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種子萌發實驗過程記錄思維導圖
植物種子萌發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觀察植物種子萌發時,各部分結構的生長順序及各結構特點;
2、研究植物種子萌發的條件是否需要光照。
Ⅱ 某生物興趣小組以大豆種子為實驗材料對植物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進行探究.現將他們的實驗設計與結果整理於
(1)乙同學設計的實驗與甲丙兩同學的相比,不足之處是種子的數量太少,分別只用了5粒種子,這樣偶然性大(種子已死亡或休眠),我們一般取多粒種子.因此提出合理建議是增加種子數量,可以避免實驗結果的偶然性.
(2)由甲同學設計的實驗有唯一變數是溫度,所以甲同學探究的是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由乙同學設計的實驗有唯一變數是水分,所以乙同學探究的是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由丙同學設計的實驗有唯一變數是光,所以丙同學探究的是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根據實驗現象可得出的結論是種子的萌發不受光的影響.
(3)種子的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而盡量選用粒大飽滿的種子,這樣的種子中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可使種子萌發時有充足的營養,萌發出的幼苗更茁壯.飽滿大豆種子子葉的內貯存著更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夠保證大豆種子正常萌發、幼苗健壯.
(4)麥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胚根最先突破種皮形成根,胚軸伸長,胚芽發育成莖和葉.種子萌發時,吸水膨脹,種皮變軟,呼吸作用增強,將儲存在子葉或是胚乳內的營養物質逐步分解,轉化為可以被細胞吸收利用的物質,輸送到胚的胚軸、胚根、胚芽,種子內的有機物逐漸減少.
故答案為:
(1)種子的數量太少;(2)丙;種子的萌發不受光的影響;(3)子葉;(4)萌發的種子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機物.
Ⅲ 為了探究菜豆種子萌發所需的條件,某同學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說明:A、B、C三個裝置都放在光照條件下):
(1)菜豆種子的營養物質儲存在子葉里,在種子萌發時,由子葉將營養物質轉給胚芽、胚軸、版胚根利用.由權胚根發育成根,胚芽發育成莖和葉,胚軸發育成連接根與莖的部位.
(2)該同學為了「探究菜豆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設置了2組對照實驗,A與B,變數是水分;B與C,變數是空氣.目的是探究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2)對照組是實驗變數沒有變化的一組B組,實驗組是變數有變化的一組A、C組..因此,如果參照該實驗來探究菜豆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我們應該選擇B組裝置作為對照,還需要的另一實驗組仿照B組進行,D組是用菜豆種子、濕棉花、在無光的條件下(遮光).如D組也萌發,表明種子的萌發與光無光,如不萌發表明種子的萌發需要光.
故答案為:
(1)子葉;胚根;
(2)種子的萌發需要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氣.
(3)D組是用菜豆種子、濕棉花、在無光的條件下(遮光)..
Ⅳ 如圖是某同學設計的「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實驗裝置示意圖,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1)能萌發
(1)1號種子所處的環境中缺水水分,因此不能萌發;2號種子具備了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即:適量的水分、充足的空氣、適宜的溫度.因此,種子能萌發;3號種子浸沒在水中,缺少空氣,因此不能萌發.4號種子所處的環境溫度太低且缺水水分,因此種子不能萌發;5號種子所處的環境溫度太低,即沒有適宜的溫度,因此種子不能萌發;6號種子浸沒在水中,缺少空氣,且所處的環境溫度太低,因此種子不能萌發.
(2)1號和2號種子唯一的變數是水分,因此1號和2號種子對比,說明種子萌發需要 一定的水分;3號與2號種子唯一的變數是空氣,因此3號與2號種子對比,說明種子萌發需要 充足的空氣;5號與2號種子唯一的變數是溫度,因此5號與2號種子對比,說明種子萌發需要 適宜的溫度;因此這個實驗說明種子萌發所需的外界條件是適宜的溫度、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3)種子萌發必須同時具備外界條件和自身條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具備了,沒有萌發的原因應該是種子的自身的條件不適宜,如胚不完整、胚不是活的等.
(4)對照實驗:指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之外,其他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其中不同的條件就是實驗變數;設計原則:一個探究實驗中只能有一個實驗變數,其他因素均處於相同理想狀態,這樣便於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響、干擾實驗結果的可能,要探究的實驗因素應是變數,因此這個實驗中的種子必須是同一種植物的種子.
故答案為:
(1)2號.
(2)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氣;
(3)種子結構不完整、胚死亡或正處於休眠期.
(4)是
Ⅳ 實驗探究下表是探究豌豆種子萌發所需條件的相關實驗設計下列描述不正確的是
種子萌發所需要的外界條件有要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三個外界條件.
(1)將Ⅰ裝置置於溫暖的環境中,C號種子由於沒有一定的水而不萌發,A號種子因浸沒在水中缺乏空氣而不能萌發,而B2號種子由於滿足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等種子萌發的條件會萌發;由於Ⅱ裝置置於寒冷的環境中,由於溫度太低,所以3粒種子都不會萌發,故只有B號種子能夠萌發,其他五粒種子均不萌發.
(2)設置A、B對照,存在唯一的變數--空氣,其它因素都相同,探究的問題是空氣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3)根據B、E對照,所處的環境滿足充足的空氣和一定的水分,但溫度一個是25℃,一個是2℃,所以能構成一組對照實驗,變數是溫度,主要是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因此,假設是溫度是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4)在種子萌發的過程中,首先吸水,子葉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胚根、胚芽、胚軸,胚根發育成植物的根,胚芽發育成植物的莖和葉,胚軸伸長發育成連接莖和葉的部分.因此,在實驗中,萌發出的幼苗的根是由種子的胚根發育而來的.
故答案為:
(1)B
(2)空氣 水分 適宜的溫度
(3)光照 無
(4)胚 胚根
Ⅵ (2012桐城市模擬)如圖是探究「影響植物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的實驗裝置,對這個裝置進行分析和評價合
種子萌發的條件分為自身條件和外界條件.自身條件是完整有活力的胚和供胚發育的營養物質;外界條件是充足的空氣、一定的水分和適宜的溫度.
A、該裝置可以同時探究水分、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不能探究溫度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B、①種子可以和②種子形成對照,說明水分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C、②種子可以和③種子形成對照,說明空氣對種子萌發的影響.不符合題意;
D、每組只選用了一粒種子,存在偶然性,實驗結論不科學.符合題意;
故選:D
Ⅶ 如圖所示是研究植物某一生命活動過程的裝置,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該實驗可用於檢驗植物呼吸作用
A、植物的呼吸作用釋放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使丁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該實驗可用於檢驗植物呼吸作用產生CO2,A正確;
B、裝置甲已經把鼓入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吸收,裝置丙不遮光,植物因為缺乏二氧化碳也無法進行光合作用,不能釋放氧氣,因此從裝置丁出來的氣體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B錯誤;
C、裝置丙中萌發的種子能進行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因此裝置丁中也會出現渾濁現象.C正確;
D、氫氧化鈉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因此裝置甲的作用是吸收鼓入空氣中的CO2,避免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對實驗造成干擾,D正確.
故選:B.
Ⅷ 請你設計實驗來探究種子萌發是否需要光照或需要適宜的土壤
好笨,你分別設置個對比實驗就行了嘛,一個沒光照,一個沒土壤的,一個什麼都沒的,都給它的適宜的溫度和水份
最後比較它們的結果有什麼不同
Ⅸ 種子萌發形成幼苗的過程的實驗報告怎麼寫
植物種子萌發實驗報告:
一、實驗目的
1、觀察植物種子萌發時,各部分結構的生長順序及各結構特點;
2、研究植物種子萌發的條件是否需要光照。
二、實驗材料:
生長狀況良好的綠豆種子10顆、兩個透明塑料杯(自製)、脫脂棉、水 三、實驗過程
1、製作培養杯:將脫脂棉平鋪在塑料杯中。
2、將10顆綠豆種子放在盛有水的杯中浸泡一夜後,各取5顆放在兩個透明塑料杯中方法是用鑷子將種子放在脫脂棉與瓶壁之間,然後小心向杯中加水至水面離杯底2cm高,將一個培養杯放在溫度(約25攝氏度)有光處(如窗檯),另一個放在溫度相同的黑暗處。
3、每天定時(早上9點)觀察種子發芽情況,並拍攝照片記錄種子萌發情況,同時進行文字描述。在描述時注意描述植物長出來結構的名稱(胚根、子葉、真葉、胚軸);描述葉片顏色、胚軸顏色;測量並記錄幼苗高度的變化。
四、實驗結論:
1、我發現種子萌發時先長胚根再長子葉。
2、子葉的形狀是圓扁形,真葉是披針形。
3、黑暗中發芽的綠豆胚芽是網狀。
4、我認為植物種子的萌發不需要光照。
五、發現問題
在實驗過程中我還發現了以下問題:
如果把長出胚根的種子放到沒水的地方,它就會生長緩慢。
如果用手觸碰幼胚,它就會停止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