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現象選擇方法實驗裝置

現象選擇方法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3-10 05:06:15

Ⅰ 為了探究化學能與熱能的轉化,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三套實驗裝置:(1)上述3個裝置中,不能證明「銅與濃

(1)裝置Ⅰ可通過U形管中紅墨水液面的變化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Ⅱ可通過燒杯中是否產生氣泡判斷銅與濃硝酸的反應放熱還是吸熱;裝置Ⅲ只是一個銅與濃硝酸反應並將生成的氣體用水吸收的裝置,不能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
故答案為:Ⅲ;
(2)氫氧化鋇與硫酸反應屬於中和反應,中和反應都是放熱反應,所以錐形瓶中氣體受熱膨脹,導致U型管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
故答案為: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放熱;
(3))①若M為鈉,鈉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該反應我放熱反應,放熱的熱量使大試管中溫度升高,氣體壓強增大,所以右邊燒杯中有氣泡產生;冷卻後大試管中溫度降低,壓強減小,右邊燒杯中的導管會形成一端液柱,
故答案為:產生氣泡,反應完畢後,冷卻至室溫,燒杯里的導管內形成一段液柱;
②若觀察到燒杯里產生氣泡,說明M溶於水放出熱量,由於放熱反應一定屬於化學變化,而有熱量放出的反應不一定為化學變化,所以不一定屬於放熱反應,如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熱量,但是不屬於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可能是放熱反應;
③若觀察到燒杯里的玻璃管內形成一段水柱,說明M溶於水後導致大試管中溫度降低,壓強減小,證明M溶於水為吸熱過程,溶於水能夠吸收熱量的物質有:硝酸銨、氯化銨等,
故答案為:硝酸銨;
(4)至少有兩種實驗方法能證明超氧化鉀與水的反應(4KO2+2H2O═4KOH+3O2↑)是放熱反應還是吸熱反應:方法①:選擇上述裝置Ⅰ(或Ⅱ)進行實驗,Ⅰ裝置右邊U型管中左端液柱降低,右端液柱升高(或燒杯中導管中有氣泡放出),證明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方法②:取適量超氧化鉀粉末用脫脂棉包裹並放在石棉網上,向脫脂棉上滴加幾滴蒸餾水,片刻後,若觀察到棉花燃燒,則說明該反應放出大量熱,使棉花燃燒,證明該反應是放熱反應,
故答案為:Ⅰ(或Ⅱ);放熱.

Ⅱ 根據下列實驗裝置圖1填空:(1)實驗室用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發生裝置應選______裝置.實驗前還須在__

(1)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發生裝置屬於固體加熱型,注意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試管的炸裂;所以選擇B裝置;因為加熱高錳酸鉀時,高錳酸鉀小顆粒容易進入導氣管而堵塞導氣管,所以要在導氣管口放一團棉花;因為氧氣不易溶於水且密度比空氣大,故可以採用排水法(D)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E);反應的方程式為:2KMnO4

.

Ⅲ 在實驗室選用下圖中A~G的裝置可以製取氧氣.(1)用分子的觀點解釋H操作的現象______.(2)實驗室選擇

(1)H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裝置,導管口會有氣泡產生;分子的觀點解釋H操作的現象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增大;
(2)用高錳酸鉀製取O2,需在試管口放一團棉花,防止高錳酸鉀隨氣流進入集氣瓶;
(3)①用裝置B和F來製取氧氣,適合選擇反應物為固液不需加熱型,故選擇過氧化氫;②裝置B中的長頸漏斗下端管口要浸在液面下,其目的是液封,防止產生的氣體從長頸漏鬥上端逸出;③氧氣還沒有收集滿,錐形瓶中的反應就已經停止時,可以加過氧化氫繼續反應,也可以加水把瓶中的氧氣趕出;④與裝置B相比,C裝置的優點是注射器可以控制液體的流速從而控制反應的速率;⑤木炭在氧氣中燃燒的現象是:劇烈燃燒,發白光,放熱;明木炭與氧氣發生了化學反應的方法是 向瓶內倒澄清石灰水,蓋上玻璃片再震盪,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則發生了化學變化;
(4)①根據實驗室常用氯化銨固體與熟石灰固體共熱來製取氨氣,所以要選擇加熱固體型的發生裝置A,常溫下NH3是一種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密度比空氣小,NH3極易溶於水,所以選擇向下排空氣法收集.
②根據G裝置的特點,圖中的「導氣管」如下
答案:(1)溫度升高,分子間間隔增大;
(2)管口未塞棉花;
(3)①2H2O2

MnO2
.

Ⅳ 下圖是初中化學常用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實驗要求選擇適當的裝置並完成相關問題.(三)寫出編號儀器的名稱

(1)5用於固定裝置的鐵架台;b用作固體與液體反應的錐形反應容器,稱為錐形瓶.
故答:鐵架台;錐形瓶;
(v)製取並收集乾燥的二氧化碳氣體,實驗室製取二氧化碳是利用塊狀固體石灰石與無色液體稀鹽酸在常溫下反應製取的,所以發生裝置就應選擇B;二氧化碳密度大於空氣能溶於水,收集裝置應選擇C;乾燥二氧化碳氣體,就需要把氣體通過濃硫酸,因此在B和C裝置之間應加入盛有濃硫酸的G裝置;
故選BCG;
二氧化碳氣體通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裝置D,應看到澄清石灰水變渾濁,但題中在確定了裝置氣密性良好的情況下依然觀察無明顯現象,這就說明產生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凈.鹽酸易揮發,使產生的氣體混有HCl氣體,HCl氣體遇澄清石灰水中的水又形成鹽酸,使得不能出現渾濁.
故選Cvv中混有了HCl氣體,有HCl存在不能產生C5Cv0沉澱;
(0)①探究二氧化錳的用量對氯酸鉀分解速率的影響,反應為對固體混合物加熱,發生裝置必然選擇5;收集裝置G為向四排氣法、H為排水法,因為氧氣密度比空氣大又不溶於水,所以通常兩種方法都可以選用,但現在需要測定收集滿一瓶氣體的時間,裝置G不便於觀察是否收集滿,所以裝置H的優勢凸顯出來--便於觀察.
故選5;H;便於觀察;
②實驗所得數據存在「二氧化錳的量越多氯酸鉀分解速率越大」這種趨勢,但是並沒有更多的實驗數據支持該觀點的成立,只能是一種推測,作為結論是不科學的.
故答:不科學,氯酸鉀與二氧化錳的質量比在0:1~0:0的范圍內二氧化錳的質量越多氯酸鉀分解的速度越大.

Ⅳ (1)探究電磁感應現象應選用如圖 (選填「甲」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在這個現象中感應.

(1)甲,導體切割磁感應線的運動(或「導體運動的方向」)(2)變小,變大

Ⅵ 下列實驗現象預測或裝置的選用正確的是()A.用裝置(Ⅰ)加熱草酸晶體的方法獲取某些氣體(草酸晶

A.酒精燈加熱不能使草酸晶體分解,應選酒精噴燈,故A錯誤;
B.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蔗糖變黑,然後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會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圖中裝置合理,故B正確;
C.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NO的密度比空氣小,NO易被空氣氧化,則應利用向下排空氣法(集氣瓶中導管短進長出),且氮的氧化物有毒,污染環境,故C錯誤;
D.溴苯和苯互溶,但沸點不同,需要利用溫度計測定沸點,圖中缺少溫度計,故D錯誤;
故選B.

Ⅶ ( I)由Zn、Fe、Cu、Ag四種金屬按下表中裝置進行實驗,根據實驗現象填表: 裝置 現 象

( I)裝置1中,金屬A不斷溶解,則應為負極,為正極,發生反應為2H++2e-=H2↑,
裝置2中,C的質量增加,則說明Cu2+在正極得電子被還原,電極反應為Cu2++2e-=Cu,
裝置3中,A上有氣體產生,說明A為原電池正極,發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氣,電極反應為2H++2e-=H2↑,
故答案為:2H++2e-=H2↑;Cu2++2e-=Cu;2H++2e-=H2↑;
( II)(1)步驟①灼燒海帶,為固體的加熱,應在坩堝中進行,需要的儀器有三腳架、泥三角、坩堝以及酒精燈等儀器,故答案為:BDE;
(2)將懸濁液分離為殘渣和含碘離子溶液應選擇過濾的方法.將碘水轉化為含碘的有機溶液,需用對鹵素單質溶解能力強的有機溶劑把碘從碘水中提取出來,對應進行的實驗操作是萃取,故答案為:過濾;萃取分液;
(3)含碘離子溶液中加入氧化劑或通入適量Cl2是為了將碘離子氧化成單質碘,離子方程式為2I?+Cl2=I2+2Cl-
故答案為:Cl2,2I-+Cl2=I2+2Cl-
(4)利用碘易溶於有機溶劑的性質來進行提取,須注意:選擇的能提取碘的試劑除了對I2有強的溶解能力處,還必須難溶於水,否則不能進行分液分離,符合條件的有四氯化碳、己烷和直餾汽油等,故答案為:CEF;
(5)根據澱粉遇碘變藍色檢驗碘單質的存在,實驗操作為取少量提取碘後的水溶液於試管中,加入幾滴澱粉試液;觀察是否出現藍色(如果變藍,說明還有單質碘),
故答案為:取少量提取碘後的水溶液於試管中,加入幾滴澱粉試液;觀察是否出現藍色(如果變藍,說明還有單質碘).

Ⅷ 對於初三上冊的化學氧氣物理性質 化學性質 實驗室製法(反應原理 實驗裝置 收集方法 注意事項 )是什麼 謝

物理性質:氧氣是一種無色無味的氣體,密度略大於空氣,難溶於水,可以助燃
化學性質活潑,能與多種物質發生反應,注意,氧氣只是助燃,不是可燃
實驗室製法:氯酸鉀(KClO3)與二氧化錳(MnO2)
原理:2KClO3→2KCl+3O2
反應要加熱,二氧化錳為催化劑,用固固加熱裝置
收集:可用排水集氣法或向上排氣法
還有,氧氣並不是完全不溶於水,因為魚就是靠著水中的溶解氧存活

Ⅸ 使用和選擇實驗裝置,一方面要知道儀器的名稱、用途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另一方面要知道各種儀器組裝的方

(1)儀器a的名稱叫 長頸漏斗;;與圖一比較,圖二的優點是 可隨時添加反內應液;.
(2)如果需要製得容較多量的二氧化碳氣體,可用 錐形瓶代替試管作反應容器
(3)實驗室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叫 向上排氣集氣法,因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大,且能溶於水;根據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燒的性質,檢驗二氧化碳已收滿的方法是 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立即熄滅,則證明集滿CO 2 ;.
(4)①若要製取二氧化碳氣體,小明的實驗操作是 把試管浸入酸溶液中;若要停止製取,小明的實驗操作是 把試管從酸溶液中移出來.
②若隔離網改用鋁絲做成的網,那生產生的後果是 產生的CO 2 中混有H 2 而不純凈;其原因是 鋁絲與鹽酸反應生成H 2
故答案為:(1)長頸漏斗;可隨時添加反應液;
(2)錐形瓶;
(3)向上排氣;把燃著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如果木條立即熄滅,則證明集滿CO 2
(4)①把試管浸入酸溶液中;把試管從酸溶液中移出來;
②產生的CO 2 中混有H 2 而不純凈;鋁絲與鹽酸反應生成H 2

與現象選擇方法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時鍾儀表盤是什麼車 瀏覽:338
找人投資開機械廠要怎麼找 瀏覽:1
閥門排氣怎麼用遙控開 瀏覽:164
軸承砍刀怎麼做 瀏覽:438
暖氣加閥門多少錢 瀏覽:902
swf是什麼閥門連接方式 瀏覽:330
管道試壓帶不帶閥門 瀏覽:866
空調製冷怎麼定溫 瀏覽:412
鑄造鋁時底部需要撒什麼 瀏覽:84
離東壩最近的五金市場 瀏覽:639
皮帶機自動液壓裝置 瀏覽:581
天津建科機械待遇怎麼樣 瀏覽:18
抓捕器材都包括哪些 瀏覽:402
水閥門打不開有什麼方法 瀏覽:804
廣場的鍛煉器材都叫什麼 瀏覽:576
數控機床中的對刀偏號怎麼理解 瀏覽:734
消防手自動狀態顯示裝置 瀏覽:237
蒸汽閥門什麼材質 瀏覽:897
泰國曼谷五金建材市場 瀏覽:114
雙電源自動切換裝置跳閘復位 瀏覽:366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溫馨提示:資料來源於互聯網,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