m);K——含水層滲透系數(m/d);
④還有按完整井單井出水量計算(無干擾)
Q=1.366×K(2H-S)S/(logR0-logr)=4965 m3/d
從以上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四項結果相差太多。這是什麼原因呢?根據幾個工程的分析,主要是單井出水計算誤差太大。實際測得平均單井出水量約為800m3(與第三項差不多,但第三項抽水管管徑是假定)。第二對干擾井的概念理解不清,當為群井時每個井的出水量就會大為減少,也許在施工時你會說個別井出水量很大,但這只能代表一點,不能以此作為計算井數的單井的出水量。實際的單井出水量只能用所有井的平均值來代表。但在施工前無法知道平均值的情況怎麼計算,方法有兩個:第一單井出水量以水泵功率計算;第二統計以往工程的數值對計算結果進行修正。
(5)、管井數量確定
用總的涌水量除以單井出水量,再加以一定的富餘系數即可確定,且此富餘系數一般不小於1.1.
(6)、布井原則
深井一般沿基坑周圍離邊坡上緣2米左右環形布置,施工允許的情況也可在基坑中布置一部分井(這樣降水效果更好),井點應深入透水層6-9米,通常應比所需降水的深度深6-8米,井距一般為8-15米,井距太大時降水效果不好,如果計算出的數據使井間距大於15米,一般要進行修正。這其中還要考慮常規水泵的功率問題及水泵壞時維修問題。。
三、管井井點施工工藝
降水井採用旋挖機成孔的方法,其施工質量和驗收標准同護坡樁成孔工藝。
1、降水井定位:定位放線由專人負責,根據降水井平面圖測設各個降水井及觀測井位置。
2、鑽孔:同護坡樁工藝要求。
3、下管:下管採用懸吊式托盤下管法,管筒在砂層段必須用紗網包封嚴密,以防涌砂。在下濾水管先下長1.0m沉澱管(砼實壁管),然後再下砼濾水管,上下管之間用竹皮(細竹子)鐵絲綁扎連接。下管時,必須把管中心對准鑽孔中心,嚴禁管壁與孔壁靠在一起。下泵宜用麻(或棕)繩吊裝在井內,下到設計深度,並在井口綁牢。
4、填濾料:下管結束後,應立即在管壁與孔壁之間進行填濾料,圍填時應慢慢用鐵銑從四周填入,並用鋼筋搗實,防止中間出現漏空現象。
5、洗井:採用排污泵或清水泵洗井,洗井標准以井內抽出的水清沏為准,並洗井時間不得小於4小時。
6、基坑周邊鋪設主幹集水管(Φ=133mm),將各井抽出的水匯入排至指定地點。主幹集水管的坡度(坡向指定地點)為5‰左右,管道連結牢固、嚴密,防止漏水,以免影響邊坡穩定性。
在各井點應設置單獨用開關箱,做到一機一閘一保護,以期達到安全用電和停泵與開泵的用電的要求,並在主幹集水管與降水井硬塑管連接處設置球型閥或將硬塑管上彎止點高於主幹集水管50cm。,以防某井需要停泵時,主幹集水管內的水倒流到該井內。
7、電源:為確保降水井作業的連續性,還需准備一台60KW的發電機,以備停電時使用。
四、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及其防範措施
在降水過程中,由於會隨水流帶出部分細微土粒,再加上降水後土體的含水量降低,使土壤產生固結,因而會引起周圍地面的沉降,在建築物密集地區進行降水施工,如因長時間降水引起過大的地面沉降,會帶來較嚴重的後果。
為防止或減少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避免產生過大的地面沉降,可採取下列一些技術措施:
(1)採用回灌技術:降水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是由於土壤內地下水流失造成的。回灌技術即在降水井點和要保護的建(構)築物之間打設一排井點,在降水井點抽水的同時,通過回灌井點向土層內灌入一定數量的水(即降水井點抽出的水),形成一道隔水帷幕,從而阻止或減少回灌井點外側被保護的建(構)築物地下的地下水流失,使地下水位基本保持不變,這樣就不會因降水使地基自重應力增加而引起地面沉降。
(2)採用砂溝、砂井回灌:在降水井點與被保護建(構)築物之間設置砂井作為回灌井,沿砂井布置一道砂溝,將降水井點抽出的水,適時、適量排入砂溝、再經砂井回灌到地下,實踐證明亦能收到良好效果。
(3)使降水速度減緩:在砂質粉土中降水影響范圍可達80m以上,降水曲線較平緩,為此可將井點管加長,減緩降水速度,防止產生過大的沉降。亦可在井點系統降水過程中,調小離心泵閥,減緩抽水速度。還可在鄰近被保護建(構)築物一側,將井點管間距加大,需要時甚至暫停抽水。
為防止抽水過程中將細微土粒帶出,可根據土的粒徑選擇濾網。另外確保井點管周圍砂濾層的厚度和施工質量,亦能有效防止降水引起的地面沉降。
五、降水施工時應考慮的因素
1、布井時,周邊多布,中間少布;在地下補給的方向多布,另一方向少布。
2、布井時應根據地質報告把使井的濾水器部分能處在較厚的砂卵層中,避免使之處於泥砂的透鏡體中,從影響井的出水能力。
3、鑽探施工達到設計深度後,根據洗井擱置的時間的長短,宜多鑽進2——3m,避免因洗井不及時泥漿沉澱過厚,增加洗井的難度。洗井不應擱置時間過長或完成鑽探後集中洗井。
4、水泵選擇時應與井的出水能力相匹配,水泵小時達不到降深要求;水泵大時,抽水不能連續,一方面增加維護難度,另一方面對地層影響較大。一般可以准備大中小幾種水泵,在現場實際調配。
5、降水期間應對抽水設備和運行狀況進行維護檢查,每天檢查不應少於3次,並應觀測記錄水泵出水等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使抽水設備始終處在正常運行狀態。同時應有一定量的備用設備,對出問題的設備能及時更換。
6、抽水設備應進行定期保養,降水期間不得隨意停抽。當發生停電時應及時更新電源保持正常降水。
7、降水施工前,應對因降水造成的地面沉降進行估算分析,如分析出沉降過大時,應採取必要措施。
8、降水時應對周圍建築物的觀測。首先在降水影響范圍外建立水準點,降水前對建築物進行觀測,並進行記錄。降水開始階段每天觀測兩次,進入穩定期後,每天可以只觀測一次。
Ⅳ 朋友能給份施工組織設計的範文嗎[email protected]
農村飲水安全工程
施工組織設計
一、工程概況
我公司接到此項鑿井任務後,單位領導班子十分重視,隨即組建項目部,召集鑿井專家及項目部主要人員開會專題研究。經過周密部署、精心策劃,制定施工方案;組織精幹技術人員、先進鑿井設備全力投入此項鑿井工程施工中。參加人員一致表示要嚴把工程質量關,做到安全施工,保證工期。施工中要自覺接受業主及監理的監督、指導,保證水井工程質量,為建設國家重點工程做出貢獻。
二、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措施
1、鑽機就位。
根據本工程的特點和要求,鑽機採用紅星—600型鑽機。鑽機就位時做到地基平整、堅實,強度滿足鑽進要求,避免受泥漿雨水浸泡失穩。保證鑽機天輪中心,鑽盤中心,井孔中心在同一鑽垂線上。
2、鑽孔
根據當地水文地質情況,孔徑結構宜為:Φ450mm—Φ600mm。首先採用Φ360mm的魚尾式鑽頭開孔,鑽至設計深度;再分別採用Φ450mm和Φ600mm的三牙齒輪鑽頭擴孔第二、第三遍至設計井深。孔身應圓型,無螺旋狀。
3、沖孔
鑽至設計深度後隨即沖孔排渣,沖孔時,要注意泥漿調配,使泥漿比重由1.2降到1.1.左右為宜,直到孔內渣子排除干凈,此時已具條提鑽下管條件。
4、下管
沖孔干凈後,提吊焊接下管,按照水層位置,依照排管順序將井管逐根焊牢下入。變徑喇叭口兩端中心同軸,確保焊接牢固,焊縫無夾渣、不滲水,連接牢固並保證軸心同線。
5、填料、固井
下管結束後,採用活水填料,填料高度控制在濾水器以上20m左右,填料時應注意泥漿比重變化。待料物完全下沉密實後,填入優質粘土止水。固井,嚴格按照機井施工規范自下而上分層固定,並用儀器精確校核,保證井孔垂直度及井管穩定性。
6、洗井
填料結束後,採用泥漿泵沖孔,活塞與深井泵相結合洗井,直到水質達到設計要求。
三、材質
0-100m使用螺旋Φ325×7mm鋼管;以下使用Φ219×7mm焊接鋼管;濾水管使用鍍鋅橋式濾水管;濾料使用1-3mm標准天然濾料。
四、鑿井工藝與成井質量控制措施
根據本工程特點採用紅星—600型鑽機及配套設備進行施工。鑽機安裝時,地基應平整、堅實,若地基松軟必須採取加固措施。鑽機底盤必須水平、鑽具垂直,並用綳繩拉設穩定,綳繩地錨應埋設牢固,綳繩要勻稱安裝,與地面所成夾角不大於45度,校正後用緊繩器綳緊,保證鑽井天輪中心,轉盤中心與井孔中心在同一鉛垂線上。要合理設置泥漿循環系統,設置兩個泥漿坑,分別作沉澱循環。
成井工藝中,開鑽前首先要將粘土與清水混合攪拌成基漿,鑽進過程中利用地層自然造漿,加清水處理劑進行調制,保持泥漿比重1.1-1.2范圍,粘度18-22S,失水量小於20ml/30min,含砂量小於1%,PH值8-10,膠體率大於10%。在施工中每班組要用專人測定調制泥漿,每工作時應測量泥漿性能1-2次,並作好記錄,根據地質變化等因素適時調整泥漿性能。
在鑽孔過程中,小孔鑽進設計井深後,提出鑽頭然後擴孔到井底,再換用終孔鑽頭繼續二遍打孔,在鑽進過程中,合理掌握鑽進參數,精心操作,每打進一眼鑽桿必須掃孔1-2遍,不出現螺旋狀孔身,井身無過大的超徑或縮徑。
鑽孔達到設計要求後隨機沖孔排渣,沖孔排渣逐步進行,渣子未排凈之前不可調稀泥漿,掌握好泥漿的比重、粘度,以防井孔塌方。並作好沖孔排渣記錄。
在沖孔排渣過程中,根據鑽孔資料分析水層水位,排列下入井管順序,並列號註明。沖孔完畢後應即時將排列好的井管下入,下管時每吊入一眼井管就要認真焊結,保證焊結牢固,接頭順直,在濾水管段並加井管扶正器,使井管豎直,保證井管四周的濾料厚度。
井管完全下入後,應隨即填料,投料過程中,應有用活水投料,嚴格控制投料速度,准確記錄投入數量,並適當調整泥漿比重,填料高度控制在高於濾水管以上20m為標准,然後再用半干粘土封閉。
填料與粘土封閉止水,填土固井,一切工序完成後,採用活塞、潛水泵聯合洗井至水清砂凈,然後抽水試驗。
五、主要管理人員的配置和勞動力安排計劃
姓名 職能 技術職務 經驗年限
任躍廷 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 35
賀國輝 項目經理工程師 17
袁向東 技術負責人工程師 18
劉秋霞 財務科長會計員 23
於洪濤技術科長工程師 19
趙先中施工員工程師 20
時向花質檢員助理工程師 11
張百強打井隊長高級鑽井工 32
使用勞動力計劃:
序號 工程名稱 單位 數量 備注
1 普通工 人 12
2 機長 人 1
3 副機長 人 3
4 機械維修 人 1
5 電工 人 1
6 電焊工 人 4
7 炊事員 人 1
8 資料員 人 1
六、擬投入主要施工機械設備與測量儀器表
設備名稱 型號及規格數量 數量 購置年份 檢修狀況
鑽機 紅星—600型 1台 2000年 良好
鑽桿 上海89型 600米 2002年 良好
泥漿泵 石家莊850型 1台 2003年 良好
電焊機 天津產 2台 2002年 良好
抽砂泵 30M3 1台 2004年 優
深井泵 天海泵80M3/小時 1台 2004年 優
發電機組 100K 1台 2002年 優
翻斗車 時風 1台 2003年 良好
運輸板車 東方紅 1台 2003年 良好
吊車 12T 1台 2000年 良好
七、確保工程質量的技術措施
1、建立完善的質量保證體系,實行全面質量管理。工地現場設置質量檢查領導小組和專職質量檢查員,制定質量管理制度,把工程質量落實到每個工種、工序及個人。
2、對進入施工現場的一切原材料應有出廠合格證,不合格材料一律不準使用。現場的料物及設備,要堆放整齊,分別擺放。
3、認真作好施工記錄,技術資料的整理、歸檔工作,此項工作設專人記錄整理,交工驗收時,資料整理齊全,符合要求。
4、對施工人員上崗前採取崗前教育,電工、焊工、鑽井工等特殊工種應持證上崗,未經培訓和專業考核不準上崗操作。
5、建立健全工程質量的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並作好檢驗評定簽字後歸檔。對經查不合格的要認真處理,實行「三不放過」原則,事故原因不查明不放過,責任人受不到教育不放過,不合格品得不到糾正不放過,並追查當事人責任。
6、工程技術人員對工程質量應不定期檢查,對關繫到質量問題的關鍵點要抽取評比,堅持對班組之間獎優罰劣。
八、確保工期的技術組織措施
1、為加快工程的施工進度,按期完成任務,確定井位後要做到三快,即進場快、開工快、施工進度快。全體工程施工人員要團結一致,抓住有限時間,掀起施工高潮。
2、優貨機械設備組合,利用自身的設備優勢,提高機械化作業程序。鑽井作業隊分3班,採用人閑機不閑,晝夜不停,以確保工期提前兗工。
3、積極採用新工藝、新技術,加快施工進度。
4、積極開展勞動競賽,挖掘工作人員的內在潛力,高效完成各自的工作。
5、通過教育學習,提高工人的技術及操作水平,進而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工期。
6、工期根據井位現場情況而定,如具備開鑽條件,單井有效施工工期20天。
九、確保工程安全施工的措施
認真貫徹國家安全生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樹立「預防為主,安全生產」思想意識,加強安全生產管理工作。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做好安全管理是一項不容忽視的工作。
1、建立安全生產檢查領導小組,由項目經理負責,成員包括技術負責人、專職安全員、各班組長等,明確安全生產崗位,落實「誰負責生產,誰負責安全」的責任制。
2、嚴格執行國家安全生產方面的法律、法規條例,嚴格執行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規程,對危險點設置安全控制,樹立配目標志,落實安全設施等。
3、建立安全檢查制度,由上而下,層層檢查,班組交接時應作交接檢查,並寫入安全檢查記錄,對查出的問題即時糾正整改,由安全檢查領導小組落實。
4、對新工人、轉崗工人和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安全教育和培訓,經考核合格後上崗。
十、確保文明施工組織措施
1、施工隊伍進場後,進行文明教育,搞好與駐地人民的關系。
2、在現場有必要的地點提供照明、設置護欄、警告牌及看守措施,以保障公眾的安全與方便。
3、對施工現場合理布置,材料進場按計劃堆放到指定地點。
4、經常對工人進行施工技術、安全教育、文明施工及道德法制教育,使施工管理規范化,強化文明施工。
5、建立健全文明施工領導小組,具體負責此項工作。
Ⅵ 請問誰有農田機井施工組織設計50米機井
吧挖網上有的,登錄下載就可以了
Ⅶ 急!!誰會寫施工組織設計書,我想問怎樣寫
公鐵立交施工組織設計
發表於 2010 年 11 月 10 日 1.工程簡介
箱體規模為1-12.5m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道路為二級公路標准。其車道布置為2.5m非機動車道+7.5m機動車道+2.5m非機動車道,其中機動車道行車凈高為5.0m,非機動車道凈高2.8m。洞身外包尺寸為長20m,寬14.4m,高7.25m。中心線與滬寧鐵線正交,箱頂位於軌底以下80cm基坑圍護採用拉森鋼板樁樁以及深層攪拌樁建築施工組織設計。
3.工程特點
(1).本立交箱底處於第3層淤泥質粉質粘土層f0=79KPA,在飽和軟土地基內頂進,防止箱體「扎頭」是本立交頂進施工的關鍵,為此須採取有效的技術措施,以保證箱體頂進誤差控制在驗標允許范圍之內。
(2).本立交處於鐵路以及地方的地下電纜范圍內,工程施工中必須保證其正常使用。
六、施工准備和前期工作
(一)、施工場地布置和三通一平
1.工作坑布置在滬寧下行線南側,在工作坑南面的西側布置少量生產房屋、砼攪拌台、砂石料場以及鋼筋和木工間等,按市府有關市政施工的規定設置施工圍護,做好文明施工和安全生產。
2.工地臨時施工便道按甲方要求布置在既有道路西側,工作坑後側設出土通道與之連接,以方便快捷地出土外運,加快工程進度。
3.電、水源的配備:由於工期緊張不向地方審請大容量電源,工地設置200KVAFA發電機一台以確保工地鋼筋碰焊和井點降水;接通Φ50水源,沖井點時擬挖水池蓄水,水、電源均裝表計量。
(二)、前期工作
1.本立交工作坑范圍內的地上、地下電纜管線大部分已經遷移,遷涉臨時通道的拆遷問題要求分局盡快予以解決。
2. 在本引道範圍內的樹木在施工前及時清理,磚瓦房,簡 易房也一並清理完畢。
七、施工方案
(一)、工作坑圍護及開挖
1、工作坑設在鐵路南側,工作坑的後側設出土通道,以方便出土,加快工程進度。
2、工作坑圍護施工:東西兩側及後靠背分別採用拉森樁和深層攪拌樁圍護。鐵路路基兩側採用放坡與設置平台的方法。在箱身預制和箱身就位時的底部分別採用深層攪拌樁及高壓旋噴樁的方法來加固地基。
(1)壁式圍護攪拌樁施工
①深層攪拌樁施工的施工關鍵是必須保證樁基施工的連續性,保證樁的垂直度,護壁式攪拌樁相鄰兩樁搭接100mm,達到止水效果。
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施工順序如下:
場地駁土至2.1m→定位→深層攪拌樁
②深層攪拌樁的工藝流程:攪拌機到位→預攪下沉(同時制備灰漿)→噴漿提升攪拌→復攪下沉→復攪提升→試塊製作→移位
(2)挖土施工
挖土由反鏟挖掘機配合自卸汽車從北至南,挖一塊,清一塊,此時應注意在圍護樁邊預留三角土,基坑底預留20cm及錨梁之土採用人工清挖,最後用人工挖除三角土及修底,此時迅速將碎石墊層做下去,避免挖出的基坑底暴露時間過長。
(3)支護監測及線路沉降監測
為了確保基坑在開挖過程中圍護結構的安全,在基坑開挖期間必須進行工程環境監測,以實現信息管理,指導施工,保證行車安全。
首先在基坑四周設置監測點,監測的主要內容為水平位移和沉降,監測時間安排在第二次土方開挖前到整個工程結束,第二次挖土快到基底時,此時是監測的重點,要密切注意樁體的動向,測工要跟班作業,觀察次數根據需要增加。其次,在線路上要設線路位移和沉降觀測點,做好動態監測,保證行車安全。
3、滑板:採用50CM厚150號鋼筋混凝土進行施工。為了防止預制框架與滑板粘結,難以起動,在滑板頂面設石蠟及塑料簿膜作為潤滑隔離層,連通管凹槽應注意以下事項:
(1)澆築滑板砼時空出凹槽部位,而後用經緯儀測量定位,復核無誤後再進行施工。
(2)凹槽須做成前深後淺,前大後小,切勿反置。
(3)檢查凹槽的位置丶方向丶直順度,是否有彎曲凹凸現象,並及時修補糾正。
(4)槽內加厚和箱身底部間的隔離層,在安裝鋼筋和鋼管時切勿破壞隔離層。
滑板按8‰上坡布置平坡布置,滑板尾部標高暫定為-3.386m(預留8cm高度),在架設便梁後,先接長滑板為箱體順利頂進提供條件。
1.排水降水
(1)、排水:特別強調地表水排除。工作坑周圍挖截水溝,原鐵路路基旁排水溝要進行封堵,防止雨水流進工作坑內;工作坑邊坡採用水泥砂漿抹坡,防止雨水滲入;工作坑滑板兩側設排水溝和集水井,及時排除工作坑內的地表水。
(2)、降水:採用輕型井點降水,配合挖土擬分二階段設置。第一階段,挖土至標高2.1M左右,井點管管底至-3.0M左右,第二階段,挖土至工作坑底,井點管管底至 -8.5M左右,在箱身預制及頂進施工過程中連續降水,同時在鐵路北側適當設置井點。
5、後背
後背梁為200號鋼筋混凝土,後背採用12m拉森板樁,其後採用壁式深層攪拌樁加固、隔水,並考濾採用井點降水,挖後背梁基坑時,須對後背樁加撐,為此,可先澆滑板砼,再接打後背梁砼。
(二)、箱身預制
1.此孔箱身分二次澆灌砼,施工縫設在底板梗肋以上0.3M左右,並認真做好施工接縫。
2.砼的配製由試驗室提供理論配合比,根據設計提出配製要求。亦可用商品砼,以加快工程進度,減少材料堆場。
3.箱身底板設置雙排氣墊孔,間距4M左右,採用氣墊或高壓水墊以減少起動阻力。
4.箱體底板前端設鋼筋混凝土船頭坡,在頂進過程中產生一個抬頭的力矩。
5.箱頂防水層施工
本工程採用聚氨脂防水塗料將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料粘貼於箱橋頂面,並用鋼纖維砼作保護層,構成TQF-1型防水層。
施工工藝如下:
(1)、箱頂基層
① 施工防水層前,應先做好箱頂排水坡,表面平整,清理箱頂浮渣、塵土、油污,無起殼現象,若箱頂側面有邊牆時,應清理至內牆根部及上口,無邊牆時應清理至牆角下口15厘米(封邊)。
② 基層必須保持清潔乾燥,嚴禁雨天施工。
(2)、防水塗料
① 聚氨脂防水塗料為雙組反應型,必須按照產品說進行配製。
② 塗刷均勻,可分二次塗刷,厚度1.5mm。
③ 每次攪拌30Kg,應在20分鍾內用完。
④ 順卷材鋪設順序塗刷。
(3)、攤鋪卷材
① 待聚氨脂塗料不粘手即可順箱頂由低到高平攤鋪設,用木錘或滾桿壓緊擠出空氣,使卷材緊貼基層粘牢,防止起鼓。
② 卷材由低到高鋪設,其搭接寬度:橫向不小於8cm,縱向不小於10cm。箱頂有側牆時,應將卷材粘貼至內牆根部,頂面無側牆時,應將卷材貼至牆角下15cm處封邊。]
(4)、鋼纖維砼
① 水泥標號不低於425號普通硅酸鹽水泥。
② 細骨料:中砂,砂率40-50%。
③ 粗骨料:粒徑5-10mm。
④ 鋼纖維可採用上海哈瑞克金屬製品有限公司的型號為SF014-32,長度32mm,寬度3.2mm,每公斤鋼纖維約為8500根,每立方砼鋼纖維參量63-94Kg。
⑤ 減水劑:NF高效減水劑,減水率10-20%。
⑥ 膨脹劑:參量按照產品說明,一般為水泥12-14%。
⑦ 鋼纖維砼的攪拌,先干攪拌1.5分鍾後再加水攪拌,較普通砼攪拌時間延長1-2分鍾。澆築時,採用平板震搗器震實,待表面泛漿後摸平,收漿時壓光。在一個分區內必須連續澆築,不得中斷,隨即覆蓋養護,保持濕潤。
⑧ 面積較大時,應設置縱橫分隔,間距不大於10米,該峰乾燥後用聚氨脂嵌封。
⑨ 待TQF-1型防水層達到80%強度後澆築C20砼保護層,澆築期間採用平板式振搗機振搗。
Ⅷ 礦井施工組織設計怎麼編寫
山西某礦井下中央水倉及泵房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目錄
編制依據和編制原則
第一章 工程概況
第一節 工程概況
第二節工程技術特徵
第二章 水文地質及施工條件
第三章 施工組織及部署
第一節 指導思想
第二節 施工目標
第三節 項目法管理
第四節 勞動力組織
第四章 施工准備及場區布置
第一節 施工准備工作
第二節 施工場區布置
第五章 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一節 施工方案
第二節 巷道斷面
第三節 施工方法
第六章 關鍵工序施工方法(作業指導書)
第一節 爆破
第二節 出矸
第三節 支護
第四節 輔助運輸
第七章 施工輔助設施及布置
第八章 施工進度、工期及保證措施
第一節 作業方式
第二節 工期
第三節 工期保證措施
第九章 質量保證及措施
第一節 質量方針
第二節 質量認證體系
第三節 檢、試驗計劃
第四節 質量保證措施
第五節 標准及技術規范
第十章 安全、技術及文明施工保證措施
第一節 組織機構
第二節 安全制度
第三節 安全措施措施
第十一章 巷道防治水措施
第十二章 成本控制措施
第十三章 雨季施工措施
第十四章 環保措施
第十五章 附圖、附表
一般有這些內容了,想要這方案的話自己去 魯文建築服務網 下載吧,在裡面找到的
Ⅸ 做農田機井房的施工組織設計
您好,魯文建築服務網有很多各種工程的施工組織設計,你可以去那裡找沒有這種施工組織設計哈
Ⅹ 哪裡有小型農田50米機井的施工組織設計
我見魯文建築服務網 有很多各種施工組織設計 ,應該也有這種設計吧,你去那找找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