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地震逃生艙裝置設計

地震逃生艙裝置設計

發布時間:2021-12-26 14:54:58

㈠ 設計一個你獨自在家突遇地震的逃生方案

1震時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2躲在牆角或桌椅下等待安全地帶。

㈡ 有哪位有識之士能告訴我地震區建築物抗震設計的基本原則是

看國家地理地震特輯就行了。
(國家地理2008年6月的地震特輯真的全有……半本都是)

㈢ 建築一類設計能抗擊幾級地震

地震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任何設計更不可「抗擊」幾級地震!
我們能做到的是按照國家劃分房屋抗震類別、根據國家劃分各地區設防烈度的標准、按照建築抗震規范規定的抗震驗算和抗震構造措施來設計、施工等,使建造的工程能把震害減少到(國家規定的)盡量小的程度。我們的抗震設計宗旨是:大震不發生連續倒塌,中震可修復,小震基本不裂。

㈣ 請設計一個簡易裝置檢測地震的發生。如何畫

參考地動儀

㈤ 地震設防烈度:小於6度,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II類場地

只找到這個,《建築抗震設計規范》6.1.2鋼筋混凝土房屋應根據烈度、結構類型和房屋高度採用不同的抗震等級,並應符合相應的計算和構造措施要求。丙類建築的抗震等級應按表6.1.2確定

表截圖如下:

所以,你所說的,6度區的,丙類建築,還得看高度是多少,框架結構對照上表,就可以查出來了。

㈥ 海上二維地震觀測系統的設計原則

翟繼鋒1,2韋成龍1,2曾憲軍1,2

(1.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 廣州 510760;2.國土資源部海底礦產資源重點實驗室 廣州 510760)

第一作者簡介:翟繼鋒(1982—),男,本科學歷,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海洋地震勘探工作。

摘要 地震觀測系統是用來表示激發點、接收點和地下反射點三者之間的位置關系。觀測系統決定地震採集資料的質量,其質量直接影響後續的處理解釋結果和精度,關繫到地震勘探的成敗,可見觀測系統的重要性。本文基於地震觀測系統設計的基本理論,從基本原則、參數選擇出發,討論了如何合理設計海上二維地震觀測系統。

關鍵詞 觀測系統 原則 參數

1 引言

地震資料採集的中心問題是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來增強有效波,壓制干擾波,提高信噪比,獲得高質量的地震記錄。觀測系統的設計取決於地震勘探任務、工區地震地質條件和勘探方法,總的原則是盡可能使記錄到的地下界面得到連續追蹤,避免發生有效波彼此干涉的現象,野外施工簡單等。地震勘探野外施工中主要使用縱測線觀測系統,即激發點和接收點布置在同一條測線上,該系統能得到測線正下方界面的反射信息,所獲得的資料易於解釋,野外施工方案簡單直觀,在實際工作中被廣泛應用。

2 觀測系統的各種參數

圖1是「探寶號」船240道seal電纜常用的觀測系統。對海上地震調查來說,所使用的震源、接收電纜、記錄儀器的部分有著固定的參數,我們主要分析以下十個可以變化的參數。

2.1 最大炮檢距

最大炮檢距是炮點的中心到最遠一道的中心的距離,圖2中用X表示,設計時要以下幾個因素為依據:

1)時距曲線,力求其近似為雙曲線。比較合適的炮檢距,可以使正常時差足夠大,足以區分一次反射波、多次波以及其他相干噪音;比較大的炮檢距,就會使遠道的時距曲線近似為高次曲線,從而使記錄得到的同相軸不滿足雙曲線的假設。水平層狀介質的地震地質模型地震反射波的時距曲線為:

圖1 探寶號船240道常用觀測系統

Fig.1 The common observation system of 240 seismic channels of「TanBao」

圖2 距離參數示意圖

Fig.2 The sketch map of distance parameter

南海地質研究(2014)

如果在炮點的附近接收地震波,就可以把水平層狀介質的波速簡化為均方根速度,則反射波的時距曲線方程可簡化為:

南海地質研究(2014)

由這兩個方程可知,當最大炮檢距的取值為勘探目標深度的0.7~1.0倍時,反射波的時距曲線近似為雙曲線。

2)速度分析,力求能獲得較高的精度。在水平層狀介質中,一般認為射線速度是一種准確的速度,它隨著炮檢距的增大而增大,當炮檢距一定時,射線速度等於均方根速度,也就是說這時的均方根速度可以認為是准確的,此時的炮檢距就是所要選用的最大炮檢距。由射線速度公式和炮檢距公式式,可算出最大炮檢距約為勘探目標的埋深。

南海地質研究(2014)

3)動校正拉伸畸變,力求使其小。動校正拉伸的程度,隨反射界面深度和炮檢距之比的減小而增大,即炮檢距小,拉伸程度就小,炮檢距大,拉伸程度就大。

百分比動校正拉伸量=(動校正量/雙程反射時間)×100%

若在計算動校正量採用近似公式

,則當最大炮檢距為目的層埋深的0.7倍時,動校正拉伸為6.12%;當最大炮檢距為目的層埋深的1.0倍時,動校正拉伸為12.5%。動校正拉伸使信號頻率降低,從而影響解析度。

4)反射系數,力求其變化盡可能小。反射系數隨著炮檢距的變化而變化,如果炮檢距在小於某個數值時,反射系數幾乎不隨炮檢距變化,則炮檢距應當選取這個數值。反射系數可以通過佐普里茲方程來求取。

5)高頻衰減,力求遠道的高頻衰減盡可能小。地震波的吸收和衰減隨著傳播距離的增大而增大,從而使高頻信息能量變弱,降低解析度。

通過以上的論述,合適的最大炮檢距應選取勘探目標深度的0.7~1.0倍。最大炮檢距過大,會使遠道的反射時距曲線近似為高次曲線,不符合地震勘探中把時距曲線視為雙曲線的假設;炮檢距過大會使遠道的反射系數有較大變化;炮檢距過大會產生轉換橫波;炮檢距過大會使動校正拉伸較嚴重,使遠道地震信號中的高頻信息衰減較厲害。最大炮檢距偏小,則會使整個排列偏短,不利於接收中深層的地震反射信息,並且會由此造成時距曲線太短,反映不出雙曲線的形態,得不到准確速度,而在資料處理疊加的過程中,最關鍵的是速度參數。因此在選擇最大炮檢距時,重點應考慮目標層的速度分析精度。

2.2 最小炮檢距

最小炮檢距是炮點的中心到電纜第一道(近道)的中心的距離,圖2中用Y表示,應該小於最淺目標層的深度。最小炮檢距大一些,確實可以有效地避免震源和作業船產生的部分噪音信號干擾,但卻會損失有用的淺層有效信號。

最小炮檢距的選取應從以下幾方面考慮:

1)考慮炮檢距與疊加特性的關系,選擇較小的最小炮檢距。

2)根據作業船噪音情況及地震地質條件,選擇能夠較好地避免震源和作業船產生的部分噪音信號干擾的最小炮檢距。較大的偏移距有利於避開面波、船噪音等干擾。

3)為滿足大炮檢距的初至折射靜校正或層析成像反演靜校正處理的需要,宜採用較小的最小炮檢距。

4)為提高解析度,宜採用較小的最小炮檢距。

隨著偏移道數的增加,迭加特性曲線通放帶寬度變窄,壓制帶范圍向左移,同時壓制范圍內,特性曲線的三次極大值幅度變小。說明偏移道數的增加,能更好壓制與反射波速度相近的多次波,即可以提高解析度。但是,偏移道數增大,導致壓制帶寬度變窄,特性曲線二次極大值的幅度增大。因而,與反射波速度相差較大的多次反射波,就有可能進入二次極值帶,得不到好的壓制效果,所以不能認為偏移道數越大越好。

從以往的施工結果看,250m的最小炮檢距可以有效地避免震源和作業船產生的噪音信號干擾,但是在研究區部分測線水深小於100m,最小炮檢距過大的話就會損失有用的淺層有效信號,而且會使海底難以追蹤。因為這時直達波和海底一次反射波幾乎同時到達,給去除直達波,追蹤海底造成困難,在以往的地震資料中也出現過海底辨認不準確的情況。這主要和水深太淺,最小炮檢距偏大有關。因此在以後的野外作業中,對最小炮檢距也應做試驗。綜合考慮准確追蹤海底和減小近道噪音,通過現場處理結果,確定出一個合適的最小炮檢距。

2.3 炮間距

炮間距(圖2中的Z表示)是炮點移動的距離:

;d為炮點移動的距離,M為排列長度,n為覆蓋次數,Δx為道間距。令

;υ是炮點移動的道數。則:

;單邊放炮S為1,雙邊放炮S為2。

因炮點移動的道數與覆蓋次數成反比關系,在排列長度及道間距一定時,炮點移動的距離越短,覆蓋次數越高。縮短炮點移動的距離,增加覆蓋次數,以提高對多次波的壓制效果,增強有效反射波的能量,提高資料信噪比。

2.4 檢波器組合參數

檢波器的排列組合要兼顧壓制干擾波和突出有效波這兩方面,利用干擾波的視速度、主周期、道間時差、隨機干擾的半徑以及有幾組干擾波,出現的地段,強度的變化特點與激發條件的關系等資料,設計出合理的排列組合參數。檢波器組合參數的因素包括:組內距、組合基距、組合內的檢波器個數以及組合的形式等。視速度和炮檢距為反比關系,也即組合內的各檢波器的時差隨著炮檢距的增大而增大。一般認為排列中最近道處的視速度最大,最遠道處的視速度最小,因此組合中首尾檢波器點的時差最大,其低頻響應更加嚴重,組合排列越長,基距越大,這種現象就越明顯。在中深層地震勘探中,利用檢波器組合法提高信噪比的同時,要避免低頻響應。

「探寶號」船目前所用的seal 24位電纜採用12個檢波器線性組合作為一道。由於新技術的應用,使得檢波器在線性度、靈敏度高,分辨力、遲滯、重復性、漂移、穩定性等性能也極大地提高。

2.5 道間距

道間距是指相鄰兩個接收點之間的距離。道間距的選擇,應保證道與道之間的反射波都能對比。反射波到達相鄰兩個接收點的時差Δt,應滿足下列關系:Δt≤T*/2,式中,T*為反射波的視周期。因反射波的視速度V*是道間距Δχ和時間差Δt之比值,即:V*=

。則

,為了能夠同時並且可靠地追蹤來自深層和淺層的反射波,道間距的最大適合值Δχ應當以淺層反射波的視波長λ*來計算。

道間距的大小會直接影響地震資料的解釋工作,影響橫向解析度:道間距偏大,將導致同一層的有效波追蹤和辨認的可靠性將受到影響,會產生比較嚴重的空間假頻,而且是道間距越大,低頻響應也越嚴重;道間距偏小,將會使野外數據量、工作量及成本大大增加。選取道間距應當以在地震記錄上能夠可靠辨認同一有效波的相同相位為准則,這主要取決於:相鄰的道記錄形態的重復性;地震有效波、干擾波和隨機振動背景的振動關系;地震波到達相鄰道所用時的時差;地震波的視周期以及橫向解析度等。

由對工區採集資料進行的頻譜、速度分析可知,有效反射波視頻率主要分布范圍(以-6dB計算)是6~60Hz;淺層層速度值約為1800~2400m/s。道間距Δχ1800/(2×60)約為15m。表明採用12.5m道間距已完全滿足採集精度要求。

我局擁有海上地震調查設備Seal、MSX、Hydroscience三種24位地震採集記錄系統,電纜的道間距均為12.5m。從以往進行地震資料採集結果看,使用12.5m的道間距能夠在地震記錄上清晰地辨認出同一有效波的相同相位。

2.6 覆蓋次數

覆蓋次數即地層界面某一點的追蹤次數,n=S*N/2*r,其中,S代表一個系數,一般取1;N代表記錄道數;r代表炮點移動的道數。若增加覆蓋次數,迭加特性曲線通放帶的寬度和壓制帶的左邊界都不會有多大變化。說明增加覆蓋次數,既不會改善因為動校正速度不準確而引起反射波迭加特性變壞的情況,也不會提高壓制與反射波速度相近的多次波的能力。但若增加覆蓋次數,則壓制帶的寬度將會加大,壓制帶范圍內的三次極大值將會變小。疊加次數也即覆蓋次數,越大則壓制帶平均值越小,壓制效果就越好,所以增大覆蓋次數對於提高信噪比是有利的。就是說,覆蓋次數的增加,既有利於對多次波的壓制,也有利於對與反射波速度相差較大的多次波的壓制。總而言之,增大覆蓋次數,可以提高壓制的效果,提高信噪比,覆蓋次數越大,信噪比的改善程度就越大。假設疊加後的信噪比為1,則各目標層所需要的覆蓋次數可由下式計算:

南海地質研究(2014)

式中,

為震源信噪比;TRA(i)表示透反射、球面擴散以及地層吸收導致的地震波能量的損失。

選取較大的覆蓋次數,能夠充分壓制高頻環境下的干擾噪音,增大目標層的有效反射能量,就能提高資料的信噪比,確保目標層的成像效果。因此,採集中都需選取較大的覆蓋次數。

2.7 震源能量

在相同條件下,震源能量越強,得到的信號其信噪比也相應提高。但大震源大能量作業,在接收到更強的有效反射信號的同時,也會接收到更大的多次波等干擾信號,因而資料的信噪比不一定會提高。中深層地震勘探所關心的是信噪比,而不僅僅是反射信號的強弱。

通過對地震地質模型進行計算機模擬來測算最佳的震源能量,再經過野外震源試驗來對比驗證,確定合適的震源能量,是目前常規二維地震震源能量較好的確定手段。

2.8 震源電纜組合沉放深度

在海洋地震勘探作業中,我們使用電纜中排列組合的水聽器記錄壓力P,若電纜沉放深度記作,且地震反射信號中的某一諧波波長為λ,其入射角為θ,則其簡要關系式為:

南海地質研究(2014)

對海洋地震氣槍震源來說,激發後所產生的地震波信號,以及由海面反射回來的地震波信號一起向地下傳播。由於氣槍震源的沉放深度相對於水深和地層厚度而言比較小,可以看做是疊加在一起的兩個信號向地下傳播。而這兩個信號的疊加效果是受氣槍震源沉放深度控制的,和地震電纜的情況相同,疊加信號的振幅大小變化也是受氣槍震源沉放深度控制。

理論上的分析結果是:震源與電纜沉放的深度相同,並且深度值為按上式算出的使得壓力P取最大值的Z的值,其中的λ可以認為是對應於目標層的主頻波長。

實際上震源、電纜組合的沉放深度,震源激發信號在海水、地層中傳播時的擴散、衰減,各界面的反射、折射和散射,海水、地層吸收所產生的各種組合濾波效應,再加上各種各樣的噪音干擾,使得電纜中水聽器接收到的信號已經發生了變化,電纜接收到的信號波形態與頻譜早已不同於原震源波形態與頻譜。

以理論值為依據,通過計算機模擬以及在工區中做震源、電纜組合沉放深度試驗,就可以找到一個最佳的震源、電纜組合沉放深度。

2.9 采樣率

合適的采樣間隔Δt,可避免間隔過大使離散信號失真及譜畸變出現假頻現象的缺點,又可避免采樣過密使處理工作量加大的缺點。根據采樣定理:

南海地質研究(2014)

Δt為采樣間隔,fmax為要保護的目的層的最高頻率。一個信號周期中至少需要三個樣點〔也就是需要兩個采樣間隔(2Δt)〕的最小量來定義一個周期的信號。

對研究區所採集資料進行頻譜分析可知,有效反射波頻率分布范圍(以-6dB計)為6~60Hz。計算結果表明選用2ms采樣完全滿足採集精度的要求。並且采樣率為2ms,地震儀採集到的信號理論極限頻率是206Hz左右。中深部地層信息主要反映在較低頻率上,該采樣率已經完全滿足要求。

2.10 低截濾波

近幾年的常規地震勘探中,對低截濾波的確定都傾向於低截頻率盡可能地低一些,盡可能多地保留原始採集信號。在海上地震勘探中,涌浪等會產生幾到十幾赫茲的噪音,水鳥掛上異物會在附近道產生有規律的抖動等,低頻干擾影響到資料信噪比。當低頻干擾偏大時,在處理時濾波雖然可以將之除掉,但低頻有效信號也同時損失,因此在干擾比較大的情況下,降低低截濾波的門檻值是沒有益處的。利用現場處理的噪音分析,可以獲得低頻干擾的頻率范圍和幅值大小。良好的海況一般採用的低截濾波值為3Hz。當然,震源、電纜深度都加深後,涌浪等環境噪音大大降低,可以不加低截濾波。

3 結論

本文主要討論了海上二維地震勘探觀測系統各個參數的設計原則,詳細介紹每個參數的作用及影響。觀測系統有效合理的設計是在部分論證參數的約束下選擇觀測系統的幾何形態、最大炮檢距、最小炮檢距、炮間距和道間距,這些參數的確定又以觀測系統的屬性分析為指導。在已建立的地球物理模型情況下,設計合理的觀測系統,才能在合理的投入下,獲得最適合處理與解釋的資料。

參考文獻

[1]劉振東.2010.泌陽凹陷復雜斷裂帶地震勘探採集處理方法研究與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4-37

[2]馮凱.2006.三維地震觀測系統最優化設計的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工學博士論文,9-23

[3]錢光萍,康家光,王紫娟.2001.基於模型的地震採集參數分析及應用研究[J].物探化探計算技術,23(2):109-114

[4]王桂華.2004.海上地震數據採集主要參數選取方法[J].海洋石油,24(3):35-39

[5]史乃祥,王德利.2005.深水區地震波傳播特性研究[J].吉林地質,24(2):82-86

[6]羅文造,韋成龍,王立明,等.2008.南海北部中生界地球物理勘探採集技術[D].2007年度成果報告.6-39

[7]舒虎,易勁松,邢濤,等.2010.2010年度區域綜合地球物理補充調查地震資料處理報告[D].4-44

[8]黃文彬,郭嵩魏,李剛毅.2008.X地區三維地震觀測系統研究,內蒙古石油化工[J].第17期17,94-99

[9]楊金華.2006.三維觀測系統的設計優化[J].工程技術,128

[10]王玉嬌,李剛.2006.障礙物密集區三維地震觀測系統的設計與應用[J].大眾科技,7,39-40

[11]夏建軍,唐東磊,黃永平.2009.三維地震採集觀測系統壓噪能力的估算及應用[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44(2),140-145

[12]秦廣勝,蔡其新,劉學偉.2010.滿足疊前偏移要求的三維地震觀測系統設計[J].石油地球物理勘探,45(S1),25-29

Principle of Design Observation System of Marine 2 D Seismic

Zhai Jifeng1,2,Wei Chenglong1,2,Zeng Xianjun1,2

(1.Guangzhou Marine Geological Survey,Guangzhou,510760;

2.Key Laboratory of Marine Mineral Reasources,MLR,Guangzhou,510760)

Abstract:The seismic observation system is used to express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shot point,the receiving point,and the reflection point.The quality of acquisition data is decided by the observation system,and which directly affect the quality and accuracy of subsequent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SO the good or not of observation system is related to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e seismic exploration,it is very important.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basic theories of observation system,we discuss how to design observation system of 2D marine seismic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Key word:Observation system;Principle;Parameter

㈦ 末日逃生艙的不同理念的逃生倉

2007中國國際工業博會在新國際博覽中心第一次展出了這種逃生倉,其外觀類似野營帳篷。
這個逃生倉是「突發性重大災難現場應急救治設施研究」成果之一。應急逃生倉折疊起來大小僅有一平方米左右,重約10公斤。但在緊急情況下,只要一拉逃生倉旁邊的充氣裝置,20秒鍾左右氣體就能充滿逃生倉的「骨架」,讓逃生倉變成一個能容納10個人的「避難所」。人群中突然出現急需隔離的病人,也可使用這種逃生倉。
為了防止有毒氣體侵入,逃生倉的外殼上有多種塗層,這些塗層能夠過濾掉沙林毒氣、氯氣、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保證倉內避難者的安全。此外,通過送風和換氣系統,逃生倉內將一直保持空氣流通,其中的蓄電池能保證4-6個小時的運轉。
逃生倉內的氣壓可以靈活調節,當逃生倉外部充滿有害氣體時,正壓模式可以防止有害氣體進入;當倉內需要隔離傳染病患者時,則可以用負壓模式防止病菌傳出。 一位網友的一種帶降落傘的客機逃生倉的設想。將乘客的坐椅設計成一個帶降落傘的簡易逃生倉,固定在軌道上,平時是躺開的,作為乘客的坐椅,當遇到危急情況時,自動閉合成一個密封、增壓、保暖、增氧的簡易逃生倉,用一至二分鍾的時間使飛機里外氣壓一致,並打開飛機尾門,松開簡易逃生倉的固定扣,並使其依順序向尾門滑去,拋離機倉,並自動打開降落傘。設計約半秒鍾拋離一個逃生倉,現在的客機速度極快,半秒鍾已經飛得很長的距離,所以雖然隔約半秒鍾的時間拋離一個逃生倉,但是相撞的可能性也很小。逃生倉需要有GPS導航系統以及無線電,降落後便於求救,減小救援難度。另外還要配有一定量的壓縮食物和飲用水。這套逃生系統要配備獨立的應急電源,以免受電力中斷的影響。

㈧ 地震救生產品設計

在救援地震被埋抄壓者時,要盡力保障倖存者安全。盡快使封閉空間與外界溝通,以便新鮮空氣注入。灰塵過大時,可噴水降塵,以免被救者和救人者窒息。及時為被埋壓者提供飲水、食品或葯品等,以增強其生命力,確保倖存者安全。

㈨ 防震床設計及結構說明

地震,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自然災害。當我們在熟睡的時候,突然發生地震了,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呢?科學家們正是考慮到人們會在這種情況下遇到地震,所以專門設計了一種防震床。防震床,顧名思義就是用來預防地震的。那麼,防震床是怎麼設計的,它的設計是怎樣讓人們減輕地震帶來的身體上的傷害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防震床主要是以加固床體本身的結構,主要採用優質焊鋼作為床體結構,採用厚壁無縫鋼管,套管插接式結構作為頂棚支架。這種防震床利用自身的結構剛度,抵抗房屋倒塌帶來的沖擊。防震床設計的特徵是在床腿的上下兩端分別連有一床面,在重點防震期或地震發生的瞬間,使用者可自床的一側進入到下床面上,以達到防震目的。使用防震床既可防止因上方掉下建築物的撞擊而造成傷亡,又可避免下面樓板的上戳而造成傷害,防震效果好,使用方便。



防震床精選高強度優質鋼材,床頂採用高強度雙層加強抗震設計,並且中間含高強度鋼絲網層。給你多重保護。底部採用雙層加固梁設計,可有效防止地面變形給你造成的傷害,並在跌落時對受力進行緩沖。四角的床立柱,採用高強度加厚無縫鋼管作為內芯。多層套管設計。採用高強度無縫鋼,可加強對巨大外力的承載。中間增加了四個緩沖墊環。可有效降低外力對床的沖擊。



三面高強度立柱式結構設計,最大柱間隙不超過22CM。可有效阻攔側牆的倒塌對你造成的傷害。中間加強防古構件,可防止建築碎片對人體造成的傷害。並在跌落或側翻時給你全面保護。上下各存在空間夾層,可方便你隨意放置大量生活用品。以備不時之需。無需工具,可隨意拆裝。移動性強。



以上便是防震床的設計及結構了,防震床對於地震多發區的人們可謂是極佳的選擇,在地震來臨時,有了一張防震床,雖說不能完全不受傷害,但也是會起到一些作用的。生命,是如此珍貴,既然我們能夠想出利用防震床來降低地震帶來的傷害。若是大家住在經常發生地震的地方,不妨考慮購買一張防震床吧。相信防震床會在危急的時候幫到大家。

㈩ 設計地震分組的兩圖一表

「中國地震參數區劃圖」中的「兩圖一表」,其中兩圖是「中國地震動峰值加速度區劃圖」和「中國地震反應譜特徵周期區劃圖」
兩張區劃圖的設防水準為50年超越概率10%,即相當於GB 50011-2001 規范所定的設防烈度(或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對應烈度)的概率水準。
「兩圖」的場地條件為平坦穩定的一般(中硬)場地。「兩圖」定義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地震動加速度反應譜最大之相應的水平加速度;定義地震反應譜特徵周期為地震動反應譜開始下降點的周期。
「一表」為「地震反應譜特徵周期調整表」,它採用四類場地劃分。
「兩表」提供了特徵周期分區:1區(近震區),2區(中遠震區),3(遠震區),設計地震分組是將特徵周期的各區調整為設計地震的第一,二,三組,並按場地內給出設計特徵周期值。

閱讀全文

與地震逃生艙裝置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達芬奇機械手有多少台 瀏覽:277
進口五金件報關單 瀏覽:702
機械制圖國家標准規定漢字是什麼 瀏覽:929
化學選取實驗裝置的原則 瀏覽:108
健身器材在哪裡放 瀏覽:324
閥門系統圖gpl是什麼意思 瀏覽:463
機械貿易是什麼流程 瀏覽:556
消防水管線閥門用什麼樣的好 瀏覽:341
cad燕秀工具箱不顯示怎麼辦 瀏覽:759
三冰箱不製冷需要多少錢維修 瀏覽:417
老款神行2儀表時間怎麼設置 瀏覽:995
內徑240軸承外徑多少 瀏覽:380
加裝簡易的機械手怎麼調試 瀏覽:890
紅薯粉絲設備哪個好 瀏覽:23
機床工作循環圖怎麼看 瀏覽:532
QH在機械領域是什麼意思 瀏覽:218
建築物防雷裝置檢測收費 瀏覽:509
給水立管道閥門安裝高度 瀏覽:161
15改機械增壓能增加多少馬力 瀏覽:335
尼爾機械紀元為什麼叫屁股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