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00;(2)滑塊、擋光條和拉力感測器的總質量M;(3)否。
E.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6所示的裝置進行「探究加速度與合外力的關系」的實驗
你的題目不詳啊!
F.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兩次分別測滑輪組機械效率,記錄數據如表: 實驗序號 鉤碼重/N 鉤碼
(1)實驗時應沿豎直方向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第2次實驗時,有用功:W有用=Gh=6N×0.1m=0.6J,
總功:W總=Fs=2.4N×0.3m=0.72J,
滑輪組的機械效率:η=
×100%=
×100%≈83.3%.
(3)因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與物重有關,所以求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平均值是不正確的.
(4)因為重物相同,所以由W
有=Gh可知,有用功相同;
因為乙裝置有兩個動滑輪,因此乙裝置所做的額外功多;由W
總=W
有+W
額可知,乙裝置所做的總功大於甲裝置所做的總功;
由P=
可得,乙裝置的功率大;
由η=
可得,甲裝置的機械效率大.
故A選項符合題意.
故答案為:(1)勻速;(2)0.72;0.6;83.3%;(3)不正確;滑輪組的機械效率隨提升的物重而改變;(4)A.
G.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測定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得到的數據如下表.
(1)由數據1知,s=0.3m,h=0.1m,s=3h,所以此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內重,是甲滑輪組.容 由數據2知,s=0.5m,h=0.1m,s=5h,所以此滑輪組由5段繩子承擔物重,是乙滑輪組. (2)由1、2知,兩次提升的物重相同,都是4N,而乙滑輪組的動滑輪個數較多,但乙的機械效率低於甲的機械效率.可得:提升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 (3)由數據3知,s=3h,所以滑輪組由3段繩子承擔物重,同甲滑輪組.1、3兩組數據相比,滑輪組相同,3的物重大於1的物重,其機械效率高於第1次實驗的機械效率.可知:使用同一滑輪組,提高物重可以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 故答案為:(1)甲;乙;(2)提升物重相同時,動滑輪越重,機械效率越低;(3)1;鉤碼上升高度相同,第3次實驗與第1次實驗繩端移動的距離相同;增加提升的物重. |
H. 某實驗小組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通過正確的實驗方法,實驗數據如
(1)實驗時,木塊B與彈簧秤應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2)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處於平衡狀態,拉力與滑動摩擦力是一對平衡力,由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等於拉力據此求出滑動摩擦力,如下表所示:
實驗序號 | 接觸面的材料 | 壓力(牛) | 彈簧秤示數(牛) | 滑動摩擦力(牛) |
1 | 木塊與木板 | 4 | 0.4 | 0.4 |
2 | 木塊與木板 | 6 | 0.6 | 0.6 |
3 | 木塊與毛巾 | 4 | 0.8 | 0.8 |
4 | 木塊與毛巾 | 6 | 1.2 | 1.2 |
(3)由表中實驗序號1與2(或3與4)的實驗數據可知,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由此可得: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間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4)由表中實驗序號為1、3或2、4的實驗數據可知,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而物體間的壓力不同,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由此可得: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2)如上表所示;(3)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情況下,物體間的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4)1、3或2、4;在壓力一定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