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採用輔助法測凹透鏡的焦距有什麼好處:凹透鏡屬於發散透鏡,不能使實物成實像。採用輔助法,可以讓透鏡組
A、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對光線有發散作用,所以A正確;B、照相時,被照者應站在鏡頭二倍焦距之外,所以B錯誤;C、投影儀能使物體在屏幕上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所以C錯誤;D、藉助放大鏡看地圖時,地圖到放大鏡的距離應小於一倍焦距,所以D錯誤.故選A.
『貳』 怎樣可以測凹透鏡的焦距
薄凹透鏡是一種發散透鏡。實物經過凹透鏡的折射後發散,不能形成實象,因此測量凹透鏡焦距
的方法比較復雜。一般要在光具座上進行,並需增加一些輔助器件(凸透鏡、平面鏡等),然後利用匯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來測量凹透鏡焦距。
用凸透鏡輔助測量凹透鏡焦距
物距──象距法
先用一塊凸透鏡L1 把實物P 發出的光線
會聚,使之成象於P″點(可用光屏找到實象),然
後加入待測凹透鏡L,會聚光束經凹透鏡L 折射發
散後形成一個新的象點P′(仍是實象)。分別記下
P″、P′和凹透鏡L 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則物距
S = P' ' L,象距S' = P'L ,代入高斯公式f '=ss '/(s-s ')
中,即可求出凹透鏡的焦距。 步驟:①將近視眼鏡正對著太陽光,白紙與眼鏡平行;②用刻度尺量出白紙上亮環的直徑為D;③量出白紙到眼鏡的距離為L;④量出玻璃鏡片的直徑為d。(
『叄』 測量凸透鏡焦距有幾種方法
常見的有4種方法:
1、會聚法
讓光聚座支成與太陽平行,將光屏、凸透鏡依次放在光聚座上,並且固定光屏(或凸透鏡),移動凸透鏡(或光屏),直到光屏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為止,亮點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2、觀察虛象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將一較大的字帖在光屏上,頭國凸透鏡看光屏上的字,當出現該字正立放大的虛象後,逐漸加大凸透鏡與光屏的距離,直到該字的虛象正好消失為止,光屏到凸透鏡的距離即為焦距。
3、物象等大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燃燒的蠟燭,保持凸透鏡不動,同時移動點燃的蠟燭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倒立的與燭焰等大小的像為止,則物距或像距的一半即焦距。
4、一次成像法
在光聚座上依次放上光屏、凸透鏡、燃燒的蠟燭,移動蠟燭和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的倒立的放大的(或縮小的)像為止,測出物距U和像距V,代入公式1/f=1/U+1/V,即可算出焦距。
平行光入射時從透鏡光心到光聚集之焦點的距離。具有短焦距的光學系統比長焦距的光學系統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簡單的說焦距是焦點到面鏡的中心點之間的距離。照相機中 焦距f<像距<2f 才能成像。
(3)平面鏡輔助法測凹透鏡焦距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在空氣中的薄透鏡,焦距是由透鏡的中心至主焦點的距離。對一個匯聚透鏡(例如一個凸透鏡),焦距是正值,而一束平行光將會聚集在一個點上。對一個發散透鏡(例如一個凹透鏡),焦距是負值,而一束平行光在通過透鏡之後將會擴散開。
焦距以最常見的標示習慣,如果第一個表面的透鏡是凸透鏡,R1的數值是正值,如果是凹透鏡則是負值;如果第二個表面是凹透鏡,R2的數值是正值,如果是凸透鏡則是負值。要注意的是,即使如此,不同的作者仍可能會有不同的標示習慣。
對一個球形曲率的鏡子,焦距等於鏡子的曲率半徑的一半。凸面鏡的焦距是正值,凹面鏡的焦距是負值。
凸透鏡和凹透鏡都沒有一定的焦點,只有平行於主光軸的且到主光軸距離相等的光線才會完全在主光軸上相交。、之所以看到許多經過凸透鏡的平行於主光軸但到主光軸距離不相等的光線有一個「焦點」是因為該凸透鏡鏡面的曲率半徑較大,光線偏折程度的差異不明顯。
『肆』 鑒別輔助法測凹透鏡焦距實驗中,調凹透鏡和調像屏,像屏上像的清晰度變化有何區
調像屏物像變化的慢,調凹透鏡物像變化的快
『伍』 輔助透鏡成像法測量凹凸鏡焦距時,對第一次凹透鏡成像有什麼要求
凹透鏡亦稱為負球透鏡,鏡片的中間薄,邊緣厚,呈凹形,所以又叫凹透鏡。凹透鏡對光有發散作用。近視眼鏡是凹透鏡。凹透鏡分為雙凹,平凹,凹凸(注意:凸凹透鏡是凹度大於凸度...
『陸』 怎樣測凹透鏡焦距
薄凹透鏡是一種發散透鏡。實物經過凹透鏡的折射後發散,不能形成實象,因此測量凹透鏡焦距
的方法比較復雜。一般要在光具座上進行,並需增加一些輔助器件(凸透鏡、平面鏡等),然後利用匯聚光束或平行光束來測量凹透鏡焦距。
用凸透鏡輔助測量凹透鏡焦距
物距──象距法
先用一塊凸透鏡L1 把實物P 發出的光線
會聚,使之成象於P″點(可用光屏找到實象),然
後加入待測凹透鏡L,會聚光束經凹透鏡L 折射發
散後形成一個新的象點P′(仍是實象)。分別記下
P″、P′和凹透鏡L 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則物距
S = P' ' L,象距S' = P'L ,代入高斯公式f '=ss '/(s-s ')
中,即可求出凹透鏡的焦距。
『柒』 輔助透鏡成像測凹透鏡焦距時,對虛物及凹透鏡的位置要求及原因
由於凹透鏡焦距為負數,以下焦距均值其絕對值。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以內時,成正立、放大的實像,像與物在透鏡的同側; (u<f)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時,成像於無窮遠; (u=f)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一倍焦距以外兩倍焦距以內時,成倒立、放大的虛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f<u<2f)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兩倍焦距時,成倒立、等大的虛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u=2f)
當物體為虛物,凹透鏡到虛物的距離為兩倍焦距以外時,成倒立、縮小的虛像,像與物在透鏡的異側。 (u>2f)
當厚度變大時,情況會更復雜。當厚度足夠大時相當於伽利略望遠鏡,厚度更大時還會相當於正透鏡。
凹透鏡對光線起發散作用,
凹透鏡
成一個正立、縮小的虛像,
像物同側,v<u
物近像近像變大,物遠像遠像變小。
1/u+1/f=1/v(u為物距,v為像距,f為焦距,與凸透鏡一樣)註:u、f、v都取正數。
『捌』 利用凸透鏡輔助法測凹透鏡的焦距的物距和像距怎麼算
如果假定:物距是 u,像距是 v,焦距是 f。則,三個距離之間滿足以下關系式:1/f = 1/u +1/v。
讓一束平行光照在凸透鏡上,測出凸透鏡的焦距f1.把凹透鏡放在折射光的一側,移動凹透鏡,直到從凹透鏡出來的光也是平行光時為止,測出兩透鏡間距a.則f2=f1-a。
原理:本應相交在凹透鏡焦點上的入射光線,經凹透鏡折射後,折射光線與主軸平行.焦距:焦點與光心的距離。
(8)平面鏡輔助法測凹透鏡焦距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物體放在焦點之外,在凸透鏡另一側成倒立的實像,實像有縮小、等大、放大三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實像越大。物體放在焦點之內,在凸透鏡同一側成正立放大的虛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虛像越大。在焦點上時不會成像。 在2倍焦距上時會成等大倒立的實像。
『玖』 如何測凹透鏡的焦距
光束經凹透鏡折射後發散,不能形成實像,因此不能直接測量凹透鏡的焦距.在光具座上可借用凸透鏡、平面鏡、望遠鏡等輔助器件,以及視差法等4種方法測量凹透鏡的焦距. 一種方法如下: 目的】研究測量凹透鏡焦距的方法. 【原理】如圖所示,在凹透鏡中心粘貼一個半徑為r(r小於透鏡半徑)的黑色圓紙片M,另在白紙N上畫一半徑為2r的圓圈.用平行光照射透鏡,調節透鏡和白紙屏間的距離,使黑圓紙片M的影恰好與白紙N上的圓圈重合.應用三角形相似的定理及透鏡焦距的定義可知,MN間的距離等於凹透鏡的焦距f.(待學完三角形相似的定理就會證明了). 【器材】:黑圓紙片M、凹透鏡和零件(7)、(14). 【步驟】1.按圖2—4安裝器材. 2.使凹透鏡正對陽光,同時調節M、N間距離,直至M的影和N上的圓圈重合為止. 3.用刻度尺量出白紙到凹透鏡的距離. 4.改用另一半徑的黑圓紙片及相應的帶圓圈的白紙N重做幾次. 【注意事項】1.把黑圓紙片的中心(透鏡中心)與白紙上的圓圈中心安置在一條直線上. 2.為了使影和圓圈准確的重合,應細心調節M、N間的距離. 3.光線要正對凹透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