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伯努利原理的詳細介紹
丹尼爾·伯努利在1726年首先提出時的內容就是:在水流或氣流里,如果速度小,壓強就大,如果速度大,壓強就小。這個原理當然有一定的限制,但是在這里我們不談它。下面是一些通俗些的解釋:
向AB管吹進空氣。如果管的切面小(像a處),空氣的速度就大;而在切面大的地方(像b處),空氣的速度就小。在速度大的地方壓力小,速度小的地方壓力大。因為a處的空氣壓力小,所以C管里的液體就上升;同時b處的比較大的空氣壓力使D管里的液體下降。在圖215中,T管是固定在鐵制的圓盤DD上的;空氣從T管里出來以後,還要擦過另外一個跟T管不相連的圓盤dd。兩個圓盤之間的空氣的流速很大,但是這個速度越接近盤邊降低得越快,因為氣流從兩盤之間流出來,切面在迅速加大,再加上慣性在逐漸被克服,但是圓盤四周的空氣壓力是很大的,因為這里的氣流速度小;而圓盤之間的空氣壓力卻很小,因為這里的氣流速度大。因此圓盤四周的空氣使圓盤互相接近的作用比兩圓盤之間的氣流要想推開圓盤的作用大;結果是,從T管里吹出的氣流越強,圓盤dd被吸向圓盤DD的力也越大。
圖216和圖215相似,所不同的只是用了水。如果圓盤DD的邊緣是向上彎曲的,那麼在圓盤DD上迅速流動著的水會從原來比較低的水面自己上升到跟水槽里的靜水面一般高。因此圓盤下面的靜水就比圓盤上面的動水有更高的壓力,結果就使圓盤上升。軸P的用途是不讓圓盤向旁邊移動。
圖217畫的是一個飄浮在氣流里的很輕的小球。氣流沖擊著小球,不讓它落下來。當小球一跳出氣流,周圍的空氣就會把它推回到氣流里,因為周圍的空氣速度小,壓力大,而氣流里的空氣速度大,壓力小。
圖218中的兩艘船在靜水裡並排航行著,或者是並排地停在流動著的水裡。兩艘船之間的水面比較窄,所以這里的水的流速就比兩船外側的水的流速高,壓力比兩船外側的小。結果這兩艘船就會被圍著船的壓力比較高的水擠在一起。海員們都很知道兩艘並排駛著的船會互相強烈地吸引。
如果兩艘船並排前進,而其中一艘稍微落後,像圖219所畫的那樣,那情況就會更加嚴重。使兩艘船接近的兩個力F和F,會使船身轉向,並且船B轉向船A的力更大。在這種情況下,撞船是免不了的,因為舵已經來不及改變船的方向。
在圖218中所說的這種現象,可以用下面的實驗來說明。把兩個很輕的橡皮球照圖220那樣吊著。如果你向兩球中間吹氣,它們就會彼此接近,並且互相碰撞。
配圖略。
㈡ 什麼是伯努利試驗它和二項分布的關系.
伯努利(Bernoulli)試驗的定義.只有兩種結果A與-A的試驗,稱為伯努利試驗.
如果在相同的條件下獨立地作n次伯努利試驗(即各次試驗的結果互不影響),事件A在每次試驗中發生的概率保持不變,這時稱這種試驗為n重伯努利試驗.
n重伯努利試驗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概率模型,許多實際問題都可歸結為這種模型,通常稱它為伯努利概型.它與古典概型的重要區別在於,它的樣本點不一定是等概率的,它常用來討論n次重復試驗中事件A發生的次數及其概率.
當次數為N時,它近似二項分布.
㈢ 伯努利試驗是哪個伯努利
老尼古拉·伯努利(Nicolaus Bernoulli,公元1623~1708年)生於巴塞爾,受過良好教育,曾在當地政府和司法部門任高級職務。他有3個有成就的兒子。其中長子雅各布(Jocob,公元1654~1705年)和第三個兒子約翰(Johann,公元1667~1748年)成為著名的數學家,第二個兒子小尼古拉(Nicolaus I,公元1662~1716年)在成為彼得堡科學院數學界的一員之前,是伯爾尼的第一個法律學教授。
雅各布·伯努利(Jakob Bernoulli,1654-1705),伯努利家族代表人物之一,瑞士數學家。被公認的概率論的先驅之一。他是最早使用「積分」這個術語的人,也是較早使用極坐標系的數學家之一。還較早闡明隨著試驗次數的增加,頻率穩定在概率附近。他還研究了懸鏈線,還確定了等時曲線的方程。概率論中的伯努利試驗與大數定理也是他提出來的。
㈣ 伯努利試驗
^p=Cnk*p^k*(1-p)^n-k=1;
Cnk*(-p)^k*(1-p)^n-k=(1-2p)^n;
簡單的說就是
奇+偶=1
-奇+偶= (1-2p)^n;
所以回
奇=[1-(答1-2p)^n]/2;
偶=[1+(1-2p)^n]/2;
㈤ 伯努利試驗的介紹
伯努利試驗(Bernoulli experiment)是在同樣的條件下重復地、相互獨立地進行的一種隨機試驗。其特點是該隨機試驗只有兩種可能結果:發生或者不發生。然後我們假設該項試驗獨立重復地進行了n次,那麼我們就稱這一系列重復獨立的隨機試驗為n重伯努利試驗,或稱為伯努利概型。要點1. 「在相同條件下」意在說明:每一次試驗的結果不會受其它實驗結果的影響。事件之間相互獨立。2.判斷某種試驗是否為伯努利試驗的關鍵是:首先,必須是重復的試驗,即多次試驗,而非一次試驗;其次,每次試驗的結果同其他各次試驗的結果無關,即事件發生的概率沒有相互之間的影響。
㈥ 伯努利方程實驗原理及步驟
方程形式為:
p+1/2p.v^2+p.gh=常量
其中p.為流體密度。
該式的物理意義表明,在整個流場或版在同一流線上權某點附近單位體積流體的動能、勢能以及該處的壓強之和是一個常數。
具體的推導過程很長,並且要畫圖才能說明白,匯流排就是利用質點系機械能守恆定律。至於具體過程你可以查閱相關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