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1)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裝置,可進行的實驗是______(填字母)
(1)當打開K1、關閉K2時,利用裝置收集的氣體的密度應該比內空氣的密度小,可進行的實容驗是鋅與稀硫酸反應製取氫氣.
故填:a.
(2)①A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3+2HCl═CaCl2+H2O+CO2↑.
故填: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若原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酚酞,則溶液是紅色的,氣體通入並充分反應後,生成的碳酸鈉溶液仍然顯鹼性,因此溶液顏色始終呈紅色.
故填:A.
③當C中液體大部分排出時,裝置D中氫氧化鈣和碳酸鈉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a(OH)2+Na2CO3═CaCO3↓+2NaOH.
故填:Ca(OH)2+Na2CO3═CaCO3↓+2NaOH.
㈡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通過改變重物的質量,利用計算機可得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
(1)由圖象可知,抄當F=0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沒有拉力時小車就有加速度,該同學實驗操作中平衡摩擦力過大,即傾角過大,平衡摩擦力時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所以圖線①是在軌道右側抬高成為斜面情況下得到的. (2)根據F=ma得a= ,所以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等於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的倒數.由圖形b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k=2,所以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m=0.5Kg,由圖形b得,在水平軌道上F=1N時,加速度a=0,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0,解得μ=0.2; (3)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受到的拉力由力感測器得出,實驗過程中不需要控制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遠遠大於重物質量. 故答案為:(1)①;(2)0.5;0.2;(3)否. |
㈢ 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活動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
(1)在安裝實驗裝置時,應調整滑輪的高度,使細線與軌道平行(或水平),如果細線不保持水平,那麼小車的合力就不等於繩子的拉力,小車的合力就不能正確測量.
設小車的質量為M,砝碼盤和砝碼的質量為m,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
對m:mg-F拉=ma
對M:F拉=Ma
解得:F拉=
=
當m<<M時,即當砝碼盤和砝碼的總重力要遠小於小車的重力,繩子的拉力近似等於砝碼盤和砝碼的總重力.
(2)本實驗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小車加速度的大小,能這樣比較,是因為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3)從刻度尺讀出A點的讀數為0.49cm,B點的讀數為23.85cm,所以點運動到B點的位移為23.36cm.
當小車質量一定時,小車的加速度與合力成正比,
而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所以兩小車的位移之比等於加速度之比,
所以拉力之比應該近似等於位移之比,從實驗數據中發現第3次實驗數據存在明顯錯誤,應舍棄.
故答案為:(1)細線與軌道平行(或水平),遠小於;
(2)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3)23.36,3.
㈣ 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活動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平
(1)兩小車均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公式 s= a t 2 有: 對小車1: s 1 = a 1 t 2 ① 對小車2: s 2 = a 2 t 2 ② 由於:t 1 =t 2 ③ 聯立①②③得 = . 故具體推導過程可為: s 1 = a 1 t 2 , s 2 = a 2 t 2 ,t 1 =t 2 得: = . (2)操作中為了使繩子上的拉力等於小車所受外力大小,應該使小車與滑輪之間的細線與軌道平行; 在該實驗中實際是:mg=(M+m)a,要滿足mg=Ma,應該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 故答案為:使細繩與木板保持平行;遠小於. (3)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所以兩小車的位移之比等於加速度之比,即位移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所以拉力之比應該近似等於位移之比,從實驗數據中發現第3次實驗數據存在明顯錯誤,應舍棄. 故答案為:3. |
㈤ 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通過改變重物的質量,利用計算機可得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
(1)由圖象可知,當F=0時,a≠0.也就是說當繩子上沒有拉力時小車就有加速度,該同學實驗操作中平衡摩擦力過大,即傾角過大,平衡摩擦力時木板的右端墊得過高.
所以圖線①是在軌道右側抬高成為斜面情況下得到的.
(2)根據F=ma得a=
所以滑塊運動的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等於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的倒數.
由圖形b得加速度a和所受拉力F的關系圖象斜率k=2,所以滑塊和位移感測器發射部分的總質量m=0.5Kg
由圖形b得,在水平軌道上F=1N時,加速度a=0,
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μmg=0
解得μ=0.2
故答案為:(1)①;(2)0.5,0.2
㈥ 某小組設計了如下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既可用於製取氣體,又可用於探究物質性質.C中有一朵用石蕊溶液染成
①要想收集二來氧化碳,必須關閉源K2打開K1;
實驗室常用大理石與稀鹽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碳,化學反應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反應物是雙氧水,生成物是水和氧氣,反應條件是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作用下,根據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方法可以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
MnO2 | .
㈦ 在探究加速度與力、質量的關系活動中,某小組設計了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平軌道表面光滑
(1)兩小車均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根據公式s= at 2有: 對小車1:s 1= a 1t 2 ① 對小車2:s 2= a 2t 2② 由於:t 1=t 2③ 聯立①②③得 = . 故本實驗通過比較兩小車的位移來比較小車加速度的大小,能這樣比較.是因為兩小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2)由毫米刻度尺讀出讀數為:23.36cm; 兩小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所以兩小車的位移之比等於加速度之比,即位移與所受合外力成正比,所以拉力之比應該近似等於位移之比,從實驗數據中發現第3次實驗數據存在明顯錯誤,應舍棄. 故答案為:(1)兩小車從靜止開始做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小車的運動時間相等; (2)23.36;3.
㈧ 以下是有關SO 2 、Cl 2 的性質實驗.(1)某小組設計如圖1所示的裝置圖(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略去),分別
Ⅰ、(1)①二氧化硫能和有色物質反應生成無色物質,所以二氧化硫有漂白性;氯氣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使有色物質褪色,所以若從左端分別通入SO 2 和Cl 2 ,裝置A中觀察到的現象相同,都使品紅褪色;二氧化硫和氧氣在五氧化二釩作催化劑、加熱條件下能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三氧化硫,反應方程式為 2SO 2 +O 2 V 2 O 5 |
㈨ 以下是有關SO 2 、Cl 2 的性質實驗。(1)某小組設計如圖所示的裝置圖(圖中夾持和加熱裝置略去),分別
(1) ①相同, Cu粉紅熱,並產生棕黃色煙 2SO 2 + O 2 2SO 3 ②SO 2 + I 2 + 2H 2 O = 4H + + 2I - + SO 4 2 - ③NaOH (2) A C (3) 4Cl 2 + S 2 O 3 2 - + 5H 2 O = 2SO 4 2 - + 8Cl - + 10H + (4) 負 SO 2 – 2e - + 2H 2 O = 4H + + SO 4 2 - 2SO 2 + O 2 + 2H 2 O = 2H 2 SO 4
㈩ 在「探究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物體受力的關系」實驗中,某小組設計呢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圖中上下兩層水平
(1)操作中為了使繩子上的拉力等於小車所受外力大小,應該使小車與滑輪之間的細線水平(或與軌道平行). (2)在該實驗中實際是:mg=(M+m)a,要滿足mg=Ma,應該使砝碼盤和砝碼的總質量遠小於小車的質量. (3)在初速度為零的勻變速直線運動中有x= at 2 ,若運動時間相等,則位移與加速度成正比. 故答案為:(1)小車與滑輪之間的細線水平(或與軌道平行);遠小於 (2)兩車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且兩車的運動時間相等,據X= aT 2 知,X與a成正比 |
與某小組設計如圖實驗的裝置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閥門怎麼定位器
發布:2025-10-05 12:33:58
瀏覽:720
灰乳用什麼閥門
發布:2025-10-05 10:35:26
瀏覽:3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