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機與拖動實驗裝置及各個單元的功能
B. 電機及拖動基礎
首先說明 R1需要用實驗儀器精確測量, 你提供的公式 只是按照銘牌參數估計的值。是個近似值,一般控制上都不會用這個近似值的。
再來說說這個公式對不對 I1N約等於 U1N/(√3 √(〖(R1+R2/SN)〗^2+〖(X_sσ+X_rσ)〗^2 )) 這個上面公式不好打 。。。 不好意思。
X_sσ,X_rσ 為定子轉子漏抗測量值。 因為 SN《《 1 (遠小於1)。
因此 I1N 約等於 U1NSN/√3R2 因此R2約等於 U1NSN/(I1N√3)
對的你沒看錯 是R2不是R1. 你的公式中 R2變成了R1 ,(R2轉子電阻)
並且前面多了 0.95,應該是作者認為 R1近似的等於R2的0.95倍。但是這個是不準確的,只能說近似咯。
如果不明白可以看看馬小亮的高性能變頻調速及其典型控制系統第180頁。 打公式太費勁 。
C. 一個由電機控制的可以在實驗台的豎直導軌上自動上下移動的裝置的問題
1、垂直移動可用絲杠軸承,絲杠的轉動螺母(實際不是螺母,是個小平回台)上聯接所要移動的平答台,絲杠的下端聯接小電機,帶動平台進行上下移動。
2、位置的檢測可用行程開關或光電二極體(位置可調),盡量不用感測器,因為控制線路較麻煩。
3、停止或啟動的時間用時間繼電器。
這是最簡易的方法,簡單價廉,適用於對位置要求不是十分精確的場合。
D. 小電動機實驗裝置圖
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的作用而發生轉動,如果要使轉動方向相反,根據影響專受力的兩個因素,屬可以改變電流方向,或改變磁場方向.
線圈轉過半圈後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這樣將使線圈停下來,故電動機採用改變電流方向的方法,使電機繼續轉動,而本實驗中電流無法改變方向,故可以讓線圈在轉過半圈時不再通電,則電機可靠慣性前進,當再轉半周時,可以加上電流,電流的受力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即可繼續轉動.故我們可以採取保留一半絕緣層的方式讓線圈不通電.
故答案為:改變電流方向(或調換電源的正負極);改變磁場的方向(或調換磁極);慣性.
E. 在研究電動機原理的實驗裝置圖中必須具備哪些器材
A、此圖是奧斯特實驗,證明了電流的周圍存在磁場,不符合題意,故A錯誤;
B、此版實驗研究權的是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到力的作用,是電動機的原理,符合題意,故B正確;
C、此圖是通電線圈能夠在磁場中轉動,是電動機的工作原理實驗裝置,不符合題意,故C錯誤.
D、此圖研究的是電磁感應現象,不符合題意,故D錯誤;
故選B
F. 電機與拖動實驗裝置及各個單元的功能
G. 電機拖動實驗
當然是回電網了,這部分電能和電網的電能之間進行疊加,根據回饋的頻率相位的不同,這些疊加後的電能可能在電網中表現為畸形波形,甚至會產生多種諧波,影響電網的質量,所以大功率的電動機是不允許工作在發電狀態的.否則會對電網的電能質量產生影響.
H. 電機與拖動實驗總結
兄弟也在求啊,有了給一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