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蝸輪和蝸桿傳動方式效率一般有多高
類型不同,效率不同,阿基米德(ZK)0.5-0.8,自鎖為0.4-0.45。
普通圓柱(漸開線ZI和法向直廓ZN)能到0.9
還有些其他的,詳見機械設計手冊五版3卷
② 渦輪蝸桿的傳動效率是多少
蝸桿傳動的效率 :
閉式蝸桿傳動的效率由三部分組成,蝸桿總效率η為
η=η1η2η3
式中:η1-傳動嚙合效率;
蝸桿總效率η主要取決於傳動嚙合效率。其考慮齒面間相對滑動的功率損失;嚙合效率可近似地按螺紋副的效率計算,即
式中:γ-普通圓柱蝸桿分度圓上的導程角;
φ-當量摩擦角,,其值可根據滑動速度vs 查表選取。
蝸輪蝸桿傳動
蝸輪蝸桿傳動用於兩軸交叉成90度,但彼此既不平行又不相交的情況下,通常在蝸輪傳動中,蝸桿是主動件,而蝸輪是被動件。
蝸輪蝸桿傳動有如下特點:
1)結構緊湊、並能獲得很大的傳動比,一般傳動比為7-80。
2) 工作平穩無噪音
3) 傳動功率范圍大
4)可以自鎖
5)傳動效率低,蝸輪常需用有色金屬製造。蝸桿的螺旋有單頭與多頭之分。
傳動比的計算如下:
I=n1/n2=z/K
n1-蝸桿的轉速 n2-蝸輪的轉速 K-蝸桿頭數 Z-蝸輪的齒數
滑動速度vs由圖得:
m/s
v1-蝸桿分度圓的圓周速度,m/s;
d1-蝸桿分度圓直徑,mm;
n1-蝸桿的速度,r/min。
η2-油的攪動和飛濺損耗時的效率;
η3-軸承效率。
在設計之初,為求近似計算蝸桿軸上的扭矩T2,η值可估取為:
蝸桿頭數Z 1 2 4 6
總效率η 0.7 0.8 0.9 0.95
③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怎樣算謝謝!
圖中要計算效率的部件有:聯軸器效率,軸承效率,蝸輪蝸桿效率和捲筒纏帶效率,另外還要考慮攪油效率。聯軸器(2件)是2次方,軸承(3對)是3次方。
④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計算
總效率抄η=運輸機傳送帶效率η襲1×運輸機軸承效率η2×運輸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3×減速器內3對滾動軸承效率η4×2對圓柱齒輪嚙合傳動效率η5×電動機與減速器間聯軸器效率η6;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汽車傳動系的基本功能就是將發動機發出的動力傳給驅動車輪。它的首要任務就是與汽車發動機協同工作,以保證汽車能在不同使用條件下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動力性和燃油經濟性,為此,汽車傳動系都具備以下的功能:
減速和變速
我們知道,只有當作用在驅動輪上的牽引力足以克服外界對汽車的阻力時,汽車才能起步和正常行駛。由實驗得知,即使汽車在平直得瀝青路面上以低速勻速行駛,也需要克服數值約相當於1.5%汽車總重力得滾動阻力。
減速作用
為解決這些矛盾,必須使傳動系具有減速增距作用(簡稱減速作用),亦即使驅動輪的轉速降低為發動機轉速的若干分之一,相應地驅動輪所得到的扭距則增大到發動機扭距的若干倍。
⑤ 為什麼蝸桿傳動的效率比較低
主要是蝸桿傳動的蝸桿與蝸輪的接觸副之間的摩擦阻力相對其他的傳動方式較大,摩擦損耗太大。所以其傳動效率較低。
⑥ 設計蝸桿傳動時,為提高其傳動效率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採用較大的蝸桿分度圓上螺旋升角;採用較多的蝸桿頭數
⑦ 蝸輪蝸桿傳動效率和傳動比的關系蝸輪蝸桿傳動效率和傳動比的關系
蝸輪蝸桿傳動效率與傳動比成反比,也就是減速比越大,效率越低
⑧ 蝸桿傳動效率低,但為什麼工程中仍有使用
而傳統效率比較低,工程中之所以使用它,是因為它在工程當中使用時長比較長,並且比較耐用,耐損耗。
⑨ 傳動裝置的總效率
題主的答案是抄有誤的。
【解析】本題考查傳動裝置的串並聯以及總效率的計算。
如圖所示,整個傳動裝置各個傳動部件之間的連接均為串聯,其總效率等於各部件的傳動效率的乘積。工作中的聯軸器個數為2,工作中的滾動軸承對數為4(如圖所示個數應為4,若右側聯軸器上下不為滾動軸承,則也應乘以相應的軸承效率),工作中的蝸桿副為1,工作中的閉式圓柱齒輪為1,工作機為1。
綜上所述,傳動裝置總效率應為
n總=(n1^2)*(n2^4)*n3*n4*n5=0.784。
解答不易,望採納,承蒙厚愛,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