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四檔手動變速器中軸,殼體,齒輪分別要注意什麼問題
手動變速器,也稱手動擋,即用手撥動變速桿才能改變變速器內的齒輪嚙合位置,改變傳動比,從而達到變速的目的。踩下離合時,方可撥得動變速桿。
手動變速箱是有不同齒比的齒輪組構成的,它工作的基本原理就是通過切換不同的齒輪組,來實現齒比的變換。作為分配動力的關鍵環節,變速箱必須有動力輸入軸和輸出軸這兩大件,再加上構成變速箱的齒輪,就是一個手動變速箱最基本的組件。動力輸入軸與離合器相連,從離合器傳遞來的動力直接通過輸入軸傳遞給齒輪組,齒輪組是由直徑不同的齒輪組成的,不同的齒輪比例所達到的動力傳輸效果是完全不同的,平常駕駛中的換擋也就是指換齒輪比。
接下來,通過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講講手動變速箱換擋的原理。下圖是一個簡易的3軸2擋變速箱的結構模型。
輸入軸(綠色)也叫第一軸,通過離合器和發動機相連,軸和上面的齒輪是一個硬連接的部件。紅色齒輪軸叫做中間軸。輸入軸和中間軸的兩個齒輪是處於常嚙合狀態的,因此當輸入軸旋轉時就會帶動中間軸的旋轉。黃色則是輸出軸,它也叫第二軸直接和驅動軸相連(只針對後輪驅動,前驅一般為兩軸),再通過差速器來驅動汽車。
當車輪轉動時同樣會帶著花鍵軸一起轉動,此時,軸上的藍色齒輪可以在花鍵軸上發生相對自由轉動。因此,在發動機停止,而車輪仍在轉動時,藍色齒輪和中間軸出在靜止狀態,而花鍵軸則隨車輪轉動。這個原理和自行車後軸的飛輪很相似。藍色齒輪和花鍵軸是由套筒來連接的,套筒隨著花鍵軸轉動,但同時也可以在花鍵軸上左右自由滑動來嚙合齒輪。
一般的手動變速箱的齒輪組都是處於常嚙合狀態的,這些常嚙合狀態的齒輪組分為斜齒和直齒兩種,兩種齒形相比較,斜齒齒輪在結構上具有天生的優勢,傾斜布置的齒形能夠提高兩個齒輪嚙合的重合度,使齒輪傳動平穩,降低噪音,並且可以提高齒根的彎曲強度、齒面的接觸強度,從而提高齒輪的使用壽命。
Ⅱ 啊啊啊,這個題怎麼做啊,求大神
Ⅲ 一級減速器軸的設計過程中,各軸段長度尺寸如何確定
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軸段1:L1= (根據大帶輪寬確定的)
軸段2:L2= m+e+螺釘頭部厚度+5~10
軸段3:L3=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軸段4:L4=結構確定
軸段5:L5=小齒輪齒寬
軸段6:L6=結構確定
軸段7:L7=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3)斜齒輪傳動中軸承受什麼載荷擴展閱讀:
一、減速器軸按承受載荷的情況可分為:
1、轉軸
既支承傳動件又傳遞動力,承受彎矩和扭矩兩種作用。我們實測的減速器中 的軸就屬於這種軸。
2、 心軸
只起支承旋轉機件的作用而不傳遞動力,即只承受彎矩作用。
3、傳動軸
主要傳遞動力,即主要承受扭矩作用。
二、減速器使用方法:
1、在運轉200~300小時後,應進行第一次換油,在以後的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油的質量,對於混入雜質或變質的油須及時更換。一般情況下,對於長期連續工作的減速機,按運行5000小時或每年一次更換新油,長期停用的減速機,在重新運轉之前亦應更換新油。
減速機應加入與原來牌號相同的油,不得與不同牌號的油相混用,牌號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許混合使用;
2、換油時要等待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燃燒危險為止,但仍應保持溫熱,因為完全冷卻後,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難。注意:要切斷傳動裝置電源,防止無意間通電;
3、工作中,當發現油溫溫升超過80℃或油池溫度超過100℃及產生不正常的雜訊等現象時應停止使用,檢查原因,必須排除故障,更換潤滑油後,方可繼續運轉;
4、用戶應有合理的使用維護規章制度,對減速機的運轉情況和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作認真記錄,上述規定應嚴格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