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開國大典旗桿升降裝置設計者

開國大典旗桿升降裝置設計者

發布時間:2021-11-29 19:35:37

① 天安門前國旗的旗桿設計安裝者是什麼爺爺安裝的

1949年開國大典的那個旗桿是由林治遠爺爺設計。
當時的要求是35米左右。
但是用了4個不同管徑的自來水管焊接起來只有22.5米。
最後就大家都同意使用22.5米的旗桿了。

② 天安門廣場的設計者是誰

明代永樂年間,曾叫做承天門廣場取「承天啟運,受命於天」之意。可是明代的時候被燒毀了,後來修建了面闊九間,進深五間的城樓,真正體現了帝王的九五之尊。但是明朝末年,又被毀了。而在清順治年間,重修城樓以後,改名為天安門,將另外的三個皇城門兒都改名為帶安字的,將故宮三大殿都改名為帶和字的,體現了內和外安的美好願望。這就是我們現在所看的城樓,它由城基、城台、城樓三個部分組成。基座是漢白玉須彌座,這是我國古代最高等級的基座,高1.59米。城台高14.6米。而城樓重檐歇山頂,這也是當時殿宇屋頂的最高等級。整座建築高33.7米,在70年重修後,升高了一米。

這座建築等級非常高的城樓,它的作用也同樣非常重要。明清時候,凡是遇到國家大典,都要在城樓上舉行「金鳳頒詔」的儀式,(就是頒詔時,在城樓正中堞口設宣詔台。宣詔後,用黃絲線機上一隻木雕金鳳,金鳳口中銜著詔書順牆而下,禮部官員用朵雲盤接住,然後放入龍亭,頌到禮部,隨後頒布天下。)而且每當皇帝出宮祭祀的時候,這里是必經之路。對於新中國最重要的時刻也是這里產生的,毛主席就是在天安門城樓上庄嚴宣告新中國成立,並且親自生氣了新中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在城樓上掛的毛主席畫像,在每年國慶之前都要更換一次。

在天安門城樓前面的這一條河,被稱為金水河。那這里為什麼被稱為金水河呢?因為這條河是從北京的西北方向被引過來的,而在陰陽五行中,西屬金,北屬水,所以這條河命名為金水河,而河上的7座漢白玉橋,就是金水橋。其中最旁邊的這兩座橋叫做公生橋,分別對應著太廟和社稷壇,也就是現在的勞動人民文化宮和中山公園。而中間的這座是御路橋,是皇帝皇後專用的,它旁邊的兩座是皇族橋,供宗室王公行走,在旁邊的兩座是品級橋,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可以通過。

在金水橋前面,左右各有一個石獅子。左邊的是雄師,右邊的是雌獅。我們是如何分出雌雄的呢?因為雄師腳踩的是綉球,而雌獅則是幼獅。現在為了保護文物,這對獅子已經被圍欄保護起來了。在天安門前後各有一對華表,其實華表的原名叫做誹謗木,是皇帝為了表示自己能夠採納意見和接受意見而設立的,逐漸演變成了今天的華表。它的頂端的異獸叫做吼,北華表上的叫做望君出,意思是為了讓皇帝出宮體察民情 ,而南端的 則叫望君歸,意思是皇帝不要留戀宮外的花花世界,應該及時回宮處理政務。

現在請大家向後轉,在我們身後,就是天安門廣場。在明清時候,這里是成T字型的,中間是南北走向的御路,在御路兩側,建有千步廊,兩邊都有廊房110間,到了長安街南側,在隨著紅牆向東西兩側延伸,有廊房34間,所以千步廊共有228間廊房。而在御路的最南端明代時是大明門,清朝則改為大清門;東西兩側的門分別是長安左門和長安右門,也分別稱為龍門和虎門,因為在科考之後,黃榜在長安左門公布,考中的進士要從這里進入皇城,所以稱之為龍門,而虎門的來由則是每年霜降以後,朝廷都要對犯人進行審查,而審定的犯人則被帶出長安右門,等於落入虎口,所以稱為虎門。而訂立這些,都是與五行有關。

在我國古代,有文東武西之說,所以在千步廊東西兩側就是五府六部的所在地。在廣場東側,現在的歷史博物館一帶,基本上都是中央文職機關,而西側,也就是人民大會堂一帶,則是五軍都督府和特務機構錦衣衛。為了方便這些官員進入皇城,所以就在龍門虎門外各建了一道南北走向的大門,東公生門和西公生門。

現在我們已經看不到那時候的痕跡了,取而代之的是更有歷史意義和政治特色的現代化建築。

在廣場西側,是人民大會堂。它於1958年10月動工,歷時一年,在59年國慶節前就完工了,佔地面積17.18萬平方米。整座建築像一個「山」字,中央最高處是46.5米,是整個天安門廣場中的最高建築。大會堂分為三個部分:中央是萬人大禮堂,總面積達36000平方米,有席坐一萬個,禮堂頂部有巨大的紅五角星,放出70到光芒,整個穹頂的裝飾布局不僅很壯麗,而且還象徵著萬民一心,團結在黨中央周圍;北部是宴會廳,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是我國最大的宴會廳;南部則是人大辦公樓,這里包括全國37各省市自治區直轄市特區格局特色的會議廳,例如重慶廳,香港廳等等。

在廣場東北部是中國革命博物館,61年7月1日正式對外開放,主要展品是五四以來的革命資料,而周恩來同志紀念館爺在博物館中,展品內容極為豐富。廣場東南部是中國歷史博物館,它的前身是北京歷史博物館,在26年改為國立歷史博物館,過了4年,改為中央研究院北平歷史博物館,而在34年4月,這里又改為中央博物館籌備處、北平歷史博物館。它的展品內容是從奴隸制社會夏商周直到清王朝滅亡數千年歷史的文物,貨幣,圖畫等30多萬件,分朝代展出。

正對著天安門城樓的是人民英雄紀念碑。根據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的決議,在天安門廣場修建了人民英雄紀念碑,向全國徵集了240多幅設計方案,選出了3個方案,最後決定以梁思成的設計方案為主,在綜合其他三個方案,融為一體。也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紀念碑。52.8.1正式興建,在58.4建成,5.1隆重揭幕。重達百噸的碑芯巨石是由青島運來北京的,經過一系列的加工雕琢後,成品高14.7米,寬2.9米,厚1米,重60噸,碑身有413塊花崗岩組成。而石碑基座是由17000多塊花崗岩和漢白玉組成,面積為3000多平方米。

紀念碑的正面向著天安門,刻有鎦金板鑲嵌,毛主席親筆書寫的「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背面則是由毛主席起草,周總理書寫的158字的碑文(三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 三十年以來,在人民解放戰爭和人民革命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從那時起為了反對內外敵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歷次斗爭中犧牲的人民英雄們永垂不朽)。碑座四周共有8幅浮雕,高2米,總長40.68米。從東面起,由歷史順序排列,依次是:虎門銷煙,今田起義,武昌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南昌起義,抗日戰爭,勝利渡江。在勝利渡江的兩旁,還有兩幅裝飾性的圖案,內容是:支援前線和歡迎人民解放軍。全部浮雕共有180個人物。

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南邊,就是毛主席紀念堂。紀念堂在1976.11.24動工興建,僅用了六個月,就全部建成。於毛主席去世一周年時正式開放。在紀念堂北門前有東西兩組泥塑,都以革命史詩為內容。主體建築南門則是以繼承毛主席遺志、各族人民顯示出無比信心為內容的。南門外的30面紅旗,代表了我國三十各省市自治區。紀念堂的台基四周是用來自大渡河畔的棗紅色花崗岩砌起,基石周圍砌進了來自珠穆朗瑪峰的石頭和澆灌了台灣海峽的水。整個紀念堂主體建築由三個部分組成:一進入碑大廳,迎面有三米高的毛主席塑像,這里市舉行紀念活動的地方;從北大廳南側的金絲楠木大門進去,就是瞻仰廳,毛主席的遺體就安放在這里;瞻仰廳的南側是南大廳,毛主席的《滿江紅》詩詞鐫刻於這里。三個大廳的東西兩側,有休息廳和老革命家紀念室,現在信增了鄧小平和陳雲同志的紀念室。

在主席紀念堂後面,就是內城的正門——正陽門。在過去,正陽門就是全國最高的建築,取意:聖主當陽、日至中天,萬國瞻仰的意思。現在這里是北京所剩的唯一保存完整的城樓和箭樓。

在明清時代,西城和南城市民來往的交通樞紐是棋盤街,現在位置大概在毛主席紀念堂和正陽門城樓之間的廣場上。

其實天安門廣場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景觀,那就是升旗和降旗儀式,每天都會有數以萬計的人來觀看儀式。我國國旗圖案的設計者是曾聯松,第一面國旗製作者是國營永茂實業公司的宋樹信,這面特大的國旗長5米多,寬3米多,在開國大典上,毛主席親手升起了這面象徵新中國誕生的國旗。

天安門廣場原來的旗桿基座是封閉的,升降旗不方便,而且設備已經陳舊,所以在1991.2.25改建新基座,同時改建旗桿。新基座平面為三層,第一層是漢白玉製成,四周都有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紅褐色花崗岩,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綠化帶,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另外,四周是56個金黃色銅制的隔離墩,象徵著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新的旗桿是首鋼製造的無縫鋼管製成,分4節,重7噸,高32.6米,20年不會銹蝕。 在每旬的第一天或者國家重要慶典,都要舉行節日升降旗儀式,其他日子也要舉行平時升降旗儀式。每天升旗的時間以日出為准,降旗則是以日落為准,要奏國歌,節日的時候是軍樂隊現場演奏,而平時則是放錄音。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在方便的情況下來觀看這一重要景觀。

③ 請問開國大典時,站在觀禮台上都有哪些重要人物

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

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回深、張瀾、高崗

中央人民政府答委員會秘書長:林伯渠

政務院總理:周恩來

政務院副總理:董必武、陳雲、郭沫若、黃炎培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毛澤東

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彭德懷、程潛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朱德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徐向前

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沈鈞儒

最高人民檢察署檢察長:羅榮桓

政務院政治法律委員會主任:董必武

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主任:陳雲

政務院文化教育委員會主任:郭沫若

政務院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潭平山

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首次會議於10月1日下午二時在勤政殿召開。會議開完,全體領導人乘車出中南海東門,到天安門後下車登樓,下午三時慶典准時開始。

④ 五星紅旗的設計者是誰

一、五星紅旗的設來計者自是曾聯松。

二、五星紅旗的設計經歷及曾聯松簡介

曾聯松(1917-1999),浙江瑞安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圖案設計者。

少年青年時代就讀於瑞安縣小學、瑞安中學。1936年考入南京大學前身中央大學的經濟系,後參加抗日救亡聯合會,投身革命。1938年參加中國共產黨,積極從事地下活動,擔任中央大學學生地下黨支部書記工作。曾任五屆上海市政協委員、六屆上海市政協常委。

1949年,全國政協向全國公開徵集國旗、國徽的圖案。曾聯松從報上獲知後,設計了「五星布成橢圓形,大星導引於前,小星環繞於後,恰似眾星拱北斗的五星紅旗」。

1949年9月25日,五星紅旗得到毛主席的肯定,9月27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上一致通過國旗議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誕生。

10月1日,五星紅旗隨著新中國的誕生飄揚在天安門廣場的上空。1950年,曾聯松應邀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這是黨和人民給他的崇高榮譽。曾任上海市政協常委。1999年10月19日,曾聯松在上海病逝,骨灰暫放在當地龍華烈士陵園。2004年9月曾聯松的骨灰正式入葬上海嘉定長安墓園。電影《共和國之旗》就是講自身的故事。

⑤ 中國第一旗桿哪個長製造的

第一根國旗旗桿是1949年開國大典毛主席升旗時用的那根旗桿,高22米。 1991年5月1日重新修建了國旗旗桿,高度達32.6米。更換旗桿基於兩種考慮,一是已站立了42年的國旗旗桿確實有些老化;二是天安門廣場及長安街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高大雄偉的人民大會堂、歷史博物館和毛主席紀念堂修建起來了,旗桿的高度已明顯顯低,與之不相襯。 改建後的國旗桿基座頗有講究,共分為三層:內層四周是高80厘米的漢白玉欄桿,東西兩邊各有2米寬的出入通道;第二層是環繞基座的2米多寬的赭色花崗岩帶,象徵「人民江山萬代紅」;第三層是5米寬的綠化帶,四季常青,象徵社會主義祖國欣欣向榮。國旗基座四周是用56個黃色銅墩連成的護欄,象徵56個民族手拉手心連心,團結在國旗下。

⑥ 開國大典油畫角落裡的人物

開國大典油畫角落裡的人物是沈鈞儒。

沈鈞儒(1875—1963),字秉甫,號衡山,漢族,浙江嘉興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中國法學家,政治活動家,曾任民盟中央主席,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副主席和中國政治法律學會副會長等職。

《開國大典》是中國畫家董希文於1953年完成的著名油畫,描繪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宣讀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一刻,為董希文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場面氣勢恢宏,喜慶氣氛熱烈。11位領導入畫,他們是: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秘書長林伯渠,政務院總理周恩來和兩位副總理董必武、郭沫若,共計11人。

藍天白雲,風和日麗,廣場開闊,紅旗如海,天安門城樓金碧輝煌。畫家在進行嚴謹的寫實描繪中,借鑒了民間美術和傳統工筆重彩的表現手法。作者使藍天與地毯、紅柱子、紅燈籠及紅旗等造成強烈的對比,並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董希文在他的寫實油畫中,吸收了中國傳統藝術的營養,如明快響亮的色彩、某種裝飾意味等都體現了中國藝術的精神和審美理想。

⑦ 建國以來升旗任務都是由誰來承擔著的

1976年以前天安門升旗由北京供電局工人執行

從1977年底開始,由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衛戍區警衛第二師的官兵承擔天安門廣場升降國旗的任務。升旗的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由以前的節日升旗改為每日升旗。由兩名身著65式綠軍裝的解放軍戰士執行升旗任務,一人引路,一人扛旗,經過長安街時,還得給機動車讓行,升旗的過程簡單,場面也不夠庄嚴。

武警部隊「天安門國旗班」

1982年12月28日,原武警北京總隊第六支隊十一中隊五班進駐天安門,擔負升降國旗和天安門廣場、天安門城樓、金水橋、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及迎賓儀式的現場警衛光榮任務。從此,我國有了第一套規范的國旗升降儀式。原來的2人升旗改為3人升旗,其中1人擎旗,2人護旗,正步前進。同時,統一了著裝,為83式武警服裝,編制出了升降旗的時間表。1983年2月1日,當3名武警戰士穿著統一的服裝,護衛著國旗通過長安街時,來往的行人都停止了腳步,舉目肅立,仰視著國旗冉冉升起,第一次感受到了升國旗的庄嚴與神聖。從此這個班被人們稱作「天安門國旗班」。

1982年,國旗升降儀式落在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北京總隊肩上,國旗班正式成立。三人升旗儀式進行革新,中間一人扛旗,一左一右兩個護旗手佩戴手槍護衛國旗。

成立「天安門國旗護衛隊」

1990年10月1日,新中國第一部《國旗法》施行,要求升國旗時必須奏國歌,讓升旗儀式更加庄嚴隆重。原來的國旗桿周圍都是封閉的,升降國旗時,戰士們需要跳進跳出,既不方便又不雅觀。經有關部門批准,國旗基座於1991年2月23日開始改建。改建後,國旗桿升高至30米,國旗也改為長5米、寬3.3米的特號旗。

與此同時,在「天安門國旗班」的基礎上,正式成立「天安門國旗護衛隊」,對升旗儀式進行了第二次改革,即在原3人的基礎上,增加了一名帶隊警官和32人的護旗方隊。每逢重大節日和每月逢「1」(即每月1日、11日、21日)時,還有62名軍樂隊員現場演奏國歌,再加上2名升旗手,總共100人,使升旗的儀式更加庄嚴隆重。並從當年5月1日起實行新的升旗儀式。

1991年5月1日清晨,伴隨《歌唱祖國》那激動人心的旋律,36名身著禮賓服的國旗護衛隊隊員精神抖擻地護衛著國旗走出天安門城樓,正步邁過長安街。在他們身後,是颯爽英姿的武警軍樂隊,62名軍樂隊官兵在行進中演奏《歌唱祖國》。這時,整個廣場一片歡騰,掌聲經久不息。新的升旗儀式在天安門廣場亮相後,很快成為首都的特殊一景。從這時候開始,凡來北京的人,絕大多數都把升旗儀式作為一個必不可少的內容。

⑧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誰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是曾聯松設計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的設計者是曾聯松,來自浙江瑞安。隨著中國共產黨在解放戰爭中取得勝利,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在1949年7月發出了徵集國旗圖案的通告,曾聯松設計並提交了他的國旗樣稿。

在2992幅(一說為3012幅)應征國旗圖案中,曾聯松的設計被選入38幅候選草圖。經過多次討論和少量修改,他的設計被選為了新政權的國旗。

(8)開國大典旗桿升降裝置設計者擴展閱讀:

1949年4月,英勇的中國人民解放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舉佔領了國民黨反動政府的巢穴——南京,掛在偽總統府上的「青天白日滿地紅」旗,落在了地下。同時,一個象徵新中國主權和尊嚴的標志——國旗,已在黨和革命人民的心底開始描繪。

1949年6月15日,全國政協會議籌備會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該會所擔負的籌備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國的國旗這項重要任務,並指定由籌備會的第六小組負責。

這個小組的成員有16人,他們是:馬敘倫、葉劍英、張瀾、郭沫若、陳嘉庚、馬寅初、蔡暢、李立三、張奚若、廖承志、田漢、鄭振鐸、歐陽予倩、翦伯贊、錢三強、沈雁冰。

7月4日,第六小組召開第一次會議。這次會議決定:登報公開徵求國旗、國徽圖案和國歌詞譜;設立國旗、國徽圖案評選委員會和國歌詞譜評選委員會。評選工作除由小組成員分別參加外,還聘請了徐悲鴻、梁思成、艾青等專家參加。

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報》、《解放日報》、《新華日報》等報刊刊登了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徵求國旗圖案的通知。

徵求國旗圖案的消息迅速地向全國、向海外傳開。許多人在工余時間,攤開稿紙,開始了設計工作。他們精心設計、繪制出一幅又一幅各具特色的圖案,標上詳細的說明,寄到了北京。他們把設計繪制國旗圖案作為一件光榮、崇高的事情,以傾注自己對新中國無限熱愛的心意。

有一位當年曾沖殺在戰場上的戰士,在一篇文章里詳盡記敘了人民解放軍戰士怎樣在陣地、在戰壕里討論應征國旗圖案的情景:我們利用戰斗空隙,就在陣地上、戰壕里,在槍炮聲中討論了這三幅圖樣(應征國旗圖樣),討論會開得非常熱烈。

大家不光對國旗圖樣各抒己見,還談了不少激動人心的感想。有的戰士無比興奮地說:徵求國旗圖樣的意見,說明新中國很快就要成立了,等新中國成立那天,我要握著槍戴上立功獎章,在國旗下庄嚴地照一張像。

不少老戰士還用豐富的想像力,描繪著新中國成立後的美好前景,憧憬著未來的共產主義幸福生活……

閱讀全文

與開國大典旗桿升降裝置設計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自動回復紙箱設備多少錢一台 瀏覽:479
丁度巴拉斯哪部電影好看 瀏覽:61
香港導演女同性電影 瀏覽:131
模型修復工具箱 瀏覽:968
視頻VIP在線觀看 瀏覽:641
工程預算設備購置有什麼 瀏覽:622
f4416c是什麼閥門 瀏覽:295
軸機械鍵盤什麼意思 瀏覽:80
生產機械設備有哪些 瀏覽:671
工業採暖閥門用什麼材質的好 瀏覽:187
計算機設備類型有哪些類型 瀏覽:529
南山區大型五金市場 瀏覽:728
凈水器廢水自動回收裝置 瀏覽:717
捉妖記1在線觀看免費版高清 瀏覽:596
能看到下面的電影 瀏覽:846
十字鑰匙閥門怎麼開 瀏覽:341
軸承磨床超精機一般留多少量 瀏覽:503
歐美好看電影網 瀏覽:565
《兒子看到繼母被人強上後,獸性大發也強上繼母! 瀏覽:560
液化氣罐鏈接閥門怎麼拆卸 瀏覽: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