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電解質極化模擬演示裝置實驗報告

電解質極化模擬演示裝置實驗報告

發布時間:2021-12-26 15:05:02

❶ 實驗報告的結論怎麼寫實驗

實驗報告常用的內容與格式如下

1、實驗名稱以及姓名學號:要用最簡練的語言反映實驗的內容。如驗證某程序、定律、演算法,可寫成「驗證什麼」、「分析什麼」等。

2、實驗日期和地點:比如2020年4月25日,物理實驗室。

3、實驗目的:目的要明確,在理論上驗證定理、公式、演算法,並使實驗者獲得深刻和系統的理解,在實踐上,掌握使用實驗設備的技能技巧和程序的調試方法。一般需說明是驗證型實驗還是設計型實驗,是創新型實驗還是綜合型實驗。

4、實驗設備(環境)及要求:在實驗中需要用到的實驗用物,葯品以及對環境的要求。

5、實驗原理:在此闡述實驗相關的主要原理。

6、實驗內容:這是實驗報告極其重要的內容。要抓住重點,可以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考慮。這部分要寫明依據何種原理、定律演算法、或操作方法進行實驗。詳細理論計算過程。

7、實驗步驟:只寫主要操作步驟,不要照抄實習指導,要簡明扼要。還應該畫出實驗流程圖(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再配以相應的文字說明,這樣既可以節省許多文字說明,又能使實驗報告簡明扼要,清楚明白。



(1)電解質極化模擬演示裝置實驗報告擴展閱讀:

實驗報告的特點:

1、正確性,實驗報告的寫作對象是科學實驗的客觀事實,內容科學,表述真實、質朴,判斷恰當。

2、客觀性,實驗報告以客觀的科學研究的事實為寫作對象,它是對科學實驗的過程和結果的真實記錄,雖然也要表明對某些問的觀點和意見,但這些觀點和意見都是在客觀事實的基礎上提出的。

3、確證性,確證性是指實驗報告中記載的實驗結果能被任何人所重復和證實,也就是說,任何人按給定的條件去重復這頂實驗,無論何時何地,都能觀察到相同的科學現象,得到同樣的結果。

4、可讀性,可讀性是指為使讀者了解復雜的實驗過程,實驗報告的寫作除了以文字敘述和說明以外,還常常藉助畫圖像,列表格、作曲線圖等文式,說明實驗的基本原理和各步驟之間的關系,解釋實驗結果等。

❷ 大學物理演示實驗的目錄

1 力、熱學
1.1 力學
1.1.1 向心力
1.1.2 彈性碰撞
1.1.3 圓錐爬坡
1.1.4 科里奧利力
1.1.5 傅科擺
1.1.6 質心運動
1.1.7 轉動定律
1.1.8 角速度合成
1.1.9 直升飛機的角動量守恆
1.1.10 角動量守恆轉台
1.1.11 常平架回轉儀
1.1.12 進動演示儀
1.1.13 混沌擺
1.2 空氣動力學
1.2.1 氣體流速與壓強演示儀
1.2.2 飛機升力
1.2.3 伯努利懸浮球
1.2.4 氣體渦旋演示儀
1.3 振動與波
1.3.1 旋轉喬量演示儀
1.3.2 簡諧振動合成儀
1.3.3 機械共振
1.3.4 音叉
1.4.5 拍頻擺
1.4.6 駐波共振
1.4.7 縱駐波
1.4.8 昆特管
1.4.9 魚洗
1.4.10 水波干涉
1.4.11 傅立葉振動合成儀
1.4.12 聲波波形演示儀
1.4.13 聲聚焦
1.4.14 超聲霧化
1.4 熱學
1.4.1 分子運動
1.4.2 伽爾頓板
1.4.3 模擬電冰箱實驗裝置
1.4.4 投影式相臨界點狀態演示儀
2 光學
2.1 幾何光學
2.1.1 分光計
2.1.2 三棱鏡
2.1.3 尼克爾棱鏡模型
2.1.4 方解石與雙折射
2.1.5 窺視無窮
2.1.6 人造火焰
2.1.7 光柵變換圖
2.1.8 激光反射運動合成儀
2.1.9 反射式運動合成儀
2.1.10 海市蜃景演示儀
2.1.11 光學幻影演示儀
2.1.12 光學分形演示儀
2.1.13 普氏擺
2.1.14 光瞳實驗演示儀
2.2 波動光學
2.2.1 動態多縫衍射強度實時顯示儀
2.2.2 旋轉式小孔衍射儀
2.2.3 散射光干涉演示儀
2.2.4 激光光纖干涉演示儀
2.2.5 台式皂膜
2.2.6 簾式皂膜
2.2.7 光柵視鏡系統
2.2.8 光學儀器解析度
2.2.9 反射白光全息圖
2.2.10 透射白光全患合成圖
2.3 偏振光學
2.3.1 自然光、偏振光模型
2.3.2 偏振光狀態演示儀
2.3.3 旋光色散演示儀
2.3.4 偏振光干涉、應力演示儀
2.4 光學綜合
2.4.1 熱輻射機
2.4.2 氦氖激光器
2.4.3 看得見的激光
2.4.4 綠激光器
2.4.5 激光光學演示儀
2.4.6 紅外接收演示儀
2.4.7 夢幻時鍾
2.4.8 夢幻球
2.4.9 激光多普勒試驗儀
2.4.10 超聲光柵演示儀
2.4.11 電光調制演示儀
2.4.12 法拉第磁旋光演示儀
2.4.13 光纖和互感通訊演示儀
2.4.14 3D立體影像演示儀
2.4.15 光纖陀螺演示儀
2.4.16 夫蘭克一赫茲演示儀
3 電學
3.1 靜電學
3.1.1 維氏起電機
3.1.2 高壓電源
3.1.3 指針驗電器
3.1.4 靜電擺球
3.1.5 靜電除塵
3.1.6 靜電跳球
3.1.7 靜電植絨
3.1.8 雅格布天梯
3.1.9 低氣壓下輝光放電
3.1.10 輝光球、輝光碟
3.1.11 電子束偏轉
3.1.12 庫侖扭秤
3.2 導體與電介質
3.2.1 靜電感應盤
3.2.2 卡文迪許球
3.2.3 導體靜電荷接曲率分布
3.2.4 尖端放電
3.2.5 電風輪、電風轉筒
3.2.6 避雷針
3.2.7 靜電屏蔽
3.2.8 高壓帶電作業
3.2.9 電介質極化
3.2.10 電介質對電容影響
3.2.11 PGM數字小電容測試儀
3.2.12 絕緣體轉換為導體
3.3 電學綜合
3.3.1 手觸式電池
3.3.2 壓電效應
3.3.3 基爾霍夫定律
3.3.4 RLC電路串並聯諧振
……
4 磁學
參考文獻

❸ 跪求華東理工大學 大學物理實驗的預習報告或者實驗報告的答案!!!

1.[單選題] 分光計讀數裝置中設置雙游標的目的是消除偏心誤差,該誤差屬於_______誤差,它是由於刻度盤刻度和游標刻度__________
A.隨機,不平行
B.系統,不平行
C.隨機,不共面
D.系統,不共心
我的答案:D

1.[單選題]
下圖中角游標的讀數為

A.116°12′
B.116°42′
C.114°42′
D.114°12′
我的答案:A

1.[單選題]
在用最小偏向角法測量折射率時,測量最小偏向角的正確操作順序是
(1)轉動望遠鏡對准入射光,測出入射方位角
(2)在望遠鏡中看到待測譜線折返點時,擰緊游標盤的緊固螺絲,固定游標盤
(3)轉動望遠鏡,使待測譜線和准線重合,測量出射方位角
(4)轉動游標盤連同載物台,改變入射角
A.(1),(2),(3),(4)
B.(1),(4),(2),(3)
C.(2),(3),(4),(1)
D.(4),(2),(3),(1)
我的答案:D

1.[多選題] 楊氏模量是材料的物性參數,與哪些因素有關?
A.材料的結構
B.材料的化學成分
C.實驗溫度
D.材料的幾何參數

1.[單選題]
根據誤差等作用原理,確定實驗中需要測量的各物理量使用的量具,選擇不正確的是
A.鋼絲長度:米尺
B.鏡尺距:米尺
C.光杠桿常數:米尺
D.鋼絲直徑:螺旋測微器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拉伸法測量金屬絲的楊氏模量中,鋼絲的形變數是測量的核心問題,用什麼物理實驗方法進行轉換測量
A.比較法
B.拉伸法
C.放大法
D.逐差法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在實驗測量中,如果需要增大光學放大法的放大倍數,可以
A.增大鏡尺距離,減小光杠桿常數
B.減小鏡尺距離,增大光杠桿常數
C.減小鏡尺距離,增大鋼絲長度
D.減小鏡尺距離,減小鋼絲長度
我的答案:A

1.[單選題] 叉絲位於望遠鏡的目鏡套筒上,為了調整叉絲清晰,應進行的操作是
A.調節望遠鏡的調焦手輪
B.調節物鏡所成標尺像與叉絲的距離
C.旋轉目鏡鏡頭
D.改變物鏡與叉絲相對距離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望遠鏡調節的基本原則:將光杠桿、反射鏡中的標尺像、望遠鏡軸線調成三點一線, 「先粗調,後細調」。粗調包含的操作可分為4步:
(1) 調節光杠桿傾斜螺絲,直到眼睛通過望遠鏡準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桿鏡面中的反射鏡;
(2) 調節望遠鏡高低傾斜螺絲,直到眼睛通過望遠鏡準星(外部)位置,能看到光杠桿鏡面;
(3) 調節反射鏡傾斜螺絲,直到眼睛通過望遠鏡準星(外部)位置,能看到鏡中的標尺像;
(4) 移動望遠鏡裝置,使其正對光杠桿鏡面;
正確的操作順序是:
A.(1)、(2)、(4)、(3)
B.(4)、(1)、(2)、(3)
C.(2)、(1)、(4)、(3)
D.(4)、(2)、(1)、(3)

1.[單選題]
在本實驗系統中,望遠鏡視差產生的原因是:
A.標尺像通過望遠鏡目鏡所成的像與叉絲不共面
B.人眼與目鏡不共面
C.人眼與標尺像不共面
D.叉絲通過目鏡成的像不在明視距離
我的答案:A

1.[單選題]
消除望遠鏡視差的方法是調節
A.調節望遠鏡的目鏡,使得叉絲清晰
B.調節望遠鏡的目鏡,使得標尺像清晰
C.調節望遠鏡的調焦手輪,直到眼睛上下運動時,標尺像與叉絲沒有相對位移
D.調節望遠鏡的調焦手輪,使得標尺像清晰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直接測量量中,鏡尺距離D是指 B
A.望遠鏡目鏡到標尺的距離
B.光杠桿平面鏡鏡面到標尺的距離
C.望遠鏡物鏡到標尺的距離
D.光杠桿平面鏡鏡面到望遠鏡物鏡的距離

1.[單選題] 在用拉伸法測定金屬絲的楊氏模量實驗中,通常需在鋼絲上預加10kg負荷,目的是
A.拉直金屬絲,避免將拉直過程當為伸長量進行測量
B.減小初讀數,消除零誤差
C.消除摩擦力的影響
D.使系統穩定,金屬絲鉛直
我的答案:A

3.1.3
1.[單選題] 如何較好地消除接觸電阻對測量值的影響?
A.使用四端輸入法
B.觸點處保持良好的清潔
C.減小觸點的接觸面積
D.採用相同的材料導線
我的答案:A

1.[多選題]
下列表述中正確的是:
A.用伏安法測量電阻,由於電表內阻的存在,會產生系統誤差。
B.在平衡電橋實驗中,為了比較迅速調節到平衡點使檢流計指零,可採取反向區逐次逼近法進行操作。
C.在自組電橋實驗中,比較臂電阻帶來隨機誤差,可以通過交換法來進行修正。
D.一個未知阻值的電阻,用箱式電橋測量前應先估測電阻的阻值。
我的答案:ABD

1.[單選題]
惠斯通電橋測量原理屬於什麼實驗方法?
A.參量轉換測量法
B.交換法
C.比較法
D.補償法
我的答案:C

1.[單選題] 在電橋測量電阻中,電橋是如何達到平衡的?
A.調節可變電阻Rs大小,使檢流計電流為零。
B.調節電源電壓
C.調節比例臂大小
D.調節可變電阻Rs大小,使檢流計上電流為某一定值
我的答案:A

1.[單選題]
惠斯通電橋測量電阻時,比例臂選取的原則是:
A.使測量值有好的重復性
B.使測量值的精度最高
C.使電橋能較快地達到平衡
D.使檢流計有大的量值
我的答案:B

❹ 急求大學物理實驗報告 用模擬法測繪靜電場 磁效應測量實驗

用模擬法描繪靜電場
靜電場是由電荷分布決定的。給定區域內的電荷分布和介質分布及邊界條件,可根據麥克斯韋議程組和邊界條件來求得電場分布。但大多數情況下求出解析解,因此,要靠數字解法求出或實驗方法測出電場分布。
【實驗目的】
1.學會用模擬法描繪和研究靜電場的分布狀況。
2.掌握了解模擬法應用的條件和方法。
3.加深對電場強度及電勢等基本概念的理解。
【實驗儀器】
導電液體式電場描繪儀,同軸電極,平行板電極,白紙(自備)
【實驗原理】
直接測量靜電場是很困難的,因為儀表(或其探測頭)放入靜電場中會使被測電場發生一定變化。如果用靜電式儀表測量,由於場中無電流流過,不起作用。因此,在實驗中採用恆定電流場來模擬靜電場。即通過測繪點定電流場的分布來測繪對應的靜電場分布。
模擬法的要求是:仿造一個場(稱為模擬場),使它的分布和靜電場的分布完全一樣,當用探針去探測曲勢分布時,不會使電場分布發生畸變,這樣就可以間接測出靜電場。
用模擬法測量靜電場的方法之一是用電流場代替靜電場。由電磁學理論可知電解質(或水液)中穩恆電流的電流場與電介質(或真空)中的靜電場具有相似性。在電流場的無源區域中,電流密度矢量和靜電場中的電場強度矢量所遵從的物理規律具有相同的數學形式,所以這兩種場具有相似性。在相似的場源分布和相似的邊界條件下,它們的解的表達式具有相同的數學模型。如果把連接電源的兩個電極放在不良導體如稀薄溶液(或水液)中,在溶液中將產生電流場。電流場中有許多電位彼此相等的點,測出這些電位相等的點,描繪成面就是等位面。這些面也是靜電場中的等位面。通常電場分布是在三維空間中,但在水液中進行模擬實驗時,測出的電場是在一個水平面內的分布。這樣等位面就變成了等位線,根據電力線與等位線正交的關系,即可畫出電力線。這些電力線上每一點切線方向就是該點電場強度的方向。這就可以用等位線和電力線形象地表示靜電場的分布了。
檢測電流中各等位點時,不影響電流線的分布,測量支路不能從電流場中取出電流,因此,必須使用高內阻電壓就能消除這種影響。當電極接上交流電壓時,產生交流電場的瞬時值是隨時間變化的,但交流電壓的有效值與直流電壓是等效的(見附錄),所以在交流電場中用交流電壓表測量有效值的等位線與直流電場中測量同值的等位線,其效果和位置完全相同。
模擬法的應用條件是「模擬場「的基本規律或所滿足的數學議程要與被模擬的場完全一樣,這種模擬為數學模擬。恆定電流場和靜電場滿足相似的偏微分方程,只要帶電體(即電極)的形狀和大小,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邊界條件一樣。那麼這兩個場的分布就是一樣的。
根據靜電場與恆定電流場的對應關系,上述靜電場可以用下面的恆定電流場來模擬:兩長直同軸圓柱形導體,內圓柱半徑為a,外圓筒內半徑為b,其間充以電容率為 的均勻電介質,內外圓柱保持電勢差V0=VA—VB。只要我們測出模擬恆定電流場的分布,則可得出被模擬靜電場的分布。
不用形狀的電極,可以模擬不同形狀的靜電場,如平行板電極,可以模擬平行板電容器中的靜電場。

圖a 圖b
如圖a所示為一個同軸圓柱電極,內電極半徑為a,外電極半徑為b,內電極電勢Va,外電極電勢Vb=0,在兩極間距軸心r處的電勢為:

由高斯定理知半徑為r的圓柱面上的電場是:
式中λ是圓柱面單位長度上的電量,ε是兩極間介電常數,由兩式可得
當r=b時, ,則 ,代入上式有:

此式即為同軸圓柱電極間靜電場中的電勢分布公式。
若在同軸圓柱電極間充填均勻不良導體,在該電極間將形成穩定的電流場。同上道理,也可推導出穩定電流場中的電勢分布公式為

比較兩個公式不難看出,它們都滿足高斯定理的拉普拉斯方程,其電勢分布是相同的。而穩定電流場不會因為探針的引入導致電場畸變,所以完全可用電極尺寸相同,邊界條件一樣的穩定電流場來模擬靜電場進行探測,從而間接描繪出靜電場的分布狀況。
【實驗內容及步驟】
1.按線路圖連接線路(圖b為同軸圓柱電極)。
2.用水準儀調平水槽架底座。在水槽內注入一定量的水,在水槽架上層壓好白紙,用於記錄測繪點;接通電源,電壓調至10V,其值由數字電壓表置「輸出」時讀出,探針置於水槽外。
3.將探針與內電極緊密接觸,電壓顯示為10V,其值由數字電壓表置「檢測」時讀出。若電壓顯示為0V,則改變電源電壓輸出極性。
4.讓探針在兩極間慢慢移動,依次測出電壓分別為7.0V、5.0V、3.0V、1.0V的等勢線,每一個等勢線8個測量點。
5.用探針沿外電極內、外側分別取三個和一個記錄點,用於確定電極的圓心和外電極的厚度;記錄內電極直徑和外電極內直徑。
6.用平行板電極換下同軸圓柱電極重復(2、3)兩個步驟,分別沿7.5V、5.0V、2.5V三個等勢線各記錄8個測量點(均勻分布),並做出確定電極位置的測量點。
7.在平行板電極測量紙上用不同符號標注出各等勢線上的測量點和等勢線數值,畫出電極,繪出實驗等勢線和電場線。
8.在同軸圓柱電極記錄紙上,用幾何方法確定圓心,畫出內、外電極,用不同符號標注出各等勢線上的測量點和等勢線數值,繪出理論等勢線(根據公式計算)和電場線。
9.量出同軸圓柱電極記錄紙上等勢線各測量點到圓心的距離,求出平均值。在半對數坐標紙上繪出Vr/Va~lnr理論曲線,標出對應的實驗測量點 ,畫出實驗曲線。
【實驗教學指導要點】
1.模擬場除滿足與被側場有相似地數學方程和邊界條件外,還要求水槽底座一定要水平,溶液導電率遠小於電極且處處均勻,電源必須是一定頻率的交流電,以防止電介質的極化。
2.水槽中裝入的水不可漫過電極上表面。
3.導線的連接一定要牢固,避免因接觸電阻而導致輸出電壓達不到要求。
4.描繪電場線應始於高電勢電極的外表面,終止於低電勢電極的內表面,且處處與等勢線垂直。電場線的密度反映了電場強度的大小。
5. 上層記錄紙上打點時,不要用力過猛,輕輕按即可,以免移動電極,帶來誤差。
6. 做實驗時,要確定圓心;要確定電極位置;除此之外,還要描出兩極板之間的區域外向外延伸的邊緣效應。
7. 作圖時,不僅要畫出等勢線,還應畫出電場線(起於正電荷,止於負電荷)。

a
b
同軸圓柱電極電場分布

平行板電極電場分布
10.0V
7.5V

5.0V
2.5V
0.0V
8. 在半對數坐標紙上作圖時,要把理論直線和實驗直線同時作出。

Vr /Va~ln r曲線
Vr /Va

1.0

0.8

0.6

0.4

0.2

0.3 0.4 0.6 0.8 1 2 3 4 5 6 7 89 r (cm)
此圖用半對數坐標紙進行繪制,縱向為均勻分布,橫向為對數分布。圖中理論曲線為過(ln a, 1)和(ln b, 0),線上四點為實際測量點。
9. 在電極間加上直流電壓時所形成的電場是不隨時間變化的,是穩定的。如果在電極間加交流電壓,電場將隨時間而變,場面穩定。但考慮到直電極間加上不同值的直流電壓時,場中相對的電勢值一定的等勢線或面的幾何形狀和位置都不變。既接交流電壓時,可看作在電極上塊速變換不同值的直流電壓(包括極性)。因此,在交流電場中測定的相對電勢線和直流電場中測定的同值相對電勢等勢線,其開頭和位置都完全相同。但必須指出這里的完全相同是有條件的。我們所選的交流電的頻率不能高,否則會出現電極間點電勢不是目前增減的效應。我們選用的是50HZ的交流電,場中的電極和不良條件互相楊成電容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完全符合條件。

【實驗隨即提問】
1.提問:本實驗對靜電場的測繪採用的是什麼方法?為什麼要用此方法?
回答:採用的是模擬法測繪靜電場。因為直接測量靜電場的分布,需用探針對空間各點逐點進行測量。當把探針放入靜電場後,由於靜電感應,探針上會產生感應電荷,則會改變原電極的電荷分布,從而引起原電場的畸變。顯然直接測量不可行,所以採用模擬法來進行測繪。
2.提問:模擬法分為哪兩種模擬,其應用的條件是什麼?本實驗採用的是哪一種模擬?
回答:模擬法分為物理模擬和數學模擬。物理模擬的應用條件為物理相似和幾何相似,即模型和原型都遵從同樣的物理規律;模型的幾何尺寸與原型的幾何尺寸成比例的放大或縮小。數學模擬應用的條件為模型與原型在物理實質上可以完全不同,但它們都遵從相同的數學規律,即滿足相似的數學方程,還要帶電體(即電極)的形狀和大小,它們之間的相對位置以及邊界條件一樣。用恆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採用的是數學模擬。
3.提問:為什麼不良導體內的電場分布與真空中的靜電場分布相同?
回答:因為在不良導體內沒有電流通過時,其中任一宏觀體積元中的正負電荷數量相等,沒有凈電荷,呈電中性。當有直流電流通過時,單位時間內流出體積元的電荷被流入的同號電荷所代替,體積元內正負電荷數量還是相等,因而整個體積內呈電中性。換言之,真空中的靜電場是由電極上的電荷產生的,而在有恆定電流通過的不良導體中,電場也是由電極上的電荷產生的。不同的是靜電場中電極上的電荷靜止不動,而恆流場中電極上的電荷一邊流失,一邊由電源隨時補充,在動態平衡狀態下保持電荷的數量不變。所以,兩種狀況下電場的分布是相同的。
4.提問:用恆定電流場模擬靜電場的實驗條件是什麼?
回答:實驗條件首先要求不良導體在兩極間區域內其電導率是常數,並保持其厚度不變;其次要求測量電勢的儀表中基本上無電流通過。從本質上講就是要保證測量時,恆定電流場的電位分布在極間區域內和邊界上不會因測量操作而發生改變。
5.提問:實驗中如何做測量點?
回答:⑴ 同軸柱形電極沿半徑做測量點。
首先沿與實驗者垂直的兩個半徑做測量點,沿半徑由高電勢向低電勢(由中心電極向外電極)依次做四個測量點;再反方向沿另一個半徑線做四個測量點;其次沿水平方向的兩個半徑做測量點,最後再做左斜和右斜的四個半徑線,其布局如同一個「米」形。這樣做測量點的優點在於不會遺漏測量點,同時也可使同一條等勢線上的測量點均勻分布。做完所有等勢線上測量點後,還需沿外電極外沿做三個測量點,以確定電極的圓心。
⑵ 平行板電極沿等勢線做測量點,由高電勢向低電勢依次做出等勢線。
沿等勢線做測量點時,不可只局限於電極兩端之間的區域內,一定要向外延伸擴展。因為實驗中的平行板電極是有限長的,在電極兩端電場存在邊緣效應,所以,在測量中沿等勢線先在中間做四個測量點,其次在電極兩端各做一個測量點,然後向兩端外延約1厘米再各做一個測量點,最後,再沿兩個電極板的四個角各做一個測量點,確定電極的位置。
6.提問:如何繪制電場分布圖?
回答:⑴ 同軸柱形電極:
首先根據外電極外沿的三個測量點,用幾何作圖法確定圓心,由測出的半徑a、b,畫出完整的同軸柱形電極。由公式算出各等勢線的理論半徑值,按理論半徑值畫出等勢線。用同一種符號標出同一等勢線上的八個測量點,並註明等勢線的量值。再依據電場線與等勢線處處正交的特性,畫出電場線,標出其方向(由公式E=-dU/dr知,電場的方向是由高電勢指向低電勢)。
因為在靜電平衡狀態下,導體內部電場為零,電荷分布於導體表面。所以電場線始於中心電極的外表面,終止於外電極的內表面。
最後寫出圖名(同軸柱形電極電場分布圖)。
⑵ 平行板電極
根據確定電極位置的測量點畫出兩電極板,分別用光滑曲線連接同一電勢的八個測量點,畫出等勢線,用同一種符號將測量點標出,並註明等勢線量值。與同軸電極一樣,畫出電場線及其方向。在畫電場線時,要特別注意靠近極板兩端電場的邊緣效應。寫出圖名(平行板電極電場分布圖)。
7.提問:如何為什麼對柱形電極要用單對數坐標紙作圖?怎樣用單對數坐標紙作圖?
回答:由極間電勢的公式 知, 僅僅只是坐標r的函數,所以用單對數坐標紙可以表現出 與r的線性關系,且作圖比較便捷。
單對數坐標紙(又稱半對數坐標紙)在製作時已將某個軸向取好對數,從坐標紙上看刻度值,一個軸向是均勻分布,而另一個軸向則是對數分布。在做同軸柱形電極「 ~ 理論曲線」圖時,在坐標紙上以均勻分布刻度為縱軸取名 ,以對數分布刻度為橫軸取名r(cm),以點(lna,1)和點(lnb,0)為端點,畫出理論直線。然後,分別量出各等勢線上八個測量點的實際半徑記錄於數據表中,並算出各等勢線實際平均半徑值,在坐標紙上描出平均值點,觀察其是否落在理論直線上。
8.提問:能否模擬平行軸電線或帶有等量異號電荷的平行長直圓柱體的電場?為什麼?
回答:能。由電磁學理論可知電解質(或水液)中穩恆電流的電流場與電介質(或真空)中的靜電場具有相似性。在電流場的無源區域中,電流密度矢量和靜電場中的電場強度矢量所遵從的物理規律具有相同的數學形式,所以這兩種場具有相似性。在相似的場源分布和相似的邊界條件下,它們的解的表達式具有相同的數學模型。如果把連接電源的兩個電極放在不良導體如稀薄溶液(或水液)中,在溶液中將產生電流場。電流場中有許多電位彼此相等的點,測出這些電位相等的點,描繪成面就是等位面。這些面也是靜電場中的等位面。通常電場分布是在三維空間中,但在水液中進行模擬實驗時,測出的電場是在一個水平面內的分布。這樣等位面就變成了等位線,根據電力線與等位線正交的關系,即可畫出電力線。這些電力線上每一點切線方向就是該點電場強度的方向。這就可以用等位線和電力線形象地表示靜電場的分布了。
9. 提問:請給出模擬平面板與其中垂面上長直帶電圓柱體的電場的主要步驟?
回答:(1).按線路圖連接線路。
(2).用水準儀調平水槽架底座。在水槽內注入一定量的水,在水槽架上層壓好白紙,用於記錄測繪點;接通電源,電壓調至10V,其值由數字電壓表置「輸出」時讀出,探針置於水槽外。
(3).將探針與內電極緊密接觸,電壓顯示為10V,其值由數字電壓表置「檢測」時讀出。若電壓顯示為0V,則改變電源電壓輸出極性。
(4).讓探針在兩極間慢慢移動,依次測出電壓分別為7.5V、5.0V、2.5V的等勢線,每一個等勢線8個測量點。
(5).用探針沿帶電圓柱體電極外側取三個記錄點,用探針沿帶電平面板電極外側取四個記錄點,用於確定電極的圓心和電極的厚度。
(6). 在測量紙上用不同符號標注出各等勢線上的測量點和等勢線數值,畫出電極,繪出實驗等勢線和電場線。

❺ 實驗報告怎麼寫啊

一般情況下化學實驗報告是根據實驗步驟和順序從七方面展開來寫的:
1.實驗目的:即本次實驗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目的是什麼。使實驗在明確的目的下進行,可避免學生無目的的忙碌,所以教師課前檢查實驗預習是很必要的。
2.實驗日期和實驗者:在實驗名稱下面註明實驗時間和實驗者名字。這是很重要的實驗資料,便於將來查找時進行核對。
3.實驗儀器和葯品:寫出主要的儀器和葯品,應分類羅列,不能遺漏。此項書寫可以促使學生去思考儀器的用法和用途,葯品的作用及其所能發生的具體的化學反應,從而有助於理解實驗的原理和特點。需要注意的是實驗報告中應該有為完成實驗所用試劑的濃度和儀器的規格。因為,所用試劑的濃度不同往往會得到不同的實驗結果,對於儀器的規格,學生也應了解,不能僅僅停留在「大試管」「小燒杯」的階段。
4.實驗步驟:根據具體的實驗目的和原理來設計實驗,寫出主要的操作步驟,這是報告中比較重要的部分。此項可以使學生了解實驗的全過程,明確每一步的目的,理解實驗的設計原理,掌握實驗的核心部分,養成科學的思維方法。在此項中還應寫出實驗的注意事項,以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5.實驗記錄:正確如實的記錄實驗現象或數據,為表述准確應使用專業術語,盡量避免口語的出現。這是報告的主體部分,在記錄中,應要求學生即使得到的結果不理想,也不能修改,可以通過分析和討論找出原因和解決的辦法,養成實事求是和嚴謹的科學態度。
6.實驗結論和解釋:對於所進行的操作和得到的相關現象運用已知的化學知識去分析和解釋,得出結論,這是實驗聯系理論的關鍵所在,有助於學生將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進一步理解和掌握已知的理論知識。
7.評價和討論:以上各項是學生接收,認識和理解知識的過程;而此項則是回顧、反思、總結和拓展知識的過程,是實驗的升華,應給予足夠的重視。在此項目中,學生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自由的發揮,比如「你對本次實驗的結果是否滿意?為什麼?如果不滿意,你認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如何改進?」或者「為達到實驗目的,實驗的設計可以如何改進?這樣改進的優點是什麼?」或者「你認為本實驗的關鍵是什麼?」等問題。這些都是學生感興趣的地方,既能反映他們掌握知識的情況,又能培養他們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他們敢於思考,敢於創新的勇氣和能力。因此從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角度來說,此項內容的書寫應是實驗報告的重點和難點

❻ 模擬膈肌運動的實驗裝置及實驗過程

(1)圖來1所示的實驗裝置中,序號源①、②、③、④分別模擬人體的①表示氣管、②表示胸廓、③表示肺、④膈肌.
(2)平靜吸氣時,呼吸肌收縮,引起胸腔前後、左右及上下徑均增大,胸廓容積增大,肺隨之擴張,造成肺內氣壓小於外界氣壓,外界氣體進入肺,形成主動的吸氣運動;當膈肌和肋間外肌舒張時,肋骨與胸骨因本身重力而回位,結果胸廓容積縮小,肺也隨之回縮,造成肺內氣壓大於外界氣壓,肺內氣體排出肺,形成被動的呼氣運動.圖2模擬的是人體在吸氣時膈肌所處的運動狀態,此時由於膈肌的收縮,胸廓的上下經增大.
(3)若用此實驗裝置探究人體吸氣和呼氣的原理,則此實驗裝置還存在不足,因為它無法模擬胸廓前後徑和左右徑的變化.
故答案為:
(1)④;胸廓
(2)吸氣; 上下
(3)左右

❼ 實驗報告的實驗結果討論怎麼寫

一般就是寫你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或者認識,啟發什麼的,還有你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怎麼解決以及實驗注意事項。

❽ 如圖是米勒研究生命起源過程的實驗裝置,請你按要求完成探究實驗報告:(1)提出問題______(2)作出假設

米勒通過實驗驗證了化學起源學說的第一步.在這個實驗中,一個盛有水溶液的燒瓶代表原始的海洋,其上部球型空間里含有氫氣、氨氣、甲烷和水蒸汽等「還原性大氣」.米勒先給燒瓶加熱,使水蒸汽在管中循環,接著他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以激發密封裝置中的不同氣體發生化學反應,而球型空間下部連通的冷凝管讓反應後的產物和水蒸汽冷卻形成液體,又流回底部的燒瓶,即模擬降雨的過程(如圖).經過一周持續不斷的實驗和循環之後.米勒分析其化學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包括5種氨基酸和不同有機酸在內的各種新的有機化合物,同時還形成了氰氫酸,而氰氫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組成核苷酸的基本單位.米勒的實驗試圖向人們證實,生命起源的第一步,從無機小分子物質形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在原始地球的條件下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1)米勒提出的問題: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能合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嗎?
(2)根據提出的問題,可以假設: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能合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3)米勒在圖中所示的A裝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氫.水蒸氣等氣體.用來模擬原始大氣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條件.圖中B裝置里是用來產生水蒸氣的沸水.米勒通過兩個電極放電產生電火花,模擬原始天空的閃電.
(4)米勒分析其化學成分時發現,其中含有包括5種氨基酸和不同有機酸在內的各種新的有機化合物,同時還形成了氰氫酸,而氰氫酸可以合成腺嘌呤,腺嘌呤是組成核苷酸的基本單位.
(5)結論:米勒的該實驗表明,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到有機小分子的轉變是完全可能的.
故答案為:
(1)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能合成有機小分子物質嗎?
(2)在原始地球條件下,無機小分子物質能合成有機小分子物質;
(3)甲烷;氨;氫;水蒸氣;原始大氣的成分和原始地球的條件;原始天空的閃電;
(4)產生了多種氨基酸等有機物;
(5)在生命起源的化學進化過程中,從無機小分子到有機小分子的轉變是完全可能的

閱讀全文

與電解質極化模擬演示裝置實驗報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達芬奇機械手有多少台 瀏覽:277
進口五金件報關單 瀏覽:702
機械制圖國家標准規定漢字是什麼 瀏覽:929
化學選取實驗裝置的原則 瀏覽:108
健身器材在哪裡放 瀏覽:324
閥門系統圖gpl是什麼意思 瀏覽:463
機械貿易是什麼流程 瀏覽:556
消防水管線閥門用什麼樣的好 瀏覽:341
cad燕秀工具箱不顯示怎麼辦 瀏覽:759
三冰箱不製冷需要多少錢維修 瀏覽:417
老款神行2儀表時間怎麼設置 瀏覽:995
內徑240軸承外徑多少 瀏覽:380
加裝簡易的機械手怎麼調試 瀏覽:890
紅薯粉絲設備哪個好 瀏覽:23
機床工作循環圖怎麼看 瀏覽:532
QH在機械領域是什麼意思 瀏覽:218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收費 瀏覽:509
給水立管道閥門安裝高度 瀏覽:161
15改機械增壓能增加多少馬力 瀏覽:335
尼爾機械紀元為什麼叫屁股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