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畢希納的實驗裝置叫什麼

畢希納的實驗裝置叫什麼

發布時間:2021-12-05 13:56:46

㈠ 畢希納實驗說明了什麼

(1)「科學家發現胃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質分解」,說明酶催化作用具有專一性;
(2)「畢希納從死亡的酵母細胞中提取出一種物質,也能催化發酵」,因此了畢希納實驗證實了酶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
(3)A、「畢希納從死亡的酵母細胞中提取出一種物質,也能催化發酵」,表明酶在細胞外也能起作用,而不是酶只能在細胞內起作用,錯誤;
B、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數酶是蛋白質,正確;
C、科學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正確.
因此關於酶發現過程的描述正確的是酶有催化作用,大多數酶是蛋白質、科學的發現是一個不斷完善、不斷修正的過程,故選BC
故答案為:(1)專一性
(2)酶是無生命的化學物質
(3)BC

㈡ 高一生物 畢希納的實驗得出了什麼結論

畢希納的實驗就是證明了:
酵母菌之所以能夠發酵是因為酵母細胞中有與發酵物質有關。
這些發酵物質在活的酵母細胞中可以起作用,在離開細胞後也一樣可以起作用。

㈢ 畢希納只憑釀酶的實驗能說明膠 木細胞的提取液和活酵母細胞的作用一樣嗎

化學好像少.對不起,只有物理和生物的,實在對不起
高中生物涉及的科學史
必修一:細胞學說建立過程涉及幾個重要科學家
1、虎克:英國人,細胞的發現者和命名者.1665年,他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的木栓組織,發現由許多規則的小室組成,並把「小室」稱為cell——細胞.
2、列文虎克:荷蘭人,他用自製的顯微鏡進行觀察,對紅細胞和動物精子進行了精確的描述.
3、19世紀30年代,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M.J.Sehleiden,18o4— 1881)和動物學家施旺(T.Schwann,1810— 1882)提出了細胞學說,指出細胞是一切動植物結構的基本單位.
4、維爾肖(R.L.C.Virchow):德國人,他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總結出「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
生物膜流動鑲嵌模型涉及的科學家
5、歐文頓(E.Overton):1895年他曾用500多種化學物質對植物細胞的通透性進行地上萬次的試驗,發現細胞膜對不同物質的通透性不一樣:凡是可以溶於脂質的物質,比不能溶於脂質的物質更容易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於是他提出了膜由脂質組成的假說.
6、羅伯特森(J. D. Robertson):1959年他在電鏡下看到了細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層結構,結合其他科學家的工作,提出了生物膜結構的「單位膜」模型.
7、桑格(S. J. Singer )和尼克森:在「單位膜」模型的基礎上提出「流動鑲嵌模型」.強調膜的流動性和膜蛋白分布的不對稱性.為多數人所接受
與酶的發現有關的科學家
8、斯帕蘭札尼:義大利人,生理學家.1783年他通過實驗證實胃液具有化學性消化作用.
巴斯德:法國人,微生物學家,化學家,提出釀酒中的發酵是由於酵母菌的存在,沒有活細胞的參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
9、李比希:德國人,化學家.認為引起發酵時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但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死亡並裂解後才能發揮作用.
10、畢希納:德國人,化學家.他從酵母細胞中獲得了含有酶的提取液,並用這種提取液成功地進行了酒精發酵.
11、薩姆納:美國人,化學家.1926年,他從刀豆種子中提取到脲酶的結晶,並用多種方法證明脲酶是蛋白質.榮獲1946年諾貝爾化學獎.
12、20世紀80年代, 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有生物催化作用.
光合作用的發現涉及的科學家
13、1771年, 英國科學家普里斯特利,通過實驗發現植物可以更新空氣.
14、1864年,德國科學家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產生了澱粉.
15、 1880年,美國科學家恩格爾曼,通過實驗證明葉綠體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
16、20世紀,30年代,美國科學家魯賓(S.Ruben)和卡門(M.Kamen)用同位素標記法證明光合作用中釋放的氧全部來自水.
17、卡爾文(M.Calvin,1911~):美國人,生物化學家,植物生理學家.在20世紀40年代,他及其合作者開始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研究光合作用,經9年左右的研究,最終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轉化成有機物中的碳的途徑,這一途徑稱為卡爾文循環.
必修二 :遺傳方面的科學家
18、孟德爾:奧地利人,遺傳學的奠基人.他進行了長達8年的豌豆雜交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發現了生物遺傳的規律.1866年他發表論文《植物雜交試驗》,提出了遺傳學的分離定律、自由組合定律和遺傳因子學說.
19、約翰遜:丹麥人,植物學家.1909年,他給孟德爾的「遺傳因子」重新起名為「基因」,並提出了表現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20、魏斯曼:德國人,動物學家.他預言在精子和卵細胞成熟的過程中存在減數分裂過程,後來被其他科學家的顯微鏡觀察所證實.
21、薩頓:美國人,細胞學家.1903年,他在研究中發現孟德爾假設的遺傳因子的分離與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分離非常相似,並由此提出了遺傳因子(基因)位於染色體上的學說.
22、摩爾根:美國人,遺傳學家,胚胎學家.他用果蠅做了大量實驗,發現了基因的連鎖互換定律,人們稱之為遺傳學的第三定律.他還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為現代遺傳學奠定了細胞學基礎.
23、18世紀英國著名的化學家和物理學家道爾頓,第1個發現了色盲症,也是第1個被發現的色盲症患者.
1)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
24、1928年,英國科學家格里菲思(F.Grifith,1877—1941),通過實驗推想,已殺死的S型細菌中,含有某種「轉化因子」,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
25、1944年,美國科學家艾弗里(O.Avery,1877—1955)和他的同事,通過實驗證明上述「轉化因子」為DNA,也就是說DNA才是遺傳物質.
26、1952年,赫爾希(A.Hershey)和蔡斯(M.Chase),通過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在噬菌體中,親代和子代之間具有連續性的物質是DNA,而不是蛋白質.
2)DNA分子的結構和復制
27、1953年,美國科學家沃森和英國科學家克里克共同提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
1957年克里克提出中心法則
28、尼倫伯格和馬太成功破譯了第一個遺傳密碼.
育種:
29、袁隆平他是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創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第一人,被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㈣ 生物化學是從什麼和什麼發展而來的

生物化學(Biochemistry)這一名詞的出現大約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但它的起源可追溯得更遠,其早期的歷史是生理學和化學的早期歷史的一部分。例如18世紀80年代,A.-L.拉瓦錫證明呼吸與燃燒一樣是氧化作用,幾乎同時科學家又發現光合作用本質上是植物呼吸的逆過程。又如1828年F.沃勒首次在實驗室中合成了一種有機物──尿素,打破了有機物只能靠生物產生的觀點,給「生機論」以重大打擊。1860年L.巴斯德證明發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但他認為必需有活的酵母才能引起發酵。1897年畢希納兄弟發現酵母的無細胞抽提液可進行發酵,證明沒有活細胞也可進發這樣復雜的生命活動,終於推翻了「生機論」。

閱讀全文

與畢希納的實驗裝置叫什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強電驗收儀器什麼意思 瀏覽:594
看英文電影app推薦 瀏覽:622
工業分析儀器都有哪些 瀏覽:750
機械密封沖洗水壓力要求是多少 瀏覽:126
檢查腦細胞用什麼儀器 瀏覽:848
185kw電機軸承什麼型號 瀏覽:356
眾泰電動汽車怎麼開啟製冷空調 瀏覽:879
河北供水設備多少錢 瀏覽:65
安裝地暖溫控閥門都需要什麼意思 瀏覽:207
香港有個女機器人電影完整版 瀏覽:805
歐美尺度床戲 瀏覽:337
有關妻子出軌客戶的電影 瀏覽:928
在線可投屏的免費影視網站 瀏覽:121
上蔡縣消防器材在哪裡 瀏覽:884
眾泰sr9儀表盤c是什麼意思 瀏覽:978
一套完整的監控有哪些設備組成 瀏覽:303
家裡地熱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444
湯陰升達機械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387
什麼視頻看電影會員免費的 瀏覽:447
環保部門為什麼要拖拉廠裡面的設備 瀏覽: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