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誰知道國外哪個公司生產救生艇加油裝置
寧波新海業救生設備有限公司坐落於寧波東錢湖畔。公司專業製造開敞式救生艇、救助艇、全封閉式救生艇、自由降落式救生艇及相匹配的吊艇架。產品滿足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及2006年修正案MSC.216(82),國際救生設備規則(LSA)及其修正案MSC.218(82)及MSC.272(85)和海安全MSC.81(70)決議通過《救生設備試驗》及其修正案MSC.226(82)及 MSC.274(85)。產品通過ZC、CCS、ABS、BV、KR 、RINA等船級社的認可,並獲EC證書。同時也可以根據客戶需要提供其他船級社證書。
公司擁有一流的生產設備、精湛的工藝技術,貫徹執行ISO9001:2008質量體系,現年生產能力達200餘艘。
公司將以客戶需求為出發點,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售後服務。
② 關於自由降落救生艇釋放步驟
自由降落救生艇釋放的步驟如下:
1,把艇架上的掛艇鋼絲繩與救生艇尾部的掛艇裝置相連。
③ 救助艇的主要作用是什麼
救助艇是特殊使命救生艇,隨時用於救助落水者。
特點:迅速降落、回收、機動性好、快速、拖力大。[1]
特殊技術性能
編輯
除了具有救生艇基本性能外,特殊技術性能為:
1)硬質式、充氣式、混合:L≯8.5,≮3.8
2)搭乘5座一卧,設延伸不少於15%L艇蓋
救助艇(2張)
3)V≮6kn,持續4h
4)足夠的海浪中機動、操縱性,以便救生和集結救生筏
5)有拖帶設備,50m長拖帶浮索
6)備樣照燈,槳、水瓢、海錨、羅經、信號電箱、哨笛、急救醫箱、首纜、水桶、小刀[1]
吊卸裝置
編輯
降落裝置——吊艇架
A、轉出式
轉出式吊艇架
特點:結構簡單,佔地小;操作不便,費時費力,跨距有限。(內河小船)
B、搖出式
運用機械力傾倒放出,
簡便,省力,省時,
佔地大。
C、重力式
將搖出式旋轉點置於懸掛重心垂線之內。結構重,佔地大,布置體積大,使用方便多。
D、自由拋落(濺落式)
特點:使用方便、逃生迅速、易於登乘。
④ 船用救生艇啟動步驟
8 救生艇安全操作須知
8.1 除演習操作及應急救助外,不得隨意使用救生艇。放艇須經船長同意。港內放艇,事先還應得到當地港口當局海事部門批准。
8.2 除"應變部署表"規定外,操艇人員由船長決定,非機動艇不少於7人,機動艇不少於5人,其中必須有駕駛員(或持證艇員)1人,輪機員1人,水手2人,機匠1人,由駕駛員(或持證艇員)擔任艇長並指派同艇人員中受過訓練的人作副指揮,艇長攜帶手提對講機與船舶保持聯系。所有乘員必須穿救生衣,聽從艇長指揮。
8.3 收放艇由大副或水手長負責指揮和進行預檢,機械部分由輪機長派人檢查。
8.3.1 放艇前,應檢查、配齊艇內屬具及備品,機動艇尤應檢查儲油是否充足,並須發動機器一次。吊艇機械應進行運轉試驗,制動器應完好。每個導向滑車、吊艇滑車、鋼絲繩及吊艇鉤等均應檢查確認無損,艇底塞塞妥,首尾纜備好。
8.3.2 大副應向船長報告放艇前的准備工作情況,經認可後才能放艇。放艇前,應確認艇下船旁附近無障礙物。
8.3.3 航行中船長應掌握放艇時機,一定要在停車後余速小於5節時,才能下令放艇入水。一般情況下,應在船舶下風處放艇。在風浪中放艇,應防止艇身與本船碰撞。解脫吊艇鉤時,盡可能動作協調,做到前後同時脫鉤。對吊艇索及其滑車,事先應用繩索套住,脫鉤後,及時拉緊,防止滑車晃盪傷人。
8.4 大副必須根據本船吊艇架及動力裝置的具體情況,制訂救生艇起落操作規程,由船長批准後執行。
8.5 救生艇在行駛時,必須遵守有關安全航行的規章制度。本船值班人員應加強嘹望和聯系,注意救生艇動態。救生艇返回本船後應立即吊起收妥,打開艇底塞放盡積水,冬季時三管輪要放盡艇機冷卻水,以防凍裂。
8.6 使用救生艇,應將使用原因及時間詳細記入《航海日誌》。
8.7 救生艇起落區域應設有應急照明,並在其照明下容易看清和使用符合SOLAS建議的符號。
8.8 "救生艇起落操作規程"應張掛在每個起落架附近
⑤ 救助艇艇吊左右不能轉動!電磁閥正常,油泵也正常,蓄能器能蓄壓,電路也正常,那是什麼問題。
在汽油噴射系統中燃油泵是極其關鍵的部件,一旦燃油泵出現故障汽車就會出現各種不良的症狀。
一、燃油泵出現故障會給汽車帶來哪些問題
1、引擎可以點火,但無法啟動
2、燃料泵內部可能泄漏
3、過度的噪音
4、缺乏動力
5、猶豫的時候加速
二、維修建議
1、大多數現代汽車用電動燃油泵,安裝在油箱內。一些車輛訪問面板,可以刪除替換泵無需拆卸油箱。
2、罐內燃料泵淹沒在燃料來幫助他們保持涼爽。的氣體會破壞燃油泵。
3、燃料過濾器更換燃油泵時應該被取代
4、燃料過濾器阻塞或電氣系統驅動燃油泵問題可能導致症狀類似於一個失敗的燃油泵。商店確認泵是在替換之前的問題。
5、汽油是高度易燃。替代燃料泵時,電池應斷開連接之後和適當的安全程序,以避免火災和人身傷害。
⑥ 自由降落式救生艇操作規程
經常保持救生設備良好,定期按規定進行檢查、保養。使用救生艇必須經船長同意;
⑦ 請問公約對專用救助艇的要求,急。
SOLAS 第III章
第14 條 救助艇的存放
救助艇的存放應:
.1 持續處於准備使用狀態,不超過5 min 即可降落。
第17 條 救助艇的登乘、降落與回收裝置
1 救助艇的登乘與降落裝置,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使船員能登上並降落救助艇。
3 降落裝置應符合第16 條的要求。但是,所有救助艇均應能在船舶於平靜水面上前進航速達到5 kn 時降落,如必要可用艇首纜。
4 救助艇在載足全部乘員及屬具時的中等海況下的回收時間應不超過5 min。如救助艇兼作救生艇,應能在此時間內回收載有救生艇屬具及認可的、額定乘員至少為6 人的救助艇。
5 救助艇登乘和回收裝置應允許安全而有效地搬運擔架病人。如果重型動索滑車構成危險,為了安全應設有供惡劣天氣下使用的回收環索。
第31 條 救生艇筏與救助艇
2 救助艇
貨船應至少配備1 艘符合救生設備規則5.1 要求的救助艇。
⑧ 如何檢查與保養救生艇
救生艇日常維護保養的注意事項
①、確保吊鉤正常吊住吊環,釋放軸與吊鉤尾部處於正常的位置。吊艇架上所有滑輪、導向滑車均應加油活絡,廠修時應安排檢修,以減少吊艇鋼絲超負荷的可能。
②、對於開敞式救生艇,應經常檢查救生索及登艇梯的狀況,如有霉爛及時更換。
③、救生艇固定裝置、卸扣等要及時活絡加油。救生艇脫鉤裝置應在掛好安全保險鉤後,進行活絡檢修。封閉式救生艇自動脫鉤裝置要在弄清原理後在檢修。
④、每月檢查干糧及屬具,根據規范定期更換屬具;每月檢查及潤滑操作軟軸;保持足夠的備用燃料;每周試驗救生艇馬達,檢查舵系統有沒有滲漏及操作是否正常。
⑤、確保救生艇收絞電機的限位器能正常動作,防止吊艇架受力過度、吊艇鋼絲受力過大而破斷。
⑥、注意施放救生艇操作手柄根部的剎車不可流入或滲入滑油,以免放艇時操縱失控。
3、吊放救生艇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①、解開艇的固定索,整理好穩索,放出首纜,試驗艇機正常,做好一切相應的准備工作。
②、登艇人員上艇後首先應檢查並塞好艇底塞。
③、對脫鉤操縱手柄作明顯標志,並於登艇前由艇長確認,防止勿動。
④、確認各項准備安全無誤,人員均勻就位後,由船長或艇長指揮,扳動剎車放艇。注意放落速度不宜過快,有異常時應立即停止,查明原因後再放。指揮人員要與艇內人員加強聯系。艇首尾纜應注意適時松放。
⑤、艇落水後,要在救生艇完全浮與水面時才能移去紅色安全鎖,提起釋放手柄開始脫鉤,脫掛鉤應注意前後同時進行,注意防止艇鉤傷人,必要時可用繩子拴住,有大船上的船員控制,防止其大幅度晃盪(緊急脫鉤時救生艇距離水面最多不能超過1米)。
⑥、收艇時,當救生艇已經吊離水面1米左右時停止收絞,檢查前後艇鉤是否掛好;同時注意全面觀察,在臨時限位時,應改為手動收絞,當艇架到位後立即打開保險杠,這時松下吊艇索使吊艇T形鉤受力。
⑦、懸掛式的救生艇出現艇位不正,救生艇未能靠上艇架上的碰墊時,要用固定索的長度來調節。
⑨ 為保持安全,救生艇、救助艇靠舷梯,最好選擇艇的______部位靠最佳
我認為應該是旁後方較比安全。
⑩ 一般軍艦上的救生艇是怎麼樣放下海里的呢
艦船上的救生艇降落到水面上一般有三種方式:(1)自由降落;(2)用吊艇架釋放;(3)模擬裝置釋放。
放艇步驟:
(1)放艇時,指揮人員即艇長要與艇內人員加強聯系,口令響亮,必要時重復口令。
(2)解開救生艇支架上的安全栓和固艇索,並整理好以防救生艇降落時造成鉤掛把艇掀翻。
(3)登艇人員上艇後第一個工作應是檢查並塞好艇底塞,有的艇是兩個排水孔不可疏漏。接著放出首尾纜,整理好救生索,雙手抓牢並坐穩,做好一切相應的准備工作。
(4)對裝有自動脫鉤裝置的救生艇,對脫鉤操縱手柄作明顯的標志,一般塗成紅色,並於登艇前由艇長加以強調防止誤動。
(5)確認各方准備無誤、人員就位無礙後,由艇長指揮,扳動剎車放艇。注意下落速度不宜過快,要勻速下降,有異常時應立即停住,查明原因後再行放艇。
(6)艇的首尾纜要繞在大船欄桿上控制艇身平穩,並隨著艇降落適時松放,注意不要讓尾纜或其它障礙物絞纏螺旋槳。
(7)救生艇落水前要起動發動機,以便脫鉤後及時駛離大船,不至被大船螺旋槳打到。
(8)艇落水後,脫鉤時應注意讓艇落在波谷,在波峰頂起時脫鉤。最好前後鉤要同時脫,大風浪中若前後脫鉤不一致,有可能使艇斜吊在波浪斜面上,容易出現意外。艇上應備有太平斧以便在緊急時砍去無法脫鉤的吊艇索或敲擊咬死的脫鉤裝置。如果確實不能同時脫鉤,在大船有前進速度時,要先脫後鉤再脫前鉤,防止先脫前鉤而把艇掀翻造成人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