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保證安全,壓力容器設計時應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壓力容器設計應綜合考慮材料、結構、許用應力、強(剛)度、製造、檢驗等環節,這些環節環環相扣,每個環節都應予以高度重視。壓力容器設計就是根據給定的工藝設計條件,遵循現行的規范標准規定,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經濟、正確地選擇材料,並進行結構、強(剛)度和密封設計。結構設計主要是確定合理、經濟的結構形式,並滿足製造、檢驗、裝配、運輸和維修等要求;強(剛)度設計的內容主要是確定結構尺寸,滿足強度或剛度及穩定性要求,以確保容器安全可靠地運行;密封設計主要是選擇合適的密封結構和材料,保證密封性能良好。
『貳』 建築的安全通道有哪些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為了將安全通道作用發揮好,首先要對設計因素進行分析和控制,在對安全通道設計過程中要綜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一是「通」,安全通道的基本要求就是要通暢,方便作業人員進入作業現場;二是「防」,安全通道的本質就是預防,防止高空落物在可能墜落半徑范圍內傷及行人;三是「穩」,安全通道的穩定性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因素。
設計尺寸
一般而言,房屋建築只要建築高度達到2m以上或一層樓高就應該設計安裝安全通道。設計安裝安全通道的主要依據是GB3608《高處作業分級》和JGJ80《建築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
安全通道所使用的材料是鋼管和扣件,以及在其頂部鋪設的硬性材料防護板。安全通道的長、寬、高可按下列尺寸設計。
根據房屋建築高度確定通道長度。當2 m≤H<5 m時,通道長度不小於3 m;當5 m≤H<15 m時,通道長度不小於4 m;當15 m≤H<30 m時,通道長度不小於5 m;建築物高度大於30 m時,通道長度不小於6 m。
應根據施工現場環境確定通道寬度,但必須能夠保證兩股人流通過或兩輛手推車逆向同時通行,一般人流通道凈寬不應小於1.5 m。
高度不大於3 m,通道內凈高不小於2.5 m。
其他要求
1.安全通道頂部應設置雙層硬性防護板,雙層硬性防護板之間的間隔以不小於0.6 m為宜,防護材料應選擇韌性較好的材料,最好使用楠竹腳手板或厚度50 mm的油松木板。
2.安全通道使用的鋼管應符合JGJ130《建築施工扣件式鋼管腳手架安全技術規范》的規定;使用的扣件應符合GB15831《鋼管腳手架扣件》的規定,立桿間距不應大於2 m,並在立桿內側安裝掃地桿,有斜道的安全通道,掃地桿必須通長連接。
3.在通道兩側立面安裝剪刀撐或之字撐,通道兩側立桿頂部應安裝水平鋼管內撐,保證通道的整體穩定性。
4.通道兩側立面還要用密目安全網封閉,通道入口上方應安裝「安全通道」提示標志
『叄』 發生裝置選擇時需要考慮因素是:( )
1,反應物的狀態,是固液,固固,還是液液。
2,反應條件,需不需要加熱。
『肆』 實驗室中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是_______和_________
實驗室中選擇氣體發生裝置時,應考慮的因素是_反應物狀態_和__反應條件__
『伍』 未收錄是什麼意思
是指網路這樣的搜索引擎嗎?
一、正常情況下:先看一下 收錄是什麼意思?
網路收錄就是與互聯網用戶共享網址,網站收錄前提是網站首頁提交給網路,蜘蛛才會光顧,每次抓取網頁時都會向索引中添加並更新新的網站,站長只需提供頂層網頁即可,不必提交各個單獨的網頁。抓取工具能夠找到其他網頁。符合相關標准提交的網址,會在1個月內按搜索引擎收錄標准被處理。
二、網路未收錄怎麼辦?
1、不要把整個網頁做成一個Flash或是一張圖片,盡量少用圖片和flash。網頁中使用過分復雜的Java Script.某些Java Script的內容對於搜索引擎是不可見的,所以不能被識別和登錄。
2、不在網頁中使用Frame(框架結構)。在網路的搜索引擎優化技能中我們可以看到:「frame/frameset/iframe標簽,會導致網路蜘蛛的抓取困難,建議不要使用」。所以說目前所有的搜索引擎都無法識別頁面ifram框架中被調用的鏈接、文本、圖片等等內容的,原因很簡單因為該內容不屬於該頁面,只是在用戶訪問的時候被臨時的調用。
3、網站內容有規律的更新,提高文章的質量,盡量做到原創文章。如果做不到原創文章就做偽原創,降低內容的重復度。
4、穩定的有規律的增加網站外鏈,做高質量的外鏈,去權重高的網站發帖。
5、與權重高的排名好的網站做友情鏈接,友情鏈接是網站之間鏈接互換是互相推廣的一種重要方式,友情鏈接比到各大搜索引擎提交來的效果更快
6、網站上線之後在沒有正常收錄情況之下不要做大的調整或改動,特別是網站的三個標簽(title、keywords、description)不要做隨意更改,所以我們在網站上線之前就應該把這些東西都確定好。
7、網站在沒有收錄或是只收錄一個首頁的情況之下,不要大量的去做外鏈,如果操作過度的化也會造成網站比較難收錄。
8、創建網路旗下相關產品賬號。創建網路空間、網路知道發帖回帖、網路創建新詞條、網路收藏新站。
9、流量的引入,新站初成自然流量都是很低的,這就要seoer做好引流工作。有足夠的流量會讓搜索引擎認為頁面的質量很高,當然前提是要把站內做好,而且不能發垃圾外鏈。
『陸』 安全防護裝置設計的原則有哪些
通用設計要求
4.1 結構設計要求
4.1.1 機床的外形布局應確保具有足夠的穩定性。使用機床時,不應存在意外翻倒、跌落或移動的危險。由於機床的原因不能確保足夠穩定時,應採取固定措施。
4.1.2 應通過將維護、潤滑和調整點設置在危險區外面,最大程度地減少進入危險區的需要。
4.1.3 除某些必須位於危險區的,如急停裝置或示教盒等,手動控制裝置應配置於危險區區域之外。
4.1.4 可接觸的外露部分不應有可能導致人員傷害的銳邊、尖角和開口。不可消除的,低於1.8米的設備尖銳易磕碰部分要加軟防護。
4.1.5 易墜落的部件要有防墜落保護裝置。
4.1.6 作業環境導致容易滑倒的作業地點,地面或腳踏板應採取防滑倒措施。
4.1.7 腳踏操作件應採取防護措施,以防止誤操作。
4.1.8 機床的限位裝置應盡量安裝到無振動、不受影響的合適位置上,動作應可靠。
4.1.9 出現危害將造成不可承受影響的結構,應考慮設計雙重保護。
4.1.10 運動中有可能松脫的零件、部件應設置防松裝置。
4.2 控制設計要求
4.2.1 自動生產線、輸送線等安全隱患不容易監控的設備,應採用安全繼電器、安全PLC等專用安全器件進行安全防護設計。
4.2.2 除主電櫃上主電源以外的區域電源必須使用鑰匙電源開關鎖,且帶有掛牌後防止送電的連鎖機構。
4.2.3 被保護裝置觸發功能引起停機後,機器的工作循環應該只有通過主控制櫃啟動方能再啟動,而不應在危險消失後自動啟動或在危險源附近就地啟動。
4.2.4 所有具有相反動作不允許同時執行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動作。
4.2.5 不同的結構動作一旦同時發生,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互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同時發生。
4.2.6 不同的結構動作必須遵循固定順序,一旦紊亂將造成設備或人員傷害的,應具備連鎖控制,邏輯上不允許紊亂發生。
4.2.7 所有涉及安全的連鎖、互鎖控制點,應保留硬體觸點連鎖、互鎖控制,而不應只使用軟體實現。
4.2.8 出現過載、欠電壓、欠電流、過壓力、欠壓力、過流量等情況,將導致設備或人身安全隱患的結構,應利用敏感元件進行檢測,並在接近危害時進行工作保護。
4.2.9 保護系統動作時,應具備可以同步啟動的聲光報警裝置,提示作業人員採取措施。
4.2.10 安全保護電路引發的停止和報警應通過復位操作才能恢復。
4.2.11 220VAC電源的零線必須取自電力系統火線和中性線,或隔離變壓器副邊,不應利用有接零保護的機床外殼做零線。
4.2.12 設備停電、停氣等能源供應中斷時,應不發生任何可以預測的危險動作。如設備下沉、滑行、動作紊亂等,必要時應採取保護性設計,防止危險發生。
4.2.13 恢復供電、供氣等動能供應時時,設備不能產生自行起動等非操作才發生的動作。
4.3 其它
4.3.1 設備必須考慮可預見的誤用、誤操作造成的危險,並設計防護措施。
4.3.2 安全裝置設計採用的零部件、材料必須充分考慮其可靠性和壽命不低於設備主結構的可靠性和壽命,以保證其在設備壽命周期內一直有效。
4.3.3 電氣控制系統元件必須考慮防火、防爆、防潮等特殊環境的要求,並按相關國家法規進行設計和製造。
4.3.4 有焊接、切削飛濺的場所裸露電纜要求使用防飛濺、阻燃銅芯軟電纜。
4.3.5所有用做臨時電源的插座,必須設置漏電保護器。
『柒』 設計信息安全系統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成本,這個永遠是第一位的,一個好的信息安全系統需要不斷的投入更新。
硬體,作為軟體系統的載體,硬體的好壞決定了軟體的瓶頸,以及系統受攻擊後的承受能力,一個信息安全團隊可能還會有各類的實驗的系統,也需要有一定的專業配置。
完備的應急處理流程,發生信息安全問題不可怕,可怕的是發生了以後相關人員不知道如何處理。
技術更新,攻擊技術在不斷的升級,相對應的防禦也要不停的學習最新技術,才能做到防患於未然。
知識庫積累,一個系統每受到一次攻擊後,對攻擊來源,攻擊方式,攻擊結果進行總結,有利於發現系統漏洞,在未來的開發中能避免相同問題的發生。
『捌』 為了保證安全,壓力容器設計時應考慮哪些因素
容器設計所依據的主要標准和規范;
操作參數(包括工作壓力、工作溫度范圍、液位高度、接管載荷等);
壓力容器使用地及其自然條件(包括環境溫度、抗震設防烈度、風和雪載荷等);
介質組分與特性;
預期使用年限;
等等。
具體考慮的內容可以看相應的設計規范。
『玖』 建築設計中考慮的因素有那些
建築設計須考慮的因素
建築一般由基礎、牆、柱、梁、板、屋架、門窗、屋面(包括隔熱、保溫和防水層)樓梯、陽台、雨篷、樓地面等部分組成。此外,因為生產、生活的需要,對建築物還要安裝給水、排水系統、供電系統、採暖和空調系統,某些建築物還有電梯和煤氣管道系統等。建築構造應考慮各種影響使用的因素,採取相應措施保證建築安全。
⑴ 建築的受力因素
當建築物的整個主體結構在承受能容許的外力後,要求能夠保持穩定,沒有不正常的變形和裂縫,能使人們安全使用。在結構上常將這些作用在建築物上的力稱為荷載。荷載分為永久荷載(恆載)、可變荷載(活載)和偶然荷載。永久荷載是指建築本身的自重,以及地基給建築的土反力或土壓力。可變荷載是指在建築使用中人群的活動、傢具、設備、物資、風壓力、雪荷載等。偶然荷載是指由於一些隨機因素使得建築物承受的荷載。
⑵ 自然界的影響
建築是建造在大自然的環境中的,它必然受到日曬、雨淋、冰凍、地下水、熱脹冷縮等影響。因此在設計和建造時要考慮溫度伸縮、地基壓縮下沉、材料收縮、徐變等因素的影響。採取結構、構造措施,以及保溫、隔熱、防水、防溫度變形的措施,從而避免由於這些影響而引起建築的破壞,保證建築的正常使用。
⑶ 各種人為因素的影響
在人們從事生產、生活、工作、學習時,也會產生對建築安全的影響。如機械振動、化學腐蝕、裝飾時拆改、火災及可能發生的爆炸和沖擊。為了防止這些有害的影響,建築設計和施工時要在相應部位採取防振、防腐、防火、防爆的構造措施,並對不合理的裝飾拆改嚴格限制。建築構造在設計和施工中,應設法防止這些不利因素影響。如在受力上,設計和施工必須保證工程質量;在自然和人為影響方面,設計必須採取措施,施工必須按圖施工,保證施工質量;進行裝飾時,防止亂拆亂改。物業管理單位必須加強對相關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宣傳,對使用單位或人員,要提高對這方面知識的認識,防患於未然。
『拾』 設計時,從系統的安全設計上要考慮的主要因素有哪
1.系統的防護級別與被防護對象的風險等級相適應。 2.技防、物防、人防相結合,探測、延遲、反應相協調。 3.滿足防護的縱深性、均衡性、抗易損性要求。 4.滿足系統的安全性、電磁兼容性要求。 5.滿足系統的可靠性、維修性與維護保障性要求。 6.滿足系統的先進性、兼容性、可擴展性要求。 7.滿足系統的經濟性、適用性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