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㈢ 初中化學實驗改進,對二氧化碳製取實驗的有關改進
葯品還是用大理石和稀鹽酸溶液;
裝置可以採用啟普發生器,它的回優點是隨開隨用答,隨關隨停;
製取,沒什麼特別。但是,生成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濃硫酸作為乾燥劑,吸收二氧化碳中所含的水蒸氣;
收集一般用向上排空氣法,因為如果用排水集氣法的話,二氧化碳會溶於水。但可以改進排水集氣法,比如將水槽中的水換成油之類不能溶解二氧化碳的液體。這其實是由排水集氣法變化而來的,只是為了使生成的二氧化碳純度提高而已。
至於氧氣,可以加熱高錳酸鉀和氯酸鉀的混合物,因為高錳酸鉀受熱生成錳酸鉀、二氧化錳和氧氣,而二氧化錳又能作為使氯酸鉀分解的催化劑,這樣既使生成氧氣的速度加快,又不會影響氧氣的純度;
至於裝置還是可以用「氯酸鉀、二氧化錳共熱制氧」的裝置;
而收集仍可以使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氧氣不溶於水。
對於氫氣則仍可以用鋅粒與稀硫酸反應,而它的製取裝置也可以用啟普發生器,提純方式也可以用濃硫酸作乾燥劑,收集方式可以用排水集氣法,因為氫氣不溶於水。
(初中時期學習製取的氣體主要就是這三種。)
㈣ 化學實驗裝置在加熱後未加沸石,要怎樣處理才安全
化學實驗裝置在加熱後未加沸石,要怎樣處理才安全?
.防止液體受熱劇烈爆沸,造成不安全因素。如果加熱後發現未加入沸石應停止加熱
㈤ 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對加熱「銅綠」的反應進行進一步的探究,對課本中的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改進
(1)從圖中可知,a試管;b鐵架台;c燒杯.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水和二氧化碳;
(3)鹼式碳酸銅加熱生成氧化銅、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銅紅色固體,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變渾濁;
(4)熄滅酒精燈後試管內氣壓變小,石灰水會沿導管倒流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故答案為:(1)試管;鐵架台;燒杯;
(2)檢驗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化學;
(3)固體變成黑色,試管口有水,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4)熄滅酒精燈後試管內氣壓變小,石灰水會沿導管倒流入試管導致試管破裂.
㈥ 化學題目中問及「實驗裝置中的不足,並要求進行改進」時。答題思路是什麼可以從哪些方面入手
要看是什麼實驗,如果有關氣體的可以看其是否採取防倒吸裝置,若是有版害氣體則需要尾氣處理權裝置,看看有沒有。
有的實驗是缺少溫度計或者玻璃棒之類的,只要多做做不同類型的實驗題多看看就會自然的明白題意的。
希望能幫到你,
㈦ 化學實驗加熱一段時間後,發現裝置漏氣應該採取的措施
如果是高中或者初中做的釋然的話,你就放心好了,你做的化學反應不會產生有害額東西,即使是泄氣也沒關系,因為老師不會讓學生接觸危險的東西,如果為了得出精準的測量只需重做一次就好,如果是大學或者科研之類的,就要搬定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危害人體,然後採取相應措施
㈧ 化學實驗加熱用什麼工具
1.本生燈就是本生改進的煤氣燈
德國化學家R.W.本生為裝備海德堡大學化學實驗室而發明的用煤氣為燃料的加熱器具。在本生燈發明前,所用煤氣燈的火焰很明亮,但溫度不高,是因煤氣燃燒不完全造成的。本生將其改進為先讓煤氣和空氣在燈內充分混合,從而使煤氣燃燒完全,得到無光高溫火焰。火焰分三層:內層為水蒸氣、一氧化碳、氫、二氧化碳和氮、氧的混合物,溫度約300℃,稱為焰心。中層內煤氣開始燃燒,但燃燒不完全,火焰呈淡藍色,溫度約500℃,稱還原焰。外層煤氣燃燒完全,火焰呈淡紫色,溫度可達800~900℃,稱為氧化焰,此處的溫度最高,故加熱時利用氧化焰。
2.酒精燈不論什麼實驗室都會有,因為總有需要明火的時候,但大學實驗室一般用電加熱裝置,電爐 ,電加熱套 ,管式爐 ,和馬福爐都能代替煤氣燈進行加熱。電爐和電加熱套可通過外接變壓器來調節加熱溫度,用電爐時,需在加熱容器和電爐間墊一塊石棉網,使加熱均勻 。管式爐有一管狀爐膛,最高溫度可達 1223K,加熱溫度可調節,爐膛中插入一根瓷管或石英管用來抽真空或通入保護性氣體以利於反應進行,管內放入盛有反應物的反應舟,反應物可在空氣或其他氣氛中受熱反應。馬福爐有一長方形的爐膛,打開爐門就能放入需要加熱的器皿,最高溫度可達1223K—1573K。
3.那個叫磁力攪拌器,適用於加熱或加熱攪拌同時進行, 適用於粘稠度不是很大的液體,利用了磁場和漩渦的原理,將液體放入容器中後 將攪拌子同時放入液體,當底座產生磁場後, 帶動攪拌子成圓周循環運動,從而達到攪拌液體的目的。
㈨ 化學實驗加熱裝置什麼樣的好微波爐的控溫精度有多高其控溫原理如何電熱絲加熱的原理是微波還是電磁
油浴
㈩ 尋求初中化學實驗方案的改進與創新題
氫氣還原氧化銅演示實驗的改進
1.用一束細銅絲(除去絕緣層的廢電線),製成2顆銅絲小團A、B,其中B小團留有長約20厘米的細銅絲
2.將A、B銅絲小團先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片刻,一會兒,銅絲表面由紅色變成黑色(氧化銅)。
3.將A、B小團放入試管底部,使B小團的細銅絲一端留在試管外,如圖2所示。將試管固定在鐵架台上,用氫氣還原氧化銅。
用肥皂水區分軟水和硬水
實驗葯品 軟水、硬水、肥皂水
實驗儀器 燒杯(2個)、 玻璃棒
實驗步驟
把肥皂水分別加到盛有軟水、硬水的燒杯中,攪拌,觀察兩燒杯中產生泡沫的情況。
實驗室製取蒸餾水
實驗葯品 硬水、肥皂水
實驗儀器 鐵架台(2個)、鐵夾(2個)、酒精燈、石棉網、蒸餾燒瓶、溫度計、冷凝管、尾接管、錐形瓶、乳膠管(2根)、沸石(或碎瓷片)
實驗步驟:
(1)在燒杯中加入約1/3體積的硬水,再加入幾粒沸石(或碎瓷片)以防止加熱時出現暴沸。
(2)如圖所示,連接好裝置,使各連接部位嚴密不漏氣。
(3)加熱燒瓶,注意不要使液體沸騰得太劇烈,以防止液體通過導管直接流到試管里。
(4)棄去開始餾出的部分液體,收集到10mL左右蒸餾水後,停止加熱。
(5)用肥皂水比較蒸餾前後的硬度變化。
自製簡易凈水器
實驗葯品 石英沙、活性炭
實驗儀器 飲料瓶、紗布、小卵石、膨鬆棉、帶導管的單孔膠塞
實驗步驟
(1)取一個空塑料飲料瓶,剪去底部,瓶口用帶導管的單孔膠塞塞緊。
(2)將瓶子倒置,瓶內由下到上分層放置洗凈的膨鬆棉、紗布、活性炭等(如圖所示)。
(3)試驗凈化效果。
探究最輕的氣體——氫氣的性質
實驗葯品 肥皂水(或洗滌劑溶液)、鹼石灰、氫氣
實驗儀器 球形管、尖嘴導管、燒杯、塑料筒、木條
實驗步驟
1 氫氣流吹肥皂泡
(1)如圖所示,在球形管里裝上鹼石灰乾燥劑。
(2)在導管口蘸些肥皂水(或洗滌劑溶液),控制氫氣流速,吹出肥皂泡。
(3)當肥皂泡吹到一定大時,輕輕擺動導管,讓肥皂泡脫離管口。觀察現象。
2 氫氣在空氣里燃燒
(1)在帶尖嘴的導管口點燃純凈的氫氣,觀察火焰的顏色。
(2)在火焰上方罩一個冷而乾燥的燒杯(如圖所示),過一會兒,觀察燒杯壁上有什麼現象發生。
3 氫氣與空氣混合氣的爆炸
(1)取一個去蓋、底部鑽有小孔的塑料筒,用紙團堵住小孔,用排水法集滿一筒氫氣,倒置時筒下墊木條使筒的下邊緣一端稍稍抬起(如圖所示)。
(2)拿掉堵小孔的紙團,用燃著的木條在小孔處點火,注意觀察現象。
4.待A、B小團又由黑色變成紅色時,移去酒精燈,然後用手指牽引試管外的細銅絲,趁熱將B小團從試管中抽出,繼續通氫氣讓A小團在氫氣流中冷卻。這時,灼熱的銅絲小團B由於被空氣中的氧氣氧化,又由紅色變為黑色。而A小團因受氫氣流的保護,免受氧化,仍然紅色。通過這一對比實驗,使學生對為什麼反應結束時要「先移燈後停氫」有了深刻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