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下圖是實驗室常用的製取氣體的裝置 (1)實驗室常用加熱無水醋酸鈉和鹼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製取甲烷氣體
(1)實驗室用無水醋酸鈉和鹼石灰兩種固體混合物製取甲烷氣體時需要加熱,因為甲烷不溶於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因此可以用B裝置製取甲烷; 實驗結束時,停止該實驗的正確的操作方法是:先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再撤去酒精燈. 故填:B;先將導氣管從水槽中取出,再撤去酒精燈. (2)實驗室用A裝置製取二氧化碳時的化學方程式為: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此種收集氣體的方法叫向上排空氣法; 用C裝置將製取的CO 2 通入紫色石蕊試液中,觀察到的現象是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故填: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向上排空氣法;紫色石蕊溶液變成紅色. (3)實驗室用高錳酸鉀製取氧氣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為:2KMnO 4
向氣體發生裝置內加入葯品前,應進行的操作是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如果試管口沒有放一團棉花,高錳酸鉀會進入水槽,高錳酸鉀易溶於水,溶於水後能使水槽中的水逐漸變成紅色. 故填:2KMnO 4
(4)設碳酸鈣的質量為x, 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 100 44 x 4.4g
x=10g, 該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
答: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83.3%. |
『貳』 實驗室加熱設備有哪些
具體還是要看,你要加熱什麼東西?一般來說是電爐、老化試驗箱、電熱板、電砂浴、電熱鼓風乾燥箱、沸煮箱、培養箱等加熱設備。
『叄』 下圖所示是中學化學中常用的實驗裝置。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室加熱某固體物
(1)AC;2KMnO 4 ![]() (2)BD;CaCO 3 +2HCl===CaCl 2 +H 2 O+CO 2 ↑(其他反應也可) (3)A裝置選用於固體物質之間的反版應; B裝置選用固權體與液體、液體與液體物質間的反應(或有液體物質參加的反應) |
『肆』 在化學實驗中常用的加熱儀器有哪些
1、坩堝:是化學儀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熔化和精煉金屬液體以及固液加熱、反應的容器,是保證化學反應順利進行的基礎。可直接受熱,加熱後不能驟冷,用坩堝鉗取下。
2、蒸發皿:是可用於蒸發濃縮溶液的器皿。可在三腳架上直接加熱,也可用石棉網、水浴等間接加熱,加熱時,可用玻璃棒攪拌。
3、燒杯:是指一種常見的實驗室玻璃器皿,由玻璃、塑料、或者耐熱玻璃製成。燒杯呈圓柱形,頂部的一側開有一個槽口,便於傾倒液體。燒杯廣泛用作化學試劑的加熱、溶解、混合、煮沸、熔融、蒸發濃縮、稀釋及沉澱澄清等。
4、試管:化學實驗室常用的儀器,用作於少量試劑的反應容器,在常溫或加熱時(加熱之前應該預熱,不然試管容易爆裂。)使用。
5、燒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有頸玻璃器皿,用來盛液體物質。因可以耐一定的熱而被稱作燒瓶。燒瓶通常有平底和圓底之分,通常具有圓肚細頸的外觀。
(4)實驗室中常見的加熱裝置擴展閱讀:
復雜器材:
1、啟普發生器
一種實驗室常用的氣體發生裝置,是荷蘭科學家啟普(PetrusJacobusKipp1808~1864)發明,並以他的姓命名。它用普通玻璃製成。它由球形漏斗、容器和導氣管三部分組成。適用於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製取氣體,如氫氣、硫化氫等。
2、酒精噴燈
常用的酒精噴燈有座式酒精噴燈和掛式酒精噴燈兩種。座式酒精噴燈的酒精貯存在燈座內,掛式噴燈的酒精貯存罐懸掛於高處。酒精噴燈的火焰溫度可達1000℃左右。
3、布氏漏斗
布氏漏斗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陶瓷儀器,也有用塑料製作的,用來使用真空或負壓力抽吸進行過濾。普遍認為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愛德華·比希納,事實上布氏漏斗是由化學家ErnstBüchner發明的。形狀為扁圓筒狀,圓筒底面上開了很多小孔。下連一個狹長的筒狀出口。
4、坩堝鉗
坩堝鉗(crucibletongs),一種常見的化學儀器。通常用來夾取坩堝。一般由不銹鋼,或不可燃、難氧化的硬質材料製成。
5、布氏燒瓶,
布氏燒瓶又稱抽濾瓶,是實驗室中使用的一種玻璃器皿,為燒瓶的一種。配合布氏漏斗過濾用。發明者為1907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EardBuchner。
『伍』 實驗室常用的加熱裝置的名稱
你說的是鐵架台的的鐵圈和鐵夾吧
架著石棉網,再上面放著燒杯的是鐵圈,掛溫度計的是鐵夾.
『陸』 如圖所示是中學化學中常用的實驗裝置.請結合圖示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加熱某固體物質的方法製取O2
(1)加熱某固體物質的方法製取O2,應選擇固固加熱型發生裝置A,氧氣難溶於水,密回度比空氣大答,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排水法可收集到較純凈的氧氣,最好的組合應為AC;A裝置試管口有一團棉花,應為加熱高錳酸鉀製取氧氣,化學方程式為:2KMnO4
|