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風扇在電路中的符號是什麼
風扇主要由扇頭、葉片、網罩和控制裝置等部件組成。扇頭包括電動機、前後端蓋和搖頭送風機構等。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
工作原理:直流電機、直流無刷電機等小功率電機在小型電扇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來分析一下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溫度自然會升高。
但人們為什麼會感覺到涼爽呢?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發明:
機械風扇起源於1830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涼爽,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㈡ 風扇是根據什麼發明的
可用來驅散室內熱氣。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發明
電風扇究竟是誰發明的,現在已經很難找到相關的資料了。據說,1882年,美國紐約的克羅卡日卡齊斯發動機廠的主任技師休伊•斯卡茨•霍伊拉,最早發明了商品化的電風扇。第二年,該廠開始批量生產,當時的電扇,是只有兩片扇葉的台式電風扇。
1908年,美國的埃克發動機及電氣公司,研製成功世界上最早的齒輪驅動左右搖頭的電風扇。這種電風扇防止了不必要的三百六十度轉頭送風,而成為以後銷售的主流。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工作原理
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內能。
電風扇工作時(假設房間與外界沒有熱傳遞)室內的溫度不僅沒有降低,反而會升高。讓我們一塊來分析一下溫度升高的原因:電風扇工作時,由於有電流通過電風扇的線圈,導線是有電阻的,所以會不可避免的產生熱量向外放熱,故溫度會升高。但人們為什麼會感覺到涼爽呢?因為人體的體表有大量的汗液,當電風扇工作起來以後,室內的空氣會流動起來,所以就能夠促進汗液的急速蒸發,結合「蒸發需要吸收大量的熱量」,故人們會感覺到涼爽。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構造
轉子:由磁鐵、扇葉及軸組成;定子:由硅鋼片、線軸及軸承組成;控制電路:由IC感應磁鐵N.S.極經由電路控制其線圈導通而產生內部激磁使轉子旋轉。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種類
按電動機的結構形式分:有單相電容式、單相罩極式、三相感應式、直流及交直流兩用串激整流子式電風扇,按用途可分為家用電風扇和工業用排風扇。
家用電風扇
有吊扇、台扇、落地扇、壁扇、頂扇、等;台扇中又有搖頭的和不搖頭之分,也有的轉頁扇;落地扇中有搖頭、轉頁的。還有一種微風小電扇,是專門吊在蚊帳里的,夏日晚上睡覺,一開它頓時就微風習習,可以安穩地睡上一覺,還不會生病。
工業用的排風扇
主要用於強迫空氣對流之用。電風扇用久以後,扇葉的下面很容易沾上很多灰塵。這是電風扇在工作時,由於扇葉和空氣相互摩擦而使扇葉帶上了靜電,帶電的物體能夠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從而能夠吸收室內飄浮的細小灰塵造成的。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使用和保養
1、使用前應詳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充分掌握電風扇的結構、性能及安裝、使用和保養方法及注意事項。
2、台式、落地式電風扇必須使用有安全接地線的三芯插頭與插座;吊扇應安裝在頂棚較高的位置,可以不裝接地線。
3、電風扇的風葉是重要部件,不論在安裝、拆卸、擦洗或使用時,必須加強保護,以防變形。
4、操作各項功能開關、按鍵、旋鈕時,動作不能過猛、過快,也不能同時按兩個按鍵。
5、吊扇調速旋鈕應緩慢順序旋轉,不應旋在檔間位置,否則容易使吊扇發熱、燒機。
6、電風扇的油污或積灰,應及時清除。不能用汽油或強鹼液擦拭,以免損傷表面油漆部件的功能。
7、電風扇在使用過程中如出現燙手,異常焦味,搖頭不靈,轉速變慢等故障時,不要繼續使用,應及時切斷電源檢修。
8、收藏電扇前應徹底清除表面油污、積灰,並用干軟布擦凈,然後用牛皮紙或干凈布包裹好。存放的地點應乾燥通風避免擠壓。
編輯本段新穎獨特的電風扇
聲控電風扇
美國通用電器公司研製出的這種用聲控電風扇裝有微型電子接收器,只需在不超過3米的地方連續拍手2次,電風扇就會自動運轉;若再連續拍手3次,電風扇又會自動停轉。
冷氣風電風扇
歐洲市場上推出了一種風扇與冰箱相結合的新型電風扇,其風扇有一個製冷機芯,機芯的中心圓筒中有混合液體,將此機芯置於冰箱中3個小時後取出配用,即可吹出冷風,給人以有冷氣吹來的感覺。
無雜訊電風扇
日本三菱公司開發的這種幾乎沒有雜訊的電風扇,裝有特製的鳥翅狀葉片,可產生一股渦動氣流,且採用直流電機,不加防護罩,很適合有微機、文字處理機、復印機的場所使用。
燈頭電風扇
美國發明的這種可安裝在燈泡燈頭上的電風扇,小巧玲瓏,只要有安裝燈泡的燈頭就可使用,不僅安裝簡便,而且能節省能源。
四季電風扇
德國生產出的這種四季都能用的電風扇,配有遠紅外線加熱器和負離子發生器,能夏季送涼風、冬季送熱風,一年四季送負離子風,具有送涼取暖,凈化空氣,防病保健功效。
火柴盒電風扇
法國開發出的這種微型風扇,體積只有火柴盒大小,厚度為14毫米,長度為62毫米,重量僅為45克,使用12至24伏的直流電,兩瓦功率,連續使用壽命可達1萬小時。
模糊微控電風扇
日本東芝公司推出的這種高級電風扇,設有強、普通、弱等7級風量,可根據感測器測定的溫度和濕度,自動選擇最佳送風。如果有人碰到網罩,還會自動停止轉動。
防傷手指電風扇
美國羅伯遜工業公司推出兩種新型風扇,只要人的手指一碰到這種電扇的外罩,就會給其控制系統傳遞一個電脈沖信號,使電扇停止轉動,以免手指受傷。
小型電風扇
適用於夏季外出或是身邊沒有納涼工具的時候,這種風扇又有很多,有用電池的,充電的,USB介面的,在夏天也是一種好工具
編輯本段電風扇十大品牌排行榜
1 美的電風扇 (中國名牌,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2 格力電風扇 (中國馳名商標,國家免檢產品)
3 先鋒電風扇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浙江名牌)
4 聯創LIAN電風扇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5 艾美特電風扇 (中國名牌,國家免檢產品)
6 新鑽/富士寶電風扇 (國家免檢產品,廣東名牌)
7 飛利浦電風扇 (世界品牌,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公司之一)
8 海爾電風扇 (世界品牌)
9 金羚電風扇 (國家免檢產品)
10 鑽石電風扇 (國家免檢產品)
編輯本段電風扇的選購
一 看隨機文件 每台電風扇的隨機文件包括使用說明書、產品合格證、電氣線路圖和裝箱單,購買時要按照裝箱單清查、核對零部件的數量和質量。
二 看網罩和扇葉是否有明顯變形 在裝配好的電風扇網罩上,用一支筆指向一個扇葉最高點,緩緩移動扇葉,其他幾個扇葉相對應點與筆尖之距離應十分相近,再轉動扇葉,注意觀察轉動是否輕快靈活,並且可以在任一位置停下。
三 看控制機構是否靈活 控制機構包括調速開關、定時旋鈕、搖頭開關、照明燈開關等,這些控制機構應該操作靈活、接觸可靠。對調速擋,不允許有兩擋同時接通或一擋按不下去的現象。按下停止鍵,各速度擋鍵應正常復位。
四 看活動部分性能 電風扇扇頭俯、仰各角度運轉靈活,鎖緊牢靠,調整到最大俯角或搖頭到最終位置,網罩均不得與風扇支柱相碰。風扇運轉時,穩定性要好,不能傾倒,搖頭角度不應低於60—80度。
五 看啟動性能 啟動性能優劣是電風扇一項重要的質量指標。檢驗時,應調在慢速擋,並在電源額定電壓85%時,即用調壓器將220伏電壓降至187伏時啟動電風扇,電鳳扇應該能從靜止啟動,並且正常運轉,一台電風扇從啟動到正常運轉所需時間越短,風扇電機的啟動性能越好。
六 看運轉及調速性能 通電後將搖頭開關往復轉動數次,檢查是否失靈或裝配過緊,在這一過程中,風扇機械傳動部分不應該有異常雜訊。電風扇在高、中、低速運轉時,電機和扇葉都應平穩、震動小、雜訊較低。風扇搖頭、停擺應敏捷,無間歇、停滯和抖動現象,各擋轉速差別應明顯,送風角度越大越好。在電扇停轉時,轉軸軸向間隙不超過0.5厘米,間隙過大,運轉時會引起軸向竄動並有撞擊聲。
七 看是否漏電 電風扇通電後,如果手觸碰有強烈麻電感,用試電筆測試,試電筆也會發光顯示,可判定外殼漏電,不可選用。
八 看電風扇連續運轉性能 電風扇連續運轉2小時後,如果機頭外殼表面燙手,說明溫度過高,不能選用。正常情況下,機頭外殼表面溫度在50℃以下,不會有十分燙手的感覺。
㈢ 自行車、電風扇、縫紉機的驅動系統、傳動系統、執行系統、控制系統分別是什麼
汽車 驅動:電力 傳動:引擎 執行:思維子,電腦板 控制:方向盤
自行車 驅動:人力內 傳動容:鏈條 執行:車輪 控制:車把
電風扇 驅動:電力 傳動:機軸 執行:葉片 控制:變速鍵
縫紉機 驅動:電力 傳動:皮帶 執行:縫紉針 控制:工縫無刷控制器
老兄你可夠懶的
㈣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分類
傳動裝置是指把動力源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裝置,介於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可以改變運動速度,運動方式和力或轉矩的大小。
任何一部完整的機器都由動力部分、傳動裝置和工作機構組成,能量從動力部分經過傳動裝置傳遞到工作機構。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傳動裝置可分為四大類: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氣體傳動和液體傳動。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㈤ 電風扇三擋變速器更換為無極變速器怎麼接線
一般來說,如果你想變成無極變速的話,接線方式跟原來應該是差不多的,只不過是中間的電阻變速器,變成無級變速器而已
㈥ 哪些玩具或者機械有傳動裝置
我列舉下我參考過的一些日用品里的傳動裝置.
玩具有:組裝卡丁車(動畫片那個回) 這裡面有兩個值得參考.答
1.動力驅動(齒輪組)
2.四輪驅動(連桿傳動)
還有一種車,是一推然後就啟動了內部的推力裝置,向前跑(慣性動力裝置)
另一玩具,是倒退後再向前跑(彈片動力裝置)
機械數不勝數.隨便拿一台機器就有幾十個傳動!銑床 車床 折床
㈦ 螺旋槳飛機傳動裝置
我想問的是你用的是什麼電扇……普通家用插電電扇還是裝電池的小風扇
另外是專需要屬把兩個發動機的轉動方向搞成相反的。如果是直流電機直接反接電機兩極就行了。
我最關心的問題還是你用的電機恐怕扭矩和轉速都不夠啊。還有電扇,如果是家用的普通電風扇裡面是交流電機,沒法裝到航模上的……
㈧ 冷卻塔風扇的傳動裝置叫什麼
不同連接方式叫法不同:
電機直接連風葉——直聯;
電機通過齒輪箱減速——齒輪箱減速;
電機通過皮帶與風機聯接——皮帶輪減速;
電機通過傳動軸與風機相連——傳動軸聯接
㈨ 升力風扇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垂直/短距起降飛機因其獨特的性能而備受各國軍方的青睞。但其技術復雜,目前只有美英等極少數 國家才有獨立研發的能力。這里有一種相對簡單的、以氣動升力風扇為基礎而描繪的中國未來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之構想,有興趣的網友不妨與我一起探討其技術可行性。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首先大致介紹一下各國垂直/短距飛機升力系統的結構以及氣動升力風扇的基本情況。英國著名的「鷂」式及其改型AV-8設有4個轉向噴管,通過調節噴管的方向可以實現飛機的垂直升降與平飛;俄國的雅克-38採用的是復合升力結構,由一台垂直安裝於飛行座艙後的專用噴氣升力發動機與主發動機一起構成垂直升力系統;美國的JSF在性能上是最為先進。以洛克希德公司X-35為例,其垂直升力系統是由一組升力風扇和一台噴管可轉向主發動機共同構成。升力風扇垂直安裝於飛行座艙後部,為二級正反轉結構,由主發動機通過傳動軸驅動。風扇的直徑為1.27米,最大空氣流量為227千克/秒,可產生81.8千牛(約8噸)的推力。在垂直升降過程中,主發動機噴口下轉90°與升力風扇共同工作,兩者相加的垂直上升推力約為16噸,可保證總重14噸飛機垂直升降。 與上述系統相比,氣動升力風扇要簡單得多。所謂氣動風扇就是由小型噴氣裝置為驅動動力的風扇。其工作原理是:在風扇的外圍設置若干個以過氧化氫為燃料的單組元小型噴氣裝置,當這些噴氣裝置工作時便會驅動風扇高速旋轉,從而產生強大的推力。現在與這種氣動風扇相類似的系統已在實際試驗當中,如美國有一種名為「旋子」的單級重復使用火箭就是利用氣動旋翼垂直著陸回收的。這種火箭的頭部安裝有從直升機上移植的四葉旋翼,當火箭再入大氣層時先用展開的旋翼以自旋的方式控制落速與落點,快接近地面時位於翼尖上的過氧化氫噴氣裝置啟動,推動槳葉快速旋轉從而使火箭象直升機那樣平緩地垂直著陸。這種氣動旋翼的效率很高,目前噴氣裝置以640公斤的推力驅動螺旋槳可使4.5噸的火箭樣機上升到4000米高空,將來適當增加噴氣裝置的功率還可以保證重達15噸重火箭實體安全著陸。若氣動升力風扇的直徑為1米左右、噴氣裝置的功率適當,則其推力也有望達到5-10噸左右。很明顯,與傳統的機械發動機和機械傳動系統相比,氣動風扇系統要簡單得多、重量也要輕得多;不過氣動風扇缺點也很突出:燃料消耗太大,只可短時間使用。所幸的是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升力發動機工作時間很短,只有幾分鍾,這就為氣動升力風扇的實際應用提供了可能。 下面就以氣動風扇為基礎,對中國未來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的情況作些描畫。 1.垂直起降型,暫稱殲-10X。殲-10X的升力布局與美國JSF/X-35基本相同,由一台噴管可轉向主發動機與一組氣動升力風扇共同提供垂直升力。殲-10X的氣動風扇也為兩級正反轉結構並垂直安裝於飛行座艙後部,其直徑為1米左右,推力在5~10噸之間。殲-10X與X-35的區別僅在於:X-35的風扇是由主發動機通過傳動軸驅動,而殲-10X的風扇是由噴氣裝置直接驅動。殲-10X的氣動風扇不僅技術更簡單、更輕巧,而且它的推力有更大的增長空間:因為它不受主發動功率的制約,理論上只要增加噴氣裝置的功率就可增加氣動風扇的推力,而且噴氣裝置噴出的高速氣體經筒壁折射後會高速沖擊風扇葉面,這也會產生相應的附加升力,直至於和主發動機最大推力相等(X-35的風扇推力最大隻能是主發動機的1/2)。這就為發展全載重垂直起降飛機提供了可能!盡管氣動風扇優點顯著,但其缺點上面已經提過:燃料消耗太大。以過氧化氫噴氣裝置為例,若其推力為640公斤,按1700米/秒的比沖計算,1秒鍾就要消耗近4公斤過氧化氫,5分鍾就是1200公斤。所以除非必要,殲-10X最好是採用滑跑起飛-垂直著陸的方式進行起降作業。雖然若用過氧化氫/航空煤油之類雙組元噴氣系統則會相應減少燃料消耗,但是這會增加系統的復雜性。不過有一種方案更能節省燃料,並且有更佳的實用性能這就是── 2.超短矩起降飛機,暫稱殲-12X。殲-12X的動力系統由一台或兩台主發動機與一組帶伸縮式矢量噴管的升力發動機構成。主發動機不要求具備矢量轉向噴管,殲-12X的重點是氣動風扇。此型氣動風扇的 結構與殲-10X相同,只是多了個伸縮式矢量噴管。當氣動風扇工作時噴管放出並可作前後90度擺動,不工作時則收於機腹之中。下面來以殲-12X的起飛、降落過程具體展示其動力系統的運作。 [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1)起飛過程:飛行員將氣動風扇的噴管後轉90°,使之與主發動機噴管呈平行狀態,接著讓主發動機和氣動風扇以最大推力工作、松剎車;飛機滑出40~50米後飛行員拉桿,氣動風扇的噴管便隨之轉向與地面成近乎垂直狀態(60°~80°)。在氣動風扇強大的垂直推力的作用下機頭快速抬起;待機頭角度達到一定值時飛行員回桿,氣動風扇噴管回位至一定角度,在保持飛機既定攻角的同時與主發動機形成一股強大的上升合力,飛機瞬間便可立地而起;等飛機速度達到安全值時飛行員關閉氣動風扇並收起風扇噴管和起落架,起飛過程完成。2)降落過程:飛行員駕機以下滑曲線飛向跑道。當速度低於200~240公里/小時、機翼升力不足或快要消失時啟動氣動風扇;對主發動機推力和氣動風扇的推力進行調節(氣動風扇的垂直推力主要是通過改變噴管的角度實現的),使之形成一股大小、角度適當的升力並以此抵消飛機的下沉作用,最後使飛機以幾十公里/小時低速度著陸,快速將氣動風扇噴管向前偏轉90°,強大的反推作用使飛機在幾十米內的距離內停住。 從殲-12X起降過程的演示可以看出其性能的卓越:①近乎於垂直起降。幾十米的起飛、降落距離和幾十公里/小時的起飛、著陸速度是普通飛機根本無法比擬的。②氣動風扇工作時間短,起降總耗時只有2分鍾左右,可以節省大量燃料。③不要求主發動機和氣動風扇的推力均衡,因而可以讓主發動機以最大加力狀態工作,可增加其起飛載彈量/載油量。④極適合在航母上使用。若從航母滑路起飛,殲-12X可以攜帶更多的燃油和彈葯,即便飛機離艦速度很低、即便飛機的推重比可能小於1,但這也沒有什麼關系:因為氣動風扇的強大推力抵消了飛機的沉降作用,使得主發動機可以從容地給飛機加速。由於降落速度小,飛機幾乎不需要攔阻索,即便使用也會使攔阻過載大大降低。 為實現超短距起降,相應的技術條件則是必不可少的。首先,氣動風扇與主發動機的合力要大於飛機的起飛重量,即飛機的起飛推重比要大於1(如果是滑躍起飛,推重比可以適當降低);其次,氣動風扇的推力要足夠大,要具備讓飛機原地抬頭的能力;再次,要有可靠、完善的電傳操作系統,因為殲-12X的操縱面和操作要素很多,僅靠飛行員手工無法完成,只能藉助於高度自動化的電傳系統;另外,矢量噴管的控制要很靈活。因為風扇的垂直推力大小主要是通過改變噴管角度來實現的;還有,飛機不適宜採用機腹進氣布局,最好是採用兩側進氣。 除了在上述有人駕駛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上應用外,氣動風扇還可用來發展無人型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無人機在未來高技術戰爭中將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而垂直起落型無人機則更是各國發展的重點。無人機成本低廉,若中國打算發展氣動風扇技術的話可以先從無人型垂直起落飛機入手,待相關技術成熟、可靠之後再移植到有人垂直/短距起降飛機上。氣動風扇還可作為一種短時增升/增力設備為某些特種飛機所選用。 若上述各型垂直/短距起降飛機研發成功的話,其積極意義將無需多言:中國又增加了一柄克敵制勝的利劍;將這些裝備輸出到國外不僅可以獲取高額利潤,還可給廣大中小國家對抗強權提供了一種有力的保證:垂直起降飛機對機場依賴不大,不會被一舉消滅在機場;垂直短距起降飛機還將大幅降低航母的技術門檻,為中國規模化地發展航母作戰群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總之,前景一片美好!但是,以上僅是美好的展望,這一切均建立在這樣一個前提:氣動風扇的技術可行且可以投入實用!
㈩ 反葉風扇有什麼用
不同類型的發動機,葉片功能不同。發動機大概分活塞和噴氣式。活塞比較早期,它的葉片主要是用來產生力,就是葉片高速旋轉產生推力或者升力(直升機)。
風扇指熱天藉以生風取涼的用具。電風扇是用電驅動產生氣流的裝置,內配置的扇子通電後,進行轉動,由機械能轉化為風能,從而化成自然風達到涼爽的效果。
機械風扇起源房頂上,1829年,一個叫詹姆斯·拜倫的美國人從鍾表的結構中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可以固定在天花板上,用發條驅動的機械風扇。這種風扇轉動扇葉帶來的徐徐涼風使人感到欣喜,但得爬上梯子去上發條,很麻煩。
1872年,一個叫約瑟夫的法國人又研製出一種靠發條渦輪啟動,用齒輪鏈條裝置傳動的機械風扇,這個風扇比拜倫發明的機械風扇精緻多了,使用也方便一些。
1880年,美國人舒樂首次將葉片直接裝在電動機上,再接上電源,葉片飛速轉動,陣陣涼風撲面而來,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風扇。
電風扇的主要部件是:交流電動機。其工作原理是: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能量的轉化形式是:電能主要轉化為機械能,同時由於線圈有電阻,所以不可避免的有一部分電能要轉化為熱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