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同學設計了如下圖的模擬煉鐵的實驗裝置,根據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過程中先要進行的是______(
(1)為防止CO與空氣混合加熱時引起爆炸,進行加熱前要先通入CO排出裝置內空氣.故版實驗過程中,先權要進行的是Ⅱ;故填:Ⅱ;
(2)裝置A中通入的CO在高溫下還原氧化鐵,生成鐵和二氧化碳.反應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溫 | .
㈡ 在實驗室里,可以利用如圖裝置製得鐵. (1)A處玻璃管內所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2)B處可觀
(1)一氧化碳具有還原性,能將黑色的四氧化鐵還原為黑色的鐵粉,所以化學方程式為:內4CO+Fe 3 O 4 3Fe+4CO 2 ; (2)二氧容化碳能與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看到的現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一氧化碳有毒,排進空氣中易造成污染,所以可以使用燃燒的方法進行一氧化碳處理, (3)銅排在氫後,不能用稀酸除去,可加入強氧化性的稀硝酸然後加入水清洗; 故答案為:(1)4CO+Fe 3 O 4 3Fe+4CO 2 ;. (2)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點燃法除去一氧化碳,防止一氧化碳逸散到空氣中污染空氣. (3)加稀硝酸,後加水沖洗.. |
㈢ 實驗室用下圖的實驗裝置來探究煉鐵反應原理. (1)操作步驟如下:①等試管冷卻後停止通CO;
(1)⑥⑤④③②①; (2)B;B;點燃CO,防止大氣污染; (3)防止CO在玻璃管內發生爆炸; (4)防止生成的鐵重新被氧化; (5)使酒精燈的火焰更集中,提高溫度. |
㈣ 實驗室製取鐵的化學方程式
3CO+Fe2O3==2Fe+3CO2
㈤ 初三化學實驗室製取鐵的實驗中,石灰水倒吸原理
還是我!你可以隨便問。 器材:收集好的二氧化碳一集氣瓶,澄清石灰水若干。 步驟:將若干石灰水倒入集氣瓶中 說明了化學變化中的物態變化。 你問的三個都是初三化學最基本的實驗,你把上冊第一單元以後的看看,那才是重點。
㈥ 實驗室製取鐵的現象
(1)一氧化碳和氧化鐵在高溫的條件下生成鐵和二氧化碳,所以A處玻璃管內所發生的現象是: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 (2)一氧化碳有毒,需要尾氣處理,所以C處酒精燈的作用是:處理尾氣. 故答案為:(1)紅棕色粉末逐漸變成黑色; (2)處理尾氣.
㈦ 實驗室怎樣製取「引火鐵」及其實驗器材是什麼
例1.在一定條件下用普通鐵粉和水蒸氣反應,可得到鐵的氧化物。該氧化物又可以經過此反應的逆反應,生成顆粒很細的鐵粉,這種鐵粉具有很高的反應活性,在空氣中受撞擊或受熱時會燃燒,所以俗稱「引火鐵」。請分別用圖1所示的兩套儀器裝置,製取上述鐵氧化物和「引火鐵」。實驗中必須使用普通鐵粉和6mol·L-1鹽酸,其他試劑自選(裝置中必要的鐵架台、鐵夾、鐵圈、石棉網、加熱等在圖中均已略去)。 填寫下列空白: (1)實驗進行時,試管A中應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燒瓶B的作用是___________,燒瓶C的作用是_________,在試管D中收集到的氣體是_______________。 (2)實驗時,U形管G中應加入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_,長頸漏斗H中應加入_______________。 (3)兩套裝置中,在實驗時需要加熱的儀器是(填對應儀器的字母)___________________。 (4)燒瓶I中發生的反應有時要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5)試管E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6)為了安全,在E管中的反應發生前,在F出口處須_______,E管中的反應開始後,在F出口處應________。 分析與解答: 本題是一信息給予題。本題還有一特點,是給出的實驗裝置不完整,也未指明儀器中所加的試劑,這就為本題的解答增大了難度。因此需要利用信息觀察、全面分析,整體思維,邏輯推理,得出合理的結論。 (1)題干中所給信息,是一套製取鐵的氧化物裝置和一套製取「引火鐵」的裝置。從圖1左圖用排水法收集氣體,可推知是製取氧化鐵的裝置。因為反應中生成難溶於水的H2,所以左圖B是水蒸氣發生器,C是安全瓶或緩沖瓶。若將C當做水蒸氣發生器,因為A、B端無出口,則A中無水蒸氣進入,D中也收集不到H2。 (2)右圖是H2和鐵的氧化物反應製取「引火鐵」的裝置,右圖I是H2發生器,用鋅粒和6mol·L-1鹽酸反應,為了加速產生H2的反應速率,而加入少量硫酸銅溶液,這是利用原電池的原理,銅作原電池的正極,鋅作原電池的負極,從而加快反應速率。 (3)在E試管加熱之前必須檢驗H2的純度,若H2中混有空氣,當達到爆炸極限時,則會發生爆炸。檢驗H2純度時,用試管在F口處收集H2,再進行檢驗。 製得的H2必須乾燥,否則還原出來的鐵又會跟水蒸氣反應,生成鐵的氧化物。因此在H2發生裝置與還原鐵的氧化物之間加一個乾燥裝置「U形管」,U形管內可盛鹼石灰、氧化鈣或固體NaOH,它既可乾燥H2,又可除去混在H2中的氯化氫氣體。 (4)純凈的H2在E管內還原Fe3O4,未參加反應的H2從F口排出,並將它點燃。 答案: (1)普通鐵粉(鐵粉);B作水蒸氣發生器;C作安全瓶,防止水倒吸;H2。 (2)鹼石灰或氧化鈣或固體NaOH;6mol·L-1HCl。 (3)A、B、E (4)加快產生氫氣的反應速率。 (5)Fe3O4+4H2 3Fe+4H2O (6)檢驗氫氣的純度;點燃氫氣。
這是找來的,希望有幫助
㈧ 採用兩種方法製取銅,現有鐵、氧化銅、稀硫酸三種物質及如圖所示實驗裝置供選擇.(1)第一種方法的實驗
(1)用鐵、氧化銅、稀硫酸三種物質製取銅,實驗過程中有藍色溶液產生,因此方法是將氧化銅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然後將鐵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出銅,採用過濾法即可得到銅.故選用的裝置應為CE; (2)第二種方法是鐵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氫氣置換氧化銅中的銅.因此用到的裝置還有B,固液常溫下製取氣體的裝置,然後用氫氣還原氧化銅,用到的裝置是D (3)在第一種方法中鐵與硫酸銅反應時由於生成的銅覆蓋在鐵的表面,製取的銅中可能會含有鐵,鐵與硫酸反應而銅不與硫酸反應,因此可加入硫酸除去鐵.第二種方法中氫氣還原氧化銅時氧化銅沒完全反應,生成的銅中會混有氧化銅. (4)因為整個制備過程中,所有Cu元素都能形成單質Cu,而都來自CuO,沒有損失,所以①②氧化銅質量相同. ①Fe+H2SO4=FeSO4+H2↑,H2+CuO △ | .
㈨ 某同學設計了一種電解法製取Fe(OH)2的實驗裝置(如圖).通電後,溶液中產生白色沉澱,且較長時間不變
A、因為生成的氫氣將裝置中原有氧氣帶出,且氫氣的密度小於水,所以氫氣從B端陰極析出,A電極則是鐵做陽極失去電子生成亞鐵離子,所以「a」為正極,「b」為負極,故A錯誤; B、因為陽極是鐵,活潑電極作陽極時,陽極材料鐵失電子生成亞鐵離子,陰極上氫離子放電,生成氫氣,所以能生成氫氧化亞鐵白色沉澱,則電解液選用NaCl溶液不影響實驗,故B錯誤; C、陽極應該用鐵電極,陰極可以是鐵也可以是其他惰性電極,陰極上水得電子生成氫氣和氫氧根離子,氫氣能防止氫氧化亞鐵被氧化而導致實驗失敗,所以電極反應式為:2H2O+2e-=H2↑+2OH-,故C正確; D、陽極應該用鐵電極,陰極可以是鐵也可以是其他惰性電極,故D錯誤; 故選C.
㈩ (7分)某學生設計了一個製取氫氧化亞鐵的實驗方案,實驗裝置見圖,請分析實驗過程: (1)在B試管中加入Na
(1)加來熱煮沸是為了驅除溶在源NaOH溶液中的氧氣( 1分),加入液體石蠟是隔絕空氣,防止生成的氫氧化亞鐵被空氣氧化 ( 1分) (2)保證溶液中不存在Fe 3+ ( 1分)。 (3)溶液經導管壓入B試管中( 1分),產生白色沉澱( 1分)。 (4)4Fe(OH) 2 +O 2 +2H 2 O==4Fe(OH) 3 ( 2分)
與製取鐵的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裝置設計博物館
發布:2025-10-02 19:55:02
瀏覽:76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