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斜面和滑輪組裝置分別的機械效率
機械效率都是Gh:Fs
對於滑輪組 h:s=1:3
則有:G/3F1 :Gh/F2s = 8:7
F1:F2為已知,代入上式
完全可以求斜面的 h:s
s:h=24F1:7F2
2. 物理滑輪組機械效率題
(1)拉力=2.5N
(2)W總=F
×
S
=2.5N
×
0.4m×3(因為作用在動滑輪上的繩子有三段)
=3J
機械效率=W有
÷
W總
=2.4J÷3J
=80%
謝謝
O(∩_∩)O~
3. 裝置的機械效率是什麼,公式是什麼,和滑輪組的機械效率不一樣吧
機械效率指有用功與總功的比值,用符號η表示,計算公式為η=W有/W總*100%
4. 老師說裝置的機械效率與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是不同的,到底不同在哪裡有例題最好謝謝了
機械效率是發動機輸出總功率經過傳動裝置的運動,磨損,發熱,打滑等現象的降耗,最後到達輸出裝置的部分功率,除去發動機總功率。功率的損失主要在傳遞途中零件轉動,摩擦,發熱,打滑等。
滑輪組效率是提升物體所需功(物體重力乘升高距離)除拉動滑輪組和物體付出的功。
功的損失除了少數帶與輪的摩擦外,主要在動滑輪的升高上,動滑輪越重,功率越低。
5. 用圖所示的裝置來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1)實驗要求,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繩端時,拉力的方向應______,並
(1)要正確測量繩端拉力,彈簧測力計要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豎直向上;勻速. (2)由圖知,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所以S=3h, 所以h=
故答案為:5. (3)額外功是克服動滑輪的重力做的功.所以W 額 =G 動 h=0.5N×0.05m=0.025J η=
故答案為:0.025J;80% (4)物體的重力變大,則額外功不變,有用功變大,所以有用功在總功中所佔的比值變大. 故答案為:變大. |
6. 實驗室中「測量滑輪組的機械效率」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每個滑輪組下面掛4個鉤碼,每個鉤碼重0.5N,每個
(1)只有讓鉤碼勻速上升,此時滑輪對鉤碼的拉力的大小才會等於鉤碼的重力,專測力屬計的示數才等於拉力的大小; (2)由圖甲可知,繩子的有效股數為3, 有用功: W 有 =Gh=4×0.5N×0.2m=0.4J, 繩端移動的距離: s=nh=3×0.2m=0.6m, 拉力做的總功: W 總 =Fs=0.8N×0.6m=0.48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η=
(3)滑輪組(甲)和(乙)提升相同的重物、升高相同的高度時,兩者做的有用功相等, 因甲組的動滑輪的個數比乙組的少, 所做的額外功就少, 由機械效率的公式η=
故答案為: (1)向上勻速直線; (2)0.4;83.3%; (3)大於. |
7.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因為人不可能提起比自己重的物體,所以F最大為500N,因為G=nF-G動,所以G=900N。機械效率=G/n F=90%
8. 裝置機械效率、滑輪組機械效率區別
兩種情況外力做的功就是總功。
滑輪組機械效率:對水和桶做的功就是有用功。
裝置機械效率:對水做的功才是有用功
9. (3分)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與動滑輪重G 動 的關系: (1)實驗時,應 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