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制備並導出氧氣的裝置是什麼意思
這個的話就是說你在某個儀器裡面自備好氧氣之後再把氧氣導出去
B. 充氧裝置原理
充氧裝置氧氣泵的原理:是將空氣壓入水中,讓空氣中的氧氣與水體充分接觸,使氧氣融入水中,從而增加水體的溶氧量,以保證耗氧類生物的生長需求。
充氧泵裡面是一個線圈,通過50hz/220v的交流電,利用電磁感應的原理,線圈一端的銜鐵會形成50hz的推挽運動,帶動氣泵的氣室一吸一合,氣室上面有兩個單向氣閥,一個只進氣不出氣,連接外面的空氣,進氣口處有過濾海綿,氣量小的時候,要看一下是不是海綿臟了;另一個只出氣不進氣,連接的就是氣泵的出氣口。
水族用氧氣泵也叫增氧泵、空氣泵、打氧泵等,是增加水體的溶氧量的設施,與工業增氧泵工作原理相似,一般功率較小,因使用方便高效,成本低廉,氧氣泵在現代魚類養殖中應用非常廣泛。
當魚兒缺氧的時候,魚兒總在水面上層游動,且經常探頭到水面。 大家一定不要以為這是魚兒活潑的表現。當水中缺氧時,魚兒也有求生本能,會讓他們都集中在水面,並且努力吞咽空氣中的氧氣。當然了,空氣中的氧氣是無法直接被魚所呼吸的。而且長期如此,魚兒因消耗大量體力導致其他問題。魚兒在水中呆滯無力,尾鰭不展。當魚兒因生病或受傷時也會出現這種情況。但真出現這種情況時,我們要做的,還是要先檢查是否是缺氧的緣故。
C. 為什麼每個氧氣裝置旁邊都有吸引裝置
或者說,醫院病房中每個「氧氣裝置」(中央供氧系統)中,都伴隨「吸引裝置(中央專負壓系統)」屬。醫院對病患護理處理對呼吸困難、缺氧的患者需要提供額外的氧氣外,吸痰、排除體內積液、清洗等,還需要負壓設備進行吸引,隨著醫療設備水平的提高,改善病區環境等工作的開著,現在有條件的醫院都採用中央供氧系統,通過管道將氧氣納入集中管理,有利於安全以及臨床使用,在布設氧氣管道同時,增加集中提供負壓的連接裝置,也就是「吸引裝置」,有效減少病區內存放備用的氧氣瓶、電動吸引器等,節約購置、管理維護費用,且大大的方便護理人員操作、有效釋放救治時病床周圍設備佔用空間。「中央供氧系統」、「中央負壓系統」、「中央呼叫系統」、甚至「中央監護系統」都成為現代病區床位的基本設置。某些特殊場合,還有「中央正壓系統」提供醫用氣動裝置的壓縮氣體的動力源呢。
D. 醫院用的可以插電製取氧氣的裝置,叫什麼名字一個透明的小瓶子,裡面放入水,插上電就開始反應,給病人吸
叫氧氣濕化瓶
醫院拿到氧氣後,要把氧氣輸送進管道里,管道直達每個病房。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每個病房裡都有一條長長的方形鋁合金管道,那裡邊就是氧氣管道。至於你說的那個瓶子,是氧氣濕化瓶,可以接在氧氣瓶上或醫院的供氧管道介面上。裡面裝的就是水,不是製取氧氣的,而是用來觀察氣泡冒出的速度來控制氧氣流速的。
E. 火力發電廠中給水加氧的原理
給水加氧處理(OT)是在高純度給水中加入適量的氧化劑(O2或H2O2)以達到減緩熱力設備腐蝕的目的,它與給水除氧的 AVT還原性水工況截然相反,是一種氧化性水工況。加氧處理是20世紀70年代德國開發出來的一種新型的爐水處理方式,不久便用於前蘇聯、義大利、丹麥等歐洲國家,近 20a來,澳大利亞、日本、美國等國家也相繼應用了這一技術。我國於20世紀80年代末首先在華東某電廠一台 300MW直流鍋爐上使用。OT 處理推廣應用較快,主要是由於該種處理方式有明顯的效益。採用OT處理後,鍋內沉積物量減少、腐蝕損壞降低、直流爐爐管和加熱器壓降快速升高問題得到了解決、鍋爐清洗頻率降低、凝結水凈化裝置運行周期延長、給水管道FAC大有改善等。因此,目前德國、日本、前蘇聯和中國等許多國家將OT 處理方式列入國家標准,如表1所示。
OT處理方式本身也在不斷發展。最初是中性處理(NWT),它是將O2加入中性的高純水中,由於NWT 處理對水的pH值不起任何緩沖性,少量酸性物就會引起 pH 值下降,甚至有導致酸性腐蝕和氫脆的可能,加之人們擔心碳鋼在低溫區的腐蝕速度高和銅合金的腐蝕等問題,研究開發了給水添加少量氨,將給水pH值由6.5-7.0提至8.0-8.5,同時加氧處理的方法,稱為聯合水處理(CWT)。從應用范圍來看,最初用於全鐵部件的直流爐,後又擴大到凝汽器和低壓加熱器是銅合金的直流爐,目前已用於汽包鍋爐。
1 加氧處理原理及主要控制指標
從熱力學觀點來看,鍋爐給水採用除氧的AVT處理時,碳鋼的腐蝕電位在-0.30V左右,給水pH在8.8-9.5之間,從Fe-H20 電位pH圖可以看到,處於鈍化區,鈍化膜是Fe3O4。給水加氧後,碳鋼的腐蝕電位會升高數百毫伏達到 0.15-0.30V,如圖 1所示,碳鋼表面原Fe3O4 膜中部分Fe 2+會進一步氧化生成 Fe2O3,其反應:
2Fe 2+ +1/2O2+2H2O——Fe2O3+4H+
因此,在有氧純水中,碳鋼表面形成雙層氧化膜,內層是磁性氧化鐵(Fe3O4)膜,外層是Fe2O3膜,這樣的雙層氧化膜能更有效阻止碳鋼的腐蝕。大量試驗證明:在中性純水(電導率〈0.1μS/cm)中,加氧使碳鋼的腐蝕速度降低 2-3個數量級。
在有氧的高純水中,影響碳鋼和銅合金腐蝕的主要因素有pH 值、氧濃度和電導率等。
1.1 給水pH 值
碳鋼在無氧除鹽水中的腐蝕速度與pH 值有關,隨著 pH 值的升高,碳鋼的腐蝕速度逐步降低;而在有氧的除鹽水中,碳鋼的腐蝕速度在 pH 值為7 時降得很低,並且不再隨著pH 值的升高有所改變,如圖2 所示。
從熱力學觀點來看,在無氧或有氧的高純水中,銅均處於鈍化狀態,不過在無氧的高純水中,銅表面形成淺黃色的氧化亞銅(Cu2O),在有氧的高純水中,形成黑色的氧化銅(CuO),後者在純水中的溶解度大於前者,且二者均受高純水pH 值的影響,pH值在 8.5-9.0 范圍內,銅合金的腐蝕速度可達很低(通常加氨量 100μg/l左右)。當 pH>10 時,由於生成銅氨絡合物,銅合金的腐蝕速度顯著增加。國內某電廠直流爐採用CWT處理結果表明:當給水pH 值控制在8.7±0.1范圍內,低壓加熱器出口水中銅含量均低於AVT處理時的5.0 μg/l水平,爐前給水的銅含量也可達到AVT處理時的 2.6μg/l 水平,而給水pH值降至 8.3 時,給水中銅含量將比AVT處理時增加60%。國內另一電廠實施 CWT處理時,pH值控制在8.7-8.9,低壓加熱器出口水中銅含量接近AVT處理時的 5.0μg/l 水平。
1.2 氧濃度
保持純水中的氧濃度是為了保證碳鋼的腐蝕電位高於其鈍化電位。日本等國在這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工作,圖 3為日本砂川電廠 4號機組採用CWT處理時,溶解氧量與腐蝕電位的關系,當水中溶解氧在 20-50 μg/l時,電位可以進入Fe2O3區域,加氧最低濃度為 20μg/l,但是世界上絕大多數採用CWT處理的國家推薦加氧最低濃度為50μg/l,此外,試驗還發現維持 Fe2O3 的電位所需氧濃度比生成 Fe2O3的電位所需氧濃度低得多。
圖4 為日本砂川電廠 4 號機組採用CWT處理時,在開、停爐期間腐蝕電位的變化情況。腐蝕電位在0-100mV 之間,變化最大值為100mV,電位仍然處於電位-pH 圖中 Fe2O3 區域,說明開、停機組期間也可採用 CWT處理。
在中性純水中,加氧會使銅合金的腐蝕速度急劇增大,如圖5 所示,因此,在低壓加熱器為銅合金材料的機組上採用 CWT 處理時,必須控制給水中氧濃度在合適的濃度。據原蘇聯介紹,通過低壓加熱器的給水氧濃度控制在70-120μg/l范圍,銅合金腐蝕速度最低;國內現場實驗結果表明:對於銅鐵部件的熱力系統,給水中氧濃度控制在100±20 μg/l 時,低壓加熱器系統出水和爐前給水中銅含量不會高於AVT處理時的值。可見兩者的實驗結果完全一致。
1.3 給水電導率
在加氧水中,電導率與碳鋼的腐蝕速度近似於線性關系,如圖 6 所示。隨著給水的電導率增加,碳鋼的腐蝕速度會顯著增加。實際上,水的電導率是水中雜質含量的綜合反映,電導率高,雜質含量就多,水中的雜質特別是氯離子妨礙正常的磁性氧化鐵保護膜的生成,反應如下:
2Fe 2+ +H2O +1/2O2 +8Cl- ——2[FeCl4]- +2OH-
研 究 結 果 表 明 : 當 水 的 陽 離 子 電 導 率 為0.1μS/cm 時,隨著氧濃度的增加(超過 50μg/l),碳鋼的腐蝕速度會顯著下降;而當陽離子電導達到0.3μS/cm 時,腐蝕速度開始增大,這就是為什麼世界各國將陽離子電導率=0.3 做為門限值,當給水陽離子電導率大於此值時,應停止加氧處理。
2 汽包鍋爐加氧處理
目前,加氧處理已開始在汽包爐上使用,表2是美國和我國汽包爐加氧處理給水和爐水控制指標。可以看出,與直流爐加氧處理相比,汽包鍋爐加氧處理有以下不同。
(1) 汽包鍋爐採用 OT 處理比直流爐要高些,前者要求給水陽離子電導率<0.1μS/cm,而後者只要求陽離子電導率<0.2μS/cm。
(2) 汽包鍋爐有爐水濃縮問題,因此,嚴格控制爐水水質是實施 OT處理的關鍵之一。美國規定爐水陽離子電導率<3μS/cm,我國空冷機組規定爐水陽離子電導率<1μS/cm,兩國標准中對爐水氯離子都有規定,且相同,即Cl-<100μg/l。
(3) 汽包鍋爐加氧處理還對下降管和底部水冷壁氧濃度有要求,規定必須小於 5μg/l,否則爐水中雜質發生濃縮時可能產生點蝕。
3 OT處理優點
長期現場應用證明OT處理具有以下優點:
3.1 汽水系統中 Fe濃度顯著降低
日本直流鍋爐採用 CWT處理後,熱力系統各部位的鐵濃度大大降低,僅為 AVT處理時的1/2-1/4。國內某電廠 1 台 500MW超臨界直流鍋爐採用CWT處理後,給水鐵離子平均值由過去AVT處理的5.6μg/l 下降至0.3μg/l,下降80%,凝結水和高加疏水的鐵離子濃度也有顯著下降,其濃度僅為 AVT 處理時間的 10-20%。
3.2 鍋爐的結垢速度明顯降低
日本現場使用發現,CWT處理時,鍋爐各部位的結垢速度僅為 AVT 處理時的 1/2-1/3。國內某電廠 1 台 300MW亞臨界直流鍋爐採用CWT 處理僅 1a,檢查發現:CWT處理期間鍋爐結垢速率為39.99g/(m2 a),與AVT 處理相比,結垢速度降低了54.6%。國內另一電廠直流鍋爐採用 CWT處理後,省煤器和水冷壁垢的沉積速度比 AVT處理時分別下降69%和87%。
3.3 鍋爐和給水加熱器的壓降顯著降低
國內某電廠 1台 500MW直流鍋爐,AVT處理運行 2 年多,鍋爐壓差從 4.4MPa上升至7.6MPa;而在CWT處理運行半年後,壓差已由原來的7.6MPa下降至 6.1MPa,給水泵轉速隨鍋爐壓差下降而減慢,滿負荷時汽泵轉速從4425r/min 下降到 4222r/min,耗汽量相應減少,機組效率提高。
日本某電廠運行經驗也證明:與AVT處理相比,CWT處理的鍋爐壓降和給水加熱器壓降分別減少 15kg/cm2 和 5kg/cm2。
3.4 凝結水除鹽設備運行周期延長
採用CWT處理後,凝結水除鹽設備再生頻率只有AVT 處理時的 1/5-1/10,從而減少了再生劑用量,降低了運行費用,也有利於環境保護。
F. 電廠設備高加低加和除氧器
在機組運行中,高加低加和除氧器都是同時使用的,當然,在事故狀態下,高加或者低加如果有缺陷,可以停用,但是除氧器必須使用。
G. 氧氣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氧氣發生裝置和收集裝置是什麼
實驗室中 二氧化碳是碳酸鈣和鹽酸是固液型不加熱 收集向上排空氣氧氣是氯酸鉀 二氧化錳加熱是固固加熱 收集排水
H. 怎樣製作簡易加氧器
1、高山流水式:就是魚缸用常流水,入水口高出魚缸水面20厘米以上,水流入魚缸時會激起水花帶起水泡,能較少的增加魚缸水的含氧量。特點:投資最少,效果最小。
2、漂浮式:要個小功率馬達,用泡沫漂浮或固定在魚缸某處,馬達帶動扇葉攪動魚池水,也可以增加水的含氧量。特點:花費較少,但動靜大,對魚的生活影響大。
3、潛水泵式:花幾十塊錢,買個魚缸專用的潛水泵,換水供氧都可以,而且靜音,很適合家庭觀賞魚缸適用。買的時候和老闆詳細了解下安裝方法就可以了。
你可以拿一個柔韌行很好的或外面買的水瓶(怎麼樣的都行)注意不要太硬,拿一根吸管,在水瓶蓋上扎一個洞把吸管扎進去,再用一些膠把扎的洞和吸管地方粘老(最好不要漏氣), 一擠水瓶氧氣就順著吸管出來了,難道不是小型的,廉價的,環保的,簡易的加氧器嗎,又不耗電。
I. 發電廠中制氫站產生的氧氣能利用嗎如何利用
是可以利用的,但是首先要看這氣體中都有哪些雜質?壓力如何?其次是你需求的純度是多少?有沒有要求的?若是純氫就先除去其中的水分(和氫氣很容易反應生成水的),然後再用變壓吸附裝置提純氧氣。這樣製取的氧就可以用在很多方面的。
可以打進焚燒爐中,使燃料燃燒更加充分。減少有害氣體、煙塵的產生,提高
燃燒效果,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J. 供氧裝置有哪些
國內應用普遍的中心供氧楊其產生裝置包括氣歧管、氧氣瓶和氧氣發生器三中,氣歧管,主要用於中小型醫院的需求相對較低的醫療機構,而氧氣瓶主要用於大型醫院。氧氣發生器的成本是比較高的,但後來使用成本低,是現在使用的許多醫院。燃氣管道通常是由黃銅製成的,它的直徑范圍從Φ8,Φ35。一般每層都配備一個壓力減速器(既是減壓器和閥停止氣體流動的功能)。中心供氧護士站配備一個醫療氣體報警系統,它是通過導線與減壓器連接。
氧氣對我們的能量和健康很重要。除非身體獲得足夠的氧氣,否則就會出現疲勞,換氣過度和昏厥等症狀,在極端情況下甚至會死亡。
氧氣的角色
氧氣濃度出現任何變化都會影響身體呼吸的方式。氧氣需求量因人而異,並且完全依賴身體調整和彌補低氧。由於把氧氣當做能量使用,因此是人類生存不可缺少的元素。體內細胞需要氧氣才能存活。
呼吸系統
呼吸過程涉及吸入和排出空氣。空氣在胸腔肌肉擴張時進入肺部。然後肌肉收縮迫使空氣排出。這是一個讓氧氣在體內移動的簡潔而必需的過程。空氣通過氣管進入肺部,然後由紅血細胞中的血紅素把氧氣攜帶到心臟。最終,二氧化碳被返回肺部並呼出體外。
循環
空氣通過細支氣管到達叫做肺泡的微氣囊。在這里,小血管攜帶血液通過這些肺泡並更換新鮮氧氣。毛細血管攜帶這些含氧豐富的血液從肺部到達心臟左心室,然後通過動脈泵壓到身體所有部位。
細胞接收血液中的氧氣並排除二氧化碳等廢物,然後通過靜脈傳輸到右心室。這里的血液含氧量極少,並且大多數是廢物垃圾。血液被泵壓回肺部,然後通過毛細血管把廢物送進肺泡。這時再通過呼氣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細胞過程
細胞過程需要氧氣燃燒從食物獲得的熱量。這一過程用於把食物轉變成能量,原理與植物把能量轉變成糖的光合作用是相反的。叫做檸檬酸循環(或克雷布斯循環)的循環序列在細胞內驅動這個步驟。該過程能在叫做腺苷三磷酸的細胞中儲存能量,需要使用氧氣並產生二氧化碳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