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力系統對繼電保護裝置的基本要求是什麼
參考陶惠良的書籍。希望對你有幫助。建議你去買一本《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及選型與故障檢修實用全書》的書籍看看。
繼電保護裝置能快速有效地檢出,切除、隔離故障,並能快速恢復供電。配電系統中的繼電保護裝置與整個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一樣,歷經了電磁型、晶體管型、集成電路型、微機型的發展過程。至今,不同形式的保護還在配電系統中廣泛存在並發揮作用。對於微機型繼電保護裝置由於其性能的優越運行可靠,越來越得到用戶的認可而在配電系統中大量使用。同時,由於用戶不斷提高的要求和製造廠家的努力,繼電保護技術在配網中得到很大的發展,並且超越原有的行業范圍,走向多功能智能化,而傳統意義上的獨立的繼電保護裝置正在消失。
1.微機型繼電保護擴展成綜合測控裝置
出於微機繼電保護在高壓電網推廣成功,其優良的性能、方便的操作和簡單的維護在電力系統中深得人心,而近年來微電子技術的高速發展,高性能、低價值的 CPU及外圍器件的出現,加之成熟的製造工藝,就有可能製造出性能優越而價格適宜的用於配網的繼電保護產品。當然,CPU強大的記算能力在完成繼電保護功能之外,還有較多的能力去處理傳統上由另外一些裝置完成的功能或者去實現過去沒有實現的功能。因此,首先把RTU中的遙信及遙測加入、再後來加入遙控等功能.再把低周減載等功能加入,形成了一個融合保護、測量、控制、通訊等功能在一起的綜合裝置。在這個裝置里,傳統的分界消失了,只剩下功能的組合,而在實際上就保護功能而言,也得到較大的發展。因為有測量的要求,就需加入電壓測量,有丁電壓測量值,繼電保護的實現方法就有了更多的發展餘地。必然會發展並研究出更適用於配網的保護方法。
有了這樣的綜合裝置,人們完全有理由要求就地安裝以節省電纜,簡化控制室,甚至實現無人值班、遠方操作等要求.以最終達到節約場地,節約資金.節約人力的目的。這種要求反過來也對裝置的製造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裝置要適應較寬的溫度范圍,耐受較強的電磁幅射和干擾水平,要求裝置有更強的自檢和互檢能力。由於用戶的這些要求,裝置製造商在器件選用、印刷板設計、 EMC技術機箱結構工藝等下了很多的工夫,逐步滿足了現場的需要。因此在新建的變電站中,中低壓開關設備採用就地安裝的掛拉櫃式裝置,配用通訊線構成自動化系統已成為一個潮流。
2.10kV柱上開關及配電開關智能化
除上述變電站中採用就地安裝的綜合測控裝置外,原來為手動操作的柱上開關及配電開關,由於微機保護裝置的介入.出現了全新的變化。在很長一段時間里, 10kV配網中採用自動設備很少,有可能是可供選擇的設備不多,也可能是需求不足。但是隨著用戶對用電可靠性要求的提高,對配網設備的自動化也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目前已有開發並使用的兩大類裝置一類是FTU(現場遠方終端)和柱上開關分離,各自獨立工作,完成自身功能。另一類是將FTU(現場遠方終端)與柱上開關組合在一起,成為一個設備,一個機電一體化的設備,實現保護、測量、控制、通訊、開合等功能的智能化組合。由於使用這些智能化設備,加上良好的通訊功能與集控裝置相連接,可以完成許多在以前無法完成或者要有很多裝置才能完成的任務。當然FTU實際上是一個集合保護、測量、控制、通訊的微機型裝置,也同樣需要提高件能、擴大功能、發展改進,滿足配電網中的各種功能要求,實現配電網的自動化。
3 戶外型測控裝置的發展
---- 除了上述 FTU等裝於戶外的測按裝置外,在電壓等級較高的配電設備中也逐漸採用戶外型裝置或是就地安裝的裝置。採用戶外型的目的是為了簡化主控制室,減少電纜連結。在戶外開關附近,採用就地安裝的結構,例如雙層屏敝的金屬箱體,里邊安裝保護測控設備,也可能是獨立的,也可能是綜合的,通過通訊線例如光纖同主控室聯絡、交換信息,接收命令。由於就地安裝,CT的負擔減輕,控制電纜縮短,間隔在視野上更清晰,因而操作也更可靠。由於這些優點,這樣一種力案會逐步發展,特別在新建站中會有較大的發展。
---- 就地就近布置保護設備及測量裝置的沒想由來已久、但是由當時的技術條件很難滿足要求,且戶外設備要耐受較為惡劣的環境,包括氣象環境及電磁干擾,化學腐蝕及其它條件,因此在技術上難度較大。直到最近幾年,受 FTU的啟發,戶外就地安裝逐漸得到發展,而適應惡劣環境的各種技術也相應發展起來,並且正在不斷發展提高中。可以預見,就地安裝在電壓較高的系統甚至是很高的系統將成為熱點、而繼電保護技術也在這種發展中得到深化和提高。
綜上所述,配電網中的繼電保護正在同別的功能相互滲透,相互融合成一個新型的綜和測控裝置,而繼電保護的功能在其中得到深化和發展。配合微機技術的發展,通訊技術的發現,以及適府各種環境的硬體的發展。配電網中的綜合測控裝置的功能愈來愈強,應用范圍愈來愈大,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漸不明顯,而繼電保護技術卻會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
2. 配電自動化與配網自動化的區別
簡單來說:
配電自動化是針對用戶端的,一般是低壓配電網。
配網自動化是針對輸電網的,一般是高壓輸電網。
配電自動化:
配電自動化(DA)是一項集計算機技術、數據傳輸、控制技術、現代化設備及管理於一體的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其目的是提高供電可靠性,改進電能質量,向用戶提供優質服務,降低運行費用,減輕運行人員的勞動強度。在工業發達國家中,配電系統自動化受到了廣泛的重視,美國、日本、德國、法國等國家的配電系統自動化,已經形成了集變電站自動化、饋線分段開關測控、電容器組調節控制、用戶負荷控制和遠方抄表等系統於一體的配電網管理系統(DMS),其功能已多達140餘項。
配網自動化:
用現代電子技術、通信技術、計算機及網路技術,將配電網實時信息、離線信息、用戶信息、電網結構參數、地理信息進行集成,構成完整的自動化管理系統,實現配電系統正常運行及事故情況下的監測、保護、控制和配電管理。它是實時的配電自動化與配電管理系統集成為一體的系統。
配電網自動化是運用計算機技術、自動控制技術、電子技術、通信技術及新的高性能的配電設備等技術手段,對配電網進行離線與在線的智能化監控管理,使配電網始終處於安全、可靠、優質、經濟、高效的最優運行狀態。
3. 配電室測控終端DTU有什麼作用
概述復
配電終端DTU屏是一種分制布式多CPU多功能的網路型測量控制裝置,是應用現代計算機技術、遠動、自控、通訊、新型配電設備等先進技術手段。一般安裝在常規的開閉所(站)、戶外小型開閉所、環網櫃、小型變電站、箱式變電站等,可直接採集配網實時運行數據並上送給配網自動化系統,使上級主站系統能隨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又可實現線路微機保護獨立配置功能,成功解決了測控、保護、通訊兼容共存問題。
作用
1、提高供電可靠性;
2、改善電能質量;
3、節能降損,優化運行,提高電力系統經濟運行水平;
4、提高配網現代化管理水平。
特點
1、具有自診斷功能,當發現DTU的內存、時鍾、I/O等異常,馬上記錄並上報。 具有上電自恢復功能。
2、支持電話撥號、無線、光纖、乙太網、RS232/485等多種通信方式。
3、具有終端自診斷、自恢復功能。
4、裝置整體嵌入式安裝,採用前插前接線方式。
5、具有具有通道監視功能。
6、DTU具有交流采樣、直流遙測、遙控、遙信、錄波、時鍾同步、順序記錄、等功能並且可以保存大容量數據,是新一代測控終端裝置。
4. FTU是什麼 配電網自動化
FTU是Feed Terminal Unint 饋線終端單元。。是控制配網柱上開關的智能終端單元。
5. 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有哪些部分組成
配電網自動化是指採用計算機信息技術、網路技術、通信技術等多種先進的科學技術,收集、分析配電網系統的各種運行數據,對配電網設備進行監測、保護、控制、管理,從而保證配電網的穩定運行。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是由系統管理層、網路通訊層、現場設備層等幾部分組成,下面分別對這幾部分進行分析。
雲@智能配電管理系統-系統管理層
康派智能自主研發、生產的雲@智能配電管理系統,可實時顯示和處理設備層採集的數據和測控信號。系統操作界面簡單直觀,真正實現了用戶和監控設備的對接。 系統管理層由雲@智能配電管理系統中低壓智能變配電管理系統軟體、監控主機、列印機和UPS不間斷電源等組成。
□ 單主機系統:一個客戶端/伺服器應用
□ 多主機系統:一個伺服器/多個客戶端應用
雲@智能配電管理系統-網路通訊層
網路通訊層主要是指現場設備層和系統管理層主機之間的數據的通信設備和通訊鏈路。 網路通訊層由屏蔽雙絞線、光纜、光纖收發器、工業網路交換機、通訊管理機和電源模塊等不同設備組成。
雲@智能配電管理系統-現場設備層
現場監控層設備即遠程終端設備(RTU),用於現場監控信號的數據測量、顯示、控制和通訊等功能。 設備層由中低壓配電監控中心所需的各種智能電力儀表、微機保護及其他第三方智能設備組成。
6. 什麼是DTU配電自動化終端
DTU配網自動化終端,一般配備一套獨立的通信電源集中組屏安裝,可直接採集配網實時運行數據並上送給配網自動化系統,使上級主站系統能隨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可以通過主站系統對配網設備遙控操作,從而縮短故障處理時間和降低人工維護成本。
主要作用
1、遙測:測量兩路三相電壓、兩路三相電流、電池電壓、電容電壓、兩路零序電流。
2、遙信:裝置具有96路遙信輸入。
3、遙控:最多16路遙控輸入。
4、通訊:裝置具有2個RS232介面,2個RS485介面,2個乙太網介面,通訊規約多樣化能與各種配電自動化系統兼容。
主要用途
配電終端內的DTU功能通過軟體組態配置既可實現靈活組合,DTU功能模塊實時監測線路電壓、線路電流、零序電流、設備狀態等運行及故障信息,完成遙信、遙測、遙控功能,實現配網自動化的實時監控。其保護功能實現線路故障就地檢測、切除功能。通信管理模塊具備多種方式的通信介面和多種標准通信規約,除具備終端內部數據管理功能,對外還可轉發配電室或開閉站內電能表、PLC及直流屏數據,通過一個標准統一介面與主站系統通信完成數據傳輸等功能。DTU配電終端採用集散式設計模式,強大的軟、硬體組態配置功能既滿足了DTU實時性要求,也實現了數據存儲記錄功能,同時又可實現線路微機保護獨立配置功能,成功解決了測控、保護、通訊兼容共存問題,達到了簡化站端設備種類的目的。
7. 什麼是配網自動化DTU櫃
概述
主要用來採集配網實時運行數據並上送給配網自動化系統,使上級主站系統能隨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可以通過主站系統對配網設備遙控操作。廣泛用於環網櫃、小型開閉所,可靈活的用在農村供電電網智能化系統作為智能終端使用,實現多條線路的電量的採集和控制,檢測故障、故障區域定位、隔離及非故障區域恢復供電,提高供電可靠性。主要實現了配電線路的「三遙」功能。
什麼是DTU的「三遙」功能
1、遙測:測量兩路三相電壓、兩路三相電流、電池電壓、電容電壓、兩路零序電流。
2、遙信:裝置具有96路遙信輸入。
3、遙控:最多16路遙控輸入。
「遙測」功能
採集8條線路的三相電壓、零序電壓、三相電流、零序電流、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頻率、三相電壓2-13次諧波、三相電流2-13次諧波、有功總積分電量、無功總積分電量,採集2路直流輸入電壓,其中1路輸入為蓄電池電壓。
「遙測」功能
1、採集至少4路公共遙信:交流輸入狀態、電池充放電狀態、電池欠壓狀態、遠方/本地控制狀態。
2、採集每條線路至少4路遙信。
3、線路遙信一般包括開關狀態、隔離刀閘狀態、接地刀閘狀態、儲能狀態等、故障指示器輸出。
4、遙信變位時生成事件順序記錄(SOE)。
「遙控」功能
1、實現8條線路的遠程跳、合閘控制輸出。
2、實現遠程電池活化、電池充放電。
3、具有遠方和本地控制切換功能,支持開關的就地操作功能。
4、接收並執行遙控及復歸指令,保存最近至少10次動作指令。
5、裝置接受並執行來自主站或子站的遙控命令,完成開關的分、合閘操作。
6、分別記錄並保存主站及當地遙控記錄。
7、每個遙控接點單獨設置動作保持時間。
8. 請問三遙配網自動化測控終端套哪個定額,謝謝
你說的定額是指什麼,額定電壓,電流?還是指什麼呢?一般三遙配網終端不講定額的,是有相應的規范的,FTU/DTU、TTU都有國網的規范要求啊,有的省份略不一樣的呀,如果需要規范可以私信我發給你的!
9. 配電終端DTU的作用
DTU配網自動化終端,一般配備一套獨立的通信電源集中組屏安裝,可直接採集配網實時運行數據並上送給配網自動化系統,使上級主站系統能隨時監視配網運行情況並作出正確的決策。同時可以通過主站系統對配網設備遙控操作,從而縮短故障處理時間和降低人工維護成本。
主要作用
1、遙測:測量兩路三相電壓、兩路三相電流、電池電壓、電容電壓、兩路零序電流。
2、遙信:裝置具有96路遙信輸入。
3、遙控:最多16路遙控輸入。
4、通訊:裝置具有2個RS232介面,2個RS485介面,2個乙太網介面,通訊規約多樣化能與各種配電自動化系統兼容。
主要用途
配電終端內的DTU功能通過軟體組態配置既可實現靈活組合,DTU功能模塊實時監測線路電壓、線路電流、零序電流、設備狀態等運行及故障信息,完成遙信、遙測、遙控功能,實現配網自動化的實時監控。其保護功能實現線路故障就地檢測、切除功能。通信管理模塊具備多種方式的通信介面和多種標准通信規約,除具備終端內部數據管理功能,對外還可轉發配電室或開閉站內電能表、PLC及直流屏數據,通過一個標准統一介面與主站系統通信完成數據傳輸等功能。DTU配電終端採用集散式設計模式,強大的軟、硬體組態配置功能既滿足了DTU實時性要求,也實現了數據存儲記錄功能,同時又可實現線路微機保護獨立配置功能,成功解決了測控、保護、通訊兼容共存問題,達到了簡化站端設備種類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