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分液漏斗 (2) 4HCl(濃)+MnO
2 
CuCl
2 棕(棕黃)色的煙
(5)吸收尾氣(未反應完的氯氣)和防止空氣中水蒸汽進入裝置D
5. 用以下裝置製取無水氯化銅,請回答:(1)將裝置按3-5-4-2-1-6的順序連接,裝置④的作用是______;(2)
該實驗為:製取無水氯化銅,先要製得純凈的氯氣,氯氣有毒,要對反應後的尾氣進行處理,將裝置按3-5-4-2-1-6的順序連接,3-5組成制氣裝置,4-2為凈化裝置,先用飽和氯化鈉溶液除去氯化氫氣體,再用濃硫酸除水,1為氯氣和銅反應的裝置,6為尾氣吸收裝置;
(1)將裝置按3-5-4-2-1-6的順序連接,由上述分析知,裝置④中應該盛放飽和食鹽水,降低氯氣在水中的溶解度,HCl溶於水,被除去,故裝置④的作用是: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故答案為:除去氯氣中的氯化氫氣體;
(2)在氯氣與銅反應後,會有一部分氯氣沒有參與反應,直接排放帶空氣中會造成環境污染,裝置⑥為用氫氧化鈉除掉氯氣的裝置,氯氣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氯化鈉、次氯酸鈉和水,離子式為:Cl2-+2OH-=Cl-+ClO-+H2O;
故答案為:Cl2-+2OH-=Cl-+ClO-+H2O;
(3)將裝置按3-5-4-2-1-6的順序連接好後,6中盛水,將分液漏斗活塞關閉,把導管末端的放入水中,加熱燒瓶,若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為防止倒吸應先熄滅(1)處的酒精燈,待冷卻後再熄滅(5)處的酒精燈;
故答案為:連接好後,6中盛水,將分液漏斗活塞關閉,把導管末端的放入水中,加熱燒瓶,若有氣泡冒出,停止加熱,有一段水柱上升,一段時間後,液面不變,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1).
6. 實驗室里用下列儀器和葯品來製取純凈的無水氯化銅.圖中A,B,C,D,E,F的虛線部分表示
與Cu離子的濃度有關,當Cu離子的濃度很小時就會顯藍色,而Cu離子濃度很大時會顯綠色。
7. 為了將混有K2SO4、MgSO4的KNO3固體提純,並製得純凈的KNO3溶液,某學生設計如下實驗方案:(1)操作①為_
淀反應必須在溶液中進行,以便充分反應,並使雜質完全沉澱,所以首先應當將固體配製成溶液.除去SO42-、Mg2+離子的方法一般是使它們分別形成BaSO4和Mg(OH)2沉澱,所以需要加入稍過量的Ba(NO3)2和KOH溶液,過量的Ba2+可用K2CO3溶液除去,因此實驗時必須先加入Ba(NO3)2溶液,後加入K2CO3溶液,同時要注意不可加入BaCl2、Na2CO3和NaOH溶液進行除雜,也不可用稀鹽酸調節溶液的pH,否則會引進Na+和Cl-雜質,
(1)後續實驗是在溶液中進行的,需要加水溶解,操作①需要配製成溶液,需要加水溶解,故答案為:加水溶解;
(2)先加硝酸鋇,除去硫酸根,再加氫氧化鈉,除去鎂離子,再加碳酸鈉,除去多餘的鋇離子,最後加硝酸,除去多餘的碳酸鉀和氫氧化鉀;
先加氫氧化鉀,除去鎂離子,再加氯化鋇,除去硫酸根,再加碳酸鉀,除去多餘的鋇離子,最後加硝酸,除去多餘的碳酸鉀和氫氧化鉀;
先加入硝酸鋇,除去硫酸根,再加碳酸鉀,能把鈣離子和多餘鋇離子除去,再加氫氧化鉀,除去鎂離子,最後加硝酸,除去多餘的碳酸鉀和氫氧化鉀,
故答案為:Ba(NO3)2、K2CO3、KOH或KOH、Ba(NO3)2、K2CO3或Ba(NO3)2、KOH、K2CO3;
(3)加入過量硝酸鋇溶液除去硫酸根離子,檢驗硫酸根離子已除盡,可靜止片刻在上層清液處,滴加一滴Ba(NO3)2溶液,不出現渾濁就說明硫酸根離子已經除盡,
故答案為:靜置,取少量上層澄清溶液,再加入少量Ba(NO3)2溶液,若不變渾濁,表明SO42-已除盡;
(4)幾個沉澱分別為BaSO4、BaCO3、Mg(OH)2,這幾個沉澱反應互不幹擾,因此只過濾一次,可減少操作程序,
故答案為:不需要;因為幾個沉澱反應互不幹擾,因此只過濾一次,可減少操作程序;
(5)因加入鹽酸調節溶液的pH會引進Cl-,制不到純凈的KNO3溶液(E),所以該同學的實驗設計方案中該步並不嚴密,
故答案為:不嚴密,因為加入鹽酸調節溶液的pH會引進Cl-.
8. 實驗室制無水氯化銅
實驗室里用下列儀器和葯品來製取純凈的無水氯化銅.圖中A,B,C,D,E,F的虛線部分表示玻璃管介面,介面的彎曲和伸長等部分未畫出.根據要求填寫下列各空白:
(a)如果所制氣體從左向右流向時,上述各儀器裝置的正確連接順序是(填寫各裝置的序號)_____接____接___接___接______接______;其中(2)與(4)連接時,玻璃管介面(用裝置中字母表示)應是______接____
(b)裝置(2)的作用是________;裝置(4)的作用是______;裝置(6)中發生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c)實驗開始時,應首先檢驗裝置的_____;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_____處的酒精燈
(d)在裝置(3)(5)的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
(e)待充分反應後,裝置(1)中的玻璃管中剩餘物呈_____色.冷卻後,將製得的產物配成飽和溶液,溶液呈______色
[解析] (a)因為題中需製取無水氯化銅,而無水氯化銅需用Cl2和Cu化合反應製取CuCl2,必先製得Cl2,圖中(5)為實驗室製取Cl2的裝置,首先左邊起始的裝置是(5),(5)中只裝載了製取Cl2的部分葯品,還得用分液漏斗裝濃硫酸,(5)要連接(3),形成制Cl2的裝置;這種裝置制出的Cl2中常含有HCl和H2O,必須用水把HCl去掉,用濃硫酸把水去掉,所以制出的Cl2要通入(4)(去掉HCl),再通入(2)(去掉水),得到無水的Cl2,再通入裝有Cu的燃燒管(1)中,最後剩餘的Cl2通入(6)中(用NaOH溶液吸收Cl2).介面應是C接B(充分洗滌)(b)裝置(2)是洗氣瓶,瓶中裝有濃硫酸,利用濃硫酸的吸水性,可以乾燥Cl2(Cl2和濃硫酸不反應).裝置(4)是洗氣瓶,瓶中裝有水,利用HCl極易溶於水而Cl2微溶於水的原理,把HCl吸收掉,達到凈化Cl2的目的.裝置(6)是氣體吸收瓶,因為沒有反應完全的Cl2是有毒的氣體,可能逸出,為防止Cl2放出污染空氣,所以用NaOH溶液吸收(c)為防止產生的Cl2漏出,應當在實驗開始時,首先檢驗裝置的氣密性,確定不漏氣時,再進行實驗(d)在裝置(3)和(5)的配套中所發生的化學反應是實驗室製取Cl2的反應,濃硫酸和固體NaCl反應生成HCl,HCl再和MnO2反應生成Cl2(e)在裝置(1)的玻璃管中生成無水CuCl2是棕褐色,加入水後形成水合銅離子,為綠色.
[答案] (a)(5)(3)(4)(2)(1)(6)CB
(b)除去Cl2中混雜的水蒸氣;除去Cl2中混雜的HCl;Cl2+2NaOH=NaCl+NaClO+H2O
(c)氣密性;(1)
(e)棕褐;綠
9. 實驗室里用下列儀器和葯品來製取純凈的無水氯化銅.圖中A,B,C,D,E,F的虛線部分表示玻璃
1 固體為黃褐色2 濃的氯化銅溶液是綠的,稀的是藍綠色參考 氯化銅溶於水後,在水溶液中電離出大量的銅離子和氯離子。
通常,銅離子Cu2+在水溶液中實際上是以水合離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的,水合銅離子呈藍色,所以我們常見的銅鹽溶液大多呈藍色。而在氯化銅的溶液中,不僅有水合銅離子[Cu(H2O)4]2+,還有氯離子Cl-與銅離子結合形成的四氯合銅絡離子[CuCl4]2-,該離子的顏色為黃色。
根據光學原理我們知道,藍色和黃色的混合色為綠色,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常見的一般濃度的氯化銅溶液呈綠色的原因。如果我們向氯化銅溶液中加水,則溶液中氯離子濃度變小,水合銅離子相對增多,溶液主要呈現水合銅離子的顏色(藍色)。所以我們見到的氯化銅稀溶液一般呈藍色。
10. (9分)實驗室里用下圖所示裝置製取純凈的無水CuCl 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燒瓶中發生反應的化
(9分)  (3分) (2)濃硫酸(1分)乾燥氣體(1分)(3)氫氧化鈉回(1分) 2OH - +Cl 2 =Cl - +ClO - +H 2 O(2分) (4)D(防止倒吸答)(1分)
與某學生設計如下實驗裝置用於製取純凈的無水氯化銅相關的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