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對處理難溶氣體的吸收實驗裝置
由收集裝置可知,當該氣體的密度比空氣小時,可以把集氣瓶中的空氣順利排出;吸收裝置中,導管連接了一個漏斗,目的是為了防止倒吸,說明該氣體易溶於水.
故選C.
㈡ 什麼是皮膚透皮吸收技術求解
葯物透皮吸抄收給葯系統是葯劑學中一個新興的領域,20世紀90年代,現代的透皮給葯技術正處在它的「而立之年」,70年代是實驗和發明時期,80年代商品化時期。20世紀90年代是藉助於新材料,微電子學技術和新的化合物來發展透皮技術的十年。
凱蕾水晶面膜以及硅膠疤痕貼片是利用新型的水凝膠與硅凝膠為載體利用透皮吸收的原理構建的皮膚修復及改善材料。細胞膜主要是由脂質雙分子層構成的,那麽理論上只有脂溶性的物質才有可能通過它。
但事實上,一個進行著新陳代謝的細胞,不斷有各種各樣的物質(從離子和小分子物質到蛋白質等大分子,以及團塊性固形物或液滴)進出細胞,包括各種供能物質、合成細胞新物質的原料、中間代謝産物和終産物、維生素、氧和二氧化碳,以及Na+、K+、Ca2+離子等。它們理化性質各異,且多數不溶於脂質或其水溶性大於其脂溶性。
這些物質中除極少數能夠直接通過脂質層進出細胞外,大多數物質分子或離子的跨膜轉運,透皮控釋系統是基於Fick擴散理論、Na+,
㈢ 請分析比較萃取實驗裝置與吸收、精餾實驗裝置的異同點
在精餾中經常用到萃取,它所運用的原理是一樣的
㈣ 生物葯劑學實驗!體外透皮吸收試驗用的皮膚能不能用人造(人工)皮膚哪裡有的賣
熟的雞蛋皮試試看 皮膚的作用是選擇透過或半透,對實驗要求不高可以試試看
㈤ 什麼叫透皮吸收,有沒有標准一點的解釋
呵呵,你好朋友。復
所謂透制皮吸收就是指讓葯物或者其它的治療方式(如:光,熱等),通過皮膚進入人體而直接被人體吸收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這種治療疾病的方法常見於外敷葯物時所使用的添加劑或者葯引子。另外,遠紅外溫熱理療,超長波理療等等,也有透皮吸收的效果。
遠紅外溫熱理療,就是在利用遠紅外線的透皮性。
㈥ 在本實驗室的吸收實驗裝置中,1塔底的u型管起什麼作用
1.吸熱能力可能還與溫度有關,這是一個未知關系。實驗時要盡可能保證這些因素相同,這才是控制變數法。
2.有溫度計,只是圖中沒有畫出來。
㈦ 什麼是納米透皮吸收技術
通常我們所說的納米(符號為nm)是英文namometer的譯名,原稱毫微米,就是10^-9米(10億分之一米),即10^-6毫米(100萬分之一毫米)。如同厘米、分米和米一樣,是長度的度量單位。
假設一根頭發的直徑是0.05毫米,把它徑向平均剖成5萬根,每根的厚度大約就是一納米。
納米科學與技術,簡稱為納米技術。
它是研究結構尺寸在1至100納米范圍內材料的性質和應用。納米技術的發展帶動了與納米相關的很多新興學科,如納米醫學、納米化學、納米電子學、納米材料學、納米生物學等。
從1959年納米概念首次被提出(理論物理學家理查·費伊曼在加州理工學院發表演講,提出,組裝原子或分子是可能的),到1990年首屆國際納米科技會議在美國巴爾的摩舉辦,納米技術形式誕生,這期間就經歷了30餘年時間。發展至今,據不完全統計「納米產業」在世界范圍至2004年已經達到500億產值,到目前已接近1000億。
納米技術的具體界定數值:對於固體粉末或纖維,當其有一維尺寸小於100nm,即達到「納米尺寸」,即可稱為所謂「納米材料」,對於理想球狀顆粒,當比表面積大於60m2/g時,其直徑將小於100nm,即達到「納米尺寸」。
目前在全球各應用領域:
納米元器件領域:日本領先,歐洲次之,美國第三;
納米生物與應用領域:美歐相當,日本次之;
高表面積材料領域:美領先,歐次之,日第三;
固結材料領域:日領先,美歐相當、居日本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