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如何用實驗裝置演示反射弧

如何用實驗裝置演示反射弧

發布時間:2022-02-23 07:52:19

1. 什麼實驗可以證明反射弧有5個組成部分

解剖蛙體外電刺激

2. 求作業答案:下圖為某種反射弧示意

(1)效應器
(2)E→D→C→B→A
(3)a.預期結果和結論:若A有反應,且②處電位發生改變。則說明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若A有反應,②處無電位變化;或A無反應,②處有電位變化則說明神經沖動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單向的。 b.方法步驟:先電刺激①處,測量③處電位變化。再電刺激③處,測量①處的電位變化。 結果和結論:若兩次試驗的檢測部位均發生電位變化,說明沖動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雙向的;若只有一處(如第二次觀測的①)電位改變,則說明沖動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

3. 搔扒反射的脊蛙反射反射弧的實驗分析方法

反射弧的分析應安排在「觀察搔扒反射」之後,可以先簡單地復習反射弧的組成,然後邊觀察實驗現象,邊引導學生分析得出結論。
感受器的分析:將蛙的右足底皮膚剝去,分別刺激兩只後足的足底,可見左後肢出現搔扒反射而右後肢不動。說明搔扒反射的感受器存在於皮膚。去掉皮膚,沒有了產生神經沖動的感受器,因而不會出現反射。
傳入神經的分析:拉出右後肢的坐骨神經,將其剪斷,分別刺激兩只後足的足背,可見左後肢出現搔扒反射而右後肢不動。說明坐骨神經中有傳入神經的成份。傳入神經被切斷,神經沖動不能傳入,因而不會出現反射。
傳出神經的分析:刺激蛙背部的中央部分,可見左後肢出現搔扒反射,右後肢的大腿部分有反射性運動,而小腿和足不動。說明坐骨神經中有分布到小腿以下的傳出神經的成份。傳出神經被切斷,神經沖動不能傳出,小腿以下部分不出現反射。而分布到大腿部分的傳出神經未被切斷,所以大腿部分仍會出現運動。
效應器的分析:將右後肢大腿處的肌肉在遠體一端剪斷,刺激蛙背部的中央,可見左後肢出現搔扒反射,右後肢(包括大腿部分)完全不動。說明肌肉是反射弧效應器的一部分,效應器被破壞,不能出現運動反應。
脊髓的分析:用探針搗毀蛙的脊髓,刺激蛙背部的中央,可見左後肢與右後肢一樣不出現任何反應,說明脊髓被破壞,反射不能完成。 經過上述實驗分析,說明搔扒反射的反射弧在一個蛙體內有許多個。當這些反射弧都完整時,刺激任何部位的皮膚都會引起相應的反射,當某一反射弧的任何一部分被破壞,就會使這一反射不能進行,但並不影響其它反射的正常進行。脊髓是這些反射弧的重要組成部分,破壞脊髓,所有的搔扒反射都不能進行。同時,這種實驗分析方法還能說明坐骨神經是混合神經。如果學生素質較好,進行分析時還可採取先向學生介紹實驗方法,引導學生分析可能的結果,然後再觀察正確的結果。用實驗方法分析脊蛙反射的反射弧,現象明顯,操作簡單,適於在教學中使用。

4. 醫學機能學實驗的反射弧分析的參考文獻

網路學術可以找到參考文獻,輸入關鍵詞,在輸入年份,就能找到相對應的參考文獻。如果不知道參考文獻格式要求,可以網路搜,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直接按著填就出來了。

網路搜索參考文獻自動生成器,按著裡面填,點生成參考文獻就出來了。

數據資料可以在網路文庫、中國統計年鑒中找到。

參考文獻標准格式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A: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B:期刊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1]何齡修.讀南明史[J].中國史研究,1998,(3):167-173.
[2]OU J P,SOONG T T,et al.Recent advance in research on applications of passive energy dissipation systems[J].Earthquack Eng,1997,38(3):358-361.
C: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
[序號]析出文獻主要責任者.析出文獻題名[A].原文獻主要責任者(可選).原文獻題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7]鍾文發.非線性規劃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應用[A].趙煒.運籌學的理論與應用——中國運籌學會第五屆大會論文集[C].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6.468.
D:報紙文章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8]謝希德.創造學習的新思路[N].人民日報,1998-12-25(10).
E:電子文獻
[文獻類型/載體類型標識]:[J/OL]網上期刊、[EB/OL]網上電子公告、
[M/CD]光碟圖書、[DB/OL]網上資料庫、[DB/MT]磁帶資料庫
[序號]主要責任者.電子文獻題名[電子文獻及載體類型標識].電子文獻的出版或獲得地址,發表更新日期/引用日期
[12]王明亮.關於中國學術期刊標准化資料庫系統工程的進展
[8]萬錦.中國大學學報文摘(1983-1993).英文版[DB/CD].北京: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1996.
作者.題名[D].所在城市:保存單位,發布年份.
李琳.住院燒傷患者綜合健康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醫科大學,2009.

其他的:
作者.題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頁碼.
沈平,彭湘粵,黎曉靜,等.臨床路徑應用於嬰幼兒呼吸道異物手術後的效果[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10):930-932.

作者.書名[M]. 版次.出版地: 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
胡雁.護理研究[M].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38.

作者.題名[N].報紙名,出版日期(版次).
丁文祥.數字革命與國際競爭[N].中國青年報,2000-11-20(15).

作者.題名[EB/OL].網址,發表日期/引用日期(任選).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患者安全的10個事實 [EB/OL].
其他: [R]、[P]、[A]、[C]、[Z]等。

5. 如何實驗驗證反射弧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組成

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外周神經包括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而突觸結構是神經元與神經元之間連接的結構!
反射

6. 反射弧的功能是什麼

反射(fanshe)在中樞神經系統參與下,機體對內外環境刺激所作出的規律性反應。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高等動物和人的反射有兩種:一種是在系統發育過程中形成並遺傳下來,因而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稱非條件反射。它是由於直接刺激感受器而引起的,通過大腦皮質下各中樞完成的反射。另一種是條件反射,是動物個體在生活過程中適應環境變化,在非條件反射基礎上逐漸形成的後天性反射。它是由信號刺激引起,在大腦皮質的參與下形成的。根據結構基礎的不同,又可把反射分為簡單和復雜的兩種。最簡單的反射是單突觸反射。復雜的反射,是神經中樞分布較廣,靠聯絡神經元組成復雜的鏈鎖。反射是實現機能調節的基本方式。反射弧中任何一部位被破壞,反射就不能實現。由於突觸在結構與功能上的特性,決定了反射弧上沖動的傳導只能由感受器傳向效應器。
反射活動的結構基礎稱為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見圖)。簡單地說,反射過程是如下進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發生了興奮;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向中樞;通過中樞的分析與綜合活動,中樞產生興奮;中樞的興奮又經一定的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使效應器發生相應的活動。如果中樞發生抑制,則中樞原有的傳出沖動減弱或停止。在實驗條件下,人工遙刺激直接作用於傳入神經也可引起反射活動,但在自然條件下,反射活動一般都需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實驗,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個環節中斷,反射即不能發生。
感受器一般是神經組織末梢的特殊結構,它能把內外界刺激的信息轉變為神經的興奮活動變化,所在感受器是一種信號轉換裝置。某一特定反射往往是在刺激其特定的感受器後發生的,這特定感受器所在的部位稱為該反射的感受野。
中樞神經系統是由大量神經元組成的,這些神經元組合成許多不同的神經中樞。神經中樞是指調節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經元群。一般地說,作為某一簡單反射的中樞,其范圍較窄,例如膝跳反射的中樞在腰脊髓,角膜反射的中樞在腦橋。但作為調節某一復雜生命活動的中樞,其范圍卻很廣,例如調節呼吸運動的中樞分散有延髓、腦橋、下丘腦以至大腦皮層等部位內。延髓是發生呼吸活動的基本神經結構,而延髓以上部分的有關呼吸功能的神經元群,則調節呼吸活動使它更富有適應性。
在整體情況下,反射活動發生時,感覺沖動傳入脊髓或腦干後,除了在同一水平與傳出部分發生聯系並發出傳出沖動外,還有上行沖動傳導到更高級中樞,乃至大腦皮層的中樞,進一步通過高級水平的整合,再發出下行沖動來調整反射的傳出沖動,使反射活動更具有適應性。因此,在反射發生時,既有初級水平的整合活動,也有較高級和最高級水平的整合活動;通過多級水平的整合,反射活動便具有更大的復雜性和適應性。
神經中樞的活動可以通過神經纖維直接作用於效應器,在某些情況下也可通過體液的途徑間接作用於效應器,這個體液環節就是指內分泌調節。這時候反射是如下進行的: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內分泌腺→激素在血液中轉運→效應器。反射效應在內分泌腺的參與下,往往就變得比較緩慢、廣泛而持久。例如,強烈的痛刺激可以反射性地通過交感神經引致腎上腺髓質分泌增多,從而產生廣泛的反應。
反射弧類型:簡單的反射,復雜的反射.
反射弧是實現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組成。神經系統的活動是各種各樣簡單或復雜的反射活動,反射弧的結構也有簡有繁。在最簡單的反射弧中,傳入神經元和傳出神經元直接在中樞內接觸,稱為單突觸反射,如膝反射。復雜的反射弧有許多中間神經元,神經元的連接方式主要有:
(1)輻散式:一個神經元的軸突可與許多不同神經元建立突觸聯系;
(2)聚合式:一個神經元的胞體與樹突接受許多不同神經元的突觸聯系;
(3)鏈鎖狀:神經元鏈狀接替。由於中樞神經系統內神經元的結構與神經元間聯系的復雜性,使各種反射活動能互相配合,互相協調而精確地進行。

7. 怎樣設計一個實驗來證明反射的發生要依賴於反射弧的完整性

可是,這個實驗一般是以青蛙或蟾蜍為材料的。

先制備脊蛙,並敘述制備過程。
①分別將左右後肢趾尖浸入盛有1%硫酸的平皿內(深入的范圍一致),雙後肢是否都有反應? 實驗完後,將動物浸於盛有清水的燒杯內洗掉濾紙片和硫酸,用紗布擦乾皮膚。
②在左後肢趾關節上作一個環形皮膚切口,將切口以下的皮膚全部剝除(趾尖皮膚一定要剝除干凈),再用1%硫酸溶液浸泡該趾尖,觀察該側後肢的反應。實驗完後,將動物浸於盛有清水的燒杯內洗掉濾紙片和硫酸,用紗布擦乾皮膚。
③將浸有1%硫酸溶液的小濾紙片貼在蛙的左後肢的皮膚上。觀察後肢有何反應?待出現反應後,將動物浸於盛有清水的燒杯內洗掉濾紙片和硫酸,用紗布擦乾皮膚。
④提起穿在右側坐骨神經下的細線,剪斷坐骨神經,用連續閾上刺激,刺激右後肢趾,觀察有無反應?
⑤分別以連續刺激,刺激右側坐骨神經的中樞端和外周端,觀察該後肢的反應。
⑥以探針搗毀蟾蜍的脊髓後再重復上步驟,觀察有何反應。

實驗教材上有更詳細的步驟,如需要的話,請聯系。

8. 反射弧怎麼運作

,簡單地說,反射過程是如下進行的:一定的刺激按一定的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發生了興奮(若受損機體,機體既無感覺又無效應);興奮以神經沖動的方式經過傳入神經傳向中樞(若受損機體,機體既無感覺又無效應);通過中樞的分析與綜合活動,中樞產生興奮(若受損機體,機體既無感覺又無效應);中樞的興奮又經一定的傳出神經到達效應器,使根據神經中樞傳來的興奮對外界刺激做出相應的規律性活動(若受損機體只有感覺沒有效應);興奮又由神經中樞傳至效應器(若受損機體,機體只有感覺沒有效應)。如果中樞發生抑制,則中樞原有的傳出沖動減弱或停止。在實驗條件下,人工刺激直接作用於傳入神經也可引起反射活動,但在自然條件下,反射活動一般都需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來完成,如果反射弧中任何一個環節中斷,反射即不能發生。

9. 在反射弧中,如何用實驗證明神經肌肉的接頭部位(效應器)受損 實驗步驟

感受器受到損傷會無法感受到刺激,但可以使該組織做出相應的生理行為
傳入神經受到損傷也是無法感受到刺激,但可以使該組織做出相應的生理行為
神經中樞受損既不能感受到刺激,又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傳出神經受到損傷能感受到刺激,但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效應器受到損傷也能感受到幾次,但同樣不能做出相應的反應

10. 如何用實驗判斷一個反射弧中哪個是感受器哪個是效應器

傳入神經的始端是感受器,傳出神經的末端加上它所控制的肌肉或腺體組成效應器。
,最好確認的辦法是傳入神精那有一個小圓圈叫做感覺神經原,有那東西那這就是傳入神經,和傳入神經相連的那個就是感受器了

閱讀全文

與如何用實驗裝置演示反射弧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超聲波震盪機怎麼算容積 瀏覽:920
手機儀表盤怎麼設置 瀏覽:944
創意運動裝置設計圖 瀏覽:369
磁性鎖暖氣閥門 瀏覽:917
電器儀表at什麼意思 瀏覽:592
魅族系統自帶工具箱圖標消失 瀏覽:283
車載功放怎麼把低音調到儀表台 瀏覽:776
多種液體自動混合裝置結論 瀏覽:862
鑄造用脫模劑什麼好用 瀏覽:587
宿舍污水處理設備哪裡賣 瀏覽:765
山東戶外健身器材哪裡有 瀏覽:350
幾百噸的鋼桶是怎麼鑄造的 瀏覽:314
永康金指數五金機電 瀏覽:492
設備出的煙怎麼處理 瀏覽:210
機械零是什麼 瀏覽:62
復合板設備要多少錢 瀏覽:189
球上的軸承怎麼分 瀏覽:785
朋克機械鍵盤亂碼怎麼修復 瀏覽:55
煤氣灶有自動鎖裝置嗎 瀏覽:291
機械設備台賬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